首页 >> 释家类>>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疏>> 正文

卷第二 义疏下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二义疏下
    第十三常声如幻门二。初正明惑乱即常。二委明惑乱如幻。
    初中二。初问。二答。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常声者。何事说。(魏云。世尊说常法。依何等法。作如是说。唐云。世尊所说常声。依何处说。)
    疏曰。前明涅槃离断离常。又明缘起非摄所摄。则世出世法。皆离曰句矣。何故世尊复有时说常住真心。常乐我净。及说十二因缘。有佛无佛性相常住等法。毕竟依何事而作是说耶。
    二答二。初正明依惑乱说。二申明成凡圣性。
    今初
    佛告大慧。为惑乱。(魏云。依迷惑法。我说为常。唐云。依妄法说。)以彼惑乱。诸圣亦现。而非颠倒。(魏云。圣人亦见世间迷惑法。非颠倒心。唐云。以诸妄法。圣人示现。然不颠倒。)大慧。如春时焰。(二作阳焰)火轮。垂发。乾闼婆城。幻梦。镜像。世间颠倒。(唐云。世无智者。生颠倒解。)非明智也。然非不现。(魏云。有智慧者。不生分别。非不见彼迷惑之事。)大慧。彼惑乱者。有种种现。非惑乱作无常。所以者何。谓离性非性故。(唐云。妄法现时。无量差别。然非无常。何以故。离有无故。)大慧。云何离性非性惑乱。谓一切愚夫种种境界故。(唐云。云何离有无。一切愚夫种种解故。)如彼恒河。饿鬼见不见故。无惑乱性。(唐云。如恒河水。有见不见。饿鬼不见。不可言有。)于余现故。非无性。(唐云。余所见故。不可言无。)如是惑乱。诸圣离颠倒。(唐云。圣于妄法。离颠倒见。)
    疏曰。世间惑乱所见妄法。本离有无。故云常也。且如恒河。本非有无。而饿鬼不见。妄计无水。世人见之。妄计有水。然饿鬼谓无。旣非定无。世人谓有。亦岂实有哉。圣人离于有无颠倒见已。假使示同饿鬼。而不执定无。假使示同世人。而不执实有。不执定无。故能使饿鬼甘露充满。不执实有。故能使世人入水不溺。是谓不为物转。便能转物也。思之。
    不颠倒。是故惑乱常。谓相相不坏故。(唐云。妄法是常。相不异故。)大慧。非惑乱种种相。(唐云。非诸妄法有差别相。)妄想相坏。是故惑乱常。(唐云。以分别故而有别异。是故妄法其体是常。)大慧。云何惑乱真实。若复因缘。诸圣于此惑乱不起颠倒觉。非不颠倒觉。(唐云。云何而得妄法真实。谓诸圣者。于妄法中不起颠倒。非颠倒觉。)大慧。除诸圣。于此惑乱有少分想。非圣智事相。大慧。凡有者。愚夫妄说。非圣言说。
    疏曰。法离有无。是故即常。且如恒河。不以世人之有。坏饿鬼之无。不以饿鬼之无。坏世人之有。则知恒河本非有无差别之相。但以饿鬼妄想执无。与世人异。世人妄想执有。与饿鬼异。故云妄想。相坏耳。而除却世人饿鬼二种妄想。则恒河本非有无。旣非有无。岂非常乎。旣于恒河不起有无二颠倒觉。觉知唯是自心现量。心外无河。非不并觉世人饿鬼之颠倒觉。而自实无颠倒觉也。(上句顺宋译。是约照俗。下句顺唐译。是约证真。)设于恒河有少分四句妄想未尽。即非圣智事相。但是愚夫戏论妄说耳。若少分妄想不生。则恒河便是自心现量。岂非真实。但举恒河一喻。例一切法。无不皆尔。初正明依惑乱说竟。
    二申明成凡圣性二。初正示圣凡分别。二结成性即真如。
    今初
    彼惑乱者。倒不倒妄想。起二种种性。(唐云。若分别妄法是倒非倒。彼则成就二种种性。)谓圣种性。及愚夫种性。圣种性者三种分别。谓声闻乘。缘觉乘。佛乘。云何愚夫妄想。起声闻乘种性。谓自共相计著。起声闻乘种性。是名妄想起声闻乘种性。(唐云。云何愚夫分别妄法。生声闻乘种性。所谓计著自相共相。)大慧。即彼惑乱妄想。起缘觉乘种性。谓即彼惑乱自共相不亲计著。起缘觉乘种性。(唐云。何谓复有愚夫分别妄法。成缘觉乘种性。谓即执著自共相时。离于愦闹。)云何智者即彼惑乱。起佛乘种性。谓觉自心现量。外性非性。不妄想相。起佛乘种性。是名即彼惑乱。起佛乘种性。(唐云。何于智人分别妄法。而得成就佛乘种性。所谓了达一切。唯是自心分别所见。无有外法。)又种种事性。凡夫惑想。起愚夫种性。(唐云。有诸愚夫。分别妄法种种事物。决定如是。决定不异。此则成就生死乘性。)
    疏曰。此经所称惑乱。即唐释所谓妄法。指三界依正色心因果诸法。犹如瞖目所见空华。故名惑乱也。众生无始以来在惑乱中。舍此惑乱妄法。更无所观之境。但能观之智有倒有不倒耳。此经所称妄想。即唐译所谓分别。克指观智而言。若邪想邪分别。则成凡愚。若正想正分别。则成圣种。而皆以惑乱妄法为所观境。是知惑乱妄法。体非十界。能生十界。虽生十界。即非十界。所以前云惑乱常惑乱真实也。计著自其相者。但破我执。不破法执。故虽非邪。名之为圣。而根钝故。仍名为愚。不亲计著者。唐云离于愦闹。此则知自共相如幻如梦。当体无生。本无愦闹。无可计著。而犹未知自心现量。亦名为愚。觉自心现量者。知一切法皆唯心现。有即非有。是正分别。即妄想而非妄想。故名为智也。种种事性者。法本无性。而迷惑分别。计有实性。著我著法。不出生死。恒于六道往来不息。故唐译亦称乘也。
    二结成性即真如
    彼非有事。非无事。是名种性义。(唐云。彼妄法中种种事物。非即是物。亦非非物。)大慧。即彼惑乱不妄想。诸圣心意意识过习气自性法转变性。是名为如。(唐云。即彼妄法。诸圣智者心意意识诸恶习气自性法转依故。即说此妄名为真如。)是故说如离心。(唐云。是故真如离于心识。)我说此句显示离想。即说离一切想。(唐云。我今明了显示此句。离分别者。悉离一切诸分别故。)
    疏曰。惑乱妄法。全妄即真。随缘不变。离一切相。故非事物。不变随缘。即一切法。故非无事物。譬如醉人所见转屋。即是不转之屋。捏目所见二月。即是但一月真。瞖目所见空华。即是晴明空体。唯佛乘人。唯心直进。观察妄想无性。心外无法。意识不与我法二执相应。转为妙观察智相应心品。则意亦不与我法二执相应。转为平等性智相应心品。由此无漏妙智。熏于第八藏心。使无漏种日复炽盛。则有漏种新者不生。旧者消灭。至纯净位。转为大圆镜智相应心品。是谓心意意识过习气自性法转变性。譬如吐酒得醒。见屋不转。停捏不劳。见一真月。瞖病旣去。华处本空。方知惑乱妄法。本元真如。此真如体。实非凡夫二乘心意意识未转依时所能亲证。必离一切妄想分别。乃契会耳。初正明惑乱即常竟。
    二委名惑乱如幻四。初正明如幻。二会释无生。三兼明名句形身。四兼明四种记论。
    今初有三番问答
    大慧白佛言。世尊。惑乱为有为无。(唐云。所说妄法。为有为无。)佛告大慧。如幻。无计著相。(唐云。无执著相故。)若惑乱有计著相者。计著性不可灭。缘起应如外道说因缘生法。(唐云。若执著相体是有者。应不可转。则诸缘起。应如外道说作者生。)
    疏曰。此初番问答。明妄法非有无也。譬如幻师。以幻术力。幻作兔马等物。愚小无知。计著有实。而原无所计著之实兔马相。若幻法果有体相。如彼愚小所计著者。则便不可转灭。何异外道所说能生所生皆实有耶。
    大慧白佛言。世尊。若惑乱如幻者。复当与余惑作因。(唐云。若诸妄法同于幻者。此则当与余妄作因。)佛告大慧。非幻惑因。不起过故。(唐云。非诸幻事为妄惑因。以幻不生诸过恶故。)大慧。幻不起过。无有妄想。(唐云。以诸幻事无分别故。)大慧。幻者从他明处。(唐作明咒)生。非自妄想过习气处生。是故不起过。大慧。此(唐云。此妄惑法)是愚夫心惑计著非圣贤也。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圣不见惑乱。(唐云妄法)中间亦无实。中间若真实。惑乱即真实。(唐云。以妄即真故。中间亦真实。)舍离一切惑。若有相生者。是亦为惑乱。不净犹如瞖。(唐云。若离于妄法而有相生者。此还即是妄。如瞖未清净。)复次大慧。非幻无有相似。见一切法如幻。(唐云。见诸法非幻无有相似。故说一切法如幻。)
    疏曰此第二番问答明愚夫不知妄法如幻而起计著。所以生过。若达如幻。则不起过也。问意由迷惑故而起妄法。譬如由幻术故而起幻事。旣妄法能生余妄。则幻事亦应能生余幻。此反以法例喻而为难也。佛直答以幻不起过。无妄想故。圣贤于诸妄法。了知皆从妄想过习气生。譬如幻事。从幻术生。当体不实。绝不计著。所以亦不起过。若谓妄法是有。不同幻事。便是愚夫心惑计著。非是圣贤。此正以喻例法而为释也。偈中前四句。意明真外无妄。故无妄法可见。后四句。意明妄外无真故非有真相生也。复次下。申明圣贤见一切法。最与幻事相似。故说一切法如幻耳。
    大慧白佛言世尊。为种种幻相计著。言一切法如幻。(唐云。为依执著种种幻相。言一切法犹如幻耶。)为异相计著。(唐云。为异依此执著颠倒相耶。)若种种幻相计著。言一切性如幻者。(唐云。若依执著种种幻相。言一切法犹如幻者。)世尊。有性不如幻者。(唐云。非一切法悉皆如幻。)所以者何。谓色种种相非因。(唐云。何以故。见种种色相不无因故。)世尊。无有因色种种相现如幻(唐云。都无有因。令种种色相显现如幻。)世尊是故无种种幻相计著相似性如幻。(唐云。是故世尊。不可说言依于执著种种幻相。言一切法犹如幻者。)
    疏曰。此第三番问。蹑前答文而起难也。前云一切诸法。非幻无有相似。但是愚夫心惑计著。故说如幻以开晓之。然愚夫计著诸法。与计著幻事。其计著之情虽同。而只今世间种种色相。与幻现种种色相。其色相之因有异。谓兔马等幻事。则因幻师咒术乍现。而世间种种色相。自有因缘所生。非以幻术为因。又幻事现时。纵令愚夫计著。不久必能显现其为非实。而世间种种色相。一任愚夫计著。何由显现令其如幻耶。是故不可说言依于计著。言如幻也。
    佛告大慧。非种种幻相计著相似。一切法如幻。(唐云。不依执著种种幻相。言一切法如幻。)大慧。然不实一切法速灭如电。(唐云。以一切法不实速灭如电。)是则如幻。大慧。譬如电光。刹那顷现。现已即灭。非愚夫现。(魏云。凡夫不见。唐云。世间凡愚悉皆现见。)如是一切性自妄想自共相。(唐云。一切诸法依自分别。自其相现。亦复如是。)观察无性。非现色相计著。(唐云。以不能观察无所有故。而妄计著种种色相。)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非幻无有譬。说法性如幻。不实速如电。是故说如幻。(唐云。非幻无相似。亦非有诸法。不实速如电。如幻应当知。)
    疏曰。此第三番答。正明诸法的皆如幻。不依计著而言加幻也。夫电光一现即灭。凡愚共知。一切诸法亦皆一现即灭。凡愚不知。以不知一切诸法自相共相。唯依妄相分别乍现故也。妄想念念生已即灭。则所现诸法自相共相。亦皆念念生已即灭。由妄想随灭随生。长时相续。故妄见诸法相以相续。计以为实。谓不同幻耳。若能观察诸法无性。则不计著自心所现色相以为实有矣。初正明如幻竟。
    二会释无生二。初难问。二答释。
    今初
    大慧复白佛言。如世尊所说。一切性无生及如幻。(唐云。如佛先说。一切诸法皆悉无生。又言如幻。)将无世尊前后所说自相违耶。说无生性如幻。
    疏曰。此恐凡愚执无生为不生。执如幻为有生。未免相违。故问之也。
    二答释
    佛告大慧。非我说无生性如幻前后相违过。(唐云。无有相违。)所以者何。谓生无生。觉自心现量。(唐云。何以故。我了于生即是无生。唯是自心之所见故。)有非有外性非性。无生现。(唐云。若有若无一切外法。见其无性。本不生故。)大慧。非我前后说相违过。然坏外道因生故。我说一切性无生。(唐云。为离外道因生义故。我说诸法皆悉不生。)大慧。外道痴聚。欲令有无有生。非自妄想种种计著缘。(唐云。外道群聚。共兴恶见。言从有无生一切法。非自执著分别为缘。)大慧。我非有无有生。是故我以无生说而说。(唐云。我说诸法非有无生。故名无生。)大慧。说性者。为摄受生死故。坏无见断见故。为我弟子摄受种种业受生处故。以声性说摄受生死。(唐云。说诸法者。为令弟子。知依诸业摄受生死。遮其无有断灭见故。)大慧。说幻性自性相。为离性自性相故。(唐云。说诸法相犹如幻者。令离诸法自性相故。)堕愚夫恶见相希望。不知自心现量。(唐云。为诸凡愚堕恶见欲。不知诸法唯心所现。)壤因所作生缘自性相计著说幻梦自性相一切法。(唐云。为令远离执著因缘生起之相。说一切法如幻如梦。)不令愚夫恶见希望。计著自及他一切法如实处见。作不正论。(唐云。彼诸愚夫。执著恶见。欺诳自他。不能明见一切诸法如实住处。)大慧。如实处见一切法者。谓超自心现量。(唐云。见一切法如实处者。谓能了达唯心所现。)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无生作非性。(唐云。无作故无生)有性(唐作法)摄生死。观察(唐作了达)如幻等于相不妄想(唐作分别)
    疏曰。此明所说无生及诸法如幻。皆为对治物机。不相违也。为破外道邪因无因所生。故说无生。为破断见无见。故说唯心所现因果诸法。为破妄计诸法有自性相。故说如幻如梦。若能了达自心现量。则知生即无生。业及生死亦不失坏。而皆无性如幻梦矣。但依唐译思之。文义可了。二会释无生竟。
    三兼明名句形身
    复次大慧。当说名句形。(魏作字。唐作文)身相。善观名句形身菩萨摩阿萨。随入义句形身。(唐云。诸菩萨善观此相。了达其义)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觉已。觉一切众生。大慧。名身者。谓若依事立名。(唐云。谓依事立名。名即是身)是名名身。句身者。谓句有义身。自性决定究竟。(唐云。诸能显义决定究竟)是名句身。形(文字)身者。谓显示名句。(唐云。谓由于此能成名句)是名形身。
    疏曰。凡愚不达自心现量。妄计心外实有名句文身。故勖菩萨当善观其相也。名诠自性。故云依事立名。如依能见之事。即立眼名。依所见之事。即立色名。依能闻之事。即立耳名。依所闻之事。即立声名等。句诠差别。故云显义决定究竟。如说眼无常。乃至意无常。色无我。乃至识无我等。形即文字。为名句依。故云显示名句也。
    又形身者。谓长短高下。(唐先有云。句身者。谓句事究竟。名身者。谓诸字名各各差别。如从阿字乃至呵字。乃接此句。魏释亦有三句。)又句身者。谓径迹。(唐云。如足迹)如象马人兽等所行径迹。(唐云。如衢巷中人畜等迹)得句身名。大慧。名及形者。谓以名说无色四阴。故说名。自相现。故说形。(唐云。名。谓非色四蕴。以名说故。文。谓名之自相。由文显故。)是名名句形身说名句形身相分齐。应当修学。
    疏曰。句事究竟。谓必诠事至于究竟。方成一句也。字名差别。谓如阿至呵等。但可诠差别事。即名为名也。长短高下。谓文字当体。有此对待假相也。径迹者。如有径路。则有人畜所行足迹。譬有名字。则有依名所显句义也。无色四阴者。受想行识。但有名字。更无体相可表示也。名之自相由文显者。由此受想行识等文字。方得显现四阴等名也。同前共有三番解释。并是唯心所现。依于音声而有差别。谓之不相应行。与彼音声不即不离。非别有性。(且约此土声为教体。云与音声不即不离。若他土中。以色香等为教体者。亦皆不即离也。)故云。于彼身相分齐。应当修学。不可妄计心外有法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名身与句身。及形身差别。凡夫愚计著。如象溺深泥。
    疏曰。圣智了达唯心。则色等六尘性境。尚非心外别有。况依色等假立名句文身。岂别有耶。凡愚计著。不达名句文身性空。譬如象溺深泥。何能出哉。此甚警人不可计著也。三兼明名句形身竟。
    四兼明四种种记论
    复次大慧。未来世智者。以离一异俱不俱见相。我所通义问无智者。彼即答言。此非正问(魏云。未来世中无智慧者。以邪见心。不知如实法故。因世间论。自言智者。有智者问如实之法。离邪见相一异俱不俱。而彼愚人作如是言。是问非是。非正念问。唐云。未来世中。有诸邪智恶思觉者。离如实法。以见一异俱不俱相问诸智者。彼即答言此非正问)
    疏曰。此段文意。须将三译参合。方有著落。大凡有智慧人。若见邪智妄问一异俱不俱相。即应答云。此非正问。而彼邪智恶觉之人。若见智者问以离一异俱不俱相。佛所通达第一义谛。彼亦妄答以为非正问也。
    谓色等常无常为异不异。(魏云。为一为异。)如是涅槃诸行。(魏云。如是涅槃有为诸行。为一为异。)相所相。(魏云。相中所有能见所见。为一为异。)求那所求那(唐云。依所依)造所造(魏云。作者所作。为一为异。)见所见。(魏云。能见可见。为一为异。)尘及微尘。(唐云。地与微尘。魏云。四大中色香味触。为一为异。泥团微尘。为一为异。)修与修者。(唐云。智与智者。魏云。知者所知。为一为异。)如是比展转相。如是等问(唐云。如是等不计事次第而问)
    疏曰。此广述无智者之邪问也。
    而言佛说无记止论。非彼痴人之能知。(唐云。世尊说此当止记答。愚夫无智。非所能知。)谓闻慧不具故。如来应供等正觉令彼离恐怖句故。说言无记。不为记说。(唐云。佛欲令其离惊怖处。不为记说。)又止外道见论故。而不为说。(唐云。不记说者。欲令外道永得出离作者见故。)大慧。外道作如是说。谓命即是身。如是等无记论。(唐云。诸外道众。计有作者。作如是说。命即是身。命异身异。如是等说。名无记论。)大慧。彼诸外道愚痴于因。作无记论。非我所说。(魏云。外道迷于因果义故。是故无记。非我法中名无记也。)大慧。我所说者。离摄所摄妄想不生。云何止彼。(魏云。我佛法中。离能见可见虚妄之相。无分别心。是故我法中无有置答。唐云。我教中说离能所取。不起分别。云何可止。)大慧。若摄所摄计著者。不知自心现量故止彼。(魏云。诸外道等。执著可取能取。不知但是自心见法为彼人故。我说言有四种问法。无记置答。非我法中。唐云。若有执著能取所取。不了唯是自心所现。彼应可止。)
    疏曰此明外道邪问。无有实义。是无记论。应置不答。故须以不答止之。若佛法中正问。理应广答。不可妄以为无记而止之也。然外道所问无记邪论。不出四句。所谓一异及俱不俱。设使彼有闻慧。便可为其广说四句皆非。显出自心现量第一义境。由彼闻慧不具。若闻离四句法。必当恐怖失措。如大佛顶经中。于无是见者无非见者二语。佛皆以如是印之。大众非无学者。便皆茫然不知是义终始。一时惶悚失其所守。况外道乎。又外道妄计作者为因。所作为果。不知因果皆唯心现。故作一异俱不俱等诸无记论。应须置而不答。非佛法中正问。而可用置答也。奈何无智愚人。见佛法中诃外道之非正问。遂诃智人以为非正问哉。呜呼。上古宗匠之用棒喝。如彼智者。今时宗匠仿而用之。亦类彼无智者矣。
    大慧。如来应供等正觉。以四种记论为众生说法。大慧。止记论者。我时时说。(魏云。为待时故。说如是法。唐云。我别时说。)为根未熟。不为熟者(魏同。唐云。以根未熟。且止说故)
    疏曰。此因前所明止论。而明佛之说法。总有四种不可执一也。言四种者。后偈自出其相。今止记论。但是四种之一。不过为根未熟者耳。
    复次大慧。一切法离所作因缘不生。无作者故。一切法不生。(唐云。何故一切法不生。以离能作所作。无作者故。)大慧。何故一切性离自性。以自觉观时。自共性相不可得故。说一切法不生。(唐云。何故一切法无自性。以证智观。自相共相不可得故。)何故一切法不可持来。不可持去。以自共相。欲持来无所来。欲持去无所去。是故一切法离持来去。(唐云。何故一切法无来去。以自共相。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故。)大慧。何故一切诸法不灭。谓性自性相无故。一切法不可得故。一切法不灭。(唐云谓一切法无性相故。不可得故。)大慧。何故一切法无常。谓相起无常性。是故说一切法无常。(唐云。谓诸相起无常性故。)大慧。何故一切法常。谓相起无生性无常常。故说一切法常。(唐云。谓诸相起即是不起无所有故。无常性常。是故我说一切法常。)
    疏曰。此明为根熟者分别答也。文并可知。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记论有四种。一向(魏云。直答。)反诘问。(魏云。质答。)分别及止论(二作置答。)以制诸外道。有及非有生。僧佉毗舍师。(唐云。数论与胜论。言有非有生。)一切悉无记。彼如是显示(唐云。如是等诸说。一切皆无记)正觉所分别。自性不可得。(唐云。以智视察时。体性不可得。)以离于言说。故说离自性。
    疏曰。随问直答。名为一向。反诘质之。令其自悟。名为质答。详细解释。名分别答置而不答。名为止论。若为根熟。用前三种。若为外道。具用四种。外道亦有应直答反问及分别答者故也。有及非有生者。即邪因无因二论也。僧佉者。即数论师。立二十五法。妄谓二十三法。皆是冥谛所生。神我之所受用。又计能生所生定一。毗舍者。即胜论师。立六句义。计能有所有定异。然彼等诸说。但有虚言。都无实义。故一切悉无记也。若夫自觉圣智了达自心现量境界。毫无诸法自性可得。此则唯证相应。非言语之所及。故强说为离自性耳。第十三常声如幻门竟。
    第十四四果差别相门三。初请问。二许宣。三正说。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诸须陀洹。须陀洹趣差别通相。(二译皆云行差别相。)若菩萨摩诃萨。善解须陀洹趣差别通相及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方便相。分别知已。如是如是为众生说法。谓二无我相及二障净。(唐云。令其证得二无我法。净除二障。)度诸地相究竟通达。(魏云。次第进取地地胜相。唐云。诸地相渐次通达)得诸如来不思议究竟境界。如众色摩尼。善能饶益一切众生。以一切法境界无尽身财摄养一切。
    疏曰。四果修行差别之相。皆是如来化他妙权。能引众生从权入实。故菩萨必须善解之也。
    三许宣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今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听受。
    二正说二。初正明行相。二结属唯心。
    初中四。初明须陀洹(至)四明阿罗汉。
    今初
    佛告大慧。有三种须陀洹。须陀洹果差别。云何为三。谓下。中。上。下者。极七有生。(唐云。于诸有中极七反生。)中者。三五有生而般涅槃。上者。即彼生(唐云。此生。)而般涅槃。此三种。有三结下中上。(唐云。此三种人。断三种结。)云何三结。谓身见。疑。戒取是三结差别。上上升进得阿罗汉。
    疏曰。下须陀洹。断见惑三结已。不复精进。故欲界九品思惑。总润七生。谓上上任运贪嗔痴慢。能润二生。上中上下品惑。各润一生。中上品惑。能润一生。中中中下品惑。共润一生。下三品惑。共润一生至七生已。惑润已尽旧业种枯。永不于三有中受生也。中须陀洹断三结已。不喜受生。更起加行。若断上上品惑。则损二生。余五生在。若断上中。必断上下。则损四生。余三生在。若更断中上品惑。余二生在。名为家家。若更断中中中下品惑。则转名斯陀含果。若更断下三品惑。则转名阿那含果也。上须陀洹。断三结已。深厌三界。起大加行。即于此生断尽九地八十一品思惑。故得入涅槃也。言三结者。初果所断见惑。共有十使。谓贪。嗔。痴。慢。疑。身。边。戒。见。邪。今以身见而摄边见。以戒取而摄见取。以疑惑而摄邪见。以三结总摄贪嗔痴慢。谓见惑中之贪等。必由三结方起故也。
    大慧。身见有二种。谓俱生。及妄想。(二云分别。)如缘起妄想。自性妄想。(唐云。如依缘起。有妄计性。)譬如依缘起自性。种种妄想自性计著生。以彼非有非无非有无。无实妄想相故。愚夫妄想种种妄想自性相计著。(唐云。彼法但是妄分别相。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凡夫愚痴而横计著。)如热时焰。鹿渴水想。是须陀洹妄想身见。彼以人无我摄受无性。断除久远无知计著。(唐云。此分别身见。无智慧故。久远相应相。见人。无我。即时舍离)大慧。俱生者。须陀洹身见。自他身等四阴无色相故。色生造及所造故。展转相因相故。大种及色不集故。须陀洹观有无品不现。身见则断。(唐云。俱生身见。以普观察自他之身。受等四蕴无色相故。色由大种而得生故。是诸大种互相因故。色不集故。如是观已。明见有无。即时舍离。)如是身见断。贪则不生。是明身见相。
    疏曰。此明二种身见不同。断身见之观亦不同也。俱生身见。即是思惑。徧在六七二识。细故难断。必俟见道之后。重虑缘真。修无漏观。乃能断之。妄想分别身见。即是见惑局在第六意识。粗故易断。创见人无我时。即便舍离也。分别身见者。依于色心五阴而起分别。妄计即离大小等二十句也。夫现在色心五阴。本是因缘生法。非有非无。非亦有无。乃缘起自性。非我我所。而妄想计著。谓我我所。如阳焰非水。渴鹿谓水。此则须陀洹一见人无我时便能断除之矣。至于俱生身见。不由妾相分别始有。任运执著色心假聚以为是我。故于见道之后。仍普观察自他之身。不过五阴所成。而受想行识。毫无色相。但有名字。至于色身。不过是地水火风四大所成。四大又复展转相因。无有实性。且析四大。犹似可成色等微尘。而色等微尘。决定不可集为四大。须陀洹人如是普观察已。知此五阴决定非我。故俱生身见断。而三界贪不生。便成阿罗汉也。
    大慧。疑相者。谓得法善见相故。(唐云。于所证法善见相故。)及先二种身见(之中。)妄想(分别身见已先)断故。疑法不生。(唐云。于诸法中。疑不得生。)不于余处起大师见为净不净。是名疑相须陀洹断。
    疏曰。不了谛理而起犹豫。名之为疑。唯是分别。无有俱生。须陀洹人于所证得四谛法中。已善见其真实相故。分别身见。已永断故。世出世间因果法中。决不生疑。于佛法僧。得不坏信。故更不于外道天魔等处。起大师见。疑其为净为不净也。
    大慧。戒取者。云何须陀洹不取戒。谓善见受生处苦相故是故不取。大慧。取者。谓愚夫决定受习苦行。为众具乐。故求受生。彼则不取。(唐云。凡愚于诸有中。贪著世乐。苦行持戒。愿生于彼。须陀洹人。不取是相。)除回向自觉胜离妄想无漏法相行方便。受持戒支。(唐云。唯求所证最胜无漏无分别法修行戒品。)是名须陀洹取戒相断。
    疏曰。贪著后有而持诸戒。皆名戒取。如难陀为生天故。精持比丘律行。佛敕阿难不与共语共坐。以其志趣邪僻故也。岂惟牛狗等戒。方名戒取耶。
    须陀洹断三结。贪痴不生。(唐云。舍三结故。离贪嗔痴。)若须陀洹作是念。此诸结。我不成就者。应有二过。堕身见及诸结不断(魏云。若须陀洹生如是心。此是三结。我离三结者。是名见二法。随于身见。彼若如是。不离三结)
    疏曰。断三结贪嗔痴不生者。利使旣断。从利使所起之钝使亦断也。三结本是虚妄之法。如幼小者。于闇室中怖称有鬼。鬼非有也。若云此是三结。我离三结。则无结而妄计有结。无我而妄计有我。譬如幼小云此是闇室中鬼。我不怖鬼。岂能真不怖哉。故堕身见及诸结不断二过也。
    大慧白佛言。世尊。世尊说众多贪欲。彼何者贪断。(唐云。贪有多种。舍何等贪。)佛告大慧。爱乐女人缠绵贪著。种种方便身口恶业。受现在乐。种未来苦。彼则不生。(魏云。远离与诸女人和合。不为现在乐。种未来苦因。唐云。舍于女色缠绵贪欲。见此现乐。生来苦故。)所以者何。得三昧正受乐故。是故彼断。非趣涅槃贪断。(唐云。又得三昧殊胜乐故。是故舍彼。非涅槃贪。魏云。须陀洹远离如是等贪。非离涅槃贪。)
    疏曰。初果未尽欲界思惑。但已明信世间因果。又得无漏三昧正受。故于女人欲爱。能舍能远离也。而贪求涅槃之心。正未可舍。初明须陀洹竟。
    二明斯陀含
    大慧。云何斯陀含相。谓顿照色相。(魏云。谓一往见色相现前生心。)妄想生相见相不生。(魏云。非虚妄分别相见。)善见禅趣相故。(魏云。以善见禅修行相故。)顿来此世。(魏云。一往来世间。)尽苦际。得涅槃。(魏云。便断苦尽。入于涅槃。)是故名斯陀含(唐云。谓不了色相。起色分别。一往来已。善修禅行。尽苦边际而般涅槃。是名斯陀含。)
    疏曰。二果犹有欲界下三品惑。故一往见色相现前。未免生心。而非分别所起见惑也。又以善修禅行故。一往来世间。便尽余惑而入涅槃。须依魏译释之。方与教相不相违背。
    三明阿那含
    大慧。云何阿那含。谓过去未来现在色相性非性生见过患使妄想不生故。(唐云。谓于过未现在色相起有无见分别。过恶随眠不起。)及结断故。(唐云。永舍诸结。更不还来。)名阿那含。
    疏曰。妄想不生。牒前断分别惑。断结。正明断欲残思。进断上二界思惑也。
    四明阿罗汉
    大慧。阿罗汉者。谓诸禅三昧。解脱力明。(唐云。悉已成就)烦恼苦妄想非性故。(唐云。烦恼诸苦分别永尽。)名阿罗汉。大慧白佛言。世尊。世尊说三种阿罗汉。此说何等阿罗汉。世尊。为得寂静一乘道。(魏云。决定寂灭。唐云。一向趣寂。)为菩萨摩诃萨方便示现阿罗汉。为佛化化。佛告大慧。得寂静一乘道声闻。非余。余者行菩萨行。及佛化化。巧方便本愿故。于大众中示现受生。为庄严佛眷属故。
    疏曰。诸禅等成就。即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也。烦恼苦尽。即我生已尽。不受后有也。此唯约定性声闻言之。非佛菩萨所化现也。初正明行相竟。
    二结属唯心
    大慧。于妄想处种种说法。(唐云。于虚妄处。说种种法。)谓得果得禅。禅者入禅。悉远离故(唐云。所谓证果。褝者及禅。皆性离故。)示现得自心现量得果相。说名得果。(唐云。自心所见得果相故。)复次大慧。欲超禅无量无色界者。当离自心现量相。(唐云。应离自心所见诸相。)大慧。受想正受超自心现量者不然。何以故。有心量故。(唐云。想受灭三昧。超自心所见境者不然。不离心故。)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诸禅四无量。无色三摩提。一切受想灭。心量彼无有。(唐云。唯心不可得。)须陀槃那果。往来及不还。及与阿罗汉。斯等心惑乱。(唐云。悉依心妄有)禅者禅及缘(唐作所缘。)断知(唐作断惑。)见真谛。此则妄想量。若觉得解脱(唐云。了知即解脱)
    疏曰。世间十二门禅。出世灭尽三昧及与四果。皆是唯心心外无法。菩萨了之。故能无所取著。随顺群机或施或废。皆得自在也。第十四四果差别相门竟。
    第十五二种觉门三。初正辨二觉。二明善觉四大。三明善觉五阴。
    初中三。初总标。二别释。三结益。
    今初
    复次大慧。有二种觉。(二皆作智。)谓观察觉。及妄想相摄受计著建立觉。(魏云。虚妄分别取相住智。唐云。取相分别执著建立智。)
    二别释二。初释观察。二释计著建立。
    今初
    大慧观察觉者。谓若觉性自性相。选择离四句不可得。(魏云。观察一切诸法体相。离于四句无法可得。唐云。谓观一切法离。四句不可得。)是名观察觉。大慧。彼四句者。谓离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是名四句。大慧。此四句离。是名一切法。大慧。此四句观察一切法。应当修学。(唐云。我以诸法离此四句。是故说言一切法离。如是观法。汝应修学。)
    疏曰。一切诸法。皆唯心现。本离四句。如是观察。便是妙观察智真实方便。故劝修学也。诸法离四句相。具如第九门中已明。
    二释计著建立
    大慧。云何妄想。相摄受计著建立觉。谓妄想相摄受。计著坚湿暖动不实妄想相四大种。(魏云。所谓执著坚热湿动虚妄分别四大相故。唐云。谓于坚湿暖动请大种性。取相执著。虚妄分别。)宗因相譬喻计著。不实建立。而建立(魏云。执著建立因譬喻相故。建立非实法以为实。唐云。以宗因喻而妄建立。)是名妄想相摄受计著建立觉。
    疏曰。下文广明四种妄想。成内外四大。则心外何尝实有四大。而诸凡愚。妄以宗因喻成立四大为实有性。谓地实有坚性。水实有湿性等。岂非妄想计著。于不实法而建立耶。二别释竟。
    三结益
    是名二种觉相。若菩萨摩诃萨成就此二觉相。人法无我相究竟善知方便无所有觉。观察行地得初地。(唐云。菩萨知此智相。即能通达人法无我。以无相智。于解行地。善巧观察。入于初地。)入百三昧。得差别三昧。(唐云。以胜三昧力)见百佛及百菩萨。知前后际各百劫事。光照百刹土。知上上地相。大愿殊胜。神力自在。法云灌顶。当得如来自觉地。善系心十无尽句。成熟众生。种种变化。光明庄严得自觉圣乐。三昧正受(唐云。十无尽愿。成就众生。种种应现。无有休息。而恒安住。自觉境界三昧圣乐。)
    疏曰。知计著建立之非。则知所舍。知观察离四句之是。则知所修。故能从解行地入欢喜地。乃至成佛。尽未来时。成熟众生。恒住自觉圣智乐也。初正辨二觉竟。
    二明善觉四大
    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当善四大造色。(魏云。应善知四大及四尘相。唐云。当善了知大种造色。)云何菩萨善四大造色。大慧。菩萨摩诃萨作是觉(唐云。应如是观。)彼真谛者。四大不生。(唐云。彼诸大种。真实不生)于彼四大不生。作如是观察。观察已。觉名相妄想分齐。自心现分齐。外性非性。是名心现妄想分齐谓三界。(唐云。以诸三界。但是分别。唯心所见。如有外物。)观彼四大造色性。离四句通净。离我我所。如实相自相分段住。无生自相成。(唐云。如是观时。大种所造。悉皆性离。超过四句。无我我所。住如实处。成无生相。)大慧。彼四大种。云何生造色。谓津润妄想大种。(唐云。虚妄分别津润大种。)生(唐作成。四并同。)内外水界。堪能妄想大种。(唐云。炎盛大种。)生内外火界。飘动妄想大种。生内外风界。断截色妄想大种。(唐云。色分段大种。)生内外地界。色及虚空俱(魏云。妄想分别内外共。虚空生内外相。唐云。离于虚空。)计著邪谛五阴集聚。四大造色生。(魏云。以执著虚妄内外邪见。五阴聚落四大及四尘生故。唐云。由执著邪谛。五阴聚集。大种造色生。)
    疏曰。此正明心外实无四大。四大皆唯心也。四大之名。四大之相。皆依妄想分别。似有显现。是故三界依正。无非自心所现分齐。譬如瞖目所见空花。真实不生。不可谓有。不可谓无。不可谓一。不可谓异。不可谓常。不可谓无常。不可谓亦有亦无亦一亦异亦常亦无常。不可谓非有非无非一非异非常无常。不可谓我。不可谓我所。当处出生。无有来处。瑄处灭尽。无有去处。性无迁动。生即无生也。然四大旣如空花无体。何有坚湿暖动之相历然不同。当知坚湿暖动。袛是妄想分别所成。离妄想外。无别种也。是故津润妄想。即水大种。由此故生内。外水界。堪能妄想。即火大种。由此故生内外火界。飘动妄想。即风大种。由此故生内外风界。分段妄想。即地大种。由此故生内外地界。旣此四大。唯以妄想为种。则与虚空。同是无性之法。本非有异。而妄想分别。谓离色有空。离空有色。遂谓色及虚空。俱是心外有法。由是计著邪谛。妄谓五阴集聚。乃从四大造色所生。不知四大造色。皆由妄想生也。
    大慧。识者。因乐种种迹境界故。余趣相续。(唐云。识者以执著种种言说境界为因起故。于余趣中相续受生。)
    疏曰。五阴之中。识为其主。故云万法唯识。而此识者。五识则乐现在五尘境界。意识则徧乐三世假实境界。第七则乐虚妄我执。第八则受前七识熏。执持彼种。令不失坏。故于余趣恒相续也。
    大慧。地等四大及造色等。有四大缘。非彼四大缘。(唐云。地等造色。有大种因。非四大种为大种因。)所以者何。谓性形相处所作方便无性。大种不生。大慧性形相处所作方便和合生。非无形。(唐云。何以故。谓若有法有形相者。则是所作。非无形者。)是故四大造色相。外道妄想。非我(唐云。此大种造色相。外道分别。非是我说。)
    疏曰。此明地水火风四大。及色香味触四微皆以妄想为其因缘。非彼外道所计之四大因缘也。盖凡属有形。皆是所作。必非能作。今外道所计大种之性形相处。推其所作方便。一一无性。则心外大种实不生矣。当知四大四微。凡有性形相处。皆是自心所作方便和合而生。非无形者。如何妄计为能作耶。然统论外道妄计。共有二种。一者计四大为能生。四微为所生。二者计四微为能造。四大为所造。此皆不达心外无法。所以宗因譬喻。皆不成就。今正教中。四大秪是四妄想成。四微祗是四识相分。若约依于本质变起相分。则四大外无四微。若约依于现行熏成种子。则四微外无四大。故虽假说互为能所。实则无能无所也。二明善觉四大竟。
    三明善觉五阴
    复次大慧。当说诸阴自性相。(二皆作体相)云何诸阴自性相谓五阴云何五。谓色受想行识彼四阴非色。(魏云。四阴无色相)谓受想行识。大慧色者。四大及造色。各各异相。大慧。非无色有四数。如虚空。(魏云。无色相法同如虚空。云何得成四种数相。唐云。非色诸蕴。犹如虚空。无有四数)譬如虚空。过数相。离于数。而妄想言一虚空。大慧。如是阴过数相。离于数。离性非性。离四句。数相者。愚夫言说非圣贤也。大慧圣者如幻种种色像。离异不异施设。又如梦影士夫身。离异不异故。(唐云。诸圣但说如幻所作。唯假施设。离异不异。如梦如像无别所有。)大慧圣智趣同阴妄想现。(魏云。如圣人智修行分别见五阴虚妄。唐云。不了圣智所行境故。见有诸蕴分别现前。)是名诸阴自性相。汝当除灭。(唐云。如是分别。汝应舍离)灭已说寂静法。断一切佛刹诸外道见。大慧。说寂静时。法无我见净。及入不动地。(二皆云入远行地)入不动地已。无量三昧自在。及得意生身。得如幻三昧。通达究竟。力明自在。救摄饶益一切众生。犹如大地。载育众生。菩萨摩诃萨普济众生。亦复如是。
    疏曰。色受想行识。名为五阴研其体相非异不异。故非定五。亦非定一也。且色阴则指四大四微。故犹似有各各异相。至于受想行识四阴。旣无色相同如虚空。如何可执有四数耶。譬如虚空。旣非有四。亦非定一。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过数相。离于数真故相无别。是故离性。俗故相有别。故离非性。本非一异有无常无常及俱不俱四句之所能诠。而云五阴之数相者。乃是愚夫言说而已。圣者了达五阴如幻。亦如梦中身。及镜中影。不可谓异。不可谓不异。但是假施设有。由于妄想分别之所显现。岂应执著有体相哉。除灭诸阴体相之分别已。则知诸法本来寂静。破外道见。净法无我。从通教七地八地。接入别圆。得意生身。入如幻三昧。化度众生。犹如大地。所谓从空入假。从假入中也。此中远行不动。皆是借别明通。以别教初地。证道同圆。分证中道法身应化之本。不复名为意生身故。第十五二种觉门竟。
    第十六涅槃妄想门二。初辨外道涅槃。二辨妄想通相。
    初中二。初正明外道妄计。二申明佛说涅槃。
    今初
    复次大慧。诸外道有四种涅槃。云何为四。谓性自性非性涅槃。(魏云。自体相涅槃。唐云。诸法自性无性涅槃。)种种相性非性涅槃。(魏云。种种相有无涅槃)自相自性非性觉涅槃。(魏云。自觉体有无涅槃。唐云。觉自相性无性涅槃。)诸阴自共相相续流注断涅槃。(魏云。诸阴自相同相断相续体涅槃。唐云。断诸蕴自共相流注涅槃)是名诸外道四种涅槃非我所说法。
    疏曰。涅槃者。不生不灭之理。乃由生灭情尽。二空所显真如。本来寂灭。故强名为涅槃。而外道不达乃有四种妄计也。初云性自性非性涅槃者。谓二十三法。皆以冥谛而为体性。诸法灭已。还归冥谛名为涅槃也。二云种种相性非性涅槃者。魏云种种相有无。有即是性。谓五现涅槃。无即非性。谓七处断灭为涅槃也。三云自相自性非性觉涅槃者。魏云自觉体有无。有亦是性。谓神我究竟不灭。无亦非性。谓形灭则神亦灭也。四云诸阴自共相相续流注断涅槃者。谓无想天。则断受想行识四阴相续流注。无色四空天。则断色阴相续流注也。
    二申明佛说涅槃二。初长文。二偈颂。
    今初
    大慧。我所说者。妄想识灭。(魏云。见虚妄境界分别识灭。唐云。分别尔炎识灭。)名为涅槃。大慧白佛言。世尊不建立八识耶。佛言。建立。大慧白佛言。若建立者。云何离意识非七识。(魏云。何故但言意识转灭。不言七识转灭。)佛告大慧。彼因及彼攀缘故。七识不生。(魏云。以依彼念观有故。转识灭。七识亦灭。唐云。以彼为因及所缘故。七识得生)意识者。境界分段计著。生习气长养藏识。(唐云。意识分别境界。起执著时。生诸习气。长养藏识。)意俱我我所计著思惟因缘生。(唐云。由是意俱我我所执思量随转。)不坏身相。(魏云。彼二种识无差别相。唐云。无别体相)藏识因攀缘(唐云。藏识为因。为所缘故。)自心现境界计著心聚生。展转相因。(唐云。执著自心所现境界。心聚生起。展转为因。)譬如海浪。自心现境界风吹。若生若灭亦如是。(唐云。而有起灭。)是故意识灭。七识亦灭。
    疏曰。此明欲证涅槃。须灭第六识相应之妄想也。盖识虽有八。而生死涅槃。全由笫六识转。以彼因及所缘故。余七识生。若彼因及所缘不生。则余七亦不生也。(宋唐各皆影略。参观魏译可晓。)先明现行熏种子义。故云意识者。境界分段计著。牵引前五识现行。生诸习气。长养藏识。意显若无前六识为能熏。则藏识便无由长养也。由有藏识。故第七意俱我我所计著思惟因缘生。(此言我所。但是语势。或我之我。名为我所。以第七识。但有我执。无我所执故也。具如唯识中辨。)而此七识。与第八识。俗故相有别。故宋云不坏身相。真故相无别。故魏云无差别相。唐云无别体相。亦互相影略也。由俗谛不坏身相言之。故第七识。以藏识为因。即以藏识为所攀缘。唯识所谓依彼转缘彼也。次明种子生现行义。故云自心现境界计著心聚生。谓一切境界。皆是第八自心所现。由第六识妄执著故。前七转识心心所聚乃生起也。次结明种子现行互为因义。故云展转相因。后以海浪而为譬喻。结成妄想识灭。余七亦灭。八识皆灭。即大涅槃。然所谓灭者。秖是灭彼相应妄想之若现若种而已。妄想种现旣灭。则八种识转为四智相应心品。故初卷云。非自真相识灭。但业相灭也。今欲妄想识灭。唯有修行二无我观。了知妄想无性。唯心直进。一经宗要。举不外此。思之修之。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我不涅槃性。所作及与相。(魏云。我不取涅槃。亦不舍作相。唐云。我不以自性。及以于作相。)妄想尔焰识。此灭我涅槃。(魏云。转灭虚妄心。故言得涅槃。唐云。分别境识灭。如是说涅槃。)彼因彼攀缘。意趣等成身。(唐云。意识为心因。心为意识界。)与因者是心。为识之所依。(唐云。因及所缘故。诸识依止生。)如水大流尽。波浪则不起。如是意识灭。种种识不生。
    疏曰。外道所计四种涅槃。不出诸法自性。或是所作。或是法相不知心外无自性。心外无所作及与相也。故佛总不约此而论涅槃。但约分别境识灭时。如瀑流尽。波浪不起。证唯识性。乃名为涅槃耳。彼因等二句。颂现熏种义。与因等二句。颂种生现义。余并可知。初辨外道涅槃竟。
    二辩妄想通相二。初长文。二偈颂。
    初中三。初显益标名。二依名释相。三诫莫计著。
    今初
    复次大慧。今当说妄想自性分别通相。(魏云。虚妄分别法体差别之相。唐云。妄计自性差别相。)若妄想自性分别通相善分别。汝及余菩萨摩诃萨。离妄想。到自觉圣。外道通趣善见。觉摄所摄妄想断。(唐云。超诸妄想。证圣智境。知外道法。远离能取所取分别。)缘起种种相。妄想自性行不复妄想。(唐云。于依他起种种相中。不更取著妄所计相。)大慧。云何妄想自性分别通相。谓言说妄想。(二并作分别)所说事妄想。(魏云。可知分别。)相妄想。利妄想。(魏云。义分别。唐云。财分别)自性妄想。(魏云。自体分别。)因妄想。见妄想。成妄想。(魏云。建立分别。唐云。理分别)生妄想。不生妄想。相续妄想。(魏云。和合分别。唐云。相属分别。)缚不缚妄想。(唐云。缚解分别)是名妄想自性分别通相。
    疏曰。徧计分别。故名妄想。虚妄当体。故名自性。十二不同。故名分别。即差别也。同是妄想。故名通相。善知此已。则能离诸妄想。到自觉圣智境界。有此诸益。故须说也。
    二依名释相
    大慧。云何言说妄想。谓种种妙音歌咏之声。美乐计著。(唐云。谓执著种种美妙音词)是名言说妄想。大慧。云何所说事妄想。谓有所说事自性。圣智所知。依彼而生言说妄想。(唐云。谓执有所说事。是圣智所说境。依此起说。)是名所说事妄想。大慧。云何相妄想谓即(于)彼所说事(中。)如鹿渴想。种种计著而计著。谓坚湿暖动相。一切性妄想。是名相妄想。大慧。云何利妄想。谓乐种种金银珍宝。是明利妄想。大慧云何自性妄想。谓自性特此。如是不异恶见妄想。(唐云。谓以恶见如是分别。此自性决定非余)是名自性妄想。大慧。云何因妄想。谓若因若缘有无分别因相生(唐云。谓于因缘分别有无。以此因相而能生故。)是名因妄想。大慧。云何见妄想。谓有无一异俱不俱恶见外道妄想计著妄想。(唐云。谓诸外道。恶见执著有无一异俱不俱等。)是名见妄想。大慧。云何成妄想。谓我我所想成决定论。是名成妄想。大慧。云何生妄想。谓缘有无性生计著。(唐云。谓计诸法若有若无。从缘而生。)是名生妄想。大慧。云何不生妄想。谓一切性本无生。无种因缘生无因身。(唐云。谓计一切法本来不生。未有诸缘而先有体。不从因起)是名不生妄想。大慧。云何相续妄想。谓彼俱相续如金缕(唐云。谓此与彼递相系属。如针与线。)是名相续妄想。大慧。云何缚不缚妄想。谓缚不缚因缘计著。如士夫方便若缚若解。(唐云。谓执因能缚而有所缚。如人以绳方便力故缚已复解)是名缚不缚妄想。
    疏曰。此释十二种妄想差别之相。皆由不了唯心。故起种种徧计分别也。一言说妄想者。计著能诠有实性也。二所说事妄想者。计著所诠有实性也。三相妄想者。计著四大等有坚等实性也。四利妄想者。计著金银等有实性也。五自性妄想者。计著诸法各有自性。不达无性也。六因妄想者。计著邪因缘无因缘能生一切法也。七见妄想者。计著种种四句也。八成妄想者。计著我我所。虚妄建立邪谛理也。九生妄想者。计著诸法从邪因缘无因缘生也。十不生妄想者。计著诸法皆本来有。不从因种生起。但从缘显也。十一相续妄想者。妄计诸法互相系属。譬如金针引缕线也。十二缚不缚妄想者。妄计诸法皆有能缚所缚。能解所解。譬如世人以绳缚物。名之为缚。还复解之。名之为解也。岂知缘生如幻。实无此等差别自性哉。
    三诫莫计著
    于此妄想自性分别通相。一切愚夫计著有无(唐云。此是妄计性差别相。一切凡愚。于中执著若有若无)
    疏曰。执著有此十二差别相者。固是凡愚。执著无此十二差别相者。亦是凡愚。以不达唯心诸法。本离有无故也。
    大慧计蓍缘起而计著者。种种妄想计著自性。如幻示现种种之身。凡夫妄想见种种异幻。(唐云。于缘起中。执著种种妄计自性。如依于幻。见种种物。凡愚分别。见异于幻。)大慧。幻与种种。非异非不异。若异者。(应)幻非种种因。若不异者。幻与种种(应)无差别。而见差别。是故非异非不异。是故大慧。汝及余菩萨摩诃萨。如幻缘起妄想自性异不异有无。莫计著(唐云。于幻有无。不应生著)
    疏曰。一切诸法。无性缘生。同于幻事。智者了其不实。凡愚执以为真。旣知非异非不异。即便非有非无。故或计定异。或计定一。或计定有。或计定无。皆为妄想。而一切菩萨不应生著也。初长文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心缚于境界。觉想智随转。无所有及胜。(唐云。无相最胜处)平等智慧生。妄想自性有。(唐云。在妄计是有)于缘起则无。妄想或摄受。缘起非妄想。(唐云。妄计迷惑取。缘起离分别。)种种支分生。如幻则不成。(唐云。如幻不成就)彼相有种种。妄想则不成。(唐云。虽现种种相。妄分别则无。)彼相则是过。皆从心缚生。妄想无所知。于缘起妄想。(唐云。妄计者不了。分别缘起法。)此诸妄想性。即是彼缘起。妄想有种种。于缘起妄想。(唐云。缘起中分别。)世谛第一义。第三无因生。妄想说世谛。断则圣境界。
    疏曰。此颂正明祗一缘起法上。计著则为徧计执性。如于绳计蛇。了达则为圆成实性。如悟绳即麻也。初二句。颂缘起上所起徧计。次二句。颂缘起处所证圆成。次四句。明徧计情有理无也。种种支分生二句。明生即无生也。彼相有种种二句。明如幻诸相。不同徧计所执我法也。彼相则是过四句。明我法二执之过。但从心缚而生。不了缘起。故起妄计也。此诸妄想性四句。明迷缘起而有妄计。缘起之外。别无妄计自性也。世谛等四句。结明于缘起处而起妄计。即名世谛。于缘起处不起妄计。即第一义。更无第三谛可得也。问。旣云第三无因生。何故诸经论中。又说空假中三谛耶。答。三即是二。二即是一。非一二三。而一二三。所以不可思议。故大经云。所言二谛。其实是一。方便说二。如醉未吐。见日月转。谓有转日及不转日。醒人但见不转不见于转。是以一切缘起色心依正。并皆无性。但就俗人妄想分别。名为世谛。若出世圣人智慧了达。即是第一义谛。此乃一而言二。二即是一也。又对世谛。故说第一义谛。而此缘生无性法体。不惟不可唤作世谛。亦复不可唤作第一义缔。譬如对彼醉人所见转日。说日不转。而日月轮。不惟不可唤作是转。亦复不可唤作不转。非转而醉见其转。名为俗缔。非不转而醒见其不转。名为真谛。醉虽见转。实未尝转。醒见不转。非定不转。以其非转非不转故。名为中谛。此乃二而言三。三即是二也。又不变随缘。故有转不转。皆名为俗。随缘不变。故转即非转。不转即非不转。乃名为真。此乃三而言二。二即是三也。思之。
    譬如修行事。(唐云。如修观行者)于一种种现。于彼无种种。妄想相如是。譬如种种瞖。妄想众色现。(唐云。妄想见众色)瞖无色非色。缘起不觉然(唐云。不了缘起然)
    疏曰。此二譬喻。喻迷缘起而为妄想也。
    譬如炼真金。远离诸垢秽。虚空无云瞖。妄想净亦然。
    疏曰。此二譬喻。喻断妄想。即缘起处证圆成实也。
    无有妄想性。及有彼缘起。建立及诽谤。悉由妄想坏。(魏云。无有妄想法。因缘法亦无。取有及谤无。分别观者见。唐云。无有妄计性。而有于缘起。建立及诽谤斯由分别境。)妄想若无性。而有缘起性。无性而有性。有性无性生(唐云。若无妄计性。而有缘起者。无法而有法。有法从无生)
    疏曰。前一偈。明依缘起。方有妄想。故妄想虽无性。而缘起是幻有。若计妄想有性。则是建立。若计缘起全无。则是诽谤。计有计无。皆妄想所坏也。后一偈。明由妄想方成缘起。故缘起非实有。而妄想非定无。若计妄想定无。如何能成缘起之有。若计缘起实有。如何乃从无性之妄想生耶。故知妄想本空。亦离四句。缘起如幻。亦离四句矣。
    依因于妄想。而得彼缘起。相名常相随。而生诸妄想。
    疏曰。此明能徧计者。则是妄想。所徧计者。则是缘起。故五法中之相名妄想三法。皆缘起性。皆是徧计所缘境也。
    究竟不成就。则度诸妄想。然后智清净。是名第一义。
    疏曰。此明若知妄想所缘即缘起性。如知蛇即是绳。鬼即是杌。则蛇鬼究竟皆不成就。便能度诸妄想。二空智净。证得真如第一义矣。
    妄想有十二。缘起有六种。自觉知尔焰。(魏云。内身证境界。唐云。自证真如境)彼无有差别。五法为真实。自性有三种(魏云。及三种亦尔。唐云。三自性亦尔)修行分别此。(唐云。修行者观此)不越于如如。
    疏曰。此明依迷情说。故有十二妄想。六种缘起。(即前所云因有六种)若证自觉知境界。则十二妄想六种缘起。性皆空寂无有差别。故五法三性。总不出真如也。
    众相及缘起。彼名起妄想。彼诸妄想相。从彼缘起生。(唐云。依于缘起相。妄计种种名。彼诸妄计相。皆因缘起有。)觉慧善观察。无缘无妄想。成已无有性。云何妄想觉(唐云。真实中无物。云何起分别。此下魏更有云。若真实有法。远离于有无。若离于有无。云何有二法。唐更有云。圆成若是有。此则离有无。旣以离有无。云何有二性)彼妄想自性。建立二自性。(唐云。妄计有二性。二性是安立。)妄想种种现。清净圣境界。(唐云。分别见种种。清净圣所行。)
    疏曰。此重明秪就缘起相上而起妄想。则妄想便从缘起而生。亦秪就缘起法上而善观察。则缘起尚无。妄想何有。缘妄俱无即圆成实。圆成实境。本非有性。何容起妄觉耶。依彼二译。各有四句申明圆成实性旣非有性。亦非无性。言非有者。破众生之计有。非断无也。言若有者。破邪计之断无。非有物也。旣离有无。安有二性。是故安立二性。皆妄计耳。由妄计故。妄见种种。若知性本清净。无种种者。种是圣智所行境也。
    妄想如画色。缘起计妄想。(魏云。见妄想种种。因缘中分别。唐云。妄计种种相。缘起中分别)若异妄想者。则依外道论(唐云。若异此分别。则堕外道论)妄想说所想。因见和合生。(唐云。以诸妄见故。妄计于妄计)离二妄想者。如是则为成(唐云。离此二计者。则为真实法)
    疏曰。此结明妄想缘起。并皆无性。非定一也。谓世人妄计种种诸相。但如画色。缘起非实。而彼于中妄生分别。若谓异妄分别。别有种种相可得者。是计心外有境。堕外论也。不过因诸妄见和合。故以妄想。还说其所妄想而已。能妄想者。秪是我法二执相应之第六识。所妄想者。秪是色心等缘起诸法。若离能所二计。则妄想旣空。缘起亦寂。即为圆成实性。譬如瞖尽花亡。即是晴明空矣。第十六涅槃妄想门竟。
    第十七自觉圣智一乘门三。初请问。二许宣。三正说。
    今初
    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自觉圣智相及一乘。(唐云。自证圣智行相。及一乘行相)若自觉圣智相及一乘。我及余菩萨善自觉圣智相及一乘。不由于他。通达佛法(唐云。我及诸菩萨得此善巧。于佛法中。不由他悟)
    二许宣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三正说二。初说自觉圣智。二说一乘。
    今初
    佛告大慧。前圣所知。转相传受妄想无性。(唐云。依诸圣教。无有分别)菩萨摩诃萨。独一静处。自觉观察(唐云。观察自觉)不由于他。离见妄想。上上升进。入如来地。是名自觉圣智相。
    疏曰。此正唯心直进圆顿妙修也。妄想者。所观境也。无性者。境之谛也。空故无性。假故无性。中故无性。三一一三。不可思议。故无性也。独一静处者。约事即是阿兰若处。约理即是绝待妙谛也。自觉观察者。以自觉为所观察也。不由于他者。自外无他也。离见妄想者。旣无他。则无自。无自无他。则无可分别也。此是圆初住位。创证自觉圣智之体。从此上上升进。乃超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圆明入于如来地也。
    二说一乘二。初正释。二释疑。
    今初
    大慧。云何一乘相。谓得一乘道觉。我说一乘。云何得一乘道觉。谓摄所摄妄想如实处不生妄想。是名一乘觉。(唐云。云何名为知一乘道。谓离能取所取分别。如实而住)大慧。一乘觉者。非余外道声闻缘觉梵天王等之所能得。唯除如来。以是故说名一乘。
    疏曰。诸法实相。本来平等。由有能取所取妄想分别。遂有六凡四圣差降不同。而此十界。仍即实相所谓无差而差。差即无差者也。但唯如来。乃能究尽。二乘尚不能知。况外道及梵天乎。
    二释疑二。初问。二答。
    今初
    大慧白佛言。世尊。何故说三乘。而不说一乘。
    二答二。初长文。二偈颂。
    初中二。初明隐实施权。二明从权入实。
    今初
    佛告大慧。不自般涅槃法故。(唐云。声闻缘觉无自般涅槃法故)不说一切声闻缘觉一乘。以一切声闻缘觉。如来调伏。授寂静方便而得解脱。非自己力。是故不说一乘。复次大慧。烦恼障(二云智障。)业习气不断故不说一切声闻缘觉一乘。不觉法无我。不离分段死。(魏云。未得不可思议变易生。唐云。未名不思议变易死。)故说三乘。
    疏曰。二乘之人。必赖如来说法调伏。不能以自力而入涅槃。又烦恼断。智障不断。正使断。业习不断。所以隐一乘之实而不说也。彼旣不觉一切法无我。若非方便说三。则何由离分段生死。入变易生死。所以施善诱之权而说三也。问。独觉何藉如来调伏。答。若非四生百劫之前于如来所发辟支心。禀因缘教。何由瓜熟蒂落。覩花飞钏动而悟无生耶。问。如来亦于三秪百劫承事诸佛。方证菩提岂单自力。答。一乘觉者。离摄所摄妄想。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故虽微尘劫中事微尘佛。而无自他徧计分别。所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岂同二乘不达藏识。妄计心外有佛者耶。
    二明从权入实
    大慧。彼诸一切起烦恼过习气断。及觉法无我。彼一切起烦恼过习气断。三昧乐味著非性。无漏界觉。(唐云。若彼能除一切过习。觉法无我。是时乃离三昧所醉。于无漏界而得觉悟)觉已。复入出世间上上无漏界。满足众具。(唐云。修诸功德。普使满足)当得如来不思议自在法身。
    疏曰。由法我执。起人我执。譬如迷杌。方执为鬼。故以法执为一切过习也。除其法执。觉法无我。不复味著偏真三昧。譬如酒消。故从偏真无漏界觉。复入中道上上无漏界中。称性修行。普使满足。乃证究竟法身也。无漏界。即方便有余土。上上无漏界。即分证常寂光土。亦名实报庄严土。满足众具。谓四十二位所有功德智慧二种庄严自在法身。谓平等真如本源佛性也。初长文竟。
    二偈颂
    尔时世尊。却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诸天及梵乘。声闻缘觉乘。诸佛如来乘。我说此诸乘(唐云。诸乘我所说)
    疏曰。此颂为实所施权也。天乘者。十善法也。梵乘者。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也。声闻乘者。生灭四谛法也。缘觉乘者。生灭无生十二因缘法也。诸佛乘者。事六度。理六度。乃至次第三观等诸法也。
    乃至有心转。(唐作起)诸乘非究竟。若彼心灭尽无乘及乘者。无有乘建立(魏云。差别。)我说为一乘。
    疏曰。此颂破权归实也。分别永尽。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如如之理。不在智外。故无乘。如如之智。不在理外。故无乘者。十界百界千如。皆是实相。故无有差别建立。此乃绝待无外之一乘也。
    引导众生故。分别说诸乘。(唐云。为摄愚夫故。说诸乘差别)解脱有三种。及与法无我。烦恼智慧等。解脱则远离(唐云。解脱有三种。谓离诸烦恼。及以法无我。平等智解脱)
    疏曰。此颂方便说三之意也。若不分别说三。何以摄引愚夫。故先明权教三解脱门。令离烦恼。又明法无我平等不思议解脱门。令净所知也。
    譬如海浮木。常随波浪转。声闻愚亦然。相风所飘动。彼起烦恼灭。余习烦恼愚。味著三昧乐。(唐云。三昧酒初醉)安住无漏界。无有究竟趣。(唐云。彼非究竟趣)亦复不退还。得诸三昧身。乃至劫不觉。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后觉。彼觉法亦然。得佛无上身。(唐云。声闻亦如是。觉后当成佛)
    疏曰。此正颂从权入实也。第十七自觉圣智一乘门竟。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二义疏下
    温州头陀寺谛闲法师经募功德芳名列右
    比丘净因 慈筏 通理 一如 禅定 宗桂 超胜 溥常 静修 宏旵 智空 常茎 斯法 月智 华智 慧沧 传恩 允祥 宝彻 灵钦 妙阔 灵清 妙文 霞证 定来 莲德 威德 灵箕 纯絫 慈润 智融 瑞昌 背尘 可絫 悟性 则悟 善定 以上各施洋壹元 明道 允智 能禅 超宗 仁慈 朗诵 法远 东林 修慈 日峰 还源 德慧 海极 月庵 月峰 以上各施洋五角
    常州天宁寺清镕谨识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