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首页
>>
释家类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疏
>>
正文
卷第三 义疏上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疏(二)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三义疏上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三义疏下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四义疏上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四义疏下
阁笔后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三义疏上
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经
支那蕅益沙门释智旭疏义
一切佛语心品之三(魏云。佛心品第四。唐云。无常品第三。)
第十八意生身门二。初许宣。二正说。
今初
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意生身分别通相。(魏云。意生身修行差别。唐云。意成身差别相。)我今当说。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二正说三。初列名。二释相。三结颂。
今初
佛告大慧。有三种意生身。云何为三。所谓三昧乐正受意生身。(魏云。得三昧乐三摩跋提意生身。唐云。入三昧乐意成身)觉法自性性意生身。(魏云。如实觉知诸法相意生身)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二译俱云无作行)修行者了知初地。上上增进相。得三种身。(魏云。菩萨从于初地。如实修行。得上上地证智之相。唐云。诸修行者入初地已。渐次证得)
疏曰。三种意生身者。相似三观之所成也。三昧。此翻等持。亦翻正定。以五别境中之定心所为体。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故大涅槃云。一切众生。具足三定。若专注佛性。则名上定。若专注四禅。则名中定。若专注世间诸事。则名下定也。乐者。出世寂灭乐也。正受者。不受世间诸受。即魏译三摩跋提。此翻为等至也。问。三摩跋提。即圆觉所谓三摩鉢提。以起幻为行。宜属假观。胡得以正受释之。答。唯其不受诸受。故能起种种幻。如明镜不受诸像。故能现像。空谷不受诸响。故能答响。不受言其当体。起幻言其功用也。此入三昧乐意生身。藏四果。通见地以上。别十住。圆初信。皆能得之。若在藏通。已是真空观成。今约圆道言之。故云相似空观所成耳。觉法自性性者。知其种种差别性相。通出假。别十行。圆八信。皆能得之。若在通别。已是幻假观成。今约圆道。故云相似假观耳。种类俱生无行作者。一时普现一切身相。而无作行。别十回向。圆十信。皆能得之。未证法身。犹名为意生身。故云相似中观耳。从初干慧如实修行。上上增进。乃能得之。所谓通入圆也。
二释相
大慧。云何三昧乐正受意生身。谓第三第四第五地。三昧乐正受故。种种自心寂静安住。心海起浪识相不生。知自心现境界性非性(唐云。谓三四五地。入于三昧。离种种心。寂然不动。心海不起转识波浪。了境心现。皆无所有)是名三昧乐正受意生身。
疏曰。三八人地。入无间三昧。四见地。证出世智。五薄地。重虑缘真。断俱生惑。令其渐薄。皆能体法即空。故转识波浪不起。安住出世正受乐也。
大慧。云何觉法自性性意生身。谓第八地。观察觉了如幻等法。悉无所有。身心转变。得如幻三昧。及余三昧门。无量相力自在明(二云神通)如妙华庄严。迅疾如意犹如幻梦水月镜像。非造。非所造。如造所造。(魏云。非四大生。似四大相。)一切色种种支分具足庄严。随入一切佛刹大众。通达自性法故。(唐云。了诸法性。)是名觉法自性性意生身。
疏曰。八辟支地。正使断尽。兼断习气。故能从空入假。以如幻等诸三昧门。现无量化。普入佛刹也。此约钝根八地被接言之。若利根者。五六七地。亦当可得。
大慧。云何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所谓觉一切佛法缘自得乐相。(唐云。谓了达诸佛自证法相)是名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
疏曰。不言在何地者。意指从八地后。接入别向圆信。修习中观。虽未亲证自觉圣智。已能觉诸佛法。缘其所证自得乐相也。二释相竟。
三结颂
大慧。于彼三种身相观察觉了。应当修学。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非我乘大乘。(魏云。我乘非大乘。唐云。我大乘非乘)非说(唐作声)亦非字。非谛非解脱。非无有境界。(唐云。亦非无相境)然乘摩诃衍。三摩提自在。种种意生身。自在华庄严。
疏曰。此颂意显如来法身。本非三种意生身。而三种意生身。皆是法身所流布也。初句应依二译。具足则云。我大乘即非大乘。亦非声说。亦非文字。亦非四谛三谛二谛一谛。亦非解脱。亦非无相无所有境。故不可唤作三种意生身也。然行人若能乘于大乘。入三摩提而得自在。则三种意生身。任运先得成就。然后证大菩提。譬如树之生果。先有花庄严也。第十八意生身门竟。
第十九五无间业门三。初请问。二许宣。三正说。
今初
尔时大慧萻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若男子女人行五无间业。不入无择地狱。世尊。云何男子女人行五无间业。不入无择地狱(魏云。入于无间。唐云。堕阿鼻狱)
疏曰。约世事论五逆。定堕无间。故名五无间业。约观心论五逆。定能无间。证入佛法。故亦名五无间业。一则堕狱。一不堕狱。故大慧意欲双问之也。
二许宣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三正说二。初长文。二偈颂。
初中三。初泛标五名。二约观心释。三约世事释。
今初
佛告大慧。云何五无间业。所谓杀(音弑)父(弑)母。及害罗汉。破坏众僧。(二云。破和合僧。)恶心出佛身血。
二约观心释
大慧。云何众生母。谓爱更受生贪喜俱。如缘母立。(唐云。谓引身爱与贪喜俱。如母养育)无明为父。生入处聚落。(唐云。何者为父。所谓无明。令生六处聚落中故。)断二根本。名害父母。
疏曰。十二缘中之爱支。与贪喜俱。能润生故。名之为母。其无明支。能发业故。名之为父。断此发业润生二惑。名害父母。则得无间证三乘果也。
彼诸使不现。如鼠毐发诸法。(魏云。谓诸使如鼠毒发。唐云。谓随眠为怨。如鼠毒发)究竟断彼。(魏云。拔诸怨使根本不生。)名害罗汉。
疏曰。下文旣以心王譬佛。故今直以随眠心所譬罗汉也。不现。即随眠也。无漏种子。不名粗重。不名随眠。有漏善及无覆无记种子。但名粗重。不名随眠。有覆无记及不善种子。亦名粗重。亦名随眠。今云诸使随眠。即指不善有覆心所之种子也。鼠毒发者。鼠之啮人。疮虽已愈。其毒遇雷即发。众生诸使种子亦尔。未遇缘时。不可得见。遇缘即发。故断彼时。名为观心害阿罗汉。
云何破僧。谓异相诸阴(魏云。五阴异相。唐云。诸蕴异相)和合积聚。究竟断彼。名为破僧。
疏曰。僧伽名和合众。以其异姓同居。而无乖诤故也。观心五阴异相和合。成假名我。破此我执。故名破和合僧。
大慧。不觉外自共相自心现量七识身。(魏云。谓自相同相见外自心相八种识身。唐云。谓八识身妄生思觉。见自心外自相共相)以三解脱无漏恶想。(唐云。恶心。)究竟断彼七种识佛。(魏云。八种识佛。唐云。八识身佛)名为恶心出佛身血。
疏曰。佛者。觉也。识者。了别也。八识皆以了别而为行相。故名为佛。前七为能熏。第八为所熏。前七为所持。第八为能持。前七为能依。第八为所依。前七现行为所生。八中种子为能生。一切诸法自相共相。本唯心现。心外无法。前七不觉。妄起我法二执。二执所熏种子。藏在第八识中。复起二执现行。染污不净。故名为血。前七血出。则第八之血亦出矣。三解脱者。一空一切空。十界皆空。一无相一切无相。十界皆无相。一无作一切无作。十界皆无作。性绝二边。故名无漏。无所不破。故名恶想。此是妙观察智相应心品。能令第七前五永断现行。能令第八永断种子。故云断彼七种识佛也。
若男子女人行此无间事者。名五无间。亦名无间等(魏云。是名内身五种无间。若善男子善女人行此无间。得名无间者。无间者。名证如实法故。唐云。是为内五无间。若有作者。无间即得现证实法)
疏曰。约观心释。故名为内。非谓在身内也。入无间三昧。不出观而证真如。无有能为之间隔者。能证所证平等平等。故亦名无间等也。二约观心释竟。
三约世事释
复次大慧。有外无间。今当演说。汝及余菩萨摩诃萨闻是义已。于未来世。不堕愚痴。云何五无间。谓先所说无间。(魏云。谓杀父母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唐云。谓余教中所说无间)若行此者。于三解脱。一一不得无间等法(唐云。若有作者。于三解脱。不能现证)
疏曰。约世事释。故名为外。非谓在心外也。此五逆罪。诸罪中最。纵令取相无生忏悔。但可转重令轻。然于现世。决不能入无间三昧。证三解脱也。
除此已。余化神力现无间等。谓声闻化神力。菩萨化神力。如来化神力。为余作无间罪者除疑悔过。为劝发故。神力变化现无间等(唐云。惟除如来诸大菩萨及大声闻。见其有造无间业者。为欲劝发令其改过。以神通力。示同其事。寻即悔除。证于解脱。此皆化现。非是实造)
疏曰。此释疑也。谓如佛在世时。文殊仗剑害佛。央掘指作花冠。岂非亦是无间重罪。何以现证解脱。故今释云。此为劝发实造罪者。令其除疑悔过。化现为之。非是实造逆罪。而得现身证解脱也。
无有一向作无间事。不得无间等。(魏云。若犯五重无间罪者。毕竟不得证入道分。唐云。若有实造无间业者。终无现身而得解脱)除觉自心现量。离身财妄想。离我我所摄受(唐云。唯除觉了自心所现身资所住。离我我所分别执见。)或时遇善知识。解脱余趣相续妄想(魏云。于无量无边劫中。遇善知识。于异道身。离于自心虚妄见过。唐云。或于来世余处受生。遇善知识。离分别过。方证解脱)
疏曰。此明凡愚实造世间五逆。必当堕无间狱。终不现身证无间三昧也。或其人宿种大乘善根。今虽迷惑。造五逆罪。寻即觉了依正皆唯心现。离我我所执见。又得遇善知识。如阿阇世王见佛忏悔得无根信。乃能转身即悟无生法忍耳。初长文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贪爱名为母。无明则为父。觉境识为佛。诸使为罗汉。阴集名为僧。无间次第断。谓是五无间。不入无择狱。
疏曰。此但重颂观心释也。第十九五无间业门竟。
第二十佛知觉门二。初正明佛知觉。二兼释密意语。
初中二。初问。二答。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唯愿为说佛之知觉。(魏云。如来知觉之相。唐云。诸佛体性)世尊。何等是佛之知觉。
二答
佛告大慧。觉人法无我。了知二障。离二种死。断二烦恼。是名佛之知觉。声闻缘觉得此法者。亦名为佛。以是因缘故。我说一乘。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善知二无我。二障烦恼断。永离二种死。是名佛知觉。
疏曰。人我执。障大涅槃。法我执。障大菩提。故觉二无我。则了知二障也。四住烦恼。感分段生死。无明烦恼。感变易生死。故离二死。由断二烦恼也。钝根之人。先观人无我。了涅槃障。断四住烦恼。离分段生死。故名声闻缘觉。若至三昧酒消。复入出世间上上无漏界。满足众具。则亦名为佛矣。重颂可知。初正明佛知觉竟。
二兼释密意语二。初释一佛义。二释不说义。
初中二。初疑问。二答释。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何故世尊于大众中唱如是言。我是过去一切佛。及种种受生。我尔时作曼陀转轮圣王。(二皆云顶生王。)六牙大象。及鹦鹉鸟。释提桓因。(唐云。帝释)善眼仙人。如是等百千生经说。
疏曰。此疑旣是过去诸佛不应复有种种受生。旣本生经所说受生百千差别。不应即是过去诸佛。故问之也。
二答释三。初标四平等。二释四平等。三结颂。
今初
佛告大慧。以四等故。(魏云。依四种平等。唐云。依四平等秘密意故。)如来应供等正觉。于大众中唱如是言。我尔时作拘留孙。拘那含牟尼。迦叶佛。云何四等。谓字等。语等。法等。身等。(依二译及下释。皆应先身后法。)是名四等。以四种等故。如来应供等正觉。于大众中唱如是言。
疏曰。此但释我是过去诸佛。乃密意语。则知百千本生。皆由愿力化现。非密意语也。拘留孙。此翻所应断。亦翻作用。贤劫最初佛也。拘那含牟尼。此翻金寂。亦翻金仙。贤劫第二佛也。迦叶。此翻饮光。贤劫第三佛也。
二释四平等
云何字等。若字称我为佛。彼字亦称一切诸佛。彼字自性无有差别。(唐云。谓我名佛。一切如来亦名为佛。佛名无别。)是名字等。云何语等。谓我六十四种梵音言语相生。彼诸如来应供等正觉。亦如是六十四种梵音言语相生。无增无灭。无有差别。迦陵频伽梵音声性(唐云。谓我作六十四种梵音声语。一切如来亦作此语。迦陵频伽梵音声性。不增不减。无有差别。是名语等)云何身等。谓我与诸佛法身及色身相好。无有差别。除为调伏彼彼诸趣差别众生故。示现种种差别色身。是名身等。云何法等。谓我及彼佛得三十七菩提分法。略说佛法无障碍智。
疏曰。六十四种梵音声者。西域声有八转。一体。二业。三俱。四为。五从。六属。七于。八呼。佛于此八转声。各具八德。一调和。二柔輭。三谛了。四易解。五无错谬。六无雌小。七广大。八深远。故有八八六十四相也。迦陵频伽此翻妙声鸟。人天等声无能及者。故以譬佛音声。余可知。
三结颂
是名四等。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于大众中唱如是言。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迦叶拘留孙。拘那含是我。以此四种等。我为佛子说。初释一佛义竟。
二释不说义二。初疑问。二答释。
今初
大慧复白佛言。如世尊所说。我从某夜。得最正觉。乃至某夜。入般涅槃。于其中间。乃至不说一字。亦不已说当说。不说是佛说。世尊。如来应供等正觉。何因说言。不说是佛说(魏云。依何义说如是语。佛语非语。唐云。依何密意。作如是语)
二答释三。初标二法。二释二法。三结颂。
今初
佛告大慧。我因二法故(唐云。依二密法故)作如是说。云何二法。谓缘自得法。(唐云。自证法)及本住法。是名二法。因此二法故。我如是说。
二释二法
云何缘自得法。若彼如来所得。我亦得之。无增无减。缘自得法究竟境界。离言说妄想。离字二趣(唐云。谓诸佛所证我亦同证。不增不减。证智所行离言说相。离分别相。离名字相)
疏曰。此明能证之智不可说也。字二趣者。能诠及所诠。如前所明言说及所说。皆非第一义也。
云何本住法。谓古先圣道。如金银等性。法界常住。若如来出世。若不出世。法界常住。(唐云。谓法本性。如金等在矿。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位法界法性皆悉常住)如趣彼城道。譬如士夫行旷野中。见向古城平坦正道。即随入城。受如意乐。(唐云。譬如有人。行野旷中。见向古城平坦旧道。即便随入。止息游戏。)大慧。于意云何。彼作是道及城中种种乐耶。答言。不也。佛告大慧。我及过去一切诸佛法界常住。(唐云。所证真如常住法性。)亦复如是。是故说言我从某夜得最正觉。乃至某夜入般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亦不已说当说。
疏曰。此明所证之理不可说也。然有四悉檀因缘故。能证所证。亦皆可说。而说即无说。非以杜口结舌为无说也。乘言滞句者。曷深思之。二释二法竟。
三结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我某夜成道。至某夜涅槃。于此二中间。我都无所说。缘自得法住。故我作是说。(唐云。自证本住法。故作是密语。)彼佛及与我。悉无有差别。第二十佛知觉门竟。
第二十一离有无门三。初请问。二许宣。三正说。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复请世尊。惟愿为说一切法有无有相。令我及余菩萨摩诃萨离有无有相。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二许宣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三正说二。初长文。二偈颂。
初中二。初正明。二见二更斥无见。
今初
佛告大慧。此世间依有二种。谓依有及无。(唐云。世间众生多堕二见。谓有见无见)堕性非性欲见。不离离相。(魏云。以见有诸法见无诸法故。非究竟法。生究竟想。)大慧。云何世间依有。谓有世间因缘生。非不有。从有生。非无有生。(唐云。谓实有因缘而生诸法。非不实有。实有诸法从因缘生。非无法生)大慧。彼如是说者。是说世间无因。
疏曰。一切诸法。唯心所现。故非有无。离于邪见。世间众生。不达唯心。所以或堕有见。则计诸法有性。或堕无见。则计诸法非性也。先释堕有见者。谓实有胜性自在四大极微时方神我等因。能生诸法。非不有因。实有诸法。从彼因生。非不有法。夫胜性等。本非诸法之因。而妄计为因。则昧唯心正因。世间诸法。本非胜性等所生之果。而妄计从彼因生。则昧唯心幻果。故总断云。是说世间无因也。岂知世间苦乐诸法。皆以自心善恶为因哉。
大慧。云何世间依无谓受贪恚痴性已。然后妄想计著贪恚痴性非性。(唐云。云何无见。谓知受贪嗔痴已。而妄计言无)大慧。若不取有性者。性相寂静故。(魏云。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无有诸法。以不见诸物相故。唐云。及彼分别有相。而不受诸法有。)谓诸如来声闻缘觉。不取贪恚痴性为有为无。(魏云。若复有人。作如是言。声闻辟支佛无贪无嗔无痴。复言先有。唐云。复有知诸如来声闻缘觉无贪嗔痴性。而计为非有。)
疏曰。堕无见者。不能永断贪嗔痴等诸惑业根。但以贪等现行无间即灭。妄计性即无性。又妄计虽行贪等。若不取著有性。则性相便自寂静。又妄谓诸佛二乘。亦但不取贪恚痴性为有为无而已。有何贪恚痴可断哉。此正末世邪禅。错解觅罪了不可得之旨。故堕恶取空见。妄谓坐断有无两头。不知囗便说空。行在有中。必与善星同堕落也。初正明二见竟。
二更斥无见
大慧。此中何等为坏者。大慧白佛言。世尊。若彼取贪恚痴性。后不复取(唐云。谓有贪嗔痴性。后取于无。名为坏者。)佛告大慧。善哉善哉。汝如是解。大慧。非但贪恚痴性非性为坏者。于声闻缘觉及佛。亦是坏者。(唐云。亦坏如来声闻缘觉。)所以者何。谓内外不可得故。烦恼性异不异故(唐云。何以故。烦恼内外不可得故。体性非异非不异故)大慧。贪恚痴若内若外不可得。贪恚痴性无身故。无取故。(唐云。无体性故。无可取故。)非佛声闻缘觉是坏者。佛声闻缘觉自性解脱故。缚与缚因非性故。(唐云。声闻缘觉及以如来。本性解脱。无有能缚及缚因故。)大慧。若有缚者。应有缚。是缚因故。(唐云。若有能缚及以缚因。则有所缚。)大慧。如是说坏者。是名无有相。(唐云。作如是说。名为坏者。是为无有相)大慧。因是故我说。(唐云。我依此义。密意而说。)宁取人见。(唐云。宁起我见。)如须弥山。不起无所有增上慢空见。(唐云。不起空见。怀增上慢。)大慧无所有增上慢者。是名为坏。堕自共相见希望。(唐云。堕自共见乐欲之中。)不知自心现量。(唐云。不了诸法唯心所现。)见外性无常刹那展转坏。(唐云。以不了故。见有外法刹那无常展转差别。)阴界入相续流注变灭。(唐云。蕴界处相。相续流转。起已还灭。)离文字相妄想。是名为坏者(唐云。虚妄分别离文字相。亦成坏者)
疏曰。前已具列有无二见。故问二见之中。何见能坏一切善根。大慧深知无见过患。故决定答。佛亦决定印成之也。谓彼现有贪恚痴过。妄云性即非性。则非但谤贪恚痴无有作用。亦且谤佛声闻缘觉非自性解脱矣。所以者何。谓烦恼性。本不在内。亦不在外。觅之原不可得故。且其体性如幻。非异非不异故。若果了达内外皆不可得。无有体性。无有可取。则证自性解脱。无有能缚。亦无缚因。乃名佛声闻缘觉。故非坏者。若彼现行起贪恚痴。即分明有受缚者。若有受缚之人。则有能缚及缚因矣。而又妄说为无。譬如掩耳盗铃。亦如灵龟曳尾。岂非坏者。是名世间所堕无有之相。反不如起我见者。未至于拨因果断善根也。彼增上慢恶取空见。仍堕自共相见希望之中。岂了诸法皆唯心现。以不了故。妄见外性刹邦无常。计以为空。计以为离文字相。不知此所谓空。所谓离文字相。皆是妄想分别而已。是故有无二见。虽皆是邪。而无所有空见。其毒尤甚。是名为坏者也。初长文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有无是二边。乃至心境界。(唐云。所行)净除彼境界。平等心寂灭。无取境界性。灭非无所有。(唐云。不取于境界。非灭非所有。)有事悉如如。如贤圣境界。(唐云。有真如妙物。如诸圣所行)无种而有生。生已而复灭。因缘有非有。不住我教法。非外道非佛。非我亦非余。因缘所集起。(唐云。能以缘成有)云何而得无。谁集因缘有。(唐云。谁以缘成有)而复说言无。邪见论生法。妄想计有无。若知无所生亦复无所灭。观此(唐作世)悉空寂。有无二俱离。
疏曰。初二句。明有无二边。皆心所行境界。心外无境也。次二句。明不取境界。则本自寂灭也。次四句。明若不取。则旣非是灭。亦非所有。一切事物。当体即是真如。如诸贤圣所证也。次四句。谓若妄计从无而有。从有复灭。计有计无。皆非佛法也。次六句。明缘起之法。皆是自心现量。法界常住。旣非佛及外道余众之所能作。云何而得妄拨为无。况谛观缘起无性。谁为集者。旣无集者。云何复说为无。次二句。总明若说有生。便是邪见。若计有无。便是妄想。次四句。结明旣知无生。则亦无灭。无生无灭。当体空寂。以无生故离有。以无灭故离无也。第二十一离有无门竟。
第二十二宗通门三。初请问。二许宣。三正说。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我及诸菩萨说宗通相。(魏云。建立修行正法之相。唐云。宗趣之相)若善分别宗通相者。我及诸菩萨通达是相。通达是相已。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随觉想及众魔外道(魏云。不堕一切虚妄觉观魔事故。唐云。不堕一切众邪妄想)
疏曰。宗者。修行之纲要也。通者。从因趣果之正辙也。宗通约自行。说通约化他。故下文双答之。
二许宣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三正说二。初长文。二偈颂。
今初
佛告大慧。一切声闻缘觉菩萨。有二种通相。谓宗通及说通。(魏云。一者建立正法相。二者说建立正法相。唐云。宗趣法相。言说法相。)大慧。宗通者。谓缘自得胜进相。(唐云。谓自所证殊胜之相。)远离言说文字妄想。趣无漏界自觉地自相。远离一切虚妄觉想。降伏一切外道众魔。缘自觉趣光明辉发。(唐云。离于文字语言分别。入无漏界。成自地行。超过一切不正思觉。伏魔外道。生智慧光。)是明宗通相。云何说通相。谓说九部种种教法。离异不异有无等相。以巧方便。随顺众生。如应说法。令得度脱。是名说通相。大慧。汝及余菩萨。应当修学。
疏曰。自行为宗。故离言说文字及虚妄觉。降魔伏外。发自觉光也。化他为说。故有大小九部教法。离诸四句。巧便随机。应病与药。令得度脱也。二者缺一不可。故诫令应当修学。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宗及说通相。缘自与教法。善见善分别。不随诸觉想。非有真实性。如愚夫妄想。(唐云。如愚所分别。非是真实相。)云何起妄想。非性为解脱。(唐云。彼岂不求度。无法而可得。)观察诸有为。生灭等相续。增长于二见。颠倒无所知。一是为真谛。无罪为涅槃。(唐云。涅槃离心意。唯此一法实。)观察世妄想。如幻梦芭蕉。虽(唐作无)有贪恚痴。而实无有人。从爱生诸阴。有皆如幻梦。
疏曰。初一偈。正颂宗说二通。后四偈。皆明二通之意也。盖宗通者。秪是通达自心现量。说通者。秪是开示令达自心现量。若夫愚夫妄想分别。有无一异俱不俱等。并无实义。纵求解脱。终非解脱法也。苟不达唯心。但观察有为生灭相续。则见生处。徒增有见逮见灭处。徒增无见。是以颠倒。终无所知。而不知一是乃为真谛。无罪即为涅槃。是故一切世法。悉属妄想。似有贪恚痴及人。实无贪恚痴及人。虽云从爱生阴。但如幻梦而已。悟此之谓宗通。示此之谓说通也。第二十二宗通门竟。
第二十三不实妄想相门三。初请问。二许宣。三正说。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不实妄想相。不实妄想。云何而生。说何等法名不实妄想。于何等法中不实妄想(唐云。愿为我说虚妄分别相。此虚妄分别。云何而生。是何而生。因何而生。谁之所生。何故名为虚妄别)
疏曰。不实妄想相。即虚妄分别相。此总问也。一问云何而生。二问说何等法以为其体。即唐是何而生句也。三问于何法中而生。即唐因何而生谁之所生二句也。唐更加总结一句。
二许宣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能问如来如是之义。多所饶益多所安乐。哀愍世间一切天人。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三正说二。初长文。二偈颂。
初中二。初正答所问。二更释所疑。
今初
佛告大慧。种种义。种种不实妄想计著。妄想生(魏云。一切众生。执著不实虚妄想者。从见种种虚妄法生。唐云。一切众生于种种境。不能了达自心所现)
疏曰。此答云何而生。谓由不了唯心故生也。
大慧。摄所摄计著。不知自心现量。及堕有无见。增长外道见妄想习气(魏云。以著虚妄能取可取诸境界故。入自心见。生虚妄想故。堕于有无二见朋党非法聚中。增长成就外道虚妄异见熏习故。唐云。计著能所虚妄执著。起诸分别。堕有无见。增长外道妄见习气)
疏曰。此答以何为体。谓以计著能所有无。增长外道习气为其体也。
计著外种种义。心心数妄想计著我我所生(魏云。以取外诸戏论义故。起于虚妄心心数法。犹如草束。分别我我所法。以是义故。生不实妄想。唐云。心心所法相应起时。执有外义种种可得。计著于我及以我所是故名为虚妄分别)
疏曰。此答于何等法中不实妄想。谓因执著外种种义而生。即心心数之所生也。据唐译。则以我我所句。结答何故名为虚妄分别。初正答所问竟。
二更释所疑二。初疑问。二答释。
今初
大慧白佛言。世尊。若种种义。种种不实妄想计著妄想生。摄所摄计著。不知自心现量。及堕有无见。增长外道见妄想习气。计著外种种义。心心数妄想。我我所计著生。
疏曰。此牒佛答以启难端也。唐译略而不存。
世尊。若如是外种种义相。堕有无相。离性非性。离见相。(唐云。若如是者。外种种义。性离有无。起诸见相。)世尊。第一义亦如是。离量根分譬因相。(唐云。第一义谛。亦复如是。离诸根量宗因譬喻。)世尊。何故一处妄想不实义种种性计著妄想生。非计著第一义处相妄想生。(唐云。世尊。何故于种种义言起分别。第一义中不言起耶)将无世尊说邪因论耶。说一生一不生(唐云。将无世尊所言乖理。一处言起。一不言故。又云。世尊又言虚妄分别。堕有无见。譬如幻事。种种非实。分别亦尔。有无相离。云何而说堕二见耶。此说岂不堕于世见。魏译亦有此一段)
疏曰。此以世谛例第一义。同皆离有无相。何故但说于世谛中而生妄想。不说于第一义生妄想耶。又世谛旣如幻事。非有非无。则妄想分别。亦如幻事。亦非有无。何言妄想堕有无见耶。初疑问竟。
二答释
佛告大慧。非妄想一生一不生。(唐云。分别不生不灭。)所以者何。谓有无妄想不生故。外现性非性。觉自心现量妄想不生(唐云。何以故。不起有无分别相故。所见外法皆无有故。了惟自心之所现故。)大慧。我说余愚夫自心种种妄想相故。事业在前。种种妄想性相计著生。(唐云。但以愚夫分别自心种种诸法。著种种相而作是说)云何愚夫得离我我所计著见。离作所作因缘过。(唐云。令知所见皆是自心断我我所。一切见著离作所作诸恶因缘。)觉自妄想心量。身心转变。(唐云。觉唯心故。转其意乐。)究竟明解一切地。如来自觉境界。(唐云。善明诸地。入佛境界。)离五法自性事见妄想。(唐云。舍五法自性诸分别见)以是因缘故。我说妄想从种种不实义计著生。知如实义得解脱自心种种妄想。
疏曰。此明若达唯心。则有无妄想不生。世谛本即第一义谛。但由愚夫不了唯心。故于自心所现境界妄计有无。则第一义便成世谛。非谓二谛各有自体。而云一生妄想。一不生妄想也。是故为说种种诸义皆唯心现。非有非无。莫堕有无见中。令其得断我我所见。离作所作诸恶因缘。乃至入如来境也。由此言之。则虚妄分别。秪由执著自心所现诸境界生。若能如实了知。即得解脱矣。初长文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诸因及与缘。从此生世间。妄想著四句。不知我所通。世间非有生。亦复非无生。不从有无生。亦非非有无。(唐云。世非有无生。亦非俱不俱。)诸因及与缘。云何愚妄想。(唐云。云何诸愚夫。分别因缘起。)非有亦非无。亦复非有无。如是观世间。心转得无我。一切性不生。以从缘生故。一切缘所作。所作非自有。(唐云。诸缘之所作。所作法非生。)事不自生事。有二事过故。(唐云。果不自生果。有二果失故)无二事过故。非有性可得。(唐云。无有二果故。非有性可得。)观诸有为法。离攀缘(唐作能缘。)所缘。无心之心量。我说为心量。(唐云。决定是唯心。故我说心量。)量者自性处。缘性二俱离。(唐云。量之自性处。缘性二俱离。)性究竟妙净。我说名心量。施设世谛我。彼则无实事。(唐云。施设假名我。而实不可得。)诸阴阴施设。无事亦复然。(唐云。诸蕴蕴假名。亦皆无实事)有四种平等。相及因性生。(唐云。相因及所生)第三无我等。第四修修者。(唐云。无我为第四。修行者观察。魏云。有四种平等。相因生无我。如是四平等。是修行者法)妄想习气转。有种种心生。境界于外现。是世俗心量。外现而非有。心见彼种种。建立于身财。我说为心量。(此二偈。魏唐俱在最后)离一切诸见。及离想所想。(唐云。及能所分别)无得亦无生。我说为心量。非性非非性。性非性悉离。谓彼心解脱。(唐云。非有亦非无。有无二俱离。如是心亦离)我说为心量。如如与空际。(二云。真如空实际)涅槃及法界。种种意生身。(魏云。意身身心等)我说为心量(魏皆云。故我说唯心)
疏曰。初四句。直明世间因缘生法。本离四句。即是如来所通达之第一义谛。但以妄想著四句故。不知我所通也。次六句。重明世间非四句生。而愚夫妄想分别诸因缘起。皆非理也。非有生者。非胜性等邪因生也。非无生者。非自生也。不从有无生者。不共生也。亦非非有无者。不无因生也。旣非有无四句所生。则凡世间所谓诸因与缘。但是愚夫妄想分别而已。次非有等四句。明离四句观察。则可悟二无我也。次一切性等四句。明从缘生法。即是不生。以诸缘所作。非自有生故也。次四句。明因缘旣不生果。则果亦不自生果。果若生果。则有二果。旣无二果。则非有性明矣。次四句。明有为诸法。离能所缘故是唯心。次四句。明离缘离法。究竟妙净。亦是唯心。次四句。明假名我法。并无实事。次四句。明相平等。因平等。生平等。无我平等。应修观察。(此依魏唐二译消释)次妄想习气四句。明分别性惟心。次外现等四句。明缘起性唯心。后三偈。皆明成自性唯心也。于中离一切诸见四句。是明见道正智唯心。非性非非性四句。是明修道正智唯心。如如与空际四句。是明究竟所证真如亦唯心也。第二十三不实妄想相门竟。
第二十四善语义门三。初正明语义。二兼辨智识。三破外道转变论。
初中三。初请问。二许宣。三正说。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世尊所说。菩萨摩诃萨当善语义。云何为菩萨善语义。云何为语。云何为义。
二许宣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三正说二。初正明语义。二破言说妄想。
今初
佛告大慧。云何为语。谓言字妄想和合。依咽喉唇舌齿龂颊辅。因彼我言说妄想习气计著生。(唐云。所谓分别习气而为其因。依于喉舌唇腭齿辅。而出种种音声文字。相对谈说)是名为语。大慧。云何为义。谓离一切妄想相言说相。是名为义。大慧。菩萨摩诃萨于如是义。独一静处。闻思修慧。缘自觉了。向涅槃城。习气身转变已。自觉境界。观地地中间胜进义相。是名菩萨摩诃萨善义(唐云。云何为义。菩萨住独一静处。以闻思修慧。思惟观察。向涅槃道。自智境界。转诸习气。行于诸地种种行相。是名为义)
疏曰。语者。言语音声。是能诠相义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非言音之可及也。
复次大慧。善语义菩萨摩诃萨。观语与义。非异非不异。观义与语。亦复如是。若语异义者。则不因语辩义。而以语入义。如灯照色(唐更云。大慧。譬如有人。持灯照物。知此物如是。在如是处。菩萨亦复如是。因语言灯。入离言说自证境界)
疏曰。语如灯。义如色。譬如因灯照色。灯之与色。非异不异。故因语辨义。亦非异非不异也。前已分释语义。显非不异。今意欲显非异耳。初正明语义竟。
二破言说妄想二。初长文。二偈颂。
今初
复次大慧。不生不灭。自性涅槃。三乘一乘。心自性等。如缘言说义计著。堕建立及诽谤见。异建立。异妄想。如幻种种妄想现(唐云。若有于不生不灭自性涅槃三乘一乘五法诸心自性等中。如言取义。则堕建立及诽谤见。以异于彼起分别故)譬如种种幻。凡愚众生作异妄想。非圣贤也(唐云。如见幻事。计以为实。是愚夫见。非贤圣也)
疏曰。前门已明如如空际。皆唯心量。今恐如言取义之人。还于此等语言计有计无。堕建立诽谤见中。故譬以幻事。不应计其实有实无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彼言说妄想。(唐云。若随言取义)建立于诸法。以彼建立故。死堕泥犁中。阴中无有我。阴非即是我。不如彼妄想。亦复非无我。(唐云。不如彼分别。亦复非无有。)一切悉有性。如凡愚妄想(唐云。如愚所分别一切皆有性)若如彼所见。一切应见谛。一切法无性。净秽悉无有。(唐云。一切染净法。悉皆无体性。)不实如彼见。(唐云。不如彼所见)亦非无所有。
疏曰。此重明随言取义之过也。夫一切法性。本不可说。以四悉檀因缘。作种种说。贵在因语辨义。若随言取义。妄计实有不生不灭等法。执性废修。或妄拨总无不生不灭等性。诽谤正法。此则于无可建立中。建立有无二种邪见。安得不堕泥犁中耶。然外道妄想分别。不出四句。或计阴中有我。或计我中有阴。或计阴即是我。或计阴不即我。但是我所。今以正观推之。故云。阴中无有我。阴非即是我。乃略破二句。例余二句也。不如彼妄想者。结其四句皆非也。亦复非无我者。破其转计断灭。拨无假名我法也。次一偈。纵破。谓若使一切悉有性如凡愚所妄想者。则实有而见有。皆应名为见谛。不复名颠倒矣。次一偈。正明无性。殊不知一切染净诸法。悉无所有。不同彼外道之见。而亦非断灭无所有也。初正明语义竟。
二兼辨智识二。初长文。二偈颂。
今初
复次大慧。智识相。今当说。若善分别智识相者。汝及诸菩萨。则能通达智识之相。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疏曰。智者。别境五心所之一。亦名为慧。或云。因中名慧。果上名智。一往语耳。因亦可名智。果亦可名慧也。识者。八心王之总称。亦摄心所。定相应故。夫智有邪正。识有染净。非必智胜而识劣也。特以施化门中。每作转识成智等说。欲人因语辩义。故今更分别之。虽分别而不随言取义。故名为善也。
大慧。彼智有三种。谓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云何世间智。谓一切外道凡夫计著有无。云何出世间智。谓一切声闻缘觉。堕自共相希望计著。(唐云。堕自共相)云何出世间上上智。谓诸佛菩萨。观无所有法。见不生不灭。离有无品。如来地人法无我。缘自得生(唐云。观一切法皆无有相不生不灭。非有非无证法无我。入如来地。)大慧。彼生灭者是识。不生不灭者是智。复次堕相无相及堕有无种种相因是识。超无有相是智。复次长养相是识。非长养相是智。
疏曰。先明智有三种。智是心所。必与心王相应。此显智识皆通上中下也。次明生灭者是识等。此显施化门中。别以世智出世智皆名为识。出世上上智乃名为智。令人转识成智也。长养相。唐作有积集相。非长养相。唐作无积集相。盖有漏现种互为因果。故有积集长养。无漏损生。故无积集长养相也。
复次有三种智。谓知生灭(二译皆列在第二)知自共相。(二译皆列在第一)知不生不灭。
疏曰。此明诸佛菩萨具此三种智也。知生灭者。凡外妄计生灭有无。不知生灭之义。诸佛菩萨亦有世智。能知彼生灭法。而不妄计为有无也。知自共相者。二乘著自共相。不知自共相义。诸佛菩萨亦有出世之智。能知自共相法。而无希望计著也。或依二译。则凡亦执自共相为实为常。诸佛菩萨能知自共相非实非常。二乘执自共相实有生灭。诸佛菩萨能知生灭法。并皆无性也。此二皆是权智。第三知不生不灭。即是实智。
复次无碍相是智。境界种种碍相是识。复次三事和合生方便相是识。无事方便自性相是智。复次得相是识。不得相是智。自得圣智境界。不出不入故。如水中月。
疏曰。此重约施化门中。以辨智识差别相也。谓不论知生灭知自共相知不生不灭。但令了达心外无法。则无碍相。故名为智。若妄见有种种境界碍相。所谓若生灭碍相。若自共相碍相。若不生不灭碍相。即皆是识也。又若必藉根境作意三事方便和合。方得生起。则名为识。若无事方便。性自神解。乃名为智。又若不达唯心。妄见有相可得。则名为识。了达唯心。能知相不可得。则名为智。以证自觉圣智境界者。知一切法即心自性。不出不入。譬如水中月故。如此分别。令人转识成智。皆须因语辨义。不可随言取义也。初长文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采集业为识。不采集为智。观察一切法。通达无所有。逮得自在力。是则名为慧。缚境界为心。觉想生为智。无所有及胜。慧则从是生。(唐云。无相及增胜。智慧于中起)心意及与识。远离思惟想。得无思想法(唐云。离诸分别相得无分别法。)佛子非声闻。寂静胜进忍。如来清净智。生于善胜义。所行悉远离。(唐云。远离诸所行)我有三种智。圣开发真实。于彼想思惟。悉摄受诸性。(唐云。分别于诸相。开示一切法。)二乘不相应。智离诸所有。(唐云。我智离诸相。超过于二乘)计著于自性。从诸声闻生。(唐云。以诸声闻等。执著诸法有)超度诸心量。如来智清净(唐云。如来智无垢。了达唯心故)
疏曰。初十句。重颂智识之相。亦于施化门中。以心识为所转舍。智慧为所转得也。次四句。明心意识本离分别。但佛子知其平等无相。声闻不能知也。次四句。明佛子之能证所证。同于如来。能即非能。所即非所。故云所行悉远离也。次四句。重颂佛有三智。旣能照真。又能了俗也。次二句。明三智双照真俗。皆非二乘所能相应。后四句。结明声闻智不同如来智也。二兼辨智识竟。
三破外道转变论二。初长文。二偈颂。
初中三。初总叙九种。二就一种别破。三结破。
今初
复次大慧。外道有九种转变论。外道转变见生。所谓形处转变。相转变。因转变。成转变。(二云相应)见转变。性转变。(二云生)缘分明转变。(魏云。缘了别。唐云。缘明了)所作分明转变。(魏云。作法了别。唐云。所作明了)事转变。(二云物)大慧。是名九种转变见。一切外道。因是起有无生转变论。(魏云。依九种转变见故。一切外道。说于转变从有无生)
疏曰。此明外道不达唯心。故于九种虚妄转变而起见执。遂生九种转变论也。形者。长短方圆大小等形量也。相者。状貌也。因者。种子也。成者。现行相应法也。见者。能见也。性者。所见暂有名生之法也。缘分明者。能作之众缘也。所作分明者。众缘之所作也。事者。物之当体也。皆如幻梦。非有非无。外道见其转变。不达唯心故或计转变从有生。或计转变从无生也。
二就一种别破
云何形处转变。谓形处异见。譬如金变作诸器物。则有种种形处显现。非金性变。一切性变。亦复如是。
疏曰。心外无金。心外无器。以自心所现之金。作自心所现之器。如梦中金。作梦中器。不可谓定无。不可谓实有。不可谓定不转变。不可谓定有转变。又金可譬藏性。器可譬十法界。藏性不变随缘。譬如金之举体作器。藏性随缘不变。譬如器形不同。金金性如故也。
或有外道。作如是妄想。乃至事变妄想。彼非如非异。妄想故。如是一切性转变当知(唐云。诸余外道种种计著。皆非如是。亦非别异。但分别故。一切转变。如是应知)
疏曰。此正显外道不知心外无法。故作形处转变妄想分别。乃至作事转变妄想分别也。心外无实转变。故非如是。有此唯心转变。故非别异。形处转变旣尔。余一切转变。皆可例知也。
如乳酪酒果等熟。外道转变妄想。彼亦无有转变若有若无。自心现外性非性(唐云。外道言。此皆有转变。而实无有若有若无。自心所见。无外物故)
疏曰。乳变为酪。酪变为生熟酥等。酒之与果。亦皆从生至熟。当知并是自心所现相分。心外无法。不可说定有转变。不可说定无转变也。而外道乃作转变妄想。何哉。二就一种别破竟。
三结破
大慧。如是凡愚众生。自妄想修习生。大慧。无有法若生若灭。如见幻梦色生(唐云。如此皆是愚迷凡夫。从自分别习气而起。实无一法若生若灭。如因幻梦所见诸色。如石女儿说有生死)
疏曰。幻梦所见诸色。有而非有。故无生灭。一切诸法。皆唯心现。亦无生灭。但由妄想分别习气。妄计有生灭耳。初长文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形处时转变。四大种诸根。中阴渐次生。妄想非明智。最胜于缘起。非如彼妄想。(唐云。诸佛不分别。缘起及世间。)然世间缘起。如乾闼婆城。
疏曰。世间妄计转变之相。莫甚于托胎受生一事。故颂特明其为妄想分别。非明智也。佛于缘起。不说实有。亦不说断无。但如乾闼婆城。有即非有。非有似有而已。第二十四善语义门竟。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三义疏上
温州头陀寺谛闲法师经募功德芳名列右
比丘心明 慧桂 清养 妙慧 明德 慧泉 六和 普州 法相 性妙 显松 月泉 瑞田 敬斋 若道 仁法 钦云 则法 净因 达明 炳祥 从真 式纯 显法 静养 昌宗 式彩 崇芳 静意 静藏 东量 从印 授目 显峰 式泉 月保 比丘尼维增 荣明 从亲 祖引 慧智 起宗 悟净 各施洋壹元 (信善)庄传怀 陶涵 王慧云 王(普送缪氏) 汪(定柱喻氏) 庄叶氏 陶蔡氏 邹王氏 应氏 以上各施洋五角
常州天宁寺清镕谨识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
手机版
[ 新都首页 ]
[ 古文典籍网 ]
[ 教育 ]
更新时间:2025/01/16 1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