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邪第八
-
《椿田医话》曰:小金丹,主治预解伏邪温疫。夫兵荒之后,人多病疫,固在人事,不在天时。然牛疫而人不疫,鸡瘟而鸭不瘟,岂非天乎。盖天时人事两失其宜,疫厉乃作。 大块朱砂(五钱) 明雄黄(五钱) 黑沉香(五钱) 草果仁(五钱) 川厚朴(一两) 鸡心槟榔(两半) 白檀香(一两) 降真香(一两) 锦纹大黄(两半) 为末,神曲糊丸,桐子大,金箔为衣。凡瘟疫盛行之际,空心开水服一钱,每食后仍服三丸,亦可将此丸投入井中及水缸中,不拘多少皆妙,并治山岚瘴气、痎疟、沙蜮、霍乱、邪祟诸证。
柴胡生地汤,主治伏邪温疫,人虚证实,正不敌邪,攻补两难,或攻补失宜,日久不解,余氛未尽,阴液大亏,邪正相持,奄然待毙。 大生地(四钱至八钱) 柴胡根(一钱) 黄芩(钱半) 炙甘草(五分) 当归身(三钱) 赤芍药(二钱) 云茯苓(三钱) 陈橘皮(一钱) 活水芦根(二两) 虚甚加人参一钱,便结加怀牛膝三钱,中胃不开加谷芽、神曲。
柴胡白虎汤,主治伏邪温疫,身热脉浮,有汗心烦口渴等证,非羌防所宜者。 柴胡根(一钱) 黄芩(钱半) 当归身(二钱) 炙甘草(五分) 生石膏(八钱) 白知母(二钱) 淡竹叶(三十片) 晚米(五钱) 痰多加制半夏钱半,陈橘皮一钱。心下满加枳壳一钱,桔梗一钱,或加秋梨二两,或加荸荠六个。
人参大黄汤,主治伏邪温疫,日久失下,阴液枯涸,神志沉迷,溲赤而浑,大便不解,不思米饮,手足掉摇,形消脉夺,攻之元气不继,补之邪结不开,攻之不可,补之不及,两无生理,与其坐待,莫如一决,故立此方,冀其百一。 生大黄(三钱至五钱,或八钱) 人参(一钱至钱半,或三钱) 上二味,长流水另煎和服。
中承气汤,主治伏邪一切下证,虑其大承气太峻,小承气太轻,调胃承气太缓,三乙承气太浑,执其中治宜之。 生大黄(三钱) 玄明粉(二钱) 枳实(一钱) 蒌贝二陈汤,主治里实宜下,人虚证实,非硝黄所宜。 栝蒌仁(四钱) 大贝母(二钱) 赤茯苓(三钱) 生甘草(五分) 制半夏(钱半) 陈橘皮(一钱) 麸炒枳实(一钱) 活水芦根(二两) 或加淡竹茹(钱半) 或加大荸荠(六个) 或加陈海头(二两) 或加滚痰丸(三钱)
治疫大法,汗、下、养阴而已。然下证十居八九,下之当万举万全,下之不当,危亡立见,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兹略举其应下诸证,以俟圆机之士。 舌苔起刺,其苔或黑或灰,或黄或白,其舌或强或硬,或短或裂或卷。 唇齿焦黑。 鼻煤如烟熏。 目赤如火烁。 咽喉干燥思冷饮。 心下至少腹痞满胀痛拒按。 溲赤而浑,或涓滴作痛。 大便自利纯臭水不可近,或如败酱。 大便秘结。 二便俱秘。 热厥,厥深热亦深,甚至身冷脉伏。 神昏如醉。 发狂。 消渴。 谵语烦躁。 发痉,身形强直。 未申时潮热。 呃逆腹满,二便不利。 发黄。 畜血。 通宜犀角地黄汤合调胃承气汤下之。素禀阳虚者加制附子,阴亏已极者用生地露煎药,气虚者加人参,痰多者加陈胆星。凡下不必待七日后,有三五日即死,何可待也。有是证则投是药,大都三五日即死者,皆下证也。然有不可下者,大劳大欲之后,及宿疾先亏,年迈气衰,禀赋羸弱,适逢伏邪内发,如空城遇敌,战守两难,惟有犀角地黄汤合生脉散,冀其或免。
《周礼·天官》疾医职曰: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厉疾。
《吕氏春秋·孟春纪》曰:孟春行秋令,则民大疫疾。又季春纪曰: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时雨不降,山陵不收。又仲夏纪曰:仲夏行秋令,则草木零落,果实早成,民殃于疫。又仲冬纪曰:发盖藏,起大冢,地气且泄,是谓发天之房,诸蛰则死,民多疾疫。
《礼记·月令》曰:孟夏行秋令,则民多大疫。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齐中御府长信病,臣意入诊其脉,告曰:热病气也。然暑汗脉少衰不死。曰:此病得之当浴流水而寒甚,已则热。信曰:唯然。往冬时为王使于楚,至莒县阳周水,而莒桥梁颇坏,信则揽车辕未欲渡也。马惊即堕,信身入水中几死,吏即来救,信出之水中,衣尽濡,有间而身寒,已热如火,至今不可以见寒。臣意即为之汤液火剂逐热,一饮汗尽,再饮热去,三饮病已。即使服药出入二十日,身无病者。所以知信之病者,切其脉时并阴。《脉法》曰:热病阴阳交者死。切之不交,并阴,并阴者,脉顺清而愈。其热虽未尽,犹活也。肾气有时间浊,在太阴脉口而希,是水气也。肾固主水,故以此知之。失治一时,即转为寒热。
《说文》曰:疫,民皆疾也。
《释名》曰:疫,役也。言有鬼行役也。
《张华博物志》曰:汉武帝时,西域月氏国,度弱水贡返魂香三枚,大如燕卵,黑如桑椹。值长安大疫,西使请烧一枚辟之。宫中病者闻之即起,香闻百里,数日不歇。疫死未三日者,熏之皆活。(理之所无,而事或有。芳香解疫则然也。)
《通鉴·唐纪》:关中比岁饥馑,兵民率皆瘦黑,至是麦始熟,市有醉人,当时以为嘉瑞。人乍饱食,死者五之一。
《太平御览》七百四十二卷,载曹植《说疫气》曰:建安二十二年,厉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
《元史·耶律楚材列传》曰:材从太祖下灵武,诸将争取子女金帛,材独取遗书及大黄。既而士卒病疫,惟得大黄辄愈。
《九峰医案》曰:第二日憎寒发热,头身腰背俱痛,苔白溲赤,无汗脉数,邪伏膜原,外越太阳经也。 羌活(一钱) 防风(一钱) 川芎(八分) 海南槟榔(一钱) 川厚朴(八分) 草果仁(五分) 酒炒黄芩(一钱) 炙甘草(五分) 赤芍(钱半) 生姜(一片)
第三日,恶寒自罢,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身之痛较轻,眉棱目眦痛甚,鼻干不得卧,苔白,汗不透,脉洪长而数,溲浑而赤,伏邪外越,阳明经府不和,不致神昏呃逆为吉。 海南槟榔(一钱) 川厚朴(七分) 草果仁(五分) 酒炒黄芩(钱半) 炙甘草(五分) 白知母(钱半) 赤芍(钱半) 葛根(二钱) 生姜(一片)
第四日,得汗虽透,热仍不解,反觉憎寒,耳聋不寐,心烦喜呕,胸满胁痛,苔淡黄,溲浑赤,脉弦数。伏邪交并少阳阳明,小柴达原加减。 柴胡根(一钱) 酒炒黄芩(钱半) 炙甘草(五分) 川厚朴(七分) 海南槟榔(一钱) 草果仁(五分) 赤芍(钱半) 白知母(二钱) 生姜(一片)
第五日,烦呕稍减,夜得少寐,寒热依然,耳聋胸满,溲浑赤,脉弦数。照原方加陈皮一钱。
第六日,小柴达原加减服后,大解一次,色如败酱,浑赤之溲较淡,夜寐稍安,四更后心烦作呕,饮陈米汤少顷即止,平明自汗,身热乍退,唇燥舌干,脉仍弦数,伏邪渐溃,阴液耗伤,虑生歧变。 柴胡根(一钱) 黄芩(钱半) 炙甘草(五分) 赤芍(钱半) 知母(二钱) 陈橘皮(一钱) 当归身(三钱) 逆水芦根(一两) 大荸荠(四枚)
第七日,热退,脉不静,大便如败酱,溲浑如豆汁,夜寐不沉,胸否不食,心烦作呕,舌燥作渴,苔黄不腐,伏邪化热伤阴,最忌神昏,苔刺呃逆。原方加天花粉三钱。
第八日,脉数便未解,溲反浑近赤,颠前心下俱热有汗,肢微冷,苔黄,舌尖赤微有刺,口燥作渴,反欲热饮,神烦少寐。邪伏少阳,倒入阳明,化热伤阴,热极反兼寒化。肢冷,渴欲热饮,大便不解,府气不通,邪无出路,原当承气下结存津,二气素虚,姑从缓治。 大生地(五钱) 当归身(三钱) 柴胡根(一钱) 黄芩(钱半) 知母(二钱) 怀牛膝(三钱) 赤芍(钱半) 枳实(一钱) 逆水芦根(二两)
第九日,服药后大解二次,色黑如漆,中有瘀血,颠前热退,苔刺回润,烦渴减,肢逆和,夜寐安,数脉缓,溲色渐淡,黄苔渐腐,伏邪赖府气宣通渐化,后阴为里之表,邪伏膜原,转入阳明,由大肠传逆变化出焉,其路甚近,与表邪从汗解之意同,故大便解,诸证减,大便闭,诸证加。六淫在表,当从汗解。伏邪在里,当从便解。攻下与发汗何殊,伏气与表邪一体。胃为多血之府,脾为统血之藏,便黑带血,胃热迫血流入大肠,病及至阴,脾伤失统。虑其大便复闭,阳邪复聚,仍以养阴通府。 大生地(四钱) 生甘草(五分) 当归梢(三钱) 怀牛膝(钱半) 赤芍(钱半) 知母(二钱) 黄芩(钱半) 黑山栀(钱半) 桃仁泥(钱半) 杏仁泥(三钱) 栝蒌仁(三钱) 活水芦根(二两)
第十日,本方加大荸荠六个,用长流水煎。 第十一日,两进养阴通府,便解三次,色紫黑有块,纯是停瘀,诸证悉除,宵眠呼吸自若,醒后神志安舒,知饥思食,身凉脉缓,惟溲色犹浑,胸前尚热,余氛未尽,伏邪解于血分,真阴五液俱伤,在内为血,发外为汗,汗即血也。病从血下而瘳,犹表邪随汗而解,后阴为里之表,于兹可见。议补阴益气,以善其后。 大生地(八钱) 人参(一钱) 淮山药(四钱) 炙甘草(五分) 当归身(三钱) 新会皮(一钱) 银柴胡(五分) 炙升麻(三分)
始得病,不恶寒,发热而渴,溲赤不寐,服发表消导等剂,汗不出,热不退,延今四十余日,形容枯削,肢体振掉,苔色灰黑,前后大解共十三次,酱黑之色,逐次渐淡,至于黄,溲亦浑黄不赤,昼夜进数十粒薄粥四五次,夜来倏寐倏醒,力不能转侧,言不足以听,脉微数,按之不鼓,年及中衰,体素羸弱,伏邪虽有欲解之势,元气渺无驱逐之权,邪热纵横,真阴枯涸,势必邪正相寻俱败,危如朝露,急宜峻补,冀其五液三阴一振,正复不能容邪,从中击外,庶几一战于表,得战汗则解。 大生地(八钱) 人参(一钱) 大麦冬(三钱) 辽五味(八分) 当归身(三钱) 白茯神(三钱) 酸枣仁(三钱) 远志肉(一钱) 逆水芦根(二两)
扶阴敛气,辅正驱邪,服后竟得战汗,寒战逾时,厥回身热,汗出如浴,从朝至暮,侵汗不收,鼻息几无,真元几脱,急以前方进服二剂。
前方连服二剂,侵汗旋收,诸证悉退,惟精神慵倦,酣睡若迷。此邪退正复之机,邪正相持日久,邪氛初息,正返于经,休息无为,固当如是,原方再服。是方也,本非发汗,亦非止汗。夫汗之出与汗之收,皆元气为之主宰。气为橐籥,汗为波澜。前服所以汗出者,药力辅正,从藏达府,由经出络,驱邪于表。邪从汗解,而汗不止者,药力不继,正虚不可复收,故以原方仍从某经某络导其散亡之气,还之藏府。若投止汗之剂,则大谬不然,或增减一味亦不可,药性有歧,途迷莫返,故曰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欲发汗不知营卫之盛衰,欲止汗不知橐籥之牝牡,是犹荡舟于陆,驾车于海,仆非不能再议一方,故缕述为知者一道。
六脉俱数,浮取不足,沉取有余,十日以来,神昏如醉,间或独语,苔淡黄不润,板齿无津,目赤唇焦,不饥不渴,与汤饮亦受,心下至少腹,按之无痛满,大便如常,溲色红浑,伏邪盘踞太阳,热入膀胱,壬病逆传于丙,丙丁兄妹,由是传心,心火云金,清肃不行,犯经旨死阴之禁,虑难有济。勉拟犀角地黄汤,合导赤散,加黑山栀,取清心保肺,导引邪火屈曲下行之意。 大生地(八钱) 犀角(钱半) 白芍药(三钱) 粉丹皮(三钱) 甘草梢(一钱) 木通(一钱) 黑山栀(二钱) 活水芦根(二两)
经以心之肺,谓之死阴。不过三日而死者,不及金之生数也。服清心保肺三剂,竟过三日,生气复来,清肃令行,热氛自退,知饥欲食,胃气渐醒,神识渐清,溲浑尚赤,导赤保肺,犀角清心以逼丁邪返丙归壬,溲清则愈。 大生地(八钱) 犀角(二钱) 白芍药(三钱) 粉丹皮(三钱) 甘草梢(一钱) 木通(一钱) 黑山栀(二钱) 白茯苓(三钱) 福泽泻(三钱) 黄芩(钱半) 活水芦根(二两)
身热汗自出,不欲去衣者,恶寒也。正伤寒汗出恶寒为表虚,伏气则不然,邪伏膜原,外越三阳之表,卫护失司,腠理不密,以溲浑赤为别,非寒伤于表可比。宜顺其性以扬之。不可执有汗用桂枝解肌,仲景有桂枝下咽,阳盛则毙之戒,拟活人败毒散加减。 羌活(一钱) 柴胡根(一钱) 枳壳(一钱) 川芎(一钱) 炙甘草(五分) 桔梗(一钱) 赤茯苓(三钱) 陈皮(一钱) 生姜(一片)
伤寒汗出淋漓,则病不除,伏邪汗出淋漓,则病将解,昨暮服药,汗更大出,发背沾衣,通宵达旦,溱溱不已,遍体凉和,六脉俱静,溲色澄清,惟中胃未醒,宜养胃生阴。 大沙参(三钱) 云茯苓(三钱) 黑脂麻(三钱) 鲜石斛(三钱) 当归身(三钱) 炒谷芽(三钱) 陈橘皮(一钱) 白豆蔻(八分) 六和神曲(钱半) 陈仓米(一两) 荷叶蒂(一个)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肺司百脉之气,肾藏五内之精。肾水承制五火,肺金运行诸气。悲则伤肺,恐则精却。思为脾志,实本于心。思则气结,忧则气耗,郁损心阴。真气潜消,邪氛日进,亢则害,五志之阳,与邪浑一,俱从火化,烁阴耗液。所谓热蒸气腾,壮火食气是也。屡寐气屡升,不分左右,似呻吟而近太息,又非短气,寐则阳气下交于阴,血归于肝,气归于肾,清肃不行,蒸热不退,肾水不升,肺气不降,金水交伤,水火不济,肺热奚疑。饮入于胃,输于脾,归于肺,注于膀胱,溲赤是其明验。水出高源,拟用一味苇茎,取其清空之气,甘平之力,以达清虚而益气化,若雨露之溉,荡涤伏热,即是补阴,清金不寒,壮水非补,且兼开胃,不亦宜乎。 活水芦根(四两) 甘澜水煎。
脉浮而数,颠痛身疼无汗,翕翕发热,洒洒振寒,腠理致密,玄府不开,乃三阳表证也。 羌活(一钱) 防风根(一钱) 细辛(三分) 苍术(一钱) 白芷(一钱) 川芎(八分) 黄芩(一钱) 大生地(三钱) 炙甘草(五分) 生姜(一片) 云茯苓(三钱)
服加减冲和汤,得汗遍身悉润,寒热顿除,颠疼亦止,浮数之脉亦缓。惟身痛不休,乃表气未和,宜桂枝汤小和之。 桂枝(八分) 炙甘草(五分) 赤芍(二钱) 生姜(三片) 大枣(二枚)
服桂枝汤,入夜神烦不寐,身反大热,脉反滑数,苔白如积粉,板滞不宣,汗出如浴,恶风不欲去衣,溲赤而浑,间有谵语,此伏邪内动,盘踞膜原,化热伤阴之渐。经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夏必病热。盖始为寒,而终成热,同气相求,伤寒遇寒则发。前服冲和汤诸证乍退者,新感之寒邪从汗而解,身痛未除者,伏邪乘表虚而外越,与卫气相争,致令营卫失其常度。得桂枝诸证蜂起者,非桂枝之过,乃伏邪化热,直贯阳明,液耗阴伤,而祸乱起于萧墙之内。有神昏如醉,阴枯发痉之虑,故仲景有急下存津之旨。暂以吴氏达原饮,观其进退。 海南槟榔(一钱) 川厚朴(八分) 草果仁(五分) 白知母(钱半) 黄芩(钱半) 炙甘草(五分) 赤芍(二钱) 生姜(一片)
昨服达原饮,舌后之苔转黄,身热不从汗解,溲赤而浑,便溏色绛,竟夜不寐,神烦谵语,心下拒按,脉来滑数,府浊虽行,液耗阴伤可虑,原方加减。 海南槟榔(一钱) 川厚朴(七分) 草果仁(五分) 黄芩(钱半) 炙甘草(五分) 知母(钱半) 赤芍(二钱) 枳实(一钱) 桔梗(一钱) 生姜(一片)
两进达原饮,大解五次俱溏,酱黑之色渐淡,溲转浑黄,胸次渐开,夜得少寐,身热减,自汗收,府浊既行,议下从缓,依方进步。 海南槟榔(一钱) 川厚朴(五分) 草果仁(五分) 白知母(钱半) 黄芩(钱半) 炙甘草(五分) 赤芍(二钱) 鲜生地(八钱) 当归身(三钱)
昨药后,熟寐通宵,寅初忽觉憎寒,须臾寒战如疟,引被自覆,遍身悉冷,四肢厥逆,脉细如丝,神情萧索。卯正遍身灼热,屏去衣被,躁扰不安,欲起者再,倏然大汗淋漓,始自头项,下溉周身,汗之到处,灼热遽除,如汤沃雪。食顷脉静身凉,神清气爽,诸证如失。此非转疟,乃战汗也。得战汗者,以其人本虚,内伏之邪,既从府气宣通而溃,则在经之邪,孤悬难守,不攻自散,仍从表解,外与正争,邪正交争则战,邪退正复则已,正气不支,是以发战,宜安神养营。 大生地(八钱) 白茯神(三钱) 酸枣仁(三钱) 远志肉(一钱) 当归身(三钱) 白芍(二钱) 炙甘草(五分) 陈皮(一钱) 桔梗(一钱)
诸证悉退,溲色犹浑,知饥不欲食,黄苔未尽腐,中胃未醒,余氛未尽,尚宜养胃生阴。 大生地(五钱) 当归身(三钱) 大白芍(钱半) 赤茯苓(三钱) 生甘草(五分) 制半夏(钱半) 陈橘皮(一钱) 炒谷芽(三钱) 六和曲(二钱) 养胃生阴,以安神志。 大生地(五钱) 白茯神(三钱) 当归身(三钱) 白芍药(二钱) 鲜石斛(三钱) 陈橘皮(一钱) 炙甘草(五分) 炒枣仁(三钱) 活水芦根(二两)
养胃生阴,以安神志,已服三剂,知饥欲食,二便如常。惟夜卧不安,虚里穴动,心肾不交,五液真阴未复,六味归脾加减。 大生地(四两) 粉丹皮(两半) 人参(一两) 云茯苓(两半) 淮山药(二两) 福泽泻(两半) 冬白术(两半) 炙甘草(五钱) 当归身(二两) 酸枣仁(二两) 远志肉(一两) 为末,龙眼肉三两,煎水叠丸,早服三钱,晚服二钱。
阴枯邪陷,邪盛正虚,谵语神昏,苔黑起刺,唇焦齿焦,溲赤目赤,汗出至腰而还,潮热日晡益甚,循衣,肢强如痉,大便九日不解,脉数疾无力。补正则邪毒愈甚,攻邪则正气不支,攻之不可,补之不及,两无生理,勉拟一方,冀其百一。 大生地(八钱) 人参(一钱) 当归身(三钱) 大白芍(三钱) 粉丹皮(三钱) 犀角(二钱) 黄芩(二钱) 知母(三钱) 生大黄(五钱,另煎数沸捣汁)
第七日,三投汗剂,继进麻黄,汗竟不出,潮热颠疼,肢尖反冷,脉数,苔淡黄不润,溲浑赤,神昏。此非表证,乃伏邪内壅,阳郁不伸,气液不能敷布于外,必得里气宣通,云蒸雨化,伏邪还表,方能作汗,譬如缚足之鸟,乃欲飞腾,其得可乎。 柴胡根(一钱) 黄芩(钱半) 炙甘草(五分) 栝蒌仁(三钱) 大贝母(二钱) 赤芍(二钱) 当归身(三钱) 陈橘皮(一钱) 活水芦根(二两)
经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寒乃冬月之正邪,乘肾虚潜伏夹脊之内,横连膜原,去少阴尚近,离阳明不远,故溲赤而浑,神烦不寐,身热汗自出,不恶寒而微渴,显系邪气先从内出之于外也。所服之方,多从表散,延今二十三朝,身热转为潮热,如瘅疟之状,反无汗,大便易,色如漆,中有血块,肉全消,筋脉动惕,苔刺唇焦,神昏如醉,伏热稽留,无由以泄,夺血无汗,夺汗无血,表液已枯,里血复竭,邪正两亡,殊难奏捷,勉拟一方,质诸明哲。 大生地(八钱) 乌犀角(钱半) 大白芍(三钱) 生甘草(八分) 当归身(三钱) 桃仁泥(二钱) 粉丹皮(三钱) 怀牛膝(三钱) 活水芦根(二两)
达原饮,达膜原之邪。冲和汤,开太阳之表。服后大汗淋漓,衣被俱湿,身反大热,消渴引饮,舌根黄,舌尖绛,中央苔白不润,溲浑赤,便不解,脉长洪而数,伏邪中溃,郁热暴伸,散漫经中,不传胃府,欲作战汗,宜白虎加人参汤。 生石膏(八钱) 人参(钱半) 知母(三钱) 生甘草(一钱) 粳米(五钱)
过经不解,便溏色绛,苔淡黄,溲浑赤,热潮寅卯,指时而发,伏邪尚在少阳经也。 北柴胡根(一钱) 黄芩(钱半) 炙甘草(五分) 麸炒枳实(一钱) 赤芍(二钱) 桔梗(一钱) 赤茯苓(三钱) 大荸荠(六个)
伏邪盘踞膜原,内与阴争则寒,外与阳争则热,寒热往来,热多寒少,溲赤而浑,便溏色绛,虚烦少寐,汗出如浆,藏阴营液俱伤,伏热邪氛猖獗,正气不支,难以直折,避其来锐,暂以小柴陷胸,从乎中治。 柴胡根(一钱) 黄芩(钱半) 人参(一钱) 炙甘草(五分) 制半夏(钱半) 川黄连(八分) 栝蒌根(三钱) 生姜(一片) 大枣(一枚)
小柴胡守少阳之枢,小陷胸抑纵横之热,服后熟寐移时,大便迤逦而解,从初更至平旦共六次,俱如败酱,溲频数,浑赤之色渐清,寒热往来,热势减半,濈然汗出,遍体凉和,数脉已缓,黄苔亦腐,伏邪中溃,表里分传,正复不能容邪,余氛散漫,击其惰归,宜开鬼门,洁净府。 柴胡根(一钱) 黄芩(钱半) 生甘草梢(八分) 赤茯苓(三钱) 猪苓(钱半) 福泽泻(二钱) 麸炒枳实(一钱) 桔梗(一钱) 飞滑石(三钱)
第八日,寒热如疟,一日数发,苔白溲红,虚烦少寐,旦慧夕加,昼轻夜甚,经水适来,热入血室,殊难调治。不可汗,不可吐,不可下,不可温,不可补,且不可和,姑拟小柴胡,加生地、丹皮、归、芍、红花、青蒿、鳖甲、茯苓、泽泻,从少阳开甲木,帅中正之气入气街,导营热归膀胱,庶不犯中胃二焦,或用犀角地黄汤近于是也。 柴胡根(一钱) 黄芩(钱半) 南沙参(三钱) 炙甘草(五分) 制半夏(钱半) 大生地(三钱) 粉丹皮(钱半) 青蒿梗(钱半) 赤芍(二钱) 红花(一钱) 当归身(三钱) 炙鳖甲(三钱) 赤茯苓(三钱) 福泽泻(钱半)
病经二十八日,口禁不语,身卧如塑,溲浑如柏汁,便解如豚肝,脉空弦无力,肉全消,皮肤甲错,舌卷目上视,心下热炽手,伏邪深陷厥阴,液脱阴枯已著,攻之不可,补之不及,两无生理。勉拟黄龙法,取攻补兼施之意,以副百一之望。 人参(一钱) 生大黄(四钱) 当归身(三钱) 炙甘草(五分) 枳实(一钱) 大生地(四钱)
昨服黄龙法,燥屎仍不下,溲浑赤如故,口禁不能言,身强直,形消脉夺,目眩然不瞑,舌桥而不下,液脱阴亡,髓热发痉,化原已绝,无复资生,神机已息,枯魄独存,虽扁鹊仓公复起,乌能措其手足,或以原方再服一剂。
蒋宝素曰:伏邪者,本篇创立之名。本之《内经》,参之诸家,验之今世,即世人泛指伤寒、温疫、春邪、秋邪、时邪、温病、热病诸证之本原也。然所谓伏者,冬寒伏于膜原之间,化热伤阴,表里分传,多为热证。以始得病,溲即浑浊,或黄或赤为据,(兰亭注曰:小便乃州都气化,邪在表无关于里,何至变色。色变浑浊,显是邪伏于中,化热伤阴之明验也。)其证则溲赤而浑,神烦少寐,或洒洒振寒,或蒸蒸发热,或但热不寒,或汗出热不退,或潮热往来,或寒热如疟,或头疼身痛,或狂躁谵语,或渴或不渴,或反欲热饮,或有汗,或无汗,或汗不达下,舌苔或白或黄,或灰或黑,或滑或涩,或生芒刺,或反无苔而色紫赤,大便或秘或溏,或下利臭水,或如败酱,或带瘀血,或遇湿土司令,酿成湿温,则身痛异常,溲更浑浊,当与湿证门参治。然湿从土化,土无成位,湿无专证,但治伏邪为主,辅以温通治湿之意。其解或战汗自汗,躁汗狂汗,发斑发疹,其剧或发痉,或神昏如醉,或黑苔起刺,唇齿焦枯,或鼻煤舌裂,或呃逆从少腹上冲,或摇头,肢体振掉,或气急痰涌,其脉则忌紧涩细数,而喜和缓滑大。其治或先用吴氏达原饮加减,从乎中治。然后或汗或下。如见三阳表证,加羌活、葛根、柴胡之类。见三阴里证,加大黄、芒硝之类。或先汗而后下,或先下而后汗,或汗而再汗,或下而再下,或但汗不下,或但下不汗,或养阴化邪,或补泻兼施。无为夹阴所惑,误服桂、附则死。(兰亭注曰:夹阴二字,流俗相传,本无所据。若因房室致病,男子为夹阴,则女子为夹阳,殊属可笑,或谓夹虚可也。病在三阴为阴证,孩提之童亦有之,房室何与焉。阴证乃正伤寒家事,伏邪温疫无阴证,或有不过千万中之一二耳。)察其证脉表里虚实,老少强弱,风土寒暄,高粱藜藿,参合为治。善后则宜和胃养阴,汗则九味羌活汤、活人败毒散、柴葛解肌汤、小柴胡汤、吴氏达原饮,加三阳表药,医话柴胡白虎汤之类。下则大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桃仁承气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凉膈散、拔萃犀角地黄汤、吴氏达原饮加大黄,医话中承气汤、蒌贝二陈汤之类。养阴化邪,则犀角地黄汤、医话柴胡生地汤之类。补泻兼施,则陶氏黄龙汤、医话大黄人参汤,或半夏泻心汤、十味温胆汤之类。善后则医话归芍二陈汤,加谷芽、神曲之类。此其大略,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曰: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又五变篇曰:百病之始期也,必先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复还,或留止。《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又八正神明论曰: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虚风,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见其形。又热论篇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此《内经》诸篇,分明以正邪内伏,而后发为温疫。又六元正纪大论,六经司天之气,气温草荣民康之际,温厉乃作,远近咸若。此其先有伏邪可据。《难经》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此经中有伏气可知。《周礼》四时皆有厉疾。盖邪伏之深,亦可期年而发。《吕览》《礼记》,以非时之气为疫,即伏邪因感而发。(兰亭注曰:外感之病卒而少,内伏之病迟而多。外受之邪,数日之间。内伏之气,数月之久,则多少可较,证名可征矣。)《史记》齐中御府长信,冬时堕水濡衣,病热伏寒,化热可证。《金匮要略》百合病,必待日数足而后解,亦伏邪之类。《伤寒论》平脉篇,直以伏气为病名。又伤寒例,以寒毒藏于肌肤,春变为温,夏变为暑。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冬伤于寒,发为温病,本于经旨。又太阳篇,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即不恶寒,邪非在表,而渴属内热伏气显然。又阳明篇诸下证,与伏邪入胃之意同。又少阴篇之自利,心下痛,厥阴篇之厥深热亦深诸下证,与伏邪化热伤阴之意同。《太平御览》,(七百四十二卷。)载曹植说疫气致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若夫殿处鼎食之家,若是者鲜矣。此亦饥寒伤正,邪伏而后发。巢元方以疫厉与时气温热相类,盖不知由于一气所伏,而有轻重多寡之分耳。《通鉴·唐纪》,关中比岁饥馑,兵民率皆瘦黑,至是麦始熟,市有醉人,当时以为嘉瑞,人乍饱食,死者五之一。此人饱食,非受风寒,盖有伏邪内动。刘河间《宣明方》,治疫厉不宜热药解表,而用白虎汤、凉膈散,明其伏热在内。李东垣《辨惑论》,载壬辰改元,京师戒严,受敌半月,解围之后,都人之不病者,万无一二,既病而死者,继踵不绝,将近百万。岂俱感风寒,皆伏邪所致。《丹溪心法》,温疫,众人一般病者是,治有三法,宜补,宜散,宜降,首用大黄、黄连、黄芩,先攻其里,亦见其内有伏邪。《丹溪心法附余》,附《伤寒直格》心要论,证治诸法,治伏邪甚善,当与吴氏《温疫论》互阅。方约之谓温热之病,因外感内伤,触动郁火,自内而发之于外,此明指邪伏于中。《元史》耶律楚材,用大黄治士卒病疫,足见邪伏于里。王履《溯洄集》,温病热病发于天令暄热之时,怫热自内而达之于外。又云:每见世人治温热病虽误,攻其里亦无大害,误发其表,变不可言,足以明其热之自内达外矣。张景岳以温疫本即伤寒,多发于春夏,必待日数足,然后得汗而解,此与《金匮》百合病之义同,皆有内伏之邪故也。吴又可《温疫论》,治伏邪最切,而反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为非是,盖不知寒乃冬月之正邪,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及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虚风为正邪,可伏而后发也。医案医话诸方,治得其中,切于时用,可谓备前人之未备。由是观之,伏邪所从来远矣。然人之强弱不同,攻守有异,大法有三,攻邪为上策,辅正祛邪为中策,养阴固守为下策。盖邪伏于中,犹祸起萧墙之内,邪正交争,势不两立,正气无亏,直攻其邪,邪退而正自复也。若正气有亏,不任攻邪,权宜辅正,且战且守,胜负未可知也。若正气大亏,不能敌邪,惟有养阴一法,悉力固守,冀其邪氛自解,不已危乎。是以正气不虚,伏邪虽重,治得其宜,可奏全捷。惟正虚可畏。不知者反以攻邪太峻,乐用平稳之方,致使邪氛日进,正气日亏,正不胜邪,则轻者重,重者危,卒至不起,乃引为天数,岂不谬哉。
略曰:道光壬午,余合家染疾,长幼相似,祖母氏杨年八十三,其势尤重,亦用达原饮,继进承气汤而愈,寿至九十五而卒。况年少力强者乎。
伏邪论列方
滚痰丸(二十七) 犀角地黄汤(二十八) 调胃承气汤(二十九) 生脉散(十三) 九味羌活汤(三十) 活人败毒散(三十一) 柴葛解肌汤(三十二) 小柴胡汤(三十三) 达原饮(三十四) 大承气汤(三十五) 小承气汤(三十六) 桃仁承气汤(三十七) 大柴胡汤(三十八) 柴胡加芒硝汤(三十九) 凉膈散(四十) 拔萃犀角地黄汤(四十一) 黄龙汤(四十二) 半夏泻心汤(四十三) 十味温胆汤(四十四)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