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九渊
-
〖陆九渊〗(1139-1192年)字子静,自号存斋,学者称象山先生。南宋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乾道八年(1172),进士及第,初调隆兴靖安县主簿。后历任崇安县主簿、国子正、敕令所删定官。光宗继位,差知荆门军,他苦心治理;筑城整军,革除赋税之弊,修郡学贡院,得到宰相周必大的赞扬。一生以讲学为主,早年在家乡金溪青田槐堂书屋教授儒学,确立了其学说的基本范畴“本心”;中年以后开始讲学,游学活动,其学说不断完善;晚年在贵溪应天山(象山)立精舍讲学,前来学者数千人。所创学派称“心学”,著名弟子有杨简、袁燮、舒□、沈焕、黄叔丰等。他继承孟子论“心”的观点,并有所改造和发展,提出“心”本论。认为,心是社会道德的本原,是伦理性的实体,道德行为是心的外在表现。所谓“仁义者,人之本心也”(《象山全集》卷一《与赵监》)。“四端者,人之本心也,无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象山全集》卷十一《与李宰》之二)。有“心”,则有认识事物,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地进行道德践履。当恻隐时即能恻隐,当羞恶时则能羞恶,当辞让时则能辞让。其“心”又是万物根源性的实体,万物都在我“本心”之中。理(道)亦“未有外乎其心”,即在心中,发自心中。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所以“心即理”。二者是“同一”的,天理的所有内涵皆在“心”中具备。其“心”是人人一致,宇宙间无数个体共同的意识。古往今来的圣人之“心”与天南海北的圣人之“心”是一致的,毫无差别。“心同”、“理同”,若能尽己之“心”,就能尽他人之“心”,便能尽天地之“心”。他从“心即理”的思想出发,强调认识“理”,“宇宙”,也就是认识“本心”。故提出“简易工夫”,或者说“存心”、“养心”、“求放心”。也就是通过“切己自反,改过迁善”,“反而思之”,完成道德修养。尤其强调从“日用处开端”,在日常生活中修养德性。还提出“剥落”的修养功夫。他认为,害心者是欲,欲越多,受害越大,“则心之存者必寡”;欲越少,则心之存者必多,欲去尽,则心自存。而解除这种“心蔽”的办法,是“剥落”。剥落一层“心蔽”,心则清明一层,剥落尽净,心才能完全清洁明亮,恢复本然状态。其方法是借助“明师良友剖剥”。同时,又提出“优游读书”的修养方法。主张“人不可以不学”,犹如鱼不可以无水,“学能变化气质”。故读书应明大义,但主要的是得其精神意旨。“明物理”,“揣事情”,“论事势”。如读史,须看所以成败,所以是非。若如此读三、五卷,胜者三万卷。他提出心学的主旨是明理、立心、做人。其心学在发展中虽受到禅学影响,两者有相似和相通之处,但在根本精神上有区别。禅学的心是指无规定性的,无善无恶,本然的存在;“心学”的心,则是一种先天具有伦理道德、内容,并能判断是非善恶的主观意识。“心学”的创立,使理学思想体系发生重大分化。陆九渊与朱嘉在方法论、无极、太极、人物评价等问题上主张有所不同,并发生争论。淳熙二年(1175),二二)人会于信州铅山鹅湖寺,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关于方法论:朱熹提出“性即理”,万物皆是理的体现,主张“穷理”(“道问学”);陆九渊提出“心即理”,天理皆在心中,主张“明心”(“尊德性”)。关于无极和太极:朱熹强调无极与太极的合一,用形而上和形而下区分天理与阴阳、五行、万物,突出“理”是宇宙的主宰;陆九渊否认无极,认为朱嘉“无极而太极”之说,“乃叠床上之床,架屋下之屋”,不合圣人之言,否认天理与阴阳有形而上、形而下之别,强调心外无理,心外无物,道与器,理与气皆统一于心中。关于人物评价:陆九渊《荆公祠堂记》对王安石给予很高的评价。赞其人品高尚,不属于流俗声色利达之习,洁白之操寒于冰霜;扫俗学之陋,“振弊法之因循”,道术为孔孟,勋绩则必为伊周,此乃公之志。指斥王安石的政敌,极力底毁之言,“上不足以取信于裕陵,下不足以解公之蔽”(《象山全集》卷十九),新法的后果,旧党也应负责。朱熹则否定王安石,称“安石以其学术之误,败国殄民”(《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九渊在南宋学术思想领域独树-帜,与朱熹对垒而立,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主张“六经注我,我注六经”,阐发学术思想不受经学形式局限,不重注解经书,-生述而不作。著作较少,主要著作有《象山全集》三十二卷、附《语录》四卷。近经整理《陆九渊集》。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