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库 > 总集类 >儒家文献资料汇编 >儒家著作文献资料
新论

    〖新论〗存四卷。汉桓谭(约前23-后50)撰。谭字君山,沛国相(今安徽濉溪)人,遍习五经,尤善为文,是东汉经学家、哲学家。据《后汉书·桓谭传》记载,“谭著书言当世行事二十九篇,号曰《新论》,上书献之,世祖善焉”,是原书当为二十九篇。《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志》皆著录为十七卷,并题《桓子新论》,人儒家类。据学者考定,原本当亡于唐宋之间,今本四卷为清人严可均从《群书治要》、《意林》诸书中辑出。此书主要以儒家思想为宗旨,探讨治国安邦之策。作为一位以无神论著称于世的经学家,桓谭在书中批判了谶纬迷信,指出“灾异变怪者,天下所有,无世而不然”,强调只有通过人事,才能使“咎殃消亡而祸转为福”。反对神仙之道,认为“无仙道,好奇者为之”而已。否认目的论,否认天有意志,驳斥天命论。他在哲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于本书中阐述了形神关系,以“烛火喻形神”,指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从而论证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唯物主义观点;批判精神不死,指出如烛尽火灭一样,形体死亡精神亦随之消失;驳斥长生不死的迷信,指出“生之有长,长之有老,老之有死,若四时之代谢矣”,这些都是自然规律,人的主观愿望无法改变。今存辑本中,桓潭有关论述无神论的史料,主要在《形神》、《祛蔽》、《辨惑》诸篇中;阐述形神关系的论断,主要在《形神》篇;阐述自己政治思想,则主要在《王霸》、《求辅》、《言体》、《见征》、《谴非》诸篇。书中的诸多观点,对后来无神论思想发展影响甚大,王充在《论衡·超奇》中评曰:“论世间事,辨昭然否,虚妄之言,伪饰之辞,莫不证定。”故辑本虽多为玉碎,但对于研究作者思想及探讨汉代儒学思想发展,仍具有无可替代的,最直接的参证价值。最早为《新论》作辑佚的学者是元明之际的陶宗仪,所辑入《说郭》中,清孙冯翼辑本人《岱南阁丛书》中,另尚有诸辑本,但唯严可均辑本为佳,严辑本除收录在《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外,尚有湖北黄冈王统藻刻本。近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依严辑本印行的新排印本,增加了补遗,更便于阅读。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