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三:学员应用实例摘编
-
1、3月31日晚7事多,我爱人和儿媳妇在家找小孩衣服,找了许久也没找到。当时是戌时,在我们房间戌位没有箱子、柜子,(无法盛衣服)我直取对宫辰位,东南角电视机下有一小柜子。我叫爱人到那里找,爱人说:不可能,根本就没往那里放过衣服。此时,小孙子正玩塑料球,一扔,正好滚到电视机下面小柜子的门边。我肯定地说:就在那里边,还是用塑料袋装着的。我爱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打开小柜门,衣服果然就在里边。
2、4月4日,我到本城里易学起名社去看朋友。碰巧主人张师傅的徒弟正和一人共同研究八字。那人说:看看这个人(指八字命主)的父亲现在怎样?张师傅的徒弟沉思着没有说话。
此时,张师傅开门进来,我想:何不用此外应试一试,于是,我插话说:此人父亲身体健康,无病无灾,能吃能走,七十六岁。那人大惊:确实如此。可是你并没有看八字,是怎麽测出来的。他问我:你学几年了?我说:学了才几天。他有些不敢相信,世上有这样好学好用的预测术。(我和张师傅是熟人,知道他的身体状况和实际年龄,类比取用)。
3、4月中旬,我去张师傅易学起名社闲聊。他的徒弟李兴桥说:药材公司招聘人员,我报了名,不知能否去上班。说话间小窗户被风吹开。我抓住这个外应,果断地说:去吧,准能成,看看门都为你开了。李兴桥半信半疑说:那好,我去看看。不大功夫回来了,欢喜地说:又让你测对了,您老人家长本事了。我也有遗憾,他们这次共招聘8人,当时我没测出来要几个人。
4、4月20日,我在街上遇到李兴桥。他说:有人请我批个八字,你要有时间和我一块去。家里有一个老太太,一个中年妇女。中年妇女报上生辰八字,李兴桥忙着翻万年历查四柱。我坐在旁边,老太太正收拾衣服,床上有一堆烧纸。老太太自言自语说:一会儿都烧了。我马上抓住这个外应,判定八字命主已不在人世。因为是坏信息,我试着说:此人都不在了,还测甚麽八字。只这一句话,中年妇女伤心的哭了:我是想麻烦你们算算查查,看这个人到底该不该死,是不是都是个命,我不甘心他就这麽死了。又对我说:你八字也不看,怎麽就知道他死了呢?是不是会特异功能?我说:我没甚麽特异功能,是跟山东邓海一老师学的预测功夫。
5、4月27日,一个八字爱好者拿来一个命局:辛酉 己亥 辛丑 甲午,问我2000年庚辰,01年辛巳,02壬午,这三年有甚麽事。我明确地说:2000年、01年,两年考大学都没有考上,02年壬午年考上大学。来人佩服的说:我只是刚说了八字,还没说大运,你也没进行八字分析,立马就判断,并且还特别准,看样子你真是个精通八字的高手。我实话实说:对八字我只是略知一二,我是用邓海一老师的外应预测术预测的。来人惊奇,非让我讲解讲解:当时正是学生中午上学,(此事项与学生有关联),有一个学生骑自行车,另一个学生说我也上去,这天正下阵雨,另一学生上去自行车时,正赶上下雨,再看看测问的这三年中,只有壬午年天干带水,我所以推断壬午年考上大学。
以上5例,是吉林易友李家裕应用本门预测术实际预测。为保持实例原汁原味的完整性,一些该点评的地方我也没点评,只是把个别语句进行了通顺条理。李易友是3月31日收到我的教学资料,当天就进行应用,并于次日寄回“点将台”例答。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李易友边学边用,且取得了可喜成绩,这是我最高兴的事了,这要归功于师门历代师尊的智慧。
从以上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李易友易学功底深厚,思维敏捷。我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易友们的易学知识就像一个大水库,我所传授的预测术是一条渠道,水愈多,愈会奔流而下。
6、黑龙江的朱景华易友来信说:经过一段学习后。就开始应用。有几例确实很准确。例如:我一朋友打电话问我,他的货物能否出手。我一抬头,抓住了电视中一年轻男子打电话的外应信息,张口便说:“能出手,这几天就会有人来要货”几天后,真的有人来要货了。
在他信末还写了这样一段:
辛巳年秋,我的一个朋友因打坏了人,怕官方抓捕,要出去躲几天。当他刚上汽车时,车胎却爆了。此外应说明了甚麽?是说明其不用出去躲事情不会太坏呢?还是说明其去了别处也不如意?或是这件事情后果会很严重?能否请老师解答,指点其中奥秘。
我记得在复信时,大体断了三点:
此人去了西南方向。
逃也没用,不如不逃。
事经官方,和中受损。
近日收到朱景华易友的来信:
尊敬的邓老师:
您的回信已收到,看后,高兴万分,
特别是我在信末说的那件事,您断的三点完全正确。我那朋友确实躲去了西南方(约60里处),三天后,经官方和解,给对方部分钱才了事。
看信后,更坚定了我学习此门预测术的信心。邓老师,我会按您在信中给我指的思路研究下去。如有甚麽疑问,我再给您去信。
祝邓老师合家欢乐,事事如意!
这是我收到的第一个要求我测过去事项的信,我希望也是最后一封。过去的事项再测已无意义,我理解大家的心情,是想印证一下本门预测术的准确性。所有来电要求预测的易友,我都在电话中当即答复,效果非常好。本门预测术就是这麽快、这麽奇。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