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十九
    云笈七签卷之五十九
    诸家气法
    延陵君修养大略
    《仙真经》云:夫人临终而始惜身,罪定而思迁善,病成方切於#1药,天网已挂,胡#2可逭耶?故贤人上士,惜未危之命,惧未萌之祸,理未至之病也。修真之品有三:上年、中年、下年。上年者,二十、三十也;中年者,四十、五十也;下年者,六十、七十也。上年者,早悟大道,识达玄微,体壮骨坚,筋全肉满,从容履道,无不成功。中年者,悟道已晚,筋肉、骨髓各有其半,处在进退,如日中功。下年者,骨髓、筋脉十有二三,犹可补修,如日暮功矣。八十已上者,罪位已定,无可救之法,脑竭髓尽,万关乾枯,神谢气亡,尸行鬼步桑榆子曰:尸以喻无知,鬼以喻有知,而非人情者,行惟尸行,步惟鬼步,且行且步,运之者谁?则知元气尚在,但以减耗降於凅矣#3。若逢至人,或得大药,譬持盈车之焦蓬,爇鑪之余焰,亦可以致其赫然而炽矣。此言无可救者,只谓气功已晚,自我之事不及矣。若遇玄圣而救,则死#4生其肉骨,起仆荑枯,何为而不可!况彼尚为物也。先贤上士,知风烛之倏忽,用摄志褫情,舍荣弃俗,奉身归道,不与物伤。
    道,气也。气者,身之根也。鱼离水必死,人失道岂存?是以保生者,务修於气,爱气者,务保於精,精气两存,是名保真也。人有三丹田:上元、中元、下元是也。上元丹田、脑也,亦名泥丸;中元丹田、心也,亦名绦宫;下元丹田、气海也,亦名精门。三元之中,各有一神桑榆子曰:精化为气,气化而神集焉。神,何物也?灵照之名也,知之则气全,气全则神全,若元气充满,百骸孔窍神必备矣。必备者无他,气至则神到。今人有忧患动中,则知见因而暂亏,盖气权有不至者耳。苟心冥气和,其神岂独三元之中而已哉。精#5 者,身之根;根者,气之位。精全则气全,精泄则气泄,气泄则神乘#6而去之,唯精与气须全#7。《黄庭经》云:长生至慎房中急,何为死作灵神泣。但当吸气录#8子精,寸田尺宅可治生。若当决海百渎倾,叶去树枯失青青。故先觉至於道者,莫不因爱#9气保精而能全也。
    夫服气本名胎息。胎息者,如婴兄在腹中,十个月不食,而能长养成就,为新受正气,无思无念,泛然凝寂,受元气变化,关节、脏腑皆自然而成,岂有傅保之流饥渴之备耶!及出母腹,即吸纳外气而有啼哭#10之声,即乾、湿、饥、饱似有所念,即失元气。人能依婴儿,在母腹中,自服内气,握固守一,是名日胎息桑榆子曰:此言失元气者,非也。苟纳外炁便失元气,即世间无复有生人矣。《法华经》云:须行住坐卧,身心不乱者,亦言炁主心,心邪则气邪,心正则炁正。今人所举手动足#11,喜怒哀乐,莫不由心,心之动息,莫不是炁,炁感意,意从心,心和则炁全,炁全则身全,炁灭则神灭,神灭则为委土矣。故医家先诊脉者,则候五脏、四时之气,察诸病源,始寻方药,人但能察得气,候口鼻取舍,斯须不忘,自然五脏和,而脉调气顺也。
    夫人与天地合体,阴阳混气,皮肤、骨髓、脏腑及荣卫、呼吸进退、寒暑变异,莫不均乎二仪,应乎五行也#12。是知天地否泰,阴阳之#13气乱焉。脏腑不调,经脉之候病焉。因外所中者,百病起於风;因内所致者,起於气为百病。故日:恬檐虚无,真炁从之;精神内守,病从安#14来。信哉!是故须知形神之理,养而全之;须#15审内外之病,慎而修之。岐伯高曰:食气者,则灵而寿延,食谷者,多智而限命。凡服气者,何求也?以其功至则气化为血,血化为精,精化为髓,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脉,四年易肉,五年易髓,六年易筋,七年易骨,八年易发,九年易形,即三万六千神备於兆#16身,化为真仙,号为真人矣。是以意在玄微,理生可测。修真之人,又有三等,任时分理,其状不一。上等之士,本性虚闲用志清雅,发言合道,履行无瑕,如此之人,有前代之资,以石投水,无所比之也;中等之人,或身居荣录,或地势高远,或巨叶厚姻,或有名有望,迟#17疑进退,倏忽虚捐,闻道即寤寐不安,思名则终朝不息,两心交战,胜者即全,逡巡之间,十失六七矣;中等已降,二时既过,蹉跎暮年,筋力衰微,心神已丧,虽食厚禄,白日将倾,追念噬脐,方即正路,此时若能精心励志,尚可救其一二焉。此皆先贤所悲,表示於後,幸察根柢,生实信心。
    赤松子服气经序#18
    序曰:天道悠长,万品不齐;人生为贵,阴阳同阶。天道坦坦,修之不迷,世何颛愚,相随徘徊,生不及踵,性命殒颓,存亡相感,哭泣悲哀,何不服气,与仙同栖。经曰:福莫尚生,祸莫大死。子欲长生,肠中当清,长生不死,肠中无滓。生则昇仙,死化为鬼,仙昇太清,死归土底。是以食谷者智,食炁者神。故曰,休粮绝食为生道,阴阳还精为重宝,能常行之永寿考,何为恣欲自使老,千金送葬无亿兆,悲呼哭泣自懊恼,岂若无为服气好,修之不释昇天浩。然小人居世,狂愚急急,求荣爱宝,贪名好色,疲劳精神,破散气力,虽获富贵,凶命居侧,命若朝露,间不容息,不能知之,服气不食为道也。
    神仙绝谷食气经
    经曰:夫欲学道神仙食气之法,常以春二月、三月九日、十八日、二十七日,若甲辰、乙巳、丙辰、丁巳王相成满日,可行气也。夫欲行气,起精室於山林之中,隐静之处,必近甘泉东流之水,向阳之地,沐浴兰汤,以丹书玉房为丹田,方一寸玉房在下三寸是也#19。精念玉房,内视中丹田,内炁致之於下丹田。又先去鼻中毛,偃外,两足相去五寸,两臂去身亦五寸,暝目握固握固,婴儿之拳#20。蒲篛为枕,高三寸,若胸中有病,枕高七寸,病在脐下,可去枕。既行气,不复食生菜、五辛及荤#21也。诸欲绝谷行气法,食日减一口,十日後可不食。二日、三日腹中或悁悁若饥,取好枣九枚,若#22方寸术饼九枚食之,一日一夜,不过此也。不念食者,勿噉也。饮水日可五胜,亦可三胜,勿绝也。口中恒含枣核,令人爱气,且生津液故#23也。
    经曰:道者炁也,爱气则得道,得道则长生;精者神也,宝精则神明,神明则长久。行气一名链气,其法正强卧,徐漱醴泉咽之醴泉者,华池#24,以鼻微微内炁徐引之,莫令大极,满入五息已,一息因可吐也。一息屈指数之至九十息。若身大烦满者,可频伸,频伸讫,复行之,满四九三百六十息为一竟。为之久久,众病自除。吐气既还,欲吸之时,先复小吐、微微往来,如是再三,更鼻引之,不尔者,令人气逆。凡内气则气上昇,吐气则气下流#25,久自觉气周於身中。若行气未定,意中疲倦,便链气,以九十息为一节,三九二百七十息为一竟。行气令胓胓满藏,无令气大出,闭气於内,九十息一咽,咽含未足者,复满九十息,三九自足,莫顿数也。当念气使随发际上竟,及流四肢,自然下至三星玉茎、二卵是。
    经曰:行气常以月一日至十五日,念气从手十指出;十六日尽#26三十日,念气从足十指出。久之,自觉气通手足,行之不止,身日轻强,气脉柔和,荣卫肢节。长生之道,在於行气,灵龟所以长存,服气故也。诸行气之後,或还欲食者,初饮米汁粥,日增一口,渐加之。十日之後,可食淖饭,勿致饱也。
    经曰:行气之法,初为之时,多不和调,令人欬逆,四肢或冷,既行之久,日自益也。四九三百六十息,身如委衣,骨节皆解,久久乃觉气行体中,经营周身#27,濡润形体,洗涤皮肤,五脏六腑,皆悉充满,百病除去。凡初行气之时,先安其身而和其体,若气与竞争身不安者,且止和乃行之。气至则形安,形安则鼻息调和,鼻息调和则清气来至,清气来至则自觉形热,自觉形热则频汗出,且勿便起,在安徐养之,务欲其久。诸行气,皆无令意中有忿怒愁忧,忿怒愁忧则气乱,气乱则逆。思一则正气来至,正气来至则口中甘香,口中甘香则津液多生,而鼻息微长,鼻息微长则五脏安,五脏安则气各顺理,如法为#28长生久寿。行之之法#29:以鼻微微引气内之,以口吐之,此为长息。内气有一,吸也。吐气有六:呼也,吹也,嘻也,呵也,嘘也,呬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无过#30此数。行道之法,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呵以去烦,嘻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夫人之极,率多嘘呬,嘘呬者,长息之忌也,道家行气之所恶也。
    太无先生服气法
    夫形之所恃者,气也;气之所依者,形也。气全即形全,气竭即形毙。是以摄生之士,莫不炼形养气,以保其生,未有有形而无气者,即#31气之与形,相须而成,岂不皎然。余慕至道,备寻经诀,自#32行气守真,向三十余载,所闻所见,殊未惬心。大历中偶罗浮山王公,自北岳而返,倚策高邮,依然相顾,余奇之异人,延之与语,果然方外有道之君子也#33。哀余恳至,见授吐纳,皆一二理身之要道也。心思罔极,非言词所能尽。每云道之要法,不在经书,悉传口诀。其二景、五牙、六戊诸服气,皆为外气,外气刚劲,非从中之事,未宜服也。至如内气已正#34,是曰胎息,身中自有,非假外求。不得明师口诀,徒为劳苦,终#35无所成。今所撰录,皆承师之旨,要以申明之,谅非愚蒙所自裁。王公常谓余曰:老君云,我命在我,不在天地;又曰,吾与天地,分一气而自理焉,天地焉能死吾。斯真言要诀也。修奉之士,宜三复之。参承诱训,敢不佩服!有偶得此诀者,慎勿轻传,无或泄露,以致其殃耳#36。
    修真服气法:每日常卧,摄心绝想,闭气握固,鼻引口吐,无令耳闻,唯是细微。满即闭,使足心汗出,一至二数至百已上,闭极微吐之,引少气还闭。热即呵之,冷即吹之。能至千数,即不须粮食,亦不须药,时饮一盏酒或水通肠耳。数至五千,则随处出入,有功当自知也,则有入水卧功矣#37。夫服食养生,贵其有常,真气既降,方有通感。岂有纵心嗜慾,而望灵仙羽化?必无此事也。但仙人至士,功行未满,尚不能致,况凡俗人乎?但信老人言,勤行之,即#38当自知矣。
    墨子闭气行气法
    老子曰:长生之道,唯在行气养神,吐故纳新,出玄入玄,呼吸生门,其身神不使去,人即长生也。玄者有上下,谓鼻中、口、阴也。鼻、口、阴,亦谓之生门矣。老子曰:生不再来,故遵之以道。道者气之宝,宝气则得道,得道即长生矣。神者精也,宝精则神明,神明则长生。气行之则为道也,精存之则为宝也。行气名链气,一名长息。其法正偃卧,握固,漱口咽之三。日行气,鼻但纳气,口但出气,徐缩鼻引之,且莫极满,极满者难还。初为之时,入五息,已一息,可吐也。每口吐气欲止,辄一咽之,乃复鼻内气,不尔者,或令频。凡内气则气上昇,吐气则气下流,自觉周身也。行气常以月一日尽#39十五日,念令气从手十指出;十六日尽月晦,念气从足十指出。若行之能久,自觉气从手足通#40,则能闭气不息,便长生矣。
    凡欲行气,先安其身而和其气,无与意争,若不安和,且止,和乃为之,常守勿倦也。气至则形安,形安则鼻息,鼻息则调和,调和则清气来至,清气来至则自觉,自觉则形热,形热则汗出,且勿使#41起,则#42安养气,务欲其久。当去忿怒愁忧,忿怒愁忧止则气不乱,气不乱则正气来至,正气来至则口内无唾,而鼻息微长,鼻息微长则五脏安,五脏安则气各顺其理,百病退去,饮食甘美,视听聪明,形体轻强,可长生矣。夜半至日中为生气,从日中至夜半为死气。当以生气时正偃卧,冥目握固,闭气息,於心中数至二百,乃口吐出之,日增数。如此身神具,五脏安。能闭气数至二百五十,即绦宫神守泥丸,常满丹田,数至三百,华盖明,目耳聪,举身无病,邪不复干,玉女使令司命着生籍矣。
    太清王老口传服气法
    此卷口诀,并是#43杨府脱空王老所传授。其脱空王老,时人莫知年岁,但见隐见自若,或示死於此,即生於彼,屡於人间蝉蜕转脱,故时人谓之脱空王老也#44。多游杨府,自言姓王,亦不知何处人耳#45。每逢志士,即传此诀。云秘妙方,若传非其人,自招其咎。此卷并学有次第志人口诀、非初学法也。为当学人初兼食服,以此屡言食物。且食气秘妙,切资断食,使谷气并绝。但能精修此法,知腾陆仙道不远耳#46。
    凡人腹#47中三处有隔,即心有隔,初学服气者,皆觉心下胃中满,但少食,久作之,自觉通下;生藏下有隔,即觉肠中满,久而作之,自觉到脐;下丹田中有隔,能固志通之#48,然後始觉气周行身中,游行身中#49,犹自未入鸠中#50。後觉鸠中气出,即能与人治病也。
    初学时,必须安身闲处,定气澄心,细意行之,久而不已,气入肠中,即於行住坐卧一切处不妨。胃中气未下入肠中来#51,即不得作,难成#52。初服气,皆须因入息时,即住其息,少时似闭满,其息出时,三分可二分出还住,少时咽之,咽已又作,至腹中满休#53,必须日夜四时作,为初学人气未入丹田还易散,意欲得气入丹田未间,纵不服气亦气不散。四时者,朝、暮、子、午时是也。心里满,但#54不服气,咬少许甘草,桂亦得,其满即散。丹田未满,亦不到#55满也。元气下时,自然有少闷也。秘之,勿妄传非其#56人也。
    昙鸾法师服气法
    初宽坐,伸两手置膝上,解衣带,放纵肢体,念法性平等,生死不二,经半食顷,闭目,举舌奉腭,徐徐长吐气一息二息,傍人闻气出入声,初麤渐细,十余息後,乃得#57自闻声。凡觉有痛痒处,便想从中而出,但觉有异,渐渐#58长吐气,从细至麤,十息後还如初。或问曰:初调气何意从麤而渐细,将罢何意从细而入麤?鸾答曰:凡行动#59、视盼、饮食、行坐、言语,是麤也桑榆子曰:凡修气,学者未服及服罢,於饮食言语,盖常事也,鸾公欲使两相接会,不令其首尾陡异也;凡睡寤後,复如前击念,如虎衔子,莫急莫缓,不问寒温,室中先净,所住使心不乱,静其腠耳。又曰:四大不调,何以察之?当於唇口察之。冷为风增,热为火增,滑为水增,涩为地增,不冷不热、不涩不滑#60为调和。又:声为风增,动为喘增,痒为热增,涎为水增,不声不喘#61、不痒不涎为调和。又:心烦为热结,忧悸为喘结,志荡为水结,不烦不乱、不悸不荡为调和。四大不调有二,或外或内。寒热、饥虚、饱妖、疲劳,为外起;名利、喜怒、声色、滋味、念虑,为内起。凡气节量,一任自然,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而已。但能不以生为生,乃贤於养生也桑榆子曰:诸经皆言吐纳不欲自闻其声,而鸾皆言初麤而渐细#62,後细而渐麤,始甚疑之,及睹下文,云一任自然,则知辟麤细之渐行#63,是为最下乘者设,不欲使之与自然争力也。然必以微细,自不闻声为上,从细微而至无息,即胎息之理尽矣,恐学者功至之後,犹拘牵文字,着於麤细先後之门,返与自然为敌,良可哀也。如此,又焉得不为之明辩。
    达磨大师住世留形内真妙用诀
    吾昔於西国,授得住世留形胎息妙#64,师名宝冠,传吾秘诀。问曰:今欲东游震旦#65,及诸国土,弘#66传心地密法,其诸国土,人多遇寒暑为灾患,所伤例皆死丧。意欲拟向此土弘传心法,愿求留形,不为灾患疫疾所侵,长能住世,留形不死,不知得以#67否?师云:得。又问曰:云#68如何即得?师云:夫所生之本,始胎息,即是神与精气相合凝结,能变化为形者,即是为受之本。本气是人有之根,气因神而生,形因气而成。形不得气,无因得成;气不得形,无因为主。原其所禀之时,伏母脐下,混沌三月,玄牝具焉玄牝者,口鼻也。玄牝既立,犹如瓜花,闇注母气,终於此也。在胎之日,母呼即呼,母吸即吸,绵绵十月,气足形圆,神备识全,遂解胎而生矣。悲夫#69!母唯知贪悦其子,不知自损其躯。母既伤残,只为分形减气,为子之因。其子生於十月,情见於外,变婴孩子,指颐能笑者。先圣垂义,以为失道而後德,即人丧朴之本议云子成,母衰也。此其世人不知母养其子,子成母自衰矣。故知我释迦文佛,令孝敬父母,及报养育乳哺之恩,谓此故也。嗟乎!世人不知於道,意逐外缘,不知#70胎息之术,住世留形之本。如有後#71学者,但#72能心不缘境,住在本源;意不散流,守於内息;神不外役,免於劳伤。人知心即念气之主#73,气即形之根,形即#74气之宅,神#75形之具,令人相因而立,若一事有失,即不合於至理,何#76能久立焉?但凡夫之人年二十,口好滋味,心怀喜怒,目眩五色#77,耳耽五音,身贪欲乐,意逐外缘,役智运神,间不容息。如此之流,则#78昼夜未曾暂息,原朴之根荡然而尽,令以形凋气散#79,命绝形枯,魂被恶业所牵,宅舍因而无主。故知心静即神悦,神悦#80即福生,福满#81即道增,圆明益智,明妙既#82通,心有照用即能用而无用。故圣人知外用而无益,所以返本还源,令以#83握胎息之机,即长生不死,其理昭然。故论云:形中之子母,云何长守?智者能守,寿命得长久#84。即知神为气子,气为神母,神行神住,即气行气住。心能主气,识凭气住。若要长生,神气相合#85,主#86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87,湛然常住。但於此修行,合真道路,勤行之#88,莫极言数,玄牝之门,长生之户,若能#89双行,慈悲甘露,外施救物,人天福祚。不思外物,不视外色,不听外声,不耽外慾,不嗜外味,常令心神魂魄,意识长生,神气相合,循环脏腑之内,御呼吸,应上下,久久修习,即神气自明。神气既明,即可照彻五脏,五脏气和,即可使神气通於四肢。故圣人三日内视,专注於一,心神充化之,绵绵存之,久而不断,可通流五脏四肢,斯言可推而得理也。但凡俗之人,神与气各别,如此之流,不可称令。#90若#91不知子母相守,气虽呼吸於内,神常#92劳役於外,遂使神常秽浊而神不清#93,神既不清,即元和之气渐散而不能相守也。道,人常用之,而不知根本以形神为主,若人不知#94守於内,而守於外,自然令宅舍虚危,渐见衰坏矣。况非道之人,劳神役思,无一息神气注於气海之中,而欲望其长生,岂不远乎?若知神气之所生者#95,即心之主者,即修於一,了然可见矣。若不知气之所生,任运呼吸,役役寻文者,唯得通调於气,理於五脏六腑,及能消化饮食五谷而已,焉能返魂还魄、填血益脑者哉!则凡人呼吸,与圣人殊。凡人息气出入於咽喉,圣人息神气常在气海。气海#96,即元气之根本也#97。所居之处也,即#98脐下,合太仓,亦为子宫,为气海,即子母相合。道人能守之,绵绵不绝,此是返本还源,归本生之处,而坚住凝结,不化不散,此即皆#99其义也。不败,神识多静,即自然长生,留形住世要妙之真诀也。师曰:若住自然之息,神御气,即鼻无出息乱令#100为真胎息也。凡夫#101之人、二境相睹之後#102,即情慾动,情慾动即精气悉下降於茎端,而下泄之。皆为情慾所引,制御不得,遂有畎浍之忧,衰丧其本也。
    项子食气法
    项子曰:人能清净安和自然者,十月通矣,或一年或二年通,或三年乃通。其不能通者,不能得道,适可长生寿老延年也。又曰:人之才,能静於三军之中,虎狼之间,有千人之才;能静室家之中,有百人之才;能静於市道旁,有十人之才;能#103静於山泽之中,有倍人之才。此凡器之人,终不#104知也。凡此多者,则能清净,静者能断情慾,断情慾者则能绝房室,绝房室则能休粮,休粮则能保爱气,能保爱气,则德应自然,德应自然,则十月通矣。十月通#105者,谓上士也,中士或三年而通;下士才薄,九年乃成。其才倍人,皆不能通,闻之不信,抓朋之无益,此则土人行尸矣。所谓经言#106下士闻道,大笑之者也,常以清旦,鼻内气咽之,经行勿休,口口。吐之,所谓食生吐死,可以长生。从夜半至日中为生气,日中後至子时前为死气。常以生气正生时,仰眠,暝目,闭口,屈十指置握固,不绝息,於心中数至二百,乃以口吐气出之,增息如此,则身神具生,五脏安矣。
    张果先生服气法#107
    每日常偃卧,摄心绝想,闭气握固,鼻引口吐,无令耳闻,唯是细微,满即闭,使足心汗出。一至二数至百已上,闭极,微引少气,还闭。热呵冷吹。能至一二千,即不用粮食,不须药物,时饮一两盏好酒,或水通肠耳。数至五千,则随处出入,有功当自知也,则可入水卧矣。
    夫服食养生,贵其有常;真气既降,方有通感。岂有纵心嗜慾,而望灵仙羽化,必无此事也。且仙人功行未满,尚不可致,而况凡俗乎!但信老人语,勤行之,则当自知。凡气不通,冷热迟疾耳。极迟、极热、极疾、极冷,皆非道也。
    申天师服气要诀
    取半夜之後,五更已来,睡觉後,以水漱口,仰卧,伸手足,徐徐吐气一二十度,候谷气消尽,心静定後#108,即闭气忘情,将心在脐下丹田气海之中,寂然不动,则#109咽气三两度,便闭气,使心送向丹田中,渐觉气作声,下入气海中幽幽然#110,是气行之候也。良久,待气行讫,又#111开口吐气徐徐,又闭口而咽之,如是三二十度,皆依前法。觉气饱,即冥心忘情,清息万虑,久久习之,觉口中津掖甘香,食即有味,是其候也。凡欲行此道,先须忘身忘本,守元抱一,兀然久之,澄定而入,玄妙之要,在於此也。
    王真人气诀
    每四更後、五更初,当处静室,居一床,叠双足,面东端坐,先作导引,以左手握固右手虎口,台首并仰尽力後,却以右手握固左手虎口,复如之;讫,即交手掌向外三引;讫,又左右手搘颐#112三,交手搭头左转三,右转三,左展拓空三,右展拓空三,当面虚拓地三,背手虚拓空三,此为导引法。导引竟,然後自思神先叩齿,自呼己名,然#113阴念五脏、三焦,及三魂、七魄、头面、手足、一身诸神,令辅形体也;又前思太阳日也,後思太阴月也,左存青龙,右存白虎,思头戴朱雀,足履玄武此存想四神也;又存想七政,配合五脏。所谓肺□、肝□、心□、脾□、胆□、左肾□、右肾□,当想真君降其本脏,仍须密念七过。次想二十八宿周遍形体,以辅七政,依此法数之,先从左手腕起角,左肘亢,左肩氐、房,右胯心,右膝尾,右足踝箕;却从右手腕起斗,右肘牛,右肩女、虚,自心至左胯危,左膝室,左足踝壁;又却从右足以踝起奎,右膝娄,右胯胄,至心昴,自心至左肩毕,左肘觜,左手腕参;又却从左足踝起井,左膝鬼,左胯柳,至心星,自心至右肩张,右肘翼,右手腕轸。又自左手腕起角宿,至右手腕匝轸宿。凡一十三处存想,象一年之有闰。计两度交互数之,一十二处皆存两宿#114,□#115心一处独存四宿,都计二十八宿。凡存想五脏六腑、三魂七魄、四神七政、二十八宿#116,讫?即吐出众杂死浊之气,然後闭口,从鼻左孔纳其生清之气,内想冥目,想此气绵绵下至丹田,方周流通传,汨汨作声,气满即再吐出,切不得令自己耳闻。如此十过,止。此即王真人法也。
    大威仪先生玄素真人要用气诀
    凡用气法,先须左右导引,令骨节开通,筋柔体弱;然後正身端坐,吐纳三过,使无结滞,静虑忘形,令气平息。良久,徐徐先以口吐浊气,鼻引清气。凡此六、七过,此名调气。
    调气毕,即口鼻俱闭虚含,令气满口,即鼓口十五过已上更佳,如咽一大口水入腹中,直以心存至气海中;良久,更依前法咽之,但以腹饱为度,亦不限过数。然後虚心、实腹、闭口,以手左右摩腹上,令气流行,即鼻中细细放,通息,勿令喘麤,恐失中和。然後正身仰外,四平着床枕,枕高低与身平,两手握固,展手离身四、五寸,两脚亦相去四、五寸,然後鼻中息收,即口鼻俱闭#117,心存气,行遍身,此名运气。如有病,即心存气偏注病处。如气急,即鼻中细细放,通息,口不开,候气息平,还依前法闭之,摇动两足指及手指并骨节,以汗出为度,此名气通。即徐徐收身侧卧,拳两脚,先左边着地,经十息。即转右边着地,亦十息,此名补损。
    依此法服,经一月後,行立坐卧时,但腹空即鼓咽之,不限时节,如吃饭了,即吃空饭一两口,和水咽下。此名洗五脏。即以清水熟#118漱口,虚心实腹,令脏腑叶舒展,咽之,令五脏不停五味气;讫,即以口先吐浊气,鼻引清气,不限多少,尽须放之,如下泄一浊气出,还链一口和气补之。若寻常吃饭饮茶,此皆外气入,当须入口便合口,口既合,所入外气即於鼻中出也。鼻中却#119入气,即是清气也。常须合口吃饭,不令口中有气入,入即是死气。
    凡人言语,口中气出,必须却於鼻中入。此常行吐纳也。行住坐卧,常须摇动脚指。此名常令气得下流。常行此事,动静念之#120。如节候不精,忽有外气入腹,即#121觉微痛,可以摩腹一百下,气即下泄也。气或上必#122不得出,抑之使下,此名理顺。忌破气物及生冷、黏腻等物,不宜吃动气冷物。如依此法,不阙常行,九年功成,履空如履实,履水如履地。
    王说山人服气新诀
    子夏曰:食气者,神明而寿。《黄庭经》云:玉池清水灌灵根,审能修之可长存。释氏止观,其#123有用气疗疾法。是知气之与液,递相通润也。古经法皆有时节行之,今议食气,不复以时节也。液则时时助气,使调滑也。所论食气,皆内气也,咽之代食耳;液者,咽之代浆耳。上食新气,下泄旧气,使推陈而纳新也。咽气不必饱满,下泄不必常出,但得无臭,即自平定。咽气不必常咽,但气清则腹内自平,夫然#124,不须咽矣。
    初学之时,觉饥即食,食时不觉饥,即由气矣。若食常以一咽、两咽压之,则食易消。食渐消,如咽数至,食消气自调。若觉腹中气小妨,即或行或卧,东转西侧,以意想驱逐之,使下。若未下,不得急性忙迫,但以意从容之,不久自泄也。食气时若欲上噫,但任意出,必不得抑之也#125。桑榆子曰:夫功浅多噫,盖由乍服所得真气尚少,疳气必多,不正而多,命宫不受,则宜常有出者;又初服之时,所咽者往往不到气海,则无所归投,返上为噫也。若得内气,又#126不入到气海,自然无噫#127,如着功多时,忽复#128噫者,不是伤多即是外气误入也。欲下出,任下出,必不得秘之,在细意自审也。消息盈虚,久而#129自得其妙矣。宜行步,兼小导引#130,引亦不得频为之。世间诸事皆自细意斟酌之。有诸疾,则绝粒三数日,轻则一日、两日,更轻即绝一顿亦得。若疾在上,驱之在下,以意想下驱之,若在四肢及左右侧,并以想驱逐之,则愈矣。大都不得闭气,若闭气,即疾生。所食物宜润畅,寒暑皆适宜也。瘴疟时,但绝粒数日,静居则差矣。
    嵩山李奉时服气法
    每欲服气,如婴儿吮乳,气息似闷,即咽之。依前吮咽,大闷即放令口出,甚须微细。每咽使心送之至脐下,有病亦使心送至病处。当服之时,第一须闭目,专意、握固,新欲服之,安神气,然後为之,先#131须导引,令四体舒缓,然後#132为之,卧服,勿枕枕,舒手足安定。如病重,气甚闷,频蹙上至极,仍便握固咽气#133,气行声从耳中出,即得矣。秘之秘之。此为内气,无问早晚、晴明、阴晦,须服即服,大都得晴明时大精。若服外气,即有生气,知之十年,服之五日,不服即无益矣。每日五更、午时,服第一服了,须摄链,兼以手按之,勿令心腹#134下硬。
    云笈七签卷之五十九
    ##1 成:此下丛刊本、四库本均有『而』字。於: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2 胡:原误作『明』据丛刊本、四库本改。
    ##3 矣:丛刊本、四库本、辑要本均作『耳』。
    ##4 死:丛刊本、四库本、辑要本均作『能』。
    ##5 精:此上丛刊本、四库本、辑要本均有『然』字。
    ##6 乘:丛刊本、四库本、辑要本均作『弃』。原本义胜。
    ##7 全:此下丛刊本、四库本、辑要本均有『焉』字。
    ##8 录:丛刊本、四库本、辑要本均作『炼』。
    ##9 爱:原误作『受』,据丛刊本、四库本改。
    ##10 哭:丛刊本、四库本均作『叫』。
    ##11 今:原误作『令』,据丛刊本、四库本改。所: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12 也: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13 之:此下原衍『异』字,据丛刊本、四库本删。
    ##14 安:四库本作『何』。
    ##15 须:原夺,据丛刊本、四库本补。
    ##16 神备兆:原夺,据丛刊本、四库本补。
    ##17 迟:原误作『建』,据丛刊本、四库本改。
    ##18 赤松子服气经序:丛刊本、四库本此篇均缺。
    ##19 玉房在下三寸是也:丛刊本、四库本均作正文。
    ##20 握固婴儿之拳:丛刊本、四库本均作『手如婴儿之状』,并为正文。
    ##21 荤:原作『寅』,据丛刊本、四库本改。
    ##22 若:丛刊本、四库本作『或』。
    ##23 故: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24 醴泉者,华池:丛刊本、四库本均作正文。
    ##25 吐气则气下流:原作『吐气则下流』,据丛刊本、四库本改。
    ##26 尽:丛刊本、四库本作『至』。
    ##27 身:丛刊本、四库本均作『匝』。
    ##28 如法:丛刊本、四库本均无。为:此下疑夺『之』字。
    ##29 行之之法:原作『行之法』,据丛刊本、四库本改。
    ##30 过:原误作『有』,据丛刊本、四库本改。
    ##31 即: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32 自: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33 君子也:丛刊本、四库本均作『士』。
    ##34 已正: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35 终:四库本作『究』。
    ##36 耳: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37 有功当自知也,则有入水卧功矣:丛刊本、四库本均作『有功可入水卧矣』。
    ##38 即: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39 尽:丛刊本、四库本作『至』,下『尽』同。
    ##40 通:此下丛刊本、四库本均复有『气从手足通』五字。
    ##41 使:丛刊本、四库本均作『便』。
    ##42 则:丛刊本、四库本均作『以』。
    ##43 是:原夺,据本书卷六十三『太清王老口传法序』补。
    ##44 也: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45 耳: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46 仙:原夺,据本书卷六十二『太清王老口传法』补。耳:丛刊本、四库本均作『也』。
    ##47 腹:原误作『肠』,据本书卷六十二『太清王老口传法』改。
    ##48 有隔,能固志通之:原夺,据本书卷六十二『说隔结』补。
    ##49 身中:原夺,据同上补。
    ##50 犹自未入鸠中:此句疑有舛误,据本书卷六十二『说隔结』当为『渐入於鸠』。
    ##51 来: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52 难成: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53 休:此上丛刊本、四库本均有『才』字。
    ##54 但: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55 到:疑为『至』之误。
    ##56 其: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57 得:四库本作『不』。
    ##58 渐渐:四库本作『渐』。
    ##59 行动:四库本作『动作』。
    ##60 不涩不滑:丛刊本、四库本均作『不滑不涩』。
    ##61 喘:疑为『动』之误。
    ##62 皆:丛刊本、四库本均无。初:原误作『吐』,据丛刊本、四库本改。
    ##63 行: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64 妙:此下疑夺『法』字。
    ##65 震旦:古代印度人称谓『中国』的译音。
    ##66 弘:四库本作『宏』,下同。
    ##67 以: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68 云: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69 悲夫:此起至『意逐外缘』一百二十四字,丛租本、四库本均无。
    ##70 不知:此上丛刊本、四库本均有『世人』二字。
    ##71 後: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72 但: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73 人知、念: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74 即:原误作『者』,据丛刊本、四库本改。
    ##75 神:此下丛刊本、四库本均有『即』字。
    ##76 何:原误作『可』,据丛刊本、四库本改。
    ##77 色:丛刊本、四库本均误作『气』。
    ##78 则: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79 令以:丛刊本、四库本均作『以致』。凋:四库本作『伤』,原本义胜。
    ##80 悦:原误作『乐』,据丛刊本、四库本改。
    ##81 满:丛刊本、四库本作『生』。
    ##82 既:丛刊本、四库本均作『即』。
    ##83 以: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84 久:铁刊本、四库本均无。
    ##85 合:丛刊本、四库本均作『人』,原本义胜。
    ##86 主:丛刊本、四库本均无。疑为衍文。
    ##87 不出不入:丛刊本、四库本均作『无出无入』。
    ##88 勤行之:丛刊本、四库本均作『动动行之』。
    ##89 能:丛刊本、四库本均作『一』。
    ##90 如此之流,不可称令: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91 若: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92 常:丛刊本、四库本均作『一』。
    ##93 遂使神常秽浊而神不清:丛刊本、四库本均作『遂使神常秽浊而不清』。
    ##94 若人:丛刊本、四库本均无。知: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95 者:丛刊本、四库本均无。下二『者』字亦无。
    ##96 气海: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97 也: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98 即:丛刊本、四库本均作『董』。
    ##99 此;皆: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100 令: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101 夫:丛刊本、四库本均作『俗』。
    ##102 之复: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103 能:原夺,据丛刊本、四库本补。
    ##104 不:此下丛刊本、四库本均有『可』字。
    ##105 十月通: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106 经言: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107 张果先生服气法:此篇丛刊本、四库本均缺。
    ##108 彼: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109 则: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110 然:此下丛刊本、四库本均有『便』字。
    ##111 又:丛刊本、四库本均作『人』,原本义胜。
    ##112搘颐:以手托腮。
    ##113 然:乃。丛刊本、四库本均作『後』。
    ##114 宿:原夺,据丛刊本、四库本补。
    ##115 口:疑作『唯』。
    ##116 宿:原夺,据丛刊本、四库本补。
    ##117 闭:原夺,据道藏本补。
    ##118 熟:四库本作『热』。
    ##119 却: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120 常行此事,动静念之: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121 即: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122 必: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123 其: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124 夫然: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125 也: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126 又:丛刊本、四库本均作『虽』,原本义胜。
    ##127 噫:原夺,据道藏本补。
    ##128 复:原误作『腹』,据丛刊本、四库本改。
    ##129 而: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130 宜行步,兼小导引:丛刊本、四库本均作『行步宜兼小导引』。
    ##131 先:丛刊本、四库本均作『尤』。
    ##132 复:原夺,据道藏本补。
    ##133 便:道藏本作『更』。咽:原作『一』,据道藏本改。
    ##134 腹:原误作『服』,据丛刊本、四库本、道藏本改。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