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北魏国连年遭霜旱 崔浩劝阻魏帝迁都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后期残忍暴躁,被其子拓跋绍所杀。拓跋绍之兄拓跋嗣又杀拓跋绍,继位,是为魏明元帝……明元帝拓跋嗣时,曾下诏征求贤人志士,称:“其豪门强族,为州阎所推者;及有文武才干,临疑能决;或有先贤世胄,德行情美,学优义博,可为人师者;各令诣京师,当随才叙用,以赞庶政”。拓跋嗣本人也喜欢读吏传,从中吸取历史上国家兴衰的经验教训。
    转眼间,崔浩已经长大成人,并因才学出众得到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赏识,被任命为博士祭酒。
    拓跋嗣常请崔浩来讲周易及经书。拓跋嗣喜欢阴阳术数,常询问崔浩吉凶,让他测天文,去疑虑。崔浩知识渊博,过目不忘,并注意对自然界和各国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精心研究和考察。因此,他对各国情况所作出的判断和预测,往往“多有应验”。
    一个天黑星稀的夜晚,崔浩正站在院内观天象。突然,一阵急促马蹄声由远而近向崔府驶来。
    崔浩胸有成竹地等着传令者敲门。不一会,马蹄声来到崔府门前,随即下马、敲门。有人喊:“崔大人,明元帝命您去皇官商讨大事。”原来,此时正是后秦君主姚兴死前一年,有人奏报:天上的火星,一夜之间突然消失了,不知落到哪里。有人说,火星落下之地,便是危亡之国,将有灾祸。拓跋嗣听后,大惊失色,急忙召集十几个谋臣,让他们测卜国家的吉凶。
    崔浩到了皇宫内,只见明元帝拓跋嗣正愁眉不展,周围的那些谋士,也一个个唉声叹气,惊慌失措。
    崔浩向明元帝行礼。
    明元帝盯注崔浩,问:“以你之见,这火星落地之事?……”;崔浩早已对北魏的敌手——后秦的国内政治状况、军事实力、经济状况了如指掌,他从容不迫地对明元帝拓跋嗣说:“现在姚兴占据咸阳,我认为这颗灾星落入秦国了,秦国就要亡了。”
    宫内众人急问:“天上失星,人怎么能知道它落到哪里?”
    崔浩只是笑而不答。
    后来,仅过80多天,果然后秦“大旱赤地”,连昆明池里的水也枯竭了,国内人心惶惶。第二年,姚兴死,二子交战。第三年,后秦灭亡。当然,这都是后话。
    明元帝神瑞二年(公元415  年),魏国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连年霜旱,秋谷歉收,发生粮荒。
    时任博士祭酒的崔浩也心急如焚。他在屋里踱着步。崔浩考虑的是国家安危的大事。国家出现粮荒,民不聊生,敌对国家会不会蠢蠢欲动,乘虚而入呢?
    和北魏接壤的有北燕、北凉、南燕和夏国等,北魏的北面还有一个正在强大起来的柔然。夏和柔然,就像睡在北魏身边的两只猛虎,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扑上来。
    正当崔浩思考定国安邦的良策时,太史令王亮、苏坦沉不住气了,他们向明元帝拓跋嗣进谏说:“平城连年霜旱,有人观天象说,必有大难,我们不如把国都从平城迁至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
    明元帝拓跋嗣犹豫不决。
    崔浩得知太史令王亮、苏坦劝明元帝拓跋嗣迁都一事后,连声说:“糊涂,棚涂。”
    崔浩马不停蹄赶到广和宫,面见明元帝拓跋嗣。
    明元帝拓跋嗣见崔浩来了,忧郁的脸上掠出一丝惊喜,说:“迁都一事,”
    你以为如何?
    崔浩说:“以臣之见,国家迁都于邺,虽可暂时解救今秋之饥,但并非长久之策。东州(太行山以东各州)之人,一向认为魏国地大物博,人口、牲畜众多。现在如果迁都,东部各州分配不了多少人,而且让鲜卑人和汉人杂居各地,处于荒野山林之中,水土不服,疾病流行,会使人们意志沮丧。
    四方人士知道了真实情况,也易产生蔑视和欺侮鲜卑族人的念头。同时,北方的柔然等部族也会乘机而入。那时,云中、平城就有沦为敌手之患,那时想回师援救,因中隔恒山代土,恐怕也来不及。如果暂不迁都,即使山东发生变乱,也可轻骑南出,耀武扬威,人们不知虚实,必然望尘畏服。这正是国家威制中原的长远方略。再说,到明春牧草生发、乳酪充足,兼有苹果,足以接济来秋。如果再有一个好的夏收,形势就可变好了。“
    明元帝拓跋嗣听了这一番高论,觉得很有道理,可又很不放心地问崔浩:“假如挨不到来秋,或者来秋庄稼不熟,将又如何是好?”
    崔浩献计说:“你可以把那些最穷的民户,下到各州去就食,如果来秋仍然庄稼歉收,就再想别的办法。但切切不可迁都!”
    明元帝拓跋嗣听从了崔浩的劝告,于是挑选了一批最穷困的民户,下到各州去就食,即山东定、相、冀3  州,令汉民每户出租米50石来养活这些穷户。
    时至来年,果然是个丰收年,北魏度过了困难时期。明元帝拓跋嗣十分高兴,赏给崔浩一身御衣和大批布帛。
    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崔浩和侍从们在散步。
    一股不易被人察觉的微风轻轻掠过地平线。
    崔浩说:“今晚恐怕有大风。”
    侍从问:“大人怎么知道有大风。”。
    崔浩说:“风起于青萍之末。”
    侍从不解地看着崔浩。
    崔浩接着说:“大自然的风,有微风、小风、中风、大风。小风、中风、大风,一般人都能察觉,唯有微风不易被人察觉,当微风形成小风、中风、大风后,一切都晚了。故高人应能察觉微风,从微风中辨别出风向,探究其发展,预测其结果。”
    “我们常谈论学问,学识要比学问重要的多。只有书本知识,而不能触类旁通,只能是个书呆子。而有了识,就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审时度势,极早准备,预则立,不预则废。”
    当晚,狂风大作,雷雨交加。
    第二天早晨,崔浩院内的一棵大树在风雨中轰然倒下。
    听到巨大的声响,崔浩披衣下床,只见院中那棵高大的古槐,被暴风雨连根拔倒。
    风雨过后,第二天风和日丽。崔浩去拜见拓跋嗣。
    望着晴朗的天空,灿烂的阳光,崔浩的心情并不十分开朗。因为他知道明元帝拓跋嗣刚即位不久,百事待兴,作为肩负国家重任的谋臣,要为国君分担忧虑。
    明元帝拓跋嗣是一个有抱负的皇帝,很想图谋大业,有所作为。这些天来,也正为安国兴邦之事忧虑。这次他召崔浩进宫,正是为了商讨国家大事。
    见到崔浩,明元帝拓跋嗣问崔浩:“以卿之见,国家长治久安的策略应是什么?”
    崔浩说:“圣贤们常说,没有远虑,必有近忧。我国现在还比较贫穷,没有积累比较厚实的财富,也没有储存多少粮食,这是不行的。因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群雄争霸,说不准哪一天就会发生战争。如果我们没有事先就储备好的粮食,没有足够的后勤保障物资,如果发生了战争,我们就十分被动,很难征服对手,古人说的居安思危,常备不懈就是这个道理。”
    明元帝拓跋嗣十分忧虑地问崔浩:“那么我们现在应先做哪些工作?”
    崔浩说:“我们现在应趁战争还没有打起来,积极鼓励生产。生产上去了,有了实力,有备无患,即使战争来临,我们也可以比较从容地应付。其次,我们要减少劳役,劳役过多,百姓负担过重,影响国家安定,当年秦二世就是不顾大多数人的反对,征派成千上万的人修筑豪华宫殿,结果百姓揭竿而起,秦王朝灭亡。”
    听了崔浩这一番话,明元帝拓跋嗣陷入沉思。
    过了一会儿,明元帝拓跋嗣又问:“你以为,刚即位的君主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崔浩说:“一位君主刚即位时,一般是能听取各方面意见的。能够做到体察下情,谨慎处事,诚心诚意对待臣民。但是时间一久,往往容易自以为是,目中无人,不关心百姓疾苦,产生只贪图自己享乐的弊病。”
    明元帝拓跋嗣说:“作为君主,这些问题应该怎样避免呢?”
    崔浩说:“要想做一个贤明的君主,关键是要节制自己的各种嗜好,各种不正当的欲望,为人处书要顺乎民心,要有宽广的胸怀,善于采纳各种对国家有利的建议和意见,即使那些意见逆耳也要听,要善于辨别奸臣,不被奸臣所左右,要把百姓视为自己的手足,遇事多为百姓着想,这样百姓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团结在君主的周围,与君主同呼吸,共命运,当国家遇到威胁时,大家就会同仇敌汽,为了国家的刊益,勇于献身。”
    明元帝拓跋嗣问:“以卿之见,治理国家还有哪些良策?”
    崔浩说:“古代的圣贤曾告诫我们,一年四季都是有规律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春季是万物萌生的时候;夏季,是万物成长的时候:秋季是万物收庆的时候;冬季,是万物储藏的时候,这是大自然千古不变的规律。聪明,明智的人只能顺从这一规律,而不能违背这些规律,如果有些人狂妄自大地违背了这些规律,大自然便会毫不客气地惩罚他。”
    明元帝拓跋嗣听得很认真。
    崔浩接着说:“大自然有自己变化发展的规律,人类社会,一个国家的生存发展也有自己的规律。说有更直接一些,国家生存发展的规律就是要使老百姓能够生存,得到教化,有所成就,休养生息。君王对此也只能顺其规律,而不能违背,更不能倒行逆施,如果君王违背了它,那么,即使是眼前国家非常强大,但最终要衰落、灭亡。这是历史的经验,也可以说,是历史的规律。”
    明元帝拓跋嗣说:“爱卿这一席话,使我心胸豁然开朗,我将按照这些经验之谈治理国家。但愿能常听到爱卿这类肺腑之言。”
    不久,北魏在明元帝拓跋嗣的倡仪下,积极发展生产,备战备荒,休养生息,很快发展强大起来。成为北方著名的强国。
    随着北魏的发展壮大,不少国家来朝拜,派大批人马进贡。
    明元帝拓跋嗣赞叹道:“这都是崔浩的功劳啊。当初,有人让我发兵进攻邻国,以示强大。而崔浩劝我发展生产、休养生息,这才是富国强民的万全之策啊。”
    崔浩以战略家的眼光,审时度势,为北魏从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威震四邻的强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