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七(入第七十卷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七(入第七十卷经)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第四普救众生妙德夜神。寄焰慧地。文但有五。二三合故。初依教趣求二。初修入前法。
    尔时善财童子(至)心无暂舍诸根不散。
    △二趣求后友。
    一心愿得见善知识(至)普救众生妙德夜神所。
    △二闻见法界。即合二三。谓约善财。则是见敬。若约夜神所现。即是解脱业用。便为默授法界。若约二文开辨。则先明见敬谘问。后答因缘。方为正授法界。今依合科。总分为四。初现光加持。
    时彼夜神为善财童子(至)入善财顶充满其身。
    调伏众生解脱。即光所依。是己法门。名体可知。
    △二蒙光获益。谓得三昧见大用故。文二。初得定。
    善财尔时即得究竟清净轮三昧。
    谓三业六根。皆悉离障。故云究竟清净。净智圆满。摧障为轮。故所见无碍。
    △二明见大用二。初见用所依处。
    得此三昧已悉见二神(至)如是一切所有微尘。
    △二明所见事三。初所化处二。初总明处类。
    一一尘中各见佛剎(至)各各差别靡不悉见。
    △二别明尘中之剎。
    又见一切世界差别(至)或有世界清净。
    上之二句。乃是总明。
    或有世界趣杂秽或有世界趣清净。
    转变向染净故。
    或有世界杂秽清净。
    染多。
    或有世界清净杂秽。
    反上。
    或有世界一向清净。
    对上二义故。
    或有世界其形平正或有覆住或有侧住。
    △二能化益二。初总明。
    如是等一切世界(至)普现其前随宜化度。
    △二别显二。初化五道。
    令地狱众生免诸苦毒(至)如是等怖悉令舍离。
    △二化九类。
    又见一切众生卵生胎生(至)普现其前常勤救护。
    △三明化意。
    为成就菩萨大愿力故(至)令得一切智清净光明故。
    为成诸法。通能所化。
    △三三业敬赞三。初身心敬重。
    时善财童子见此夜神(至)头面作体一心瞻仰。
    △二显友自在。
    时彼夜神即舍菩萨(至)而不舍其自在神力。
    △三口以偈赞。二十偈半。分二。初偈总。
    尔时善财童子恭敬合掌却住一面以偈赞曰。
    我善财得见如是大神力其心生欢喜说偈而赞叹。
    △二余偈别二。初有九偈半。光用无涯。
    我见尊妙身众相以庄严(至)王等一切怖。
    △二述前蒙光获益三。初推功归本。
    我承喜目教今得诣尊所。
    △二有二偈半。明述得三昧。
    见尊眉间相放大清净光(至)普见十方佛。
    △三有七偈。明述见大用。
    我於所经处悉见诸微尘(至)普皆往供养。
    △四问答因缘二。初问有三。
    尔时善财童子说此颂已(至)甚深希有其名何等。
    一问名。前来标名。集经者言。故此方问。
    得此解脱其已久如。
    二问得法久近。欲显久修德远故。
    修何等行而得清净。
    三问修因净治。救入路故。
    △二答文二。初叹深难说。
    夜神言善男子是处难知(至)一切二乘所不能□。
    先标。次征。
    何以故。
    后释。
    此是住普贤菩萨行者(至)三世方便海者境界故。
    深相云何。若约得时。时久远故。非久近故。若约修因。因行广故。若通上二。契理甚深故。若约名说。名如体用故。名者实宾。难穷实故。
    △二承力为说二。先长行二。初标许。
    我承佛力今为汝说。
    △二正说二。初通答三问三。初答得法久近十。初总举劫剎佛兴。
    善男子乃往古世(至)微尘数如来於中出现。
    已略酬其久近。
    △二通显剎相。
    其佛世界以一切香王(至)诸大菩萨之所止住。
    △三别显生处。
    此界东际轮围山侧(至)其中众生具行十善。
    △四明本生父母。
    有转轮王於中出现(至)常放光明照千由旬。
    △五明本生身。
    其有一女名普智焰(至)众生见者情无厌足。
    △六众生起恶。为佛现因。
    尔时众生寿命无量(至)一切乐事悉皆损减。
    △七佛兴益物三。初明得道之场。
    时彼城北有菩提树(至)一切如来庄严境界云。
    △二总显佛数。
    须弥山微尘数佛於中出现。
    △三别明初佛。文七。初总明成道。
    其第一佛名普智宝焰(至)演说正法成熟众生。
    △二成道前相。
    其彼如来未成佛时(至)知七日后佛当出现。
    谓放光调机。有十一重。一一重中。各有光名。业用成益。以益对名。可以思准。若约表法。则前十为次第十度光。后一为圆融十度光。以此照心。则自智出现。
    △三动剎集众。
    满七日已一切世界(至)应见佛者咸诣道场。
    △四现相显德。
    尔时彼世界中一切轮围(至)出现世间不思议相。
    △五明成道依正。
    善男子此普照三世(至)皆有菩萨结加趺坐。
    △六始成正觉。
    善男子彼普智宝焰(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一成一切成故。
    △七转正法轮三。初总标转法。
    随众生心悉现其前为转法轮。
    △二显其成益。
    於一一世界令无量众生(至)无量众生得生天中。
    先益凡夫。次益二乘。
    令无众生住於声闻辟支佛地。
    后益菩萨。
    令无量众法成就出离(至)清净境界菩提之行。
    上成行。下成位。
    令无量众生发菩提心。
    住位。
    令无量众生住菩萨。
    行位。
    令无量众生安住清净波罗蜜道。
    回向位。以大愿海。治前度故。
    令无量众生住菩萨初地(至)安住普贤清净行愿。
    后二句是等觉位。
    △三结无间断。
    善男子彼普智宝焰(至)念念调伏无量众生。
    △八明善友引导六。初知机起恶。
    时普贤菩萨知宝华灯王(至)而生憍慢陵蔑他人。
    △二现身超胜。
    化现妙身端正殊特(至)亦如聚墨对阎浮金。
    △三物机惊怪。
    时诸众生或作是言(至)种种思惟无能解了。
    △四告语佛兴。
    尔时普贤菩萨在彼轮王(至)法云音幢菩提树下。
    △五女发大心。
    时圣王女莲华妙眼(至)常得不离此善知识。
    亦是入法因。
    △六父王诣佛四。初身处虚空。
    善男子时转轮王(至)欲令众生俱往见佛。
    △二以偈赞引。十偈分三。初总劝。
    以偈赞曰如来出世间普救诸众生(至)往诣导师所。
    △二释劝。
    无量无数劫乃有佛兴世(至)一切无空过。
    △三结劝。
    今当共汝等往观调御尊(至)恭敬而供养。
    胜故应往。
    △三广兴云供。
    尔时转轮圣王说偈赞佛(至)於虚空中周徧严饰。
    △四至彼修敬。
    到已顶礼普智宝焰(至)普照十方宝莲华座。
    △九德女修因三。初严具奉佛。
    时转轮王女普智焰(至)诸庄严具持以散佛。
    表修万行。向佛果故。
    △二见佛现变。
    时庄严具於虚空中(至)种种如来契经云。
    表因小果大故。
    △三睹变获益。
    既见是已其心清净生大欢喜。
    △十闻经得益三。初佛为说经。
    普智宝焰妙德幢王(至)微尘数修多罗而为眷属。
    从总相为名。
    △二正明闻益三。初得三昧益。
    时彼女人闻此经已(至)彼三昧心亦复如是。
    上总。下别。
    所谓现见一切佛三昧(至)普诣一切清净佛剎三昧。
    △二得大心益。
    得如是等十千三昧(至)徧缘一切方海心。
    即悲智等心。
    △三成大愿益。
    一心思惟普贤大愿(至)成就普贤所有大愿。
    上之三益。即调伏众生。解脱三事。皆调伏之法故。
    △三显发昔因。
    时彼如来复为其女(至)一心趣向一切智位。
    △二明发心之始。
    义男子复於此前。
    即得法劫之前也。显前得法。非无因也。
    过十大劫有世界(至)成熟於我令生欢喜。
    △三结会古今三。初结会得法时身。
    善男子於意云何(至)时妙德眼童女者即我身是。
    △二结发心之始。
    我於彼时身为童女至我於彼时初始发心。
    △三正结得法。
    次复引导令我得见(至)听闻说法依教修行。
    此方酬其名。即前三益。
    △二别答修行净治。前有闻法修行。是得法之前。此是得法之后。於中二。初别举大光劫三。初总明。
    善男子过彼毗卢遮那(至)我皆承事恭敬供养。
    △二别显。
    其最初佛名大悲幢(至)我皆听闻受持不忘。
    其中经名。说者当演。
    △三显其最后。
    善男子如是次第(至)名法界方便不退藏。
    △二总显诸劫三。初总标。
    善男子此世界中(至)我皆承事恭敬供养。
    △二得法修行。
    彼诸如来所说正法(至)入一切普贤行。
    △三见佛成行。
    善男子我依一切智光明故(至)以得一切智光明故。
    △二偈颂三。初举法诫听。
    尔时普救众生夜神(至)为善财童子而说颂曰。
    善财听我说甚深难见法(至)汝今应谛听。
    即颂前标许。
    △二颂前正说。通颂得法久近及修行清净二。初颂最初一劫。
    我念过去世过剎微尘劫(至)第十贤德佛。
    上之三十六偈。广前长行。有一百一十佛。表十地等觉。各各以初佛为主。余九为伴。
    △二颂前总显诸劫。
    须弥尘数劫此中所有佛(至)入此解脱门。
    亦表智满行圆。无非佛故。
    △三有一偈。举因劝修。
    我於无量劫修行得此道汝若能修行不久亦当得。
    △三谦己推胜。
    善男子我唯知此(至)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四指示后友。
    善男子去此不远。
    亦以证同。又禅依进发。故云不远。
    主夜神名寂静音海。
    禅故寂静。入俗演法。化物深广。故云音海。然此神即普救之母。表真精进。却从定生。起心动念。是妄非进故。
    坐摩尼光幢庄严莲华座(至)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五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至)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七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