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本)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四(本)
    沙门基撰
    一乘之义正是经宗。今且略以五门分别。一出体性。二释名字。三明说意。四彰差别。五问答辨。
    体性者略为三类。一总含体。二随胜体。三真实体。一总含体者。一切无漏若种若现。有为.无为.若因.若果。根本.方便能成。佛德皆名一乘。一乘即大乘大乘即无上乘。故胜鬘云一乘者即大乘也。此本论云开是无上义。辨中边论无上乘品有三无上。一正行无上谓十度随修差别有六正行。二所缘无上有十二种所缘。三修证无上谓种姓修证等十种修证。通摄一切菩萨所有境行果。故胜鬘又云阿罗汉辟支佛有恐怖有归依。四智不究竟名向涅槃界。又云正法住.正法灭.波罗提木叉.毗尼.出家.受具足。此六法为大乘故说。故知一切根本方便一切无漏若种若现。有为无为若因若果。能成佛德并名一乘。三种意生身皆入初地故。
    二随胜体此有六类。一摄事归理体。涅槃胜鬘等中多以法身真理佛性名为一乘。故胜鬘云一乘者即大乘。大乘者即佛乘。佛乘者即涅槃界。又云于恒沙劫行六波罗蜜。不如有人听受读诵乃至执持经卷。何况有人为他广说。以有为行比无为乘故。涅槃经言一乘者即是佛性。此灭化城至于宝所。唯以真如法身平等名为一乘。
    二揽余归智体。亦以真智名为一乘。上文自云方便知见皆已具足。不退诸菩萨其数如恒沙。一心共思求不能测佛智。智体多是正体.后得。若在因位智劣识强。在果位中智强识劣故。
    三隐劣从胜体。下经自云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于道场知已导师方便说。分别功德品云。有为无上正等菩提。于八十万亿那由他劫行五波罗蜜。不如有人一念生信。所得功德不可比喻。由以佛果理智二种名为一乘。理凝本有。离缠而号涅槃。智照新生。果圆而称正觉。乃四德之鸿源三明之妙本。故扬为彼智见出现于世。以理智二为一乘体。智性智相合名为智。
    四二运用广体。唯以因智名为一乘。火宅喻中与诸菩萨及声闻众乘此宝乘直至道场。唯因行故。
    五胜出分段体。通取因果出分段死所有理智以为一乘。开示悟入四义之中前三为果二。后一为因二。如前已说。故略不论。胜鬘亦云如取为缘有漏业因续后有者。而生三有。如是无明习地为缘无漏业因。有阿罗汉.独觉.已得自在菩萨三种意生身生。故意生身所乘之乘名因中二。摄大乘中万行.真如俱名大乘故。
    六引摄殊胜体。以诠旨二名为一乘。教随物设趣妙难知。理假智冥体深颇测。故方便品初以所诠智慧能诠教门名为一乘。无量义经十七名中彼第十四亦名一乘。由此莲华。论有二义。一体出水。二能开敷。初喻智慧后喻慧门。若但以真如为一乘得出水之一义失开敷之二能。然今莲华既具四义。何独法唯二种。
    三真实体者。根本大乘教.理.行.果.及能入大乘方便.四法皆名一乘。咸有运载之功能故。根本教者。此品初云其智慧门难解难入。本论释言阿含甚深。华开敷义以喻妙法。下文亦言法华经藏深固幽远等。摄大乘云阿毗达磨大乘经等。方便教者。此品下云。或说修多罗.伽陀.及本事.本生.未曾有。亦说于因缘.譬喻.并祇夜.优婆提舍经。我此九部法入大乘为本。随顺众生说。以故说是经。胜鬘亦云正法住等为大乘故说此六处。故小三藏皆大方便。根本理者谓法性真如。六度等行乘此真理能有所往故名大乘。此经上云诸佛智慧甚深无量。下文亦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于道场知已导师方便说。本论亦云。念观者谓大乘人观法无我真如法界等故。无性亦云或乘大性故名大乘辨中边说真如法界名所缘无上。方便理者谓四谛理。二乘所观皆方便理。故胜鬘云声闻知有作四圣谛。佛知无作四圣谛。涅槃亦言声闻有苦有谛而无有实。菩萨具有。本论亦云念观者。声闻观人无我等。由此二理皆理。一乘根本行者谓六度等菩萨万行。菩萨地说七地所修四菩萨行。安乐行品皆菩萨行。又云乘此宝乘直至道场。即行大乘。摄大乘云亦乘亦大故名大乘。辨中边说十波罗蜜名正行无上。方便行者胜鬘亦云正法住等为大乘说。依三藏教进善灭恶修无漏行。皆行大乘。法花论云方便者声闻观荫.界.入。厌苦离苦。菩萨修六度.四摄.二利行。由此二行皆一乘故。根本果者佛身所有菩提.涅槃。即前所说法.报二身理智二见故。下经云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又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于道场知已导师方便说。又寿量品所说法.报.化身皆果一乘。辨中边说十修证中。第七净土.第九佛地.第十示现菩提。方便果者二乘所有菩提.涅槃。此经下言汝等所行是菩萨道。羊车.鹿车为求牛车出于火宅方便施设。中路化城为至宝所。息处故说二。唯有一非余。胜鬘亦云声闻缘觉四智不究竟名向涅槃界。言得苏息处。四智究竟得涅槃者。是佛方便。故二乘果亦是一乘。由顿悟者正学根本教理行果。兼为伏化二乘者故亦学方便教.理.行.果。其渐悟者初学方便。后回心已方学根本。所学法同初后全别。故知但有二种佛性理智二因。无漏现.种。有为.无为。根本.方便所有教.理.行.果能成佛者。皆一乘体。兼取有漏地前功德及十地者助为一乘。未乖正理。法华经论及余教中。随依于此三种体中一门出体。未必摄尽。若依此解总含诸文无不尽矣。然此体性合有五门。一诠旨分别通教及理。二因果分别通行及果。三智福分别通福及智。四觉寂分别通灭道谛菩提涅槃。五二利分别通自利利他。此说一乘故义通贯。若言佛乘举果摄因名若云菩萨乘举因摄果称。名便不通义可兼有。又由行者修习二智正体.后得观于二理生空.法空。断于二障烦恼.所知。息于二死分段.变易。证于二果菩提.涅槃。圆得二灭无余.无住。行于二利自利.利他。称果满也。所断二障集谛所摄。所息二死苦谛所摄。所修二智所证菩提道谛所摄。所观二理所得二灭所证涅槃灭谛所摄。所行二利灭道谛摄。合此灭.道名为一乘。故此本论解遮中云。无二乘者无二乘涅槃。唯佛如来证大菩提。究竟满足一切智慧名大涅槃。唯一佛乘故。涅槃经中既以摩诃般若法身.解脱三事圆满名大涅槃。故此一乘二谛为体。
    释名字者。乘是运载义。故广雅云乘驾也。周礼云乘载也。运载行者至彼岸故。故此经云乘此宝乘直至道场。摄论亦云六度万行亦乘亦大。法性真如所乘大性。事.理俱能运载行者。自运运他至于彼岸皆名为乘。
    问。因行能自运至果可名乘。佛果自运息应非是乘体。
    答。有五义。一者运载以名乘。因中通二运至果广运他。由此亦名乘。二者体.能.通二运。能体并名乘。果中体有。能非无。亦乘摄。如割名为刀有能即刀摄。非要广现割有能非是刀。佛果德体能为二运。非要广用方名为乘。三者二乘唯自运小尚得乘名况佛广运他何理非乘摄。四者因中理智能双运。二用胜故得名乘。果中理智因修成。因乘种类亦乘摄。五者因中二运常增进。作用现胜得名乘。果中自运穷未来令他增进得乘称。初之四义随他不正答。后之一义随自正义答。故对法论云。自他并利所依止。一有三义。一简别故名一。二破别故名一。三会别故名一。简别故名一者。昔日说三今时说一。故知所诠理极一而为实。能诠之教二即称权。无别二理以为极也。无我.解脱虽悉皆等。然至佛果方名为极。故所诠理佛智名一。非别简三唯无二极故。论解遮云。无二乘者无二涅槃体。然经云我设是方便令得入佛慧。又云火宅之内许以三车。出门已后但与牛车。又云雇其除粪经二十年假名为子。故二乘者是后真子付家事因。又以果一简别因三。即有二简。一理简教。二果简因。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故。破别故名一者。二乘不知二为方便。执二乘果以为真极。今说二涅槃但为化城。说二菩提。但是羊鹿权教所设。非是二果所得所证。菩提涅槃真胜极也。破彼情执有二果极。故说为一。即经所言诸求三乘人有怀疑网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鹙子亦言。然我等不解方便随宜所说。初闻佛法遇便信受。乃至断诸疑悔。迦叶亦言又今我等得涅槃证于菩萨法不生好乐之心。摄论亦云断除四处障二乘作意等。即是此执。本论末后亦云方便品有五分示现。破二明一不说破三等。或有说言破三执故非唯破二。如萨婆多执佛化身以为真佛。今说为化故破三执。此亦不然。法华但以自修所得一乘为宗。会破彼乘令入于一。非以所知一身为宗会破彼身令入一身。又无执彼化身为极趣求至彼。更不趣求余身。今破彼执令求一身故。但破执二乘为极。不破执彼二身极也。亦有解云闻昔说三执三皆极。今说一极故破三执。此乃地前菩萨起故。若破执大极还为说一乘。更增其病何名为破。又未出宅许以牛车。既亦破大后出宅与。是何等车。若言与白牛弃本黄牛故。既尔即应舍顿学渐。黄.白牛相因行何殊。既还本牛明不破大。若执一极不违趣大。何须破之。执二为极不趣大故可须破也。若随位得即执为极。未见趣大乘因中有此执。设尔许亦破即应破无穷。由此但破执二为极。又非破执四乘为极。为无种姓说人天乘。解有四乘不执极故。执二为极不异破二。无执人天乘为极者。执者不解乘。解乘不执故。若一对四。一是方便乃应破一执而归四乘故。亦非破五。执不定乘同执三故。由此胜鬘唯云阿罗汉.辟支佛.有恐怖。有归依。言得四智及涅槃者是佛方便。此经亦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密遣二人息处说二。羊鹿非真不说三言。从胜至劣数。佛乘第一.独觉第二.声闻第三。无第二独觉无第三声闻。非无三乘之中大乘体极。勘梵本云无第二第三。今翻之略故云无二亦无三也。此有难言。经说别体三宝。不破别体而归一体。何故破二乘而归一乘。此亦不然。若执别体三宝为极。亦同破之。若别相三宝体亦无三极故。虽尔亦无求住别体。然可会之入于同体。广如经说非权实宗。会别故名一者。教理行果皆有根本及以方便。会渐悟者先二乘中所修成得教理行果为大方便。依此本论初地已上离分段死。见道已前教理行果为不退地之根本因。总依诸文会一有四。一者会教。无垢称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此经下云一雨普润三草二木生长不同。此会教同而机有异。三乘取教有偏.普故。二者会理。宝性论云如[少/兔].马.象三兽度河河性无差得有浅深。又下经云譬于高原穿凿须水。若见干土知水尚远。若见湿土知水不远。若见于泥知水极近。水性无差得之有异。此会理同而证有异。三乘证理有圆.缺故。三者会行。鹙子自言为是究竟法为是所行道。佛自亦言我设是方便令得入佛慧。胜鬘亦言。此六处为大乘故说。故知行同而修有异。三乘修行有分.全故。四者会果。此经下言息处故说二。中路设化城。为引至宝所方为究竟处。为求牛车出于火宅。权设羊.鹿后皆与牛。胜鬘亦言声闻.缘觉四智不究竟名向涅槃界。即会二乘菩提涅槃若理若智皆归一乘。故知果同而证有异。三乘取果有初后故。虽依诸教总会此四。然法华中显会教理密会行果。会教理者。即前所标诸佛智慧及智慧门。一雨普润会教也。牛车宝所会理也。此以所诠名之为理.非要真如。欲显所得甚深难解。有所言说意趣难知。道场所得法无能发问者。我意难可测亦无能问者。亦显法华开方便门显真实相。即是法华开敷秀出。密亦通会行.果二同。我设是方便令得入佛慧乘此宝乘。直至道场即会行故。中设化城为至宝所即会果。故胜鬘经中显会行.果。六处正为大乘故说。正会行故。二乘四智非为究竟名向涅槃界。即会果故。胜鬘正说一乘因果故。显会行果密会教理。法华正显昔权今实故显会教理。令其修证密会行果。由此一乘据实。通会教理行果。总解诸文于理名矣。故云会别名之为一。此经正取一乘因果为真乘体。教为方便。故不相违。今此小义虽未动于智海。如愚所知颇亦绝于今古。博识深智当自详之。三义之中初二解通定性.不定性。后一多唯依不定性。大乘.无上虽即一乘。非经所须。故略不说。
    明说意者。摄大乘云。为引摄一类 及任持所余 由不定种姓 诸佛说一乘 法.无我.解脱 等故姓不同 得二意乐化 究竟说一乘 此中十因。一为引摄一类不定种姓声闻独觉。令依大乘般涅槃。故法华一会多为此类说于一乘。法华论名退已还发大菩提心。由鹙子等昔皆求大退修小果。名退还发非诸不定姓皆退还发心。此应名不定种姓。二为任持所余。不定种姓地前菩萨第六住前犹在退位。恐于大乘精进。且坏退依二乘般涅槃故。故此经云。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本论亦言如来为二种人正与解释。此二皆是不定种姓。为此二种故说一乘。三法等故。行乘虽异所趣真如无差别。故法华论说。多与此同。四无我等故。若有真实补特伽罗。可有乘别。我既无异故说一乘。五解脱等故。三乘并于烦恼障中而得解脱。解脱无差别故。六姓不同故。二乘之中不定种姓有差别故。此声闻身具有声闻及佛种姓。由有此姓故说一乘。第七佛于有情得同自体意乐故。言我即是彼.彼即是我。我既成佛彼亦成佛。第八二乘于佛得同自体意乐。同名菩萨得受记别故。谓于此会佛与二乘授佛记别。为令摄得如是意乐。我等与佛平等无二。又此会上有诸菩萨与彼名同。因得记别故。佛一言含二种益。谓二乘者得同佛自体意乐。及诸菩萨得受记别。九化故。如世尊说。汝等苾刍我忆往昔。无量百返依声闻乘而般涅槃。云何已成佛。后依二乘而般涅槃。即为调伏所化声闻。佛菩萨等自化其身为彼同类。于无余依现般涅槃。经百千劫耽寂灭酒醉逸而卧。后从彼起现受佛记。令诸不定种姓二乘尽作是心。往昔耆尊入涅槃者今皆复起现受佛记。况我今者不希作佛而入涅槃。今此会中富楼那等即其类也。法华论中为化声闻授记即此。是故亦为降彼二乘者慢。我亦得汝之涅槃故。广如楞伽说。阿罗汉入无余涅槃经百千劫。耽三昧酒醉逸而卧。后从彼起方发大心。皆佛菩萨之所化作。若不尔者。实入无余涅槃身智都尽。后从彼起法从何生。故知是化。十究竟故。由过此外无别胜乘。依理究竟最为殊胜。故说为一。今此会中依论但与二人记别。一不定姓二应化者。为不定姓者即第一第二第八少分。为应化者即第九义及余少分说于一乘。非全拨其无定性。故此一乘是密意说。解深密经云相.生.胜义无自性。如是我皆已显示。若不知佛此密意失坏正道不能往。依诸净道清净者。唯依此一无第二故。于其中立一乘非有情性无差别。于定.不定有性.无性合说一。故涅槃亦言。一乘一道四果圣人皆得作佛。不解我意故。但应如是所说善。今此十义说于一乘。法华论中无此具足。显扬说六因庄严论八义说于一乘。不过此十。故不叙之。
    第四彰差别者。此说一乘。与胜鬘涅槃经所说一乘差别之相。此通理.智。彼唯佛性。此唯摄入彼通出生。此唯有性彼通无性。此唯不定性彼通定性此多说教.理。彼多说行.果。此说一乘为实二乘为权。彼说一乘为权四乘为实。故胜鬘云若如来随彼意欲。而方便说唯有一乘无有余乘等也。与无量经所说一乘辨差别者。如释名中已广解释。是差别相。及第五问答辨等。皆如别章不繁具举。
    经。舍利弗(至)若二若三。
    赞曰。此与记中。第四令住一乘。以此一乘为众说法。都无第二独觉第三声闻。从胜至劣为次第故。不以修习浅深难易为次第也。故此经中第一周云。余二则非真。第二周云密遣二人。第三周云息处故说二。不说于三。故知不是总无三乘。但应如今所说义也。会彼所修教理行果为今大因。劝住大乘。
    经。舍利弗(至)法亦如是。
    赞曰。自下第五依法显今释迦依一切佛说法轨则。初说方便后说真实。劝彼生信引他成已。大文有三。初明十方佛法式如是。次明三世佛法式如是。后明我由此法式亦如是。此初也。虽离三世更无十方离于十方更无三世。横竖有殊故分差别。摄大乘云。人趣诸有情处数皆无量。念念证等觉故不应退屈。由此现在十方佛亦无穷法式皆同。
    经。舍利弗(至)一佛乘故。
    赞曰。下明三世佛法式。有二。初别明三世法式。后结所为皆同。初中有三。初过去。次未来。后现在。三中各二。初明佛说法法式同。后明所度众生得道同。此明过去佛法式同。初以种种因缘等说法为方便者。皆为后得一佛乘。故本论云方便者小乘中观阴.界.入厌苦离苦得解脱故。大乘中诸波罗蜜.四摄法摄取自身.他身利益.对治法故。因缘者本论于其六义。第二说中解故。指前云如向所说。种种因缘者。谓三乘法。彼三乘唯名字章句说非有实义。故以彼实义不可说故。譬喻者如依牛有乳.酪.生苏.熟苏.乃至醍醐。醍醐为第一。小乘如乳大乘如醍醐故。此譬喻明大乘无上。诸声闻等亦同大乘无上故。声闻同者示诸佛如来法身之性同。诸凡夫声闻辟支佛等法身平等无差别故。在此譬喻示现。此中意说。凡夫如牛。声闻如乳。辟支如酪。小菩萨如生苏。大菩萨如熟苏。佛如醍醐。醍醐为第一。佛乘亦尔。由本一牛腹中乳性展转增胜乃至醍醐。故从凡夫乃至成佛相貌有差。体性平等本无二也。今此经文唯有此三。本论释经更有念观。念观者于小乘中人无我等。于大乘中真如.法界.实际.人无我.法无我等观故.此经以方便.因缘.譬喻.言词为次第。本论释经以譬喻.因缘.念观.方便为次第故。今引释与论不同学者应悉。
    经。是诸众生(至)一切种智。
    赞曰。此明过去已度众生得道皆同。初虽作二乘后皆作佛。得一切种智。一切种智即佛正智。种别能知一切法故。正是牛车。
    经。舍利弗(至)一佛乘故。
    赞曰。此明未来佛法式同。
    经。此诸众生(至)一切种智。
    赞曰。此明未来当度众生得道皆同。
    经。舍利弗(至)一佛乘故。
    赞曰。此明现在佛法式同。饶益者利益之。安乐者与乐也。拔苦与乐.与智与福.与世出世果。与小果大果。如次配之。
    经。是诸众生(至)一切种智。
    赞曰。此明现在众生得道皆同。
    经。舍利弗(至)入佛知见道故。
    赞曰。此结所为。所为众生究竟之时。但为菩萨当作佛故。往因发心所修诸行。皆向大故皆名菩萨所为法者皆为一乘。以佛知见示彼众生故。悟众生故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经文无开。以总义故示义如前论更不解。复解悟者令外道众生生觉悟故回邪入正。复解入者令得声闻果者入大菩提故回小向大。本论一番开解无上义。二番解示同义。有疑修行。三番解悟不知义。未发心令发令外道生觉悟。四番解入。入不退位。已发心令入法。令得声闻者入大菩提。且随文别第一番配在正解大事之中。第二番配在结大事文中。第三配在依法之中。论文并于大事中解。理亦无失。
    经。舍利弗(至)一切种智故。
    赞曰。此明我由斯法式亦如是。唯佛有种种胜解智力故知诸众生种种欲。有遍趣行智力故知深心所著。著谓所乐著所修行也。或即情欲所起乐著。即众生处处著引之出。故并是胜解智力所知。有种种界智力故知其本性。既知不定种姓界欲所修故。初说三乘为方便。今说一乘为究竟。皆为众生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故。上文皆言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故知种智即一佛乘。
    经。舍利弗(至)何况有三。
    赞曰。此第六遮。尚无第二独觉乘何况第三声闻乘也。由此经云羊车.鹿车为求牛车出于火宅。故唯破二。不说更别破牛车故。此无二乘涅槃体究竟故。论云无二乘者无二乘涅槃。唯佛如来证大涅槃。究竟满足一切智慧名大涅槃。三事体义皆具足故。二乘不然。唯假择灭无大智法身。非诸声闻缘觉等有大涅槃法。唯一佛乘故。一佛乘者依四种义如前已说。论以与授记中六义配如前所说。何等法乃至何体法等五义。何等法者谓前第一未闻令闻。谓说未曾有法令闻故。云何法者谓第二说。初以方便.种种言词.譬喻说故。何似法者。谓前第三依何等义。唯为一大事故。何相法者。谓第四令住一乘。随众生根器有于佛性故。令住诸佛法故。何体法者。谓第六遮。遮无二体唯一乘体。即是诸佛如来平等法身也。三乘因果.观行不同可有差别。非此所遮。今所遮者遮无二种法身之体。三乘真如法身同故。非谓遮无二乘体故。一切皆无。以此义理推论可解。不尔论文稍隐难解。唯无第五诸佛法式。故以余五次第配之便可解矣。
    经。舍利弗(至)命浊。
    赞曰。就第三段开斯实相启彼权门。中有二。上来已解取与二记。下第二段破四种疑。论科五分中。下第五断疑分。论说四种疑者。一何时说。二云何知增上慢。三云何堪说。四云何不成妄语。此破初疑论云诸佛如来于何等时中起方便说法。谓佛于何时中初说二乘权。后明一乘实。此下答中有二。初标五浊时出后明所由。此初也。
    五浊义以五门分别。一释名.二出体.三对治.四废立.五相摄。
    释名者。浊者滓秽义。如食滓秽下恶可污名之为浊。此言意说。劫增之时三灾渐轻烦恼转薄。众生向好恶见渐微.命根转长.渐渐向胜。以上好可欣名之为清。众生无苦化佛不出世。诸化佛出世必向劫减。小灾渐起烦恼转厚。众生向恶染见渐盛命根转短。渐渐向劣下恶可厌。故立浊名。五者是数带数释也。释别名者。皆持业释。或以别简总亦依主释。
    出体者。地持论云。谓今世人多皆短寿。极长百岁。是名命浊。此以本识名言种子由业所引功能差别命根为体。善业力弱命根渐短。由杀生业之所感故。若诸众生不识父母。不识沙门婆罗门及宗族尊长。不修义理。不怖不畏今世后世恶业果报。不修惠施不作功德。不修齐法不持禁戒。是名有情浊。虽第八识名为有情。今说由近恶外缘故五蕰假者作恶无善名有情浊。合以第八识及五蕰为性。若此众生增非法贪。或惠刀剑成施器杖。诤讼斗乱谄曲妄语。摄受邪法及余恶不善法是名烦恼浊。除五见外所余一切烦恼随烦恼皆烦恼浊体。此非法贪惠刀剑等令行杀害。或悭好财但舍刀剑。因非法贪诤讼等起。乃至及余恶不善法。通摄一切烦恼随烦恼尽。由性数习逢恶境牵烦恼尤重。若于今世法坏法没。像法渐起邪法转生。是名见浊。此以五见而为体性。多近外道恶见数生。若饥馑劫起.疾病劫起.刀兵劫起。是名劫浊。此以色蕰四尘为体。或通五蕰。仍是不相应时为其体。依四五蕰而建立故。烦恼增多恶业尤重。便招恶果。三灾遂生。
    对治者谓随其相说对治法。智度论中立四悉檀。悉檀宗也。一世界悉檀二各各为人悉檀.三对治悉檀.四第一义谛悉檀。劫浊众生浊世界悉檀治之。识器世间众生世间悉皆虚幻。厌怖修道即永离故。命浊以各各为人悉檀治之。识知人由善业所得修持净戒行不杀等命自长故。或为三乘之人各说自乘之法。令得自乘涅槃之果便除生死所有命浊。烦恼浊见浊对治悉檀治之。修习随应对治之道令不起故。由三悉檀破五浊故。入第一义证会真宗。
    废立者。何故唯立五浊不增减耶。答众生有二。一恶行谓在家白衣。二邪行谓出家外道。白衣无慧烦恼增时名烦恼浊。外道邪解浪推求时立为见浊。又诸钝惑名烦恼浊。诸余利惑名为见浊。由此二因得当果时。离合不同。复分二浊。合二内果名众生浊恶众生故。合二外果总名劫浊。恶器具故。劫谓时分。时无别时依法辨故。劫浊故以恶器为体。此恶众生及与外果。虽复总陈是二浊果。未辨何者正恶果体。今显根本故立命浊。或内恶果名为命浊。外恶果者名为劫浊。此恶因果由谁而有。谓恶众生故名众生浊。由此五浊据增行相。欲令生厌故偏说五。
    问。何故惑苦名为障。今离以为浊。业亦是障摄不立于浊中。
    答。障是碍义三皆是碍。碍圣道故。浊滓秽义。业浊义微故不立浊。又劫中刀兵亦即业浊。劫浊宽故从宽为名。立亦无爽。
    相摄者。萨遮尼乾子经立十二浊。一示现劫浊.二示现时浊.三示现众生浊.四示现烦恼浊.五示现命浊.六示现三乘差别浊.七示现不净国土浊.八示现难化众生浊.九示现说种种烦恼浊.十示现外道乱浊.十一示现魔浊.十二示现魔业浊.善男子诸佛国土。皆是出世功德庄严。具足清净。无有诸浊。如是过失。皆是诸佛方便示现。为利众生唯言示现。故知业等亦可立浊。此十二浊唯大乘有。随佛化土胜劣二法示现立之。开合不同。五浊唯据秽土相增义门乃通大小乘有。其劫及时即劫浊。众生及难化众生即众生浊。烦恼及说种种烦恼即烦恼浊。命即命浊。外道乱即是见浊。此八浊即五浊。余之四种谓三乘差别。不净国土.魔.及魔业非五浊摄。五浊据胜唯实杂染。十二浊通能化能障。佛示现故。若依毗尼母经五浊中无见浊立业浊。若依彼经烦恼及业各合为一。果中分三。一正报体谓命浊。二内报体谓众生浊。三外果体谓劫浊。障据类同合立三障。或并法障。浊据滓秽或合或开随机不同遣生厌怖。不可为难。十地论第一卷云。清净者不浊义。浊有六种离此诸浊故名清净。一不欲浊。二威仪浊。三盖浊。四异想浊。起妒胜心破坏心故五不足功德浊。善根微少于彼说中心不乐住。六痴浊。谓愚痴等。此唯据行浊不通依诸法。有六对治故。离懈怠故。严故。净故坚固故。功德具足故。智具足故。此六所治故立六浊。不须和会。余如别章恐繁且止。法尔佛出必五浊时。故言诸佛出于五浊恶世。
    问。何因弥勒八万岁时生。释迦佛百岁时出。
    答。愿力异故。俱是浊世并化三乘。初权后实并化身故。若诸报佛及化佛中。不化二乘。初权后实未必浊时佛方出世。若化二乘初权后实。必浊时出。恶生难化渐入道故。此言浊者。入减劫中渐生此五即名浊时。故弥勒佛初减八万渐向五浊方出世。故非要人寿三二十岁小灾起时方名劫浊。故诸论云劫减佛兴世。劫增时转轮王。
    问。若劫减时佛方出世。劫增轮王。何故儴佉与弥勒同世。又佛不出家当为轮王。日月灯明八子皆统四天下也。
    答。儴佉劫增时出。命长故逢弥勒。非弥勒佛不减时出。又佛不出家应为金轮之位。非定作也。灯明八子义理亦同。彼是报身故无此失。此说金轮必劫增出。银铜铁轮王出时不定。是以无忧王世佛灭。百年铁轮王也。
    经。如是舍利弗(至)分别说三。
    赞曰。下释五浊佛出所由。牒指前标所说五浊。故言如是。劫浊乱时者牒前劫浊。饥馑.疫病.刀兵起时。众生垢重牒众生浊。垢谓六垢。污染身心点染不净名之为垢。增强难破名之为重。一害二恨三恼四谄五诳六憍。于有情所乐为损恼名害。由忿为先结怨不舍名恨。已追往恶触现违缘心便佷戾。多发嚣暴凶鄙粗言蛆螫名恼。此三以嗔为体。为网冒他或藏已失。或取他意。矫设异仪险曲名谄。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名诳。谓矫诳者心怀异谋多现不实邪命事故。此二贪.痴二法为体。于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名憍。以贪为体。由诸众生六垢重故。不识沙门不修善法故众生浊。悭贪嫉妒即烦恼浊。耽著已得财法不能惠舍秘吝名悭。于诸未得有及有具希欲名贪。悭虽即贪已得未得染希别故。分成二门。嫉音秦悉.秦血.辞栗三反。或作嫉疾毒害也。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忧戚名为嫉妒。嫉虽即妒缘他正法名体称嫉。缘他荣乐名利称妒。说文玉篇云害贤曰嫉。害色曰妒。成就诸不善根者。不善根有三。谓贪.嗔.痴。由具二义立不善根。一是根本烦恼能生他故。简诸随惑不得立之。二遍六识有过失深广。余慢见疑非不善根唯意有故。由具此二义唯三名不善根。根者出生义。生恶缘故。亦即烦恼浊。唯说三浊不说见命浊者。劫浊摄命由饥.兵.疾命多短故。烦恼浊摄见。及举不善根烦恼之本摄一切烦恼故。由于彼时人天减少恶道增多。众生难可卒以大乘而可教化故。以智方便于一佛乘分别说为三令渐入道。故下经云但赞佛乘众生没苦不能信受。故方便说。
    经。舍利弗(至)非辟支佛。
    赞曰。自下释第二疑第二疑云。如来既不为增上慢人说者。云何知彼是增上慢。文中有三。初显非真二乘圣相。次显增上慢者相。后结成二真圣相。此初文也。声闻辟支真圣趣寂。若遇佛者多不愚法。其不定姓可回心者。不问近远必能闻知佛化菩萨事故。名自谓是真二圣而得遇佛。都不闻知化菩萨事。非佛圣弟子。亦非真二圣。
    经。又舍利弗(至)皆是增上慢人。
    赞曰。此显增上慢者相。凡夫得第四禅未离三界染。自谓真二圣是阿罗汉最后之身究竟涅槃。不求正觉心不信向。是增上慢。
    经。所以者何(至)无有是处。
    赞曰。此结成二圣相。但是真圣而遇我者趣寂。多是不愚法人。虽不能行闻之亦信。不定种姓理信修觉故真二圣。若不信者必无有是处。彼非道理故。其趣寂者不能证入。初犹未信名损惊怖。返道疑生后必信之成不愚法。故此结云不信一乘无有是处。
    经。除佛灭后现前无佛。
    赞曰。自下释第三疑。云何堪说。谓有疑云。从佛闻法而起谤心。云何如来不成不堪说法人。此意说言。亦有趣寂真实二圣。而愚法者闻法起谤。亦不闻知但化菩萨事。即是世尊不能得化。何故佛不成不堪说法人。既成不堪说法人。翻结之曰。如何世尊可堪为众生说法。而称种智也。故佛答言。除佛灭度后现前无佛。虽真趣寂而遇我者。多不愚法。皆定闻知化菩萨事。若不遇我而趣寂者。有愚于法即不能知但化菩萨。此文有三。初标。次释。后结成。此初也。
    经。所以者何(至)是人难得。
    赞曰。此释前标。我灭度后以无良缘善方便诱。诸趣寂中多愚于法。于此等经受持解义。乃为难得。不解意故。故我灭后有真二圣。不闻不知但化菩萨。
    经。若遇余佛(至)便得决了。
    赞曰。此结成前义。此愚法者若我灭后更遇余佛方便说化。于此法中便得决了。故亦能知但化菩萨。不逢佛者即有不知。是故我今非不堪说等。故瑜伽云。若已建立阿赖耶识。依无色界。亦入灭定。信有藏识不断绝故。或复此疑非疑趣寂。即疑增上慢。既不化得。云何世尊不成不堪说法人故。此释言。我在必化得除我灭后等。
    经。舍利弗(至)唯一佛乘。
    赞曰。此下释第四疑云。前说三乘今说为一。今说法异。今说法异云何世尊不成妄语。故佛答言我已证解汝。全未知。行位未到但当一心信我所说。汝创发心初可信故。阿罗汉回心经二万劫。始至三大阿僧祇劫初信心之位故。但应信勿生疑惑。佛语无妄。理唯一乘。不定种姓究竟成果智。亦唯一乘无二乘故般若论云。佛说四事无虚妄者。菩提.授记.小乘.大乘。今即大乘及授记故成不妄语也。此品初首初叹法妙及法师妙。已有定疑分。于定记分有此四疑。初疑于与记上生。于何时中初说方便。后说真实。既第二疑于取记上生。有增上慢从生起去故。云何知是。若依初解第三疑于因记上生。佛心本定为二人说。不为愚法。故生此疑。云何堪说。若依后解亦取记上生。第四疑于一切上生。初说.后说自相违故。云何不成妄语。
    经。尔时世尊(至)优婆夷不信。
    赞曰。下有一百二十一颂。中后之三颂入品第四段。劝发喜心令知作佛。即初一百一十八颂颂前长行第三开斯实相启彼权门。分二。初一百一十五颂颂前二记。后之三颂颂破四疑。初中复二。初四颂颂取记中恶人退席。后一百一十一颂颂与授记。四中初一颂颂增上慢。后之三颂颂罪根深重。四颂如次慢犯.覆.障。此颂慢也。出家之人道证为首。少得谓多得多起增上慢。在俗男子多计著我自恃高心。故生我慢。在俗女人多生卑慢无恃胜道。少计著我随顺夫朋亦怀不信。
    经。如是四众等(至)于戒有缺漏。
    赞曰。下三颂颂罪根深重。犯戒.覆罪.法障别故。此犯戒也。少犯为缺多犯为漏。可毁责故。坏戒名缺。坏见名漏。或烦恼漏起仍不见觉。自恃高心。戒中既云除增上慢自称得圣。方犯重罪。故此尤过。不是尸罗不清净故三昧不现前摄。今言犯戒总相而说不知犯相。
    经。护惜其瑕疵(至)佛威德故去。
    赞曰。覆罪也。玉内有病为瑕。玉外有疾为玼。犯戒亦尔。世讥嫌如玼内起过如瑕。身语过如玭。即缺也。内心过如瑕。即前漏也。犯性罪名瑕。犯遮罪名玼。其玉外病应为玼字。今为疵者法内之人有烦恼病如玉有瑕。喻法合说。疵者病故护惜不陈。覆藏已失。酒滓曰糟。极沉浊故。米糩名糠轻无用故。不但小智。背法自行。佛威拂之令避廗去。恐闻妙法诽谤增罪。于彼无益故威逼之令其起去。
    经。斯人鲜福德(至)唯有诸真实。
    赞曰。法障也。夙造匮法业法障在身。不堪闻法。故鲜少也。鲜.鲜俱得。
    经。舍利弗善听(至)而为众生说。
    赞曰。下第二段一百一十一颂。颂与授记。长行有六。今亦分六。初六颂颂说。次七颂半颂令住。次一颂半颂遮。次十八颂半颂依何等义。次七十颂半颂依法。后七颂颂未闻令闻。于六不同中前后不同。故颂曰 六说七半住 次一颂半遮 十八半何等 七十半七二 初六颂说中分二。初四颂半颂所以者何下释文。后一颂半颂前标中随宜所说意趣难解。初中复三。一颂颂无数方便二颂颂种种因缘譬喻言词。即譬喻.因缘.念观.方便也。一颂半颂演说诸法。此初也。前长行中标云诸佛随宜所说。释中云我以无数方便。今此颂释云诸佛所得法无量方便力者。前后影彰他自互显。亦不相违。
    经。众生心所念(至)令一切欢喜。
    赞曰。颂种种因缘等于中有二。初颂知机。后颂因缘譬喻。心所念行道遍趣行也。诸欲者种种胜解也。诸性者种种界也。先世善恶业者处非处及自业也。说佛有五智力种种念观也。能知众生此之五种故。以因缘譬喻言词方便说法皆令欢喜。释前种种言词所由。
    经。或说修多罗(至)优婆提舍经。
    赞曰。一颂半颂演说诸法。依诸处说十二部经次第。一契经经云修多罗。二应颂经云祇夜。三记别此中无。四讽诵经云伽陀。五自说此中无。六缘起经云因缘。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三名同此。十方广此中无。十一希法。经云未曾有。十二论议经云优婆提舍经于此义中以三门分别。一辨相二释名三差别。辨相者。契经有二相。一通二别。涅槃经云从如是我闻乃至欢喜奉行。如是一切名修多罗。摄十二尽名通相也。以教贯理及摄生故对法论云。谓以长行缀缉略说所应说义名为契经。此唯长行名为别相。偈颂便非别契经摄。
    应颂有二相一为益后来二显前未了义。对法等云谓诸经中或中或后以颂重颂前长行义名益后来。又云不了义经应更颂释。长行虽说义未了故名显前未了义。涅槃唯说初之一义。
    记别有三相。一记弟子死生因果。二分明记深密之义三记菩萨当成佛事。对法等云谓于是处圣弟子等谢往过去。记别德失生处差别。此记弟子死生因果。又云又了义经说名记别。记别开示深密义故。即此第二记深密义。故此本论云授记有四。谓决定心.因.取.与记等。涅槃经云。如来为诸大人授记。汝阿逸多未来有王名曰儴佉。当于是世而得成佛。名曰弥勒。是记别经。此即第三记当成佛。
    讽诵相者。显扬等云谓诸经中非长行直说。然以一句结成。或以二句三四五六句等说。并为讽诵。
    自说相者。瑜伽等云。谓于是中不显请者。为令当来正法久住。正教久住不请而说。并名自说。
    缘起有三相。一因请而说二因犯制戒。三因事说法。对法论云因缘者谓因请而说。又有因缘制立学处即初二义名为缘起。涅槃经言如诸经偈所因根本。如舍卫国有一丈夫罗网捕鸟得已还放。世尊知其本末因缘而说偈言 莫轻小罪 以为无殃 水渧虽微 渐盈大器 是名缘起。即是第三因事说法。
    譬喻相者。瑜伽论云谓诸经律所有譬喻而说诸法。
    本事相者。瑜伽论云谓除佛本生宣说前际若人若法诸所有事。涅槃经中唯说往法如我出世所可说法名曰界经。呴楼秦佛名甘露鼓。呴那含牟尼佛名曰法镜。迦叶佛时名分别空。不说往人据实通也。
    本生相者。显扬论云谓于是中宣说世尊在过去世。彼彼方所若死若生。行菩萨行行难行行是名本生。说佛为菩萨时若身若行。皆本生故。涅槃经中唯说菩萨往身不说菩萨往行。作鹿作熊作獐作菟乃至广说。作金翅鸟等。
    方广有二相。一说菩萨道二法广多。极高大故时长远故。此通声闻亦有方广。今取涅槃具二为正。
    希法相者。谓诸经中宣说诸佛及圣弟子八众所有共不共德。及余最胜殊特惊异之法是为希法涅槃经中唯说佛事。如佛初生即行七步放大光明遍照十方。弥猴献蜜白狗听法魔变为青牛行瓦钵间。令相棠触无所伤损。但说弟子及非弟子希有之事皆名希法。
    论议有二相。一佛自说。二弟子说。瑜伽论云谓诸经典循环研核摩呾理迦。一切了义经皆名摩呾理迦。谓于是处世尊自广分别法相又圣弟子已见谛迹依自所证无倒分别诸法体性。此亦名为摩呾理迦。亦名阿毗达磨。今此且引摄义周文。其余偏教恐繁不引。
    释名者。先释总名。先德翻为十二部经。部含二义一部[衣-〦+矢]二部类。此是部类十二义类有差别故。古人疑云十二部[衣-〦+矢]经。由此道士说三十六部。老庄之徒各为一部。今言十二分教分谓分段。文义差别有十二分段故。又云经者乃滥契经。今翻为教十二通称。更无所滥。带数释也。释别名者。总为三类。应颂讽诵自说缘起希法方广。此之六名唯依主释。应重述颂乃至方理之广故。论议一种唯持业释。论体即议故。或讽诵亦持业释可讽可诵故。不同应颂。彼颂是教.此诵是言故。契经记别譬喻本事本生此之五名通持业依主两释。能契即经契理之经。乃至本体即生本世之生故。差别者一体差别。二教差别。体差别者应颂之中定无讽诵。讽诵之中定无应颂。初后别故单重别故。本事之中定无本生。本生之中定无本事。师.资别故。此之四部唯具十一。所余八部皆具十二。随其所应有前所说差别相故。涅槃经云始从如是终至奉行皆修多罗。故通十二。别相即无。唯取长行为契经故。二偈便非。自余七教皆具十二准此可知。其应颂中具十一者。譬喻品云。舍利弗来世成佛普智尊号名曰华光。当度无量众。即有记别之应颂也。应颂之中亦有自说。方便品云。世雄不可量。诸天及世人一切众生类无能知佛者。即是自说之应颂也。应颂之中亦有缘起。方便品云舍利弗善听。诸佛所得法无量。方便力而为众生说。即是因缘之应颂也。因鹙子请而说法故。应颂之中亦有譬喻。譬如长者有一大宅。其宅久故。而复顿弊等。即是譬喻之应颂也。应颂之中亦有本事。序品中云彼佛灭度后。懈怠者汝是。妙光法师者今即我身是。即是本事之应颂也。应颂之中亦有本生。常不轻品云彼时不轻即我身是。即是本生之应颂也。应颂之中亦有方广。方便品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即是方广之应颂也。应颂之中亦有希法。化城品云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即是希法之应颂也。应颂之中亦有论议。寿量品云众生既信伏质直意柔软。一心欲见佛不自惜身命。时我及众僧俱出灵鹫山。我时语众生常在此不灭。以方便力故现有灭不灭。此即论议之应颂也。自余三教皆具十一。准此应知。然此经中具十二分。一部皆是契经通相。重宣此义处并是应颂诸为授记解深义处皆是记别。化城品中东方梵天以偈颂言。世尊甚希有难可得值遇。具无量功德。能救护一切等。皆是讽诵。方便品初即是自说故。前偈云。无问而自说称叹所行道。鹙子三请弥勒三请等。所说权实处皆是缘起。譬喻品等皆是譬喻说诸弟子过去事处皆是本事。自说佛身过去事处皆是本生。说一乘处皆是方广。说现神通处皆是希法。寿量品中佛自往复说三身相可名论议。
    教差别者。一大全小九。即此经文。小乘唯无授记自说方广三种。不遮大乘有十二分。二小全大九。涅槃第三云护大乘者受持九部。彼除因缘譬喻论议。不遮小乘有十二分。三大全小十一瑜伽三十八云方广一分唯菩萨藏。所余诸分有声闻藏。四大一小十一。瑜伽八十五云除方广一分。余名声闻乘相应契经。何故此文大全小九。依授弟子得成佛记名为记别。说声闻无彼先未求大菩提故。譬如以宝示其愚人愚人便笑。声闻闻记亦复如是。故说为无。非记别弟子谢往死生之事亦无。又声闻乘多闻浅法。若不待请而即为说。憍慢便生。言无自说其实亦有。又声闻人但证小果不得正觉。理非至极行不苞弘。说无方广。其实亦有正法广陈之方广也。故此颂中唯为声闻说于九部。理通十二。涅槃经中小全大九者。因犯制戒说为因缘。菩萨无犯故略云无。非无因请因事说法之缘起也。夫说譬况开中下根。至如鹙子利根上品尚多不待喻。况诸菩萨多分不待故说为无。理亦有也。又大菩萨性皆利根举宗便解。不假征诘。方生慧心。说无论议。理实非无。又护法者多诵素呾缆藏。缘起譬喻多调伏藏论议多是对法藏摄。故言大唯九。理非无十二。瑜伽三十八大全小十一者。小乘亦记弟子谢往。及不待请佛悲深故具有记别及自说等。故有十一。无方广者不求正觉说理粗浅名之为无。实亦有也。瑜伽八十五文与前无别。然以十一说为声闻。对之方广说为菩萨。非菩萨藏无余十一。皆是随于一别之义说数不同。理实声闻菩萨二藏皆具十二。今随所要且略分别。自余广释如章应知。
    经。钝根乐小法(至)为是说涅槃。
    赞曰。此一颂半颂前标中随宜所说意趣难解。略由五义。一钝根难悟。二乐小怖大。三耽生死不怖出世。四逢缘不修。五现众苦迫。由此五义为说涅槃。以钝根故著于生死。虽逢诸佛往日已化。不行大乘深妙之道。由行恶故退还受苦。由劝离苦故初为说二乘涅槃。故信解品最初逢佛退流生死后化二乘。正与此同。
    经。我设是方便(至)当得成佛道。
    赞曰。下第二段有七颂半。第四令住。中分四。一颂标。一颂释半会。一颂劝住。此初也。初设二权为令究竟入于佛慧住一乘故。
    经。所以未曾说(至)决定说大乘。
    赞曰。此释前标会于已前。汝根未熟未悟大乘不堪为说。汝今根熟正是其时。故为说也。同化城品云。诸比丘若如来自知涅槃时到。众又清净信解坚固了达空法深入禅定。便集诸菩萨及声闻众为说是经。世间无有二乘而得灭度。唯一佛乘得灭度耳。
    经。我此九部法(至)以故说是经。
    赞曰。下四颂半会。中分三。一颂显小法非真说为大本。一颂半显大法胜妙为胜人说。二颂结成胜妙人法劝舍非妙人法。此初也。随顺初机说此九部。为入大本非究竟也。故应住大。
    经。有佛子心净(至)说是大乘经。
    赞曰。显大法胜妙为胜人说。劝舍劣法勿成恶人顿悟渐悟一切菩萨皆名佛子。此有五德。一心净。专求大乘佛之智慧非乐下劣除二障故。二柔软下心耐劳倦。堪能作大业精勤不息故。三利根。性多拔苦乐与他乐。一切均平闻法速入。四无量。诸佛所久遇良缘恒自磨莹。五而行深妙道。齐修福慧宝规真觉。发菩提心经说具十种法堪发菩提心。一亲近善友。二供养诸佛。三修习善根。四志求胜法五心常柔和。六遭苦能忍。七慈悲淳厚。八深心平等。九爱乐大乘。十求佛智慧。皆此五摄。心净摄二句爱乐大乘。求佛智慧。柔软摄二句。心常柔和。遭苦能忍。利根摄二句。慈悲淳厚。深心平等。无量佛所摄二句。亲近善友。供养诸佛。行深妙通摄二句。修习善根。志求胜法。有具此五德成十法之子。方为说大乘令其发趣。
    经。我记如是人(至)故为说大乘。
    赞曰。结成胜妙二劝舍非妙二。记五德人来世成佛。以深心念佛修持净戒故。念佛有二一语念二心念。或心缘事佛愿救。希成。智念理身。求证灭障。定慧既尔。又持净戒三学既成故为之记。此等闻得佛顺心故欢喜。佛既知心故为说大。
    经。声闻若菩萨(至)皆成佛无疑。
    赞曰。此劝住也。赞法闻益劝住大乘。
    经。十方佛土中(至)引导于众生。
    赞曰。此第三段一颂半颂第六遮。无二者无第二独觉乘。无三者无第三声闻乘。从胜向劣佛乘为初。此据真理无二极乘。除方便说。方便说中可有三故。以假三名引导生故。用假羊鹿之名引生出于火宅。非有实二以度众生此说二乘涅槃菩提俱无实体。并称假名。然涅槃可证而缚除。种智不成以无觉故。化城入之以息苦羊鹿有名而不登。问三事称大般。但得解脱言入城。二空智名牛但得生智上羊鹿。答解脱诸苦息方名入化城。种智二乘无故不上羊鹿。又解脱二乘同息苦。彼亦分得与入名。真智种类独佛圆。虽亦分得不名上理实无别。又惑障因果彼皆除。解脱化城称暂入。智障因果彼不灭。二车种智不言登。
    经。说佛智慧故(至)济度于众生。
    赞曰。下第四段有十八颂半。颂第三依何等义。中有二。一颂半颂标一大事。十七颂颂开示悟入。此初也。佛之智慧如前所说。合有五种。今此多说佛果二法。菩提.涅槃智性.慧用合多智慧。或唯真智不取真如。佛出世者为显此一令生欣趣。唯此一实。究竟极果。胜妙无上。余之二乘体非真极究竟胜妙。故经下文以前五度校量此经。不说般若故。终不以小乘济生。或此一事多说智性。涅槃经中师子吼说。佛性即空。空即智慧。由此智性亦名智慧。今此多取初解为正。二乘无故既言余二则非是真。故知不是破三会三以归于一。
    经。佛自住大乘(至)以此度众生。
    赞曰。下十七颂颂开示悟入。中分四。一颂开。五颂悟。一颂入十颂示。此初也。大乘合取真理.正智。假者佛身恒安处此涅槃菩提名住。住即依止安处之义。所得唯是法身真理。或大乘者唯取真理。正智证会名之为住。以此法身万德具足真德性故。故佛报身如其所证法身真理。还以无量定慧庄严。定即福也慧即智也。摄持一切有为德尽。内冥真理涅槃已满真智遂生具福慧严。菩提复满自德既圆。故以二法开于众生名之为度。显二体性是无上故令生欣乐。
    经。自证无上道(至)此事为不可。
    赞曰。下有五颂悟中有三。一颂半显平等。二颂半显胜德。一颂令悟。此初也。无上道者正智。胜故。无上大乘者真理。胜故。一无上言贯通二处。二皆平等无能所取。无有自他.物我异故。又大乘者即无上道。运用胜故。佛既证此平等理智。何有自他物我二别。内智若不平等自取大乘。外智不平等令他取小。则堕悭法。贪求名利惑既未尽。何名证得正觉大乘广运一切。此为不可。
    经。若人信归佛(至)而独无所畏。
    赞曰。下二颂半显胜德。有二。初一颂半显内离染无所畏德。后一颂显外庄严说实法德。此初也。若人信佛初发心也。归佛者后修正行。如来不为欺陵轻贱而不授大纯化以小。亦不诳逗。初许与大后不与之。所以者何。以佛亦无贪惜大乘诳而不与。亦无嫉妒畏彼证大而欺网之。由断一切法中恶故。恶者烦恼.业.苦。生死恶法已永断故。既无如上所说诸事。正智圆满。故于十方都无所畏作师子吼。我是一切智者一切见者。平等化者。若有上事恶既未尽智果未圆。如何于十方能作无畏吼。故俗中云父闻子健恨不杀身。自外何吝。故无贪嫉。
    经。我以相庄严身(至)为说实相印。
    赞曰。显外庄严说实法德。形骸相好端严其身。身光智光复能朗。照器及众生二种世间。由此众人皆尊敬我名世间解。若内有染外无此相。外现此相明内无染。故我今者说实相印。实相印者谓即二空大乘之理。以此理印印大教故。大教决定胜实非权。如小乘中说三法印印定教法。
    经。舍利弗当知(至)如我等无异。
    赞曰。此一颂令悟。汝应如我悟先所不知大乘真智。我昔立誓愿令一切众生与我无异。愿令悟故。愿以信.欲.胜解为性。
    经。如我昔所愿(至)皆令入佛道。
    赞曰。此一颂令入。今者果满遂昔愿心。故化众生入于佛道。道者因义。令入八地或初地上不退转位佛之因故。
    经。若我遇众生(至)迷惑不受教。
    赞曰。下有十颂颂示。有二。初八颂示初不同。后二颂示后还同。初中复三。一颂示不同意。六颂示不同相。一颂结不同。此初也。若教众生尽以大乘。智者可尔。无智愚人错学乱行。心迷不信。疑惑诽谤。便返增恶。不能领受。亦如覆杯水于坳塘致杯即胶故。由此返增愚人之咎故不纯以大乘教化。
    经。我知此众生(至)痴爱故生恼。
    赞曰。下有六颂示不同相。中分二。初一颂标无善有恶故不同。后五颂释有恶无善故不同。此初也。未曾修善本。即是出世方便善根。无始虽起多分暗劣。唯生得善无无漏因。由著五境坚执不舍。以此为缘痴便发业。爱便润生。故诸生死生老死支一切苦恼苦树增长。由无出世方便善本。有痴爱二以为其因。著五欲境不肯舍故。发业无明多由迷内发。润生贪爱多缘五欲生。今据欲界无明发业通言著欲说重处故。
    经。以诸欲因缘(至)世世常增长。
    赞曰。下五颂释有恶无善故不同。中有二。初四颂有恶故不同。后一颂无善故不同。初中复二。初一颂半由处俗尘五欲沉没故不同。后二颂半求邪出离错行乱学故不同。此初由诸欲故纯起不善业坠堕恶趣。由杂业故轮回六趣备受诸苦。四生生长皆有业故。三苦八苦五苦迫故。偏指一生现苦为论。故言受胎之微形世世常增长。微者劣也。胎谓胎藏。不净缠裹可厌可恶。微劣生故。瑜伽论说初受生者本居中有。中有极长七日命终。极多不过七七日住。造恶业者中有如黑羺光或阴暗夜。造善业者如白衣光或晴明夜。随当生相所住无碍见已同类及当生处。造恶业者眼视不净伏面行。往天趣者向上仰面。往人趣者傍面而行。若造不律仪生地狱中见昔同类。喜乐驰趣遂被拘碍。纯苦鬼界傍生亦尔。若余杂业随业善恶何处生长。于其父母随男随女生忧生喜。以润当生揽父母之遗体。迷醉之时便被拘碍。一七日内名羯剌蓝此云杂秽。父母不净共和名杂。深可厌恶名秽。若已结凝箭内稀故。二七日内名頞部昙此云疱。犹如艼豆疮疱之形。表里如酪未至肉故。三七日内名闭尸。此云凝结。犹如就血稍凝结故。西域呼就血云闭尸。若已成肉仍极柔软四七日内名健南此云凝厚。渐凝厚故。若已坚厚稍堪摩触。五七日内名钵罗赊佉。此云形位。犹如泥团。五分相连一身四支。内风向外击生根形差别相故。即前肉团增长支分相现。六七日内名发毛爪位发毛生故。七七日内名具根位。五根圆满明盛显故。至此初复方钓三月。种种成就。若不增减。如是合经三十八七日。在腹圆满。更经四日。头趣向下。双足向上。胎衣遂裂。逼趣产门。种种众苦于时迫迮。或由先业母食灰盐。子发毛稀鲜。或由先业母食暖热。子黑黯色。或赤色生。或由先业母食冷食或近寒室子多顽白。母习淫欲。子多疥癞癣病等生。母多跳踯威仪不慭。子支缺减缭戾不安。男居右胁倚腹向脊。女居左胁倚脊向腹。随于父母生爱染故。初既揽父母不净以为身后以母之不净以资长。现缘既尔故业不善。百恶所感。三十六物不净为体。如是恶身不可爱乐。轮转不穷名世世增长。
    经。薄德少福人(至)谄曲心不实。
    赞曰。此二颂半求邪出离。错行乱学故不同。初一颂半明起身边邪见成六十二见。后之一颂因起见戒取所余惑生。或初一颂总明起五见。后一颂半别明起五见。彼诸众生无始已来。薄德少福故为苦所迫。虽祈出要不悟邪正。错入外道不正见中。错行错学名为邪见。五见皆邪。此依后科非要拨无方名邪见。邪见烦恼拘碍众生。难可出离不能解脱名为稠林。此为总见。后方别显。若有若无等者此有二解。依后科者五见之中四见为有皆执有故。邪见为无多拨无故。等言显示种种烦恼。若依初科邪见稠林者拨无邪见。若有者执我后身为有常见也。若无者执我后身。为无断见也。此二为边见。等取身见见取戒取。由六十二见以邪见边见二为自体故别举之。以余二见而为眷属。依于身见以为根本。如六十二见章广述。云何六十二见。颂曰 二四八十劫 见生死遍常 梵余大种心 戏愤恚一分 有色有边等 各死生想地 一种小无量 纯乐等有想 即有色边等 生无想俱非 人欲天色界 四无色断灭 从无想天没 寻伺计无因 忆上下傍俱 坏劫有边等 怖无知行谄 怀怖戆矫乱 人欲天欲乐 四静虑涅槃 此诸见中几前际过去摄.几后际未来摄。几现在通二际中摄遍一分。无因。边矫乱前际。所余四十四皆后际见摄 此六十二经论俱言邪见边见二见所摄 谁几见摄遍.一分各四有想成十六。无俱非各八。七断。皆边见。即彼二无因.边.邪.乱各四。五现涅槃论皆邪见所摄。由执神我起我见已便起如是六十二见。后起见取执见等法为胜为因。又起戒取执戒等法为因为胜。著此妄法曾不肯舍。我慢自恃矜夸自高而陵薎他互于所师谄曲相赞矫求名利。心何曾实。以具如是。耽欲著邪故不堪任即化大法。
    经。于千万亿劫(至)如是人难度。
    赞曰。此一颂无善故不同。善人皆修四亲近行。一亲近善友。二听闻正法。三如理思惟。四如说修行。此等恶人千万亿劫不闻佛名。何得亲近一切善友。既不见佛亦不闻法。既无闻慧入法初因。思惟修习理不可得故。如是人甚为难度。如何初首即教大乘。
    经。是故舍利弗(至)示之以涅槃。
    赞曰。此结不同。由如此故为设方便。初示涅槃且令苦息。
    经。我虽说涅槃(至)开示三乘法。
    赞曰。上显初不同。此二颂示后令同。劝舍解脱身取佛法身。所说二乘涅槃犹如化城。是非真灭。法从无始性常寂故。即是自性清净涅槃。性离言法非今新有。如宝所者乃是真灭。真灭既尔。故行道已来世证此法本性灭。得成佛道。我本智慧巧用方便。初开二权后示一实。总名开示三乘之法。
    法华经玄赞卷第四(本)
    保安三年七月二十九日以兴福寺圆如房本移点已了法隆寺僧觉印为令法久住为也。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