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伤
-
内伤者伤诸内也饮食劳倦七情六欲是也外伤者伤诸外也风寒暑湿霜雪雨露是也内外之症治虽不一而见症多同诊视者恍惚难辨惟李东垣内外伤辨载之详悉予撮其大旨择其要者言之同寒热也外感则寒热齐作而无间内伤则寒热间作而不齐同恶寒也外伤则浓衣烈火而不除内伤则一得温暖而即解同头痛也外感则连痛不休内伤则乍痛乍止外感则鼻塞不通内伤则口变无味外伤则手背热内伤则手心热外伤则语壮先轻后重内伤则语弱先重后轻外伤则人迎脉大于气口一二倍内伤则气口脉大于人迎一二倍又按阴阳应象论云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是八益之邪伤形而不伤气有余之症也当泻而不当补又云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是七损之病伤气而不伤形不足之症也当补而不当泻故凡汗之下之吐之克之皆泻也温之和之养之调之皆补也辨别明白免致临症有失
饮食所伤
经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凡受者皆中气不足宜补为要但治法有先后不可倒施故初受之际积食未行遽用补益则治其壅塞增其痛苦势反加剧必先用消食化痰行气之药保和枳实导滞丸待食行或吐或泻或暗消宿食尽行然后用六和汤以荡其未尽之邪调中汤以回其散失之气健脾丸以复其本体之常斯调治有序而获宁矣大抵此症有三等轻者因痰裹食积停滞颇少不痛不呕只胸膈不快中宫不清久则有块或致嘈杂肠鸣重则食填大阴压住肝气致肝气不得上升肝者将军之官其性猛烈故中脘大痛胃气上升肝气猛烈助之载食而吐则痛随吐减或饮食过膈遂痛在中焦延及下焦则成泻矣经云痛随泻减因而获宁其至重者食停过多浊气载食下不得泄胃气虚衰上不得吐阴阳乖隔营卫不通须臾危矣王冰所谓湿霍乱者生干霍乱者死以无吐泻故也
治食所伤胸腹饱闷或食积痞块多服自渐消散脾胃虚者以补药用之四君子等汤山楂(五两) 神曲 半夏(各三两) 茯苓 陈皮 萝卜子 连翘(各一两)
上为末淡姜汤和米糊为丸加白朮二两即大安丸健脾消积最效
助脾胃克化服此饮食易化白朮(五钱) 山楂 神曲(各二钱五分) 陈皮 白为末蒸饼糊丸如绿豆大
治痞满消食强胃 白朮(二两) 枳实(一两)
共末用沸汤泡清荷叶少顷去叶用汤老
治气弱饮食不消心中痞闷前方加橘红(一两)
治饮食太过饱闷不快前方加神曲 麦芽(各一两)
治破滞气能消饮食开胃前方加木香(一两)
治冷气内伤前方加半夏(一两)
治伤肉食辛辣浓味填塞满闷不快前方加黄连(酒炒) 太黄(酒蒸) 神曲(炒) 橘皮(各二两) 黄芩(四两)
治伤湿热之物不得施化而作痞满闷乱不安大黄(一两) 枳实 神曲(各五钱) 茯苓 黄芩 黄连 白朮(各三钱) 泽泻(二钱)
汤浸蒸并丸量强弱与服以利为度加木香槟榔各二钱名木香槟榔丸六和丸白朮(四两) 山楂 神曲(各二两) 陈皮 白芍(各一两) 砂仁(五钱) 老米打糊为丸
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或呕吐泻利极大病后补助脾胃人参 白朮 茯苓 山药 扁豆(各一两五钱) 甘草 桔梗 薏苡 莲肉(各一两)
为末每服一钱南枣汤调服
治心腹诸猝暴痛因饮食自倍冷热不调大黄 干姜 巴豆霜(各等分)
上末炼蜜捣丸如小绿豆大每服一二丸利为度劳倦内伤经日远行气衰少谷气不盛上脘不行下脘不通而胃气热热气熏蒸胸中故胸中热又曰劳者温之损者补之是知劳倦者因劳而致倦也经谓之解 故人有劳心者思虑无穷有劳力者筋骨惫软致元气下流心志慵懒四肢怠惰嗜卧怯行饮食少味急以补中益气东加杜仲枸杞温补不比伤饮食先消而后补也
治中气虚弱饥困劳倦人参 黄 (各一钱) 白朮 当归(各七分) 陈皮 甘草 升麻 柴胡(各五分)
治脾胃不调而气弱者人参(五分) 黄 苍朮 木香(二分) 陈皮 升麻 柴胡 炙甘草
七情六欲所伤
七情者喜怒哀乐爱恶欲也六欲者耳目口鼻舌身意也若是者皆神思间病非若饮食劳倦之症犹有可消可温可补可调者比也故妇人得之郁而不舒多成劳病男子得之蓄而不解多成膈病虽然七情之中得祸至速者惟怒为甚六欲之中得患最大者惟色为先经目大怒则令人暴绝煎厥使血菀于上又云怒则气逆常见人大怒之后血大妄吐得此患者当以气升血亦升气降血亦降即用降气制肝汤庶得气平而愈难经曰损其肾者补其精素问云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凡人色欲无节内损真阴如木之损其根水之涸其源阴精既虚相火自动故曰肾本属水虚则热矣心本属火虚则寒矣肾脉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系舌本肾火一动肝火随之入肺成肺嗽入喉成喉痹而潮热盗汗梦遗百病皆起病势未剧犹可图痊故制十味回生
白芍(一钱五分) 当归(七分) 前胡 浓朴 陈皮(各六分) 桂(三分) 苏子 萝卜子(各
熟地(四两) 山药(三两) 知母 丹皮(各一两五钱) 枸杞 茯神 泽泻 黄柏山萸 杜仲(各二两)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