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雕塑之二(2)
http://www.newdu.com 2017-03-09 国学网 陈友冰 参加讨论
1、乳钉纹爵: “爵”是三代时的酒具。名称则是宋代人取的,取其似雀形和雀的鸣叫声。这件乳钉纹爵1975年夏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墓葬。“二里头文化”是已知的我国最早的青铜器文化,被称为“早商文化”(也有学者断为夏代作品),也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最精美的一件青铜酒具。这件乳钉纹爵高22.5厘米,长31.5厘米。器形精巧玲珑、简练朴素。其造型口部前有长“流”,后有尖“尾”,流口上有一对伞形短柱,束腰,平底。下面有细而高的三棱足。腹部一侧有五枚横排乳钉。乳钉纹是青铜器上最简单的纹饰,也是青铜器上最早的纹样之一。 现藏洛阳偃师商城博物馆。 2、饕餮乳钉纹方鼎 鼎是青铜器中重器。三代时用来烹煮肉食的食器,也是祭祀时的礼器,还是贵族身份和国家政权的象征。如文献所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 这件饕餮乳钉纹方鼎是商代早期青铜器,也是鼎最早的实物,也是已发现的商代早期青铜器中最大的一件重器。1974年9月郑州张寨南街出土。同时出土有两件,形制相同,仅有大小之别,这件为大件。编号为杜岭一号鼎。一号鼎通高100厘米,口横长62.5厘米,宽61厘米,重82.55千克。造型为口腹均作横长方形,口沿外折,短沿面立有对称圆拱形竖耳1对,双耳上端微向外张,深腹平底,下有圆柱状的空足4根。腹上部饰饕餮纹带1道,上有饕餮纹8组,其布局为四壁中央各1组,折角处又1组,腹壁的每面两侧及下方饰乳钉纹,两侧为4行,下方为5行,腹壁中央空缺不饰地纹。 该鼎器壁比较薄,以饕餮纹和乳钉纹作主要纹饰,器上不施地纹,这些都是商代早期铜器的特征。 商代早期作品,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3、人面纹方鼎 商代晚期青铜器。1959年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员在长沙废品收购站中发现,是迄今唯一的人面纹方鼎,极为稀有珍贵。收购时,鼎破做十块,缺一鼎足,由湖南省博物馆专家细心修复。该鼎颜色碧绿,莹澈如玉,风格朴实凝重。器为矩形,鼎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宽23.7厘米。口部略大于底部,口沿向外翻卷,沿面则向下削斜长方形体。有二直立耳、四柱状直足,这是商代晚期青铜器的特征之一。 该鼎最杰特之处是鼎的器身四周,以四个大面醒目的半浮雕人面作为装饰的主题。两侧的人面较大,每个人面宽16.4厘米,长13.6厘米。两端的人面较狭小,宽13.8厘米,长1与两侧相同。人面五官毕具,脸部表情严肃,面宽而方,嘴阔大,唇突起,颧骨高,两眼圆睁,眉毛弯曲粗大如镰刀。耳造型特别夸张,分张于两侧。耳的上部有勾云纹,耳的下部有一弯曲的手爪形纹饰。器身四角有较高的扉棱,两端竖耳作拱门形耳的外部铸成单线条夔龙纹。四足上部为饕餮纹,中有弦纹三道,鼎内侧中部近口处有篆体铭文“禾大”二字,故有人称为“禾大方鼎”。地纹为云雷纹。 该鼎的出土地点为湖南宁乡县,这里陆续发现一批重要的青铜器,考古学界称为“宁乡铜器群”,其中有不少稀世珍宝,出这件“人面纹方鼎”外,还有“四方羊尊”。另外著名的“虎食人卣”也是出土于邻县安化县。 该鼎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4、司母戊鼎: 商代后期作品,青铜器中最著名的国器。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吴玉瑶家大墓西南约80米。当地俗称“马槽鼎”,意思是大的可以做马槽。鼎出土后,因太重移动困难。人们想锯断分开运出,但仅锯一足,便再也锯不断,于是又悄悄掩埋。据说消息走漏后,被日本人获悉,搜索未成,便出70万伪币收购。当地人也未将此鼎出卖,而是以另一件小鼎敷衍交差。抗战胜利后,大鼎重新挖出,但已失去一耳。1946年10月,恰逢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六十大寿。安阳驻军总司令王仲廉便将此鼎作为寿礼用专车运至南京,蒋即指示拨交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保存。1948年5月29日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与故宫博物院在南京联合举办展览,该鼎首次展出。蒋介石亲临参观并在该鼎前留影。大陆解放前,故宫博物院曾欲将此鼎运往台湾,但因过重而作罢。解放后,此鼎存南京博物院,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即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北京建馆,遂移交中国历史博物馆保存。 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贵重文物,也是迄今为止所有出土青铜器中最重的。鼎重875公斤(不包括已缺失的一耳),通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器形为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柱足。鼎腹内壁铸有“司母戊”三字。器腹四转角、上下缘中部、足上部均置扉棱。以云雷纹为地,器耳上饰一列浮雕式鱼纹,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部周缘饰饕餮纹,柱足上部饰浮雕式饕餮纹,下部饰两周凸弦纹。每面四边及足上部饰兽面纹;双耳,外侧饰双虎噬人首纹。 方鼎器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铸造此鼎,所需金属原料超过1000千克。制作如此大型器物,在塑造泥模、翻制陶范、合范灌注等环节中,存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后母戊”青铜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 该鼎因腹内壁铸有“司母戊”三字而一直被称作“司母戊鼎”,其中的“司”字为甲骨文专家郭沫若所判定。后来发现这是一误断。不应是“司”字而应是“后”字,取“皇天后土”之意,是祭祀天地的礼器。2011年国家博物馆开展后被正式改名为“后母戊鼎”。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5、妇好鸮尊: “尊”是一种古代盛酒器,一般为圆形、鼓腹、侈口;鸮(xiāo)古代对猫头鹰一类猛禽的统称;妇好:商王武丁三个法定配偶之一,她并不姓“好”,她的父姓是一个亚形中画兕形的标志,当她嫁给武丁成为王妻之后,此人能征善战,参与国家大事并主持祭祀,为商朝开疆辟土立下汗马功劳。武丁给了她相当丰厚的封土和士民,地位显赫一时。在她的封地上,她得到了“好”的氏名,尊称为“妇好”,或者“后妇好”。约死于公元前13世纪末至12世纪初。死后庙号封为“辛”。 “妇好鸮尊”是商代晚期作品。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妇好墓”是唯一未被盗掘的商王室成员墓葬,墓中出土了铜器、玉石器、象牙器等近2000件随葬品。其中铜器468件,更有105件铜礼器上铭刻“妇好”或“好”字,是唯一能与甲骨文相印证而确定其年代与身份的商王室墓葬。所出铜器大多可作为断代标准器物,具有极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 妇好鸮尊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鸟形酒尊。它造型实用、纹饰精巧,具有极高的艺术。此尊以鸮作生活原型,宽喙高冠,圆眼竖耳,头部略扬,挺胸直立,双翅敛羽,两足粗壮有力,同垂地的宽尾构成一个平面,给人沉稳之感。鸮首后部有一呈半圆形的盖子,其上饰以立鸟及龙形钮。装饰着兽首的鋬(即把手)安在鸮背。尊表面花纹满布,喙与胸颈部上饰出蝉纹,高冠外侧饰羽纹,内侧饰倒夔纹,两侧各饰一身双首的怪夔一条,双翅装饰卷曲的长蛇,间杂菱形纹。颈后饰有兽面纹。背后鋬下饰展翅飞翔的鸮纹。纹饰如此繁复不穷,使人叹为观止。 妇好墓青铜器在装饰纹样和手法上,已形成独特的风格:主纹高出器物表面,再以阴线的刻纹相辅,令整个器物的纹样主次分明、色调层次变化明显。鸮尊无疑是这一风格的最佳代表。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6、虎食人卣: 卣(yǒu)商代的盛酒器,也是一种礼器,卣的形状作为贵族阶层的标志,商代以虎作为该器物的表面纹饰,是试图显示贵族权势的威严。 虎食人卣是商代晚期作品,湖南安化县出土,时间不详,最早见于上个世纪初金石学家罗振玉《俑庐日札》一书中的记载。共两件,皆流于海外:一件现藏于日本泉屋博物馆,另一件在巴黎市立东方美术馆。一度称为“饕餮食人卣”但据记载,饕餮是“有首无身”,此件却身首俱全,形体又似虎的夸张,所以后来改称“虎食人卣”。 这里选的“虎食人卣”是日本泉屋博物馆藏品。通高35.7厘米,重5.09千克。表面大部分呈黑色,只有少数局部有绿锈,和湖南发现的不少青铜器一致。纹饰繁缛,是商代后期流行的作风。器身集中多种动物形象,寓有神话和神秘色彩,也为这一时期多见。 “虎食人卣”造型取踞虎与人相抱的姿态,立意奇特。虎以后足及尾支撑身体,同时构成卣的三足。虎前爪抱持一人,人朝虎胸蹲坐。一双赤足踏于虎爪之上,双手伸向虎肩,虎欲张口啖食人首。虎肩端附提梁,梁两端有兽首,梁上饰长形宿纹,以雷纹衬底。虎背上部为椭圆形器口,有盖,盖上立一鹿,盖面饰卷尾夔纹,也以雷纹衬底,与器体一致。虎两耳竖起,牙齿如锯如钩,甚为锋利。虎背饰牛首纹,自盖后端,沿虎脊设一扉棱,棱中部有钩状突起。人形头发向后直披,面容静穆,着衣,从背后可见方口衣领和较窄的袖口。人的大腿到臀部饰一对蛇纹。器外底有阴线饰纹,中为游龙,两侧各一角。 至于虎食人所表现的意象,过去多从阶级斗争出发,认为表现奴隶主对奴隶的镇压和威胁。其实这种说法杆格难通。因为在商代奴隶主杀奴隶极为轻易,何必要用神虎来威胁!近来又有新的说法,认为是辟邪,实际反映“虎食鬼”的神话,以威猛的神虎来驱邪避灾。 这件卣器形制复杂,铸造时需要高超的技术。在虎口内部可见一条范痕,和处于虎口内的人首发际、耳缘及人背中线相对。表明虎口口腔内部和人首部分是用相互对合的两块小范铸成的。商代晚期工匠们为了表现神虎张口噬人的威猛气势,真是煞费苦心! 此件现藏于日本泉屋博物馆 7、四方羊尊 四方羊尊及细部 商代晚期作品 约在帝乙、帝辛时期。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黄材镇月山;在商代,羊通“祥”,寓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显示了青铜礼器的至尊。 四羊方尊高达58.3厘米,重近34.5公斤,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代表着商代晚期青铜器的最高水平。四羊方尊方口,大沿,长颈,高圈足。颈饰三角夔纹和兽面纹,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肩部四隅是四个卷角羊头,尊腹即为羊的前胸,羊腿则附于高图足上。羊的前胸及颈背部饰鳞纹,两侧饰有美丽的长冠凤纹 四羊方尊造型雄奇,肩、腹部与足部作为一体被巧妙地设计成四只卷角羊,各据一隅,在庄静中突出动感,匠心独运。整器花纹精丽,线条光洁刚劲。通体以细密云雷纹为地,颈部饰由夔龙纹组成的蕉叶纹与带状饕餮纹,肩上饰四条高浮雕式盘龙,羊前身饰长冠鸟纹,圈足饰夔龙纹。方尊边角及各面中心线,均置耸起的扉棱,既用以掩盖合范痕迹,又可改善器物边角的单调,增强了造型气势,浑然一体。此器采用了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装饰手法,将四羊与器身巧妙地结合为一体,使原本造型死板的器物,变得十分生动,将器用与动物造型有机地结合成一体,并擅于把握平面纹饰与立体雕塑之间的处理,达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四羊方尊造型上最大特点是动静结合,寓雄奇于秀美之间:四羊方尊器身方形,方口,大沿,颈饰口沿外侈,每边边长为52.4厘米,其边长几乎接近器身58.3厘米的高度。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四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尊腹即为羊的前胸,羊腿则附于圈足上,承担着尊体的重量。羊的前胸及颈背部饰鳞纹,两侧饰有美丽的长冠凤纹,圈足上是夔纹。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全体饰有细雷纹。器四角和四面中心线合范处均设计成长棱脊,其作用是以此来掩盖合范时可能产生的对合不正的纹饰。 尊的四肩、腹部及圈足设计成四个大卷角羊,增加了变化,在宁静中突出威严的感觉。方尊的边角及每一面的中心线的合范处都是长棱脊,其作用是以此来掩盖合范时可能产生的对合不正的纹饰,同时也用以改善器物边角的单调感,增强了造型的气势。羊角是事先铸成后配置在羊头的陶范内,再合范浇铸的,因为技艺高明,使全器有浑然一体的感觉。 四羊方尊的出土及其经历也在演绎一部现代史: 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黄材镇月山山腰上,17岁的农民姜景舒两兄弟挖土种红薯时,发现了这尊青铜器。乡亲们听说出了个宝贝,全都跑来欣赏,以至方尊的一个羊头的细小角尖就被弄掉。 当年5月,黄材镇的一名古董商张万利以400光洋购得四羊方尊。随后,四羊方尊很快被转手到了长沙,随即被国民政府没收,交由湖南省银行收藏保管。1938年下半年,湖南省银行西迁到了湖南西部的沅陵县,而四羊方尊就在不久后的日军空袭中,被炸碎成了20多块。1952年,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专家蔡季襄在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的仓库中,找到这个破碎的宝贝。又过了两年,修复四羊方尊的重任落在了国内文物修复大家张欣如身上。张欣如上世纪30年代便在河南省开封市的“倾古斋”学习古玩修复,1954年4月,张欣如调至湖南省文管会,当年5月,便接到任务修复四羊方尊。两个多月后,四羊方尊终于修复成功。美中不足的是,尊的口缘部分始终还缺一块残片。原来,农民姜景舒在卖尊给古董商时,曾有意识留下锄掉的一块碎片作纪念。这事儿于1976年才被湖南省博物馆原馆长高至喜发现。为此,高至喜远走宁乡县,千方百计寻找到姜景舒两兄弟。至此,尊口上的云雷纹残片才终于完璧归赵。 四羊方尊现藏中国博国家物馆; 8、饕餮纹鼓 商代晚期作品。1977年6月14日出土于湖北省崇阳县白霓镇大市村,是仅见的两面商代铜鼓之一,另一件在日本泉屋博物馆。因此这面饕餮纹鼓是国内仅存的一件青铜鼓,也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铜鼓,极为珍贵。饕餮纹是一种将兽面图案化的纹饰,故也称兽面纹,饕餮本是传说中的贪食恶兽。最早把青铜器上的兽面定名为饕餮纹的是宋代的《宣和博古图》 ,此后历代皆沿用这一名称。其特点是以鼻梁为中线,作对称形,宽鼻圆眼,横眉裂口,形象诡异神秘。商至西周的各类青铜器常以饕餮为主纹,地纹则配云雷纹。之后日趋衰落,一般出现于器物的耳部、足部。 湖北崇阳出土的饕餮纹铜鼓,通高75.5厘米,重42.5千克。造型奇特,主体恰似一横置的腰鼓,上有马鞍状冠饰,下有长方形支座,通体饰阴刻的云雷纹和乳钉组合的饕餮面。 饕餮双面圆睁,突起如杏。两端各有一圈以三列乳钉纹为饰的装饰带,用意象徵以钉将鼓皮蒙在鼓上。鼓面十分逼真地铸出蒙在木腔鼓上的鼍皮。那是一种很高超的模仿技艺。 铜鼓通高75.5厘米,饕餮铜鼓是商代晚期铜鼓,现藏省博物馆。这件通体用青铜铸成,铜缘犹碧,造型典雅,质地凝重,纹饰繁缛。 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9、三星堆纵目人面具 上:三星堆纵目人面具下:三星堆铜戴冠纵目面具 1980年在四川广汉南兴镇三星堆一带出土青铜人物立像和数十具青铜人头像、人面像。这些青铜人物及面具为距今约5000年前古代巴蜀文化遗存,相当于中原的殷墟文化早期。其中以二号祭祀坑出土的古蜀国青铜器“三星堆纵目人面具” 最具特色。 这批纵目面具共3件,分大小两型。其中A型2件较小,B型的1件则较大。两型纵目面具造型大体相同,略有差异之处有三点:一是A型面具额部铸有数十厘米高的精美额饰,称为“戴冠纵目面具”;B型面具额部正中则为一方孔,称为“纵目人面具”。二是两型面具的耳部大小与取势不同, “纵目人面具”的桃尖状双耳甚大,向两边充分伸展并向上耸起,有飞扬之势;“戴冠纵目面具”的耳朵构型与前者基本相似,但没有那么夸张,双耳取势基本平直。 “纵目人面具” 面具高31.5厘米、宽77.4;厘米、通高82.5厘米。其形象特征为:眉尖上挑,双眼斜长,眼球呈极度夸张,呈柱状向前纵凸伸出达16厘米;双耳向两侧充分展开;短鼻梁,鼻翼呈牛鼻状向上内卷;口阔而深,口缝深长上扬,似微露舌尖,作神秘微笑状。其额部正中有一方孔,可能原补铸有精美的额饰,可以想象,它原来的整体形象当更为精绝雄奇。 “戴冠纵目面具”面具双眼眼球呈柱状外凸,向前伸出约10厘米,双耳向两侧充分展开,额铸高约70厘米的夔龙形额饰。该面具出土时,尚见眼、眉描黛色,口唇涂朱砂。其整体造型意象神秘诡谲,风格雄奇华美,在三星堆各类人物形象中颇显特出。 两种面具为何都是纵目:有的专家认为:古文献记载蜀人始祖“蚕丛”的形象特征即为“其目纵;另外在中国上古神话中,还有一个人面蛇身、掌控天地明晦的天神“烛龙”,其形象特征是“直目正乘”,也就是“直眼球”。纵目面具的造像依据很可能与古史所记述的蚕丛和烛龙的形像都有关。除此之外,尚有几种不同意见:或认为它应是兽面具;或认为面具左右伸展的大耳是杜鹃鸟的翅膀,其形象应是古史传说中死后魂化为杜鹃鸟的第四代蜀王杜宇之偶像;或认为它是太阳神形象;亦有认为“纵目”应是“竖眼”之意,即如中国古代神话人物二郎神额中的眼睛,其形象可能是祖先神造像。等等。 三星堆纵目人面具的出土,在考古学上,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古蜀国的繁荣持续了1500多年后突然地消失了,其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 青铜人物立像和数十具青铜纵目人面具皆藏于三星推博物馆。 10、小臣艅犀尊 小臣艅犀尊及尊上铭文 “小臣艅犀尊”中的“小臣”,是官名,有人说是奴隶总管;艅(yú),一种大船;犀,一种珍稀动物,头上有一角或二角,是珍贵中药材。据说亚洲仍有犀牛生存,有印度犀、叭哇犀、苏门犀。苏门犀体态较小,又长有双角,此尊的造型与苏门犀的形象还是比较接近的;尊,是一种古代盛酒器。 “小臣艅犀尊”为商代晚期作品。清道光年间(一说咸丰年间)山东寿张县梁山出土一批青铜器,习称“梁山七珍”。“小臣艅犀尊”就是其中最为珍贵的一件。该件流于国外,现为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中知名度最高的中国藏品。国际上许多有关青铜器的学术书刊都把它作为中国青铜器的象征,刊登在书的封面上。 “小臣艅犀尊” 犀尊高24.5厘米。中国古代青铜器中有不少是以动物原型为造型的,有写实的一面,也有的以夸张的手法。从小臣艅犀尊看,造型就很有特色,头部前伸,鼓起的双眼圆睁,大嘴微张,上唇呈尖状下垂。鼻的上部竖立一尖状的角,额上也有一角。双角比例协调,比较写实。两只大耳朵耸立。犀身滚圆,肥大敦实,腹下为四只粗壮有力的短足,蹄为三趾。犀腹内空,为容器。腹背上有一圆口,从口部看应有盖子,现已无。器物表面无纹饰,在周围众多花纹繁复、造型优雅的青铜器中间,小臣艅犀尊更显得纯朴稚拙尊。 “小臣艅犀尊” 更重要的是犀尊内底有珍贵铭文27个字,记载了小臣裓夔制造这只尊的时间和原因: “丁子(己),王省夔京。王易(赐)小臣裓艅夔贝。隹(唯)王来征人(夷)方,隹(唯)王十祀又五。肜日。”内容是说:丁己日,商王来夔京视察。王赏赐给名叫“裓”的小臣(官名)一条大船和夔贝。因为商王在讨伐人方(即“夷方”),商王为此祭祀十祀又五,肜祭之日(肜 róng 中国商代祭祀的名称)。这段铭文不仅记载了小臣裓因得到商王的赏赐而感到很荣耀,于是制作了此器用以作为纪念,而且记述了商王征伐夷方的事情,有关这次战争也见于殷墟卜辞。夷方是当时商朝封地外围的许多方国部落中的一个。这些方国有的臣服于商王朝,有的则称霸一方,同商王及其诸侯相对抗,双方经常发生战争。商王征伐夷方,表明当时一个不愿服从商王朝而遭讨伐的小国。具有极重要的史料价值。 这段铭文气度宏伟,古朴雍容。其结体严整疏朗,笔意刚健浑厚,布白疏密成趣。 “小臣艅犀尊”现藏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