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名刹、高僧简介(七)(2)
http://www.newdu.com 2018-06-23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99、厦门市南普陀寺 为闽南著名佛教胜地,位于厦门市鹭岛名山五老峰前,背依秀奇群峰,面临碧澄海港,风景绝佳。1983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汉族重点寺院。 据明万历《泉州府志》和清乾隆《泉州府志》:南普陀寺始建于唐代会昌、大中年间。五代时有僧清浩在此结庐栖隐,净修佛法,始称“泗洲院”。北宋英宗治平间(1064-1067)僧文翠居此,参悟禅机,改称“无尽岩”;后来断臂和尚觉光改称“普照院”(按:清乾隆《泉州府志》所征引的何乔远《闽书》,将文翠误为断臂和尚,说成文翠将“泗洲院”改称“普照院”)。宋理宗景定五年至元世祖至元间(1264-1294)废。明洪武间(1368-1398),僧觉光复建。明代后期,寺田为豪右兼并,钱粮不足缴国课,岁入不足供香灯。至崇祯中(1628-1644),住持僧了蕴几欲弃寺而去。泉州开元寺诗僧觉光来厦驻锡,与名士阮旻锡、叶名高等唱和,交往甚密,因得诸名士支持,乡绅太常寺卿林宗载将其家族所购寺产一石八斗田地归还寺院,使普照寺香灯不灭。觉光又将寺迁建于山前,殿堂院舍初具,住僧常达百余众,号称中兴。但明末又废于兵燹。延及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靖海侯施琅收复台湾后驻军厦门,捐资修建寺院,并增建大悲阁,供奉观世音菩萨。因寺院位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之南,故更名为“南普陀寺”,聘请临济宗三十五世传人慧日法师为开山第一代祖师,寺名遂沿至今。此后,经历代住持僧如渊、景峰、省己、真衷、喜参等,以及兴泉永道道尹胡世铨等地方官员,多次募资新修扩建光绪二十一年(1895),已建成“三殿七堂”,具备中等禅寺规模,居厦门岛上诸佛寺的首位。此后数百年来,经历代住持如景峰、省已、喜参等诸位高僧多次相续扩建,至民国初年,已成三殿七堂俱全的禅寺格局,为近代闽南最具规模的名刹。 民国年间,南普陀寺有较大发展:南普陀寺原为临济喝云派师徒世袭寺院,民国十三年(1924年),喝云派法裔住持转逢和尚将寺院改为十方丛林道场,推选云门派传人会泉和尚为首任方丈,会泉接任后于第二年便首创闽南佛学院。
将南普陀寺改为十方丛林道场的转逢和尚之塔 民国十六年(1927),会泉首届方丈任满,自请退居,公推太虚大师继任方丈兼学院院长。当时太虚正担任中国佛教会主席职务,对推行佛教改革和改进僧伽教育极为重视,聘请大醒、芝峰、寄尘诸法师来闽南佛学院负责教务工作。大醒诸师追随太虚多年,是太虚推行佛教改革的得力助手,对僧伽教育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他们来任后,将禅寺和学院作为他们推行佛教改革和改进僧伽教育的实验基地,积极开展工作,并于十七年创办《现代僧伽》杂志,以广宣传。此时南普陀寺一度成为海内外佛教交流的中心。全国知名的一代高僧太虚、弘一、虚云、圆瑛诸大师,均曾来寺传经弘教,全国各地知名法师,如常惺、大醒、芝峰、蕙庭等相继来闽南佛学院担任教席。此外有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的学僧来院就学,一时群贤毕集,法幢高举,在国内外产生较大的影响,引起海内外佛教界的重视。与此同时,有些原在南普陀寺供职的职僧和法师,纷纷出国弘教。其中如转道,转岸、瑞等诸大师,民国初年即往新加坡创建寺院,开辟闽南汉僧南渡传教的基地;大虚大师在南寺方丈任内,受首任方丈会泉和尚的资助,前往西欧多个国家进行考察、访问。退居住持转逢和尚,曾行脚远赴印度、尼泊尔、缅甸、泰国朝圣、求法,后又经西藏往新加坡、马来西亚传教。三十年代末,退居方丈性愿法师南渡菲律宾传教、成为菲岛第一代开山祖师,此后,前往新马传教的还有广洽、广义、广净诸师。另外还有一批闽南佛学早年的教师和学僧,如演培,印顺、竺摩诸法师。他们在东南亚各国广弘佛法,深得海内外佛教界人士的推崇。 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战爆发,南普陀寺一度被驻军占住。时战火日迫厦门。闽南佛学院遭日机轰炸,寺中住僧和学院师生纷纷避入内地或出国。二十七年5月厦门沦陷后,先后由觉斌、会觉住持。但此时寺院已是僧众稀落,寺宇萧条,战前的盛况已成为过眼烟云和历史陈迹。抗战胜利后,民国三十七年(1948),南普陀寺为性愿法师六十大寿举办三坛传戒大法会,来自海内外求戒的缁素佛教徒1000多人参加受戒大典。济济满堂,极一时之盛。但不久由于时局紧张,集居僧众又烟消云散,南普陀寺又复凋零。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先后拨出巨款翻修寺宇殿堂,还在寺的右侧开凿“般若池”,后山新建转逢、会泉和尚的纪念塔。1958年大跃进,厦门对佛教寺院进行合并,各寺僧众集居南普陀寺,僧参加劳动,自食其力。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寺中宗教设施受到严重破坏,寺院住僧遭受猛烈冲击,纷纷离散,另谋生路。1982年,南普陀寺成立管理委员会,妙湛和尚任管委会主任兼任寺务监院。1988年又被公推为南普陀寺第八任方丈。妙湛和尚任职以后,于1985复办闽南佛学院,并首次招改女众学僧,使闽南佛学院规模不断扩大,设施日臻完善。十多年来,南普陀寺不仅旧有殿堂翻修一新,还增建了东、西山门、海会楼、普照楼,佛协办公楼、慈善楼、上客堂和禅堂等建筑,并依地势修建了万寿塔、水榭事、苏亭、庐亭、衡阳亭、清水亭、敬业亭,还建造了景峰和尚与喜参和尚塔墓、太虚大师和广洽法师纪念塔。现有建筑总面积已超过原有将近一倍。常住僧众有180多人。1994年又创办了全国第一所佛教慈善事业基金会,造福社会、回报众生,使千年古刹呈现前所未有的焕发恢宏之貌。1995年12月妙湛老和尚圆寂。现任方丈为圣辉大和尚。
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规模宏大,占地2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270平方米。寺庙坐北朝南,依山面海。中轴线主体建筑,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殿阁依山层层升高,层次分明,俯仰相应。东西两侧依次升高的回廊,回护三殿两侧,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主体中心,崇宏雄伟,殿前石庭平舒宽展,正中宝鼎香炉巍立,两侧白石宝塔高矗,更显广庭崇殿的庄严肃穆。大雄宝殿石柱上有副对联:“经始溯唐朝与开元而并古,普光被夏岛对太武以增辉”。这副对联将寺庙开基的年代和地理位置说得清清楚楚。 大悲殿是寺院的另一主殿,奉千手观音。清初施琅始建称大悲阁,为南普陀改称之由来。殿立于大雄宝殿后石砌多角形高台上,中隔两段石阶近三十级。主殿为斗拱结构的无梁殿,呈八角形三重飞檐,中间藻井由斗拱层层迭架而成,造型巧妙,结构严密,俗称蜘蛛结网。闽南信众崇奉观音菩萨,香火鼎盛。
清初施琅始建的大悲殿 藏经阁珍藏佛教文物丰富多彩,有经典、佛像、宋代铜钟、古书、清乾隆御碑八块,其中明万历年间血书《妙法莲花经》和明代何朝宗名作白瓷观音等最为名贵。寺里还有七座白玉如来佛塔和二座11层高的万寿塔。南普陀寺的殿堂楼院随分散建于地形复杂的山坡上,又以其实际使用不同,各具形式。但在整体布局中,均能以中轴线上的主殿为中心,高低俯仰相从,参差错落有致。所有建筑,一律采用古代宫殿式的重檐飞脊大屋盖,饰以杏黄琉瓦,使之统一协调。再以石构围墙将全寺建筑群环抱起来,如散珠承盘,形成一个整体。 重视环境建设,是近年南普陀寺建筑重的新趋向。纵观寺院内外到处有菩提嘉树垂荫,艺圃百花争艳,还在寺前山后的碧荷池畔和林泉幽壑之间,建造亭台、水榭、曲桥、花坞,使信众游客,在朝参名山古刹之余,领略山水林园的佳趣。南普陀寺的殿堂、楼院、门廊等石柱上,均镌有出自文人高士撰书的楹联,还有许多古今诗人墨客留下的诗词吟咏,其中有不少佳作,不仅格调清新,意境高越,还赋有时事记实的内涵,令后人在吟味中获得史疑佐证的契机。如宋人尉滕翔在咏“无尽岩”的诗句中,如实地反映了当时无尽岩下还是波浪翻滚的大海,以及山中野寺荒寂的情景,反证了所谓鹭岛全面开发前的中唐,即有人献地五十余亩以建昔照寺殿堂的误传。又如晚明与重兴普照寺诗僧党光和尚同时的鹭岛名士池显方,在题《五老山》诗的起句中,即以“十年古刹几残灰,重见天花散讲台” ,点出觉光大师重建普照寺的史实。 南普陀寺一带风光旖旎,寺庙依托五老峰,“五老凌霄”乃厦门八大胜景之一,以其挺拔秀奇著称。每遇山雨初霁,峰顶云雾蔚荟缥缈,如五位老人凌空而坐,所谓“圣德昭传东海岸,辉光普摄五老峰。山上林木蓊郁,奇石嶙峋,洞壑幽深,岩泉清冽。盘旋曲径,直上颠峰亭台。登于五老峰之巅,极目远眺,海空寥廓,波涛汹涌,浩渺无边;低首俯瞰,殿宇重重,烟霞蒸蔚,恍若仙境。俯瞰足下,梵宇琳宫浮现于云雾缥缈之间,恍若置身蓬莱仙阁之上,飘然欲仙,乐趣无穷。真不愧为“鹭岛名山藏古寺,梵宫胜景纳游人”;“喜瞻佛刹连黉舍,饱听天风拍海涛”。
五老峰下风光旖旎的南普陀寺 100、莆田市广化寺 广化寺全国有四处,分别是北京广化寺、福建莆田广化寺、河南洛阳广化寺和浙江台州广化寺。莆田广化寺福建省莆田市城南三公里处的凤凰山麓,环境幽静、建筑宏伟、历史悠久。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广化寺创建于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年),本为当地名士郑露三兄弟(世称“南湖三先生”)讲学之所,后献其所于金仙禅师(即开山祖师)取名“金仙院”。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经来自天台山的无际禅师募资拓建后,改名金仙寺。 唐朝景云二年(711年),金仙寺住持志彦法师奉诏入宫,讲解《四分律》,睿宗赐号为聪明禅师。因志彦禅师向睿宗奏报:隋时天台宗无际禅师持诵《妙法莲华经》,感召寺内石上涌出一股清泉,睿宗大悦,赐寺名“灵岩寺”,并命书法家柳公权书“灵岩寺”额悬挂在寺门之上。至此,灵岩寺名扬天下,被称为闽东一大丛林。 唐武宗会昌五年(845)诏毁天下佛寺,勒令僧尼还俗,寺僧灵敞、无了匿于民间。宣宗李忱继位,兴教复寺,禅宗南岳系无了禅师复出,主持寺院修建。咸通六年(865)寺为飓风所毁,住持涅槃募缘修复并创建山门。哀帝天祐二年(905),节度使王审知令人写经5000卷付寺入藏,并命监察御史、名士黄滔撰《莆山灵岩寺碑铭》以纪其盛。 宋朝时,凤凰山(又称南山)一带佛教寺庙盛极一时,在地方官支持下,共兴建了2寺、10院、120庵。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宋太宗赐额广化寺,并修缮庙宇,使之“檐楹相摩,轩宇层出” ,所属庵堂庙院众多,僧尼千余人。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廷始在莆田设置军州 “兴化军”,故民间有“未出兴化,先有广化”之说。云门宗传人机辩禅师曾来寺驻锡。 元惠宗至正元年(1341),寺遭火灾被毁。明洪武、永乐年间(1368-1424),僧慧广、源彻等相继营建,使其逐渐恢复当年盛况。明孝宗弘治年间(1488-1505),著名学者黄仲昭来游,有诗状其盛况:“风景无端拥寺门,望中山色几重分。泉声满室长疑雨,树影当窗半是云。一派禅房依涧转,数声清磬隔林闻。灵岩一百二十寺,多少楼台锁夕曛。”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侵莆,寺宇又遭焚毁。历任住持慧广、极中、源彻相继大力经营。万历八年(1580)住持慧广、智潜募建法堂,十六年(1588)住持云章、圆材主持修复溪声阁和大雄宝殿;三十九年(1611)住持法果建山门;翌年,住持真一与法果建藏经阁、巢云楼和香积厨。清康熙二年(1663),二胜和尚增建法堂。三十一年(1692),镇守福建兴化、泉州等处的总兵王万祥捐资进行全面修建,历时四载始竣,并将旧法海寺和小南山庵归入寺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台风毁寺。西塔院僧淡恒为修复寺宇,于同治八年(1869)东渡台湾劝募,备尝艰苦而宏愿未竟。至光绪十二年(1886)全寺除观音阁外,皆成瓦砾蔓草,寺内仅有2名僧人。光绪十六年(1890),善和法师住持广化寺,立志重建古刹。通过四方募化,陆续重建了大雄宝殿、客堂、禅堂、方丈、净行堂等,形成今天寺庙的格局。又于后山顶创建天马岩。三十三年(1907)本如建大悲阁。前此一年,善和和尚发愿赴京请藏经,途经厦门而圆寂。本如和尚继其遗志晋京,于宣统二年(1910)奉御颁《龙藏》7000余卷归山,随后本如和尚往南洋怡保募造藏经楼;于法堂之上加层增建,至1923年落成。1926年藏经阁落成。1933年修观音阁被称为广化寺中兴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化寺受到政府的重视与保护。1949年底住寺僧人约60人,土改中分到田地与山场。寺僧还管理龙眼、荔枝等果树300多株,种植香蕉500多株,加上山林100多亩,经济收入十分可观。1956年在海外侨僧及华侨的资助下,重塑天王殿内弥勒菩萨和四大天王像。至1965年,仍有57名僧人住寺,他们一边念经修持,一边耕种田地,看护山林,过着“农禅并重”的生活。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广化寺被迫关闭,僧人流散,佛像被砸,殿堂也改作厂房。文革之后,成立了“莆田县广化寺修建委员会”,对古刹按旧观进行全面修复。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海外侨僧和信徒的热心资助下,1984年12月,广化寺的主体修复工程宣告竣工。12月7日(农历闰十月十五日)举行了隆重的开光法会,中外佛教界人士1400多人参加这了一庆典。现任主持为学诚法师,为中国佛学院的研究生,接任方丈时年仅24岁,是全国重点寺庙中最年轻的方丈。目前全寺共有僧人200人。
莆田广化寺 广化寺坐西朝东,建筑上是以殿群、院落、楼阁、庑廊组成的一座大丛林。经过1980年这次的修复与扩建,总面积约4万多平方米。整座寺庙沿山势自然上升,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在坐西朝东的中轴线上,分布有照壁、牌坊、山门、放生池、天王殿(弥勒殿)、大雄宝殿、法堂(上为藏经阁)、卧佛殿(下为祖堂)等,全长385公尺,主体突出,巍然壮观。东侧次第为东罗汉殿、钟楼、五观堂、伽蓝殿、尊客尊、水云乡、圆通门、溪声阁等建筑。西侧次第为西罗汉殿、鼓楼、学戒堂、祖师堂、净行堂(念佛堂)、烟霞窟、方丈室、看山楼。寺后东西两角的最高的密林深处,相对耸立着观音阁和小南山,大雄宝殿为清光绪年间的建筑,建于2.7米多高的台基之上,面阔5间,进深4间,高22米,建筑面积837平方米重檐歇山顶,殿顶瓦片每块重3.2公斤。殿后部的外檐下还保存宋代的4根瓦楞形石住。大殿正中供奉着3尊高达5米的金身佛像。两侧列坐着十八罗汉像,也为泥塑金身,每尊高2.5米。 广化寺廨院有仙游凤顶,这种佛寺建筑样式在世界上只有九座:国内为广化寺廨院和莆田涵江如意堂;国外7所,为印尼的万隆协天宫、三宝垄大觉寺、苏门答腊喃嗙大兴庙、井里汶巴杞安潮觉寺、雅加达丹基百达新疆广化寺、苏门答腊巴东西兴宫与马来西亚的槟城吉打广福宫。
广化寺廨院独特的仙游凤顶 广化寺的历史文物:寺东侧有建于宋乾道元年(1165)的释迦文佛塔,塔高约36米,为石筑五层八角形仿木楼阁式建筑,系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塔旁的普门寺,是唐末御史黄韬所建的“东峰书堂”故址。天王殿前两座石经幢为宋治平二年(1065)造,呈五层八角形,一座无铭文,另一座刻着《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咒》以及捐金助建者的姓名等,是研究梵文汉译与莆田方言关系的珍贵实物资料。寺内还有“郑三先祠”,为纪念舍地建寺的名儒郑露三兄弟,祠内有一“开莆来学”的匾额。另有一“南山樾萌”石匾,是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真迹,十分珍贵。
治平二年的石经幢
宋乾道元年释迦文佛塔 广化寺最突出之处是僧人修持、寺庙管理有一套严格的制度,方丈、当家以身作则。僧人注意研读佛经、提高文化水平,发展佛教文化事业。1990年,广化寺被中国佛教协会列为全国三大模范丛林之一。1996年,广化寺与中国佛教协会还成功地举行了108天的规范传戒法会,这是建国以来为期最长、受戒人员素质最高的一次传戒法会。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曾先后于1981年、1990年两次莅寺视察,称赞此寺修持制度:“一入山门长道心,南山风范见传承。威仪秩秩斋堂里,粒米当思大众恩。”其二是:“律己其志刚,接物其气柔。学修不出门,声教及遐陬。如何办道场?傥于此间求。”
广化寺内修持的僧人 101、莆田市囊山慈寿寺 位于福建省莆田县江口镇囊山村,囊山位于福建莆田市区东北约20公里,主峰海拔639米,其巅峰峦重迭,累列莲瓣,遥望像古代人席地而坐所凭的“隐囊”,故名囊山。在莆田二十四景中被称为“古囊列献”。囊山寺为福建省著名古刹,在东南亚佛教界也有一定影响,在海外拥有六个下院:马来西亚的紫竹亭、观音亭、慈光亭,印度尼西亚的金德院、廖内岛妈祖宫和茂物福德庙。近年来,这些下院不断前来朝拜祖庭,增进了解和友谊。1983年,该寺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慈寿寺创建于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开山祖师为妙应和尚。妙应出行时有两只驯虎跟随,人称“伏虎祖师”,因此得名“伏虎庵”,后改名“延福院”。僖宗光启二年(886年),闽王王审知皈依妙应法师,为祝其母亲寿诞,遂将寺院扩建,并奏请朝廷,赐名“慈寿禅寺”匾额。唐代时该寺声名远扬,住寺僧人达千人。 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年),朝廷又赐慈寿禅寺庄田20顷为寺产,赡养寺僧。宋仁宗景祐初年(1034年),对寺院又进行了全面扩修,并建起了放目亭、云涛亭、苍霞亭、苏绿亭、石屏轩、松风阁、云卧堂、白云堂、海月堂、延寿堂、西来室、幻如室、净居室、放光室等等。常住僧人数百。景祐四年(1037年)后几十年中,寺遭3次火灾,经3次重建,日就寥落宋代,慈寿寺还充当驿站。据宋代制度:州县郡道除少数重点地设官驿馆舍之外,余皆利用庵寺作为宿站,由僧人负担招待。当时由福州抵兴化军城官道过江口迎仙馆(今馆后村)经囊山,定慈寿寺为宿站,寺于虎溪上建放目亭,有小沙弥司菑望,见有从南北来的官员夫马,即扯起亭上旗号,寺里即鸣钟集众整袈裟出山门迎接。理学大家朱熹在赴任同安主簿时,曾投宿囊山寺,曾有诗记其行程和感慨:“晓发渔溪驿,暮宿囊山寺。云海近苍茫,溪山拥深翠。行役倦修程,投闲聊一憩。不学塔中仙,前途定何事”。 元仁宗至元二十四年(1287)寺毁于火灾。至元二十六年(1366)住持深公重建殿堂,恢复旧观。元朝末年又毁于兵燹,僧众散尽。 明太祖洪武十一年(1378),住持道杰重建法堂,后续建祖殿。洪武三十一年(1398),住持湘江法师集资建香积厨、齐堂及厢房。成祖永乐九年(1411),住持永清法师重修毗卢阁、轮藏阁、钟鼓楼,后一行法师重建大雄宝殿。至宣德八年(1433),僧连城又一次修建殿宇,备斋房僧寮300多间,重现闽中名刹风采。嘉靖年间(1522-1566),慈寿寺遭到三次破坏,寺院被毁,残存的只有轮藏殿和一座钟楼。至万历年间(1573~1620),住持常列在莆人礼部尚书陈经邦的帮助下募缘重建。 清朝时,寺院一直衰败,未能恢复明朝初年的规模,雍正七年(1729),住持永陵于呈请莆田县,以寺产自列朝相沿至今,早已有名无实,奉准豁免应缴钱粮。光绪十一年(1885),住持通源法师见庙宇年久失修,发愿重兴,遂逐日诵佛号敲木鱼到处募化,重修了大雄宝殿。今天在大雄宝殿还挂着这样的楹联:“伏虎初兴慈寿寺,敲鱼重振古囊山”。 宣统元年(1909年)得海外侨僧之力,源智、慧贤法师相继兴建禅堂、齐堂、库房、客室、钟鼓楼、伽蓝殿、祖师殿、功德堂及左右两廊。1932年住持化光及证明、妙义法师又重建方丈室和山门。修建、增建工程延续到民国36年。为经久计,建筑物均采用砖木混合结构,廊门等均作砖券这些建筑都采用砖木混合结构,至今保存完好。1951年,在海外侨僧资助下,修建了辟支岩塔,创建荼毗场,增建了藏经阁。1956年,住持化光法师主持树立了《囊山慈寿禅寺历代中兴碑记》。到“文革”前,寺中仍住僧三十余人。“文革”中,囊山风景石、崖刻等文物古迹被当做“四旧”焚毁殆尽,寺僧30多人被迫还俗。僧众流散,佛事活动停了。1981年,囊山慈寿寺经政府批准作为佛教活动场所重新开放,僧人重新回到寺内,过着正常的宗教生活,同时募集资金,重塑佛像,对殿堂进行全面修复。1983年,慈寿寺被列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后,加快了修复的步伐。23名僧人,耕重田地、看护山林,开垦耕地,自食其力,“农禅并重”。现任寺院首座为能慈法师,66岁,福建仙游人,1955年出家。 囊山寺座北朝南,背靠囊山,面临南北洋平原。现有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大小殿堂30多处,屋舍150多间。寺的布局与莆田诸名刹基本相同,主要建筑物座落在中轴线上,依势而建,自下而上,有山门、佛殿、大雄宝殿等六进。左右两厢还有殿宇屋舍。面前第一进巍峨壮观的山门是1996年新建的,结构为城楼格式。上面的“囊山慈寿寺”题额是现代世界华僧会副会长释寂法师所书。
世界华僧会副会长释寂法师所书“囊山慈寿寺”山门题额 再上去第二进是80年代所建的山门。我们拾级而上第三进便是天王殿那是第四进大雄宝殿,它是寺的主要建筑部分。殿中供奉“三世佛”,中间那位是释迦牟尼;左边是药师琉璃光佛,他能为众生医治疾病;右边是阿弥陀佛,亦称无量寿佛。大殿两旁是十八罗汉。大雄宝殿的建筑物是清末按原式重建的,80年代进行整修。殿前石柱上有副楹联:“伏虎初兴慈寿寺,敲鱼重振古囊山”,说的就是妙应和尚开山建寺和光绪年间通源法师敲木鱼到处募化重修大雄宝殿之善举。 第五进法堂。左边殿堂为“妙应祖师堂”,供奉唐代开山祖师妙应和尚。第六进祖师殿建在辟支岩上,为妙应祖师当年开山时静修处,是近年才建的。整个殿宇用36根石柱支撑屋面。
大雄宝殿廊柱上楹联:“伏虎初兴慈寿寺,敲鱼重振古囊山”
慈寿寺内“妙应祖师堂”,供奉唐代开山祖师妙应和尚 慈寿寺文物、古建筑在明代嘉靖年间和1966年文革中毁坏殆尽。现存文物只有“虎石”碑刻,传说是伏虎祖师用竹杖所书,另有明代三只大铁鼎,每只直径一米,一次可煮大米饭100斤,可见当日寺院规模。大殿左边下廊庑后面空地上有口千年古井,相传是唐景福元年(892年)妙应祖师率众僧开挖的,后人称为“唐井”。另一古井相传为宋代所建。“唐井”旁那大石槽刻有“无咎”两字,下刻“熙宁岁在已酉十二月谨题”。此物系是宋熙宁间(1069)所造。 另有一座“慧薰塔”此塔为纪念开山祖师妙应大和尚。妙应(820-898年),俗姓黄,名文矩,字子薰,福建莆田县人,出家后法名涅槃,为人举止怪诞,常口出呓语,行踪不定。有时坐禅岩洞,数日不食;有时裸卧岩石,任蛟虫叮咬。因他出行时有两只驯虎跟随,人称“伏虎祖师”。妙应法师于乾宁五年(898年)七月二十日子时圆寂,终年79岁。八月十五日于法堂中起塔下葬,王审知奏朝廷赐谥妙应大师。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迁建于法堂西侧;南宋高宗绍兴间(1131~1162)诏加封明通禅师,赐塔名曰“慧薰”。
囊山寺“虎石”碑刻,传说是妙应祖师用竹杖所书 慈寿寺所在的囊山为风景名区,唐宋时莆田境内南山、龟山、梅峰佛教名山齐名为莆田佛教四大名山。其主峰海拔639米,其巅峰峦重迭,累列莲瓣,在莆田二十四景中称为“古囊列献”。 唐昭宗乾宁二年(895)进士、莆田文章始祖黄滔,宋代名臣蔡襄,南宋著名诗词人刘克庄,宋绍兴状元黄公度,宋理学家朱熹,明景泰年间状元柯潜,明万历间宰相叶向高及近代名人等来此游览或借宿寺中。黄滔有首《游囊山寺》,描绘了唐代囊山寺清幽的环境和游击队历史传说:“山有重囊势,门开两径斜。溪声寒走涧,海色白流沙。 庵外曾游虎,堂中旧雨花。不知遗谶地,一一落谁家?”明代宗景泰二年(1451)状元、莆田人柯潜有《囊山寺辟支岩》二首,则咏歌了明代囊山和慈寿寺一带的秀丽风物。其一咏囊山寺:“下马松关外,行行过虎溪。钟鸣知寺近,云暝觉天低。 涧底流泉滑,檐前古木齐。何时谢尘鞅,此地卜栖居”;其二咏山间风光:“借榻云深处,风窗夜不扃。兴来吟风月,睡起坐听经。鹤舞松阴碎,龙归雨气腥。明朝赋归去,山色为谁青明 ”。 102、莆田市光孝寺 广州、福建莆田、建瓯均有光孝寺。莆田光孝寺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胜利路中段。为闽南著名古寺,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光孝寺始建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光孝寺的所在地叫梅峰,古代又称梅子冈,因此山遍植梅树而得名。隋唐时,此地有座观音亭,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梅峰的所有者李泮固求观音喜得贵子,舍梅子冈山地l00多亩,扩建为佛教庙宇。北宋徽宗祟宁二年(1103),宋徽宗御书赐匾“梅林佛国”。翌年,又赐额“祟宁禅寺”。政和元年(1111年),敕改为“天宁万寿寺”。惠照法师时任万寿寺住持,将寺庙修缮一新。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住持惠泽等发愿铸造大钢钟。经过三次铸造,音色都不甚理想。直到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住持怀琇请名匠蔡通冶铸了一口铜钟,音色清朗,音量洪厚,凌晨时钟声可传到40里以外。从此,“梅寺晨钟”被列为莆田一景。绍兴七年(1137)时,宋高宗赐“报恩光孝寺”,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称光孝寺,一直沿习至今。光孝寺在宋代屡经扩建,殿堂雄伟,成为莆田境内四大丛林之一。在大雄宝殿边还建有梅峰书院,四周名士云集在这里谈经论道,著书立说,人称讲寺。梅峰寺住持惠深在法堂左侧建李公祠以纪念之。 元朝时,朝廷在寺内设“官讲”,使梅峰寺成为名符其实的讲堂。后年久失修,逐渐衰败。明成祖永乐六年(1408),住持规永法师予以重修。嘉靖四十一年(1562)全寺被入侵的倭寇烧毁,仅存大雄宝殿和钟楼。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由住持月珍法师募捐重修,后相继建起了伽蓝祠、香积、法堂、大士阁、山门和瞻拜亭。 清代顺治、康熙、雍正年间,光孝寺都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清顺治皇帝拜光孝寺维琳和尚为师,封其为玉琳国师,他皈依法名行痴。清康熙三年《重修光孝寺大殿碑》载:“光孝寺在郡治之南,距城二里许,隔岸尘嚣,虹桥锁断,背狮峰而面双水,极称形胜,且寺基弘敞,曲径重门,修廊广殿,金容晃耀,祉树青葱,凡信心登礼者,疑梵释放天之宫,从空而坠,不知人在人间也。”,足见寺院的规模宏大。光绪十三年(1887),钟楼失火,楼内那口宋代铜钟竞被火溶化。光绪二十五年(1899),由南洋回国的微嘉法师任光孝寺住持,四处集资,兴修了大维宝殿、方丈室、客堂、钟鼓楼、韦驮殿和禅堂等,又按宋时铜钟尺寸新铸了一口铜钟。钟高1.64米,外径1.04米,重1500公斤,音色洪亮。钟身铸有《大悲咒》、《钟咒》全文,共543字。微嘉法师弟子众多,有近百人卓锡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有海外廨院18座。从清朝末年始,光孝寺的维修费和日常开支都由海外廨院资助。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光孝寺彻底被毁:佛像砸坏,僧众遣散,殿堂改作他用。幸存者唯有清代一口铸铜钟。文革之后,光孝寺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海内外佛教界的努力下,经过十年重建,基本上恢复当年规模。现任住持为明旸法师。 光孝寺全寺占地面积为5.3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为1.8万平方米。整个建筑古朴大方,布局主次分明,锗落有致。光孝寺有三组建筑群: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分:六进殿堂:山门牌坊、天王殿、瞻拜亭、大雄宝殿、法堂(上为藏经楼)、大悲殿。左侧分布着伽蓝殿、钟楼、客堂、斋堂、僧舍、功德堂;右侧次第为祖师堂、鼓楼、净业堂、禅堂、方丈室等。整个建筑依山而建,次第上升。大悲殿建于梅峰之巅,为市区的最高处,殿阁高22米,登临远望,市区景色尽收眼底。大悲殿正中供奉着一尊坐式观音像,高近14米。其伽蓝殿、祖师殿、法堂、禅堂、祖堂、藏经楼、方丈室、香积橱、斋堂、寮堂、殿宇均为楠木木质结构,似此规模宏观之楠木建造佛殿,不但福建罕见,就全国而言,亦属少数。
建于梅峰之巅的大悲殿 光孝寺被誉为福建佛教之发祥地,在福建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光孝寺向为闽、浙、赣僧人求戒圣地,福建佛教法会,历代都以此为戒坛。明代鼎盛时,曾聚集千计僧侣。直至1949年二月十九日观音圣诞,还授最后一堂戒。而今在光孝寺受戒僧人,有许多是侨居美国、南洋、日本及香港传播法音者。 103、福清市万福寺 万福寺在全国有两座:一座位于云南省宜良县汤池镇涌金山,另一座即是位于福建福清市渔溪镇西北的黄檗山。该山古时以盛产黄檗木而得名。该寺距福州约70公里,1983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汉族重点寺院,也是日本佛教黄檗宗的祖庭。
福建万福寺 唐德宗贞元五年(78年),莆田人正干从六祖慧能处学禅得法后回闽,路经黄檗山,爱其山川灵秀,想起师父“遇苦即止”的赠语,因悟“黄檗味苦”,便开山结茅,募缘建寺,初名“般若堂”。贞元八年(792),又于堂之东向增辟院落,禅寺粗具规模,朝廷赐名为“建福禅寺”,俗称“黄檗寺”。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希运来此出家。他后至江西百丈山参拜怀海,得传心印后又返回黄檗山。怀海传希运、希运传义玄,黄檗山成为临济宗的发源地之一。宋时宗风犹盛,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临济宗杨歧派善果禅师从湖南沩山来此住持,达10年之久。元朝时逐渐衰微,寺几荒废。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寺僧大休得莆田周心鉴居士之助重修殿宇,香火盛极一时。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5),倭寇侵扰福建沿海,寺毁于战乱中。穆宗隆庆初(1567-1568年)僧中天发愿重修,并进京奏请藏经,苦候8年未果,竟圆寂于京师。其徒孙鉴源、镜源继承遗志又进京,越六寒暑,得邑人宰相叶向高之助,朝廷乃赐藏经678函、紫袈裟三袭,同时赐额“万福禅寺”,寺名一直沿用至今。鉴源、镜源回寺后即着手修建大殿与法堂,叶向高亦捐建一座藏经阁,寺院始起衰转盛。毅宗崇祯二年(1629)又建东西客堂,寺僧赴湖州金粟山广慧寺礼请密云圆悟为住持。崇祯六年(1633)密云退居,费隐通容禅师继席,隐元被推为西堂。崇祯十年(1637)隐元得传心印,住持黄檗山万福寺,他远到漳州、潮州一带募化,经过数年的辛苦经营,修建了大雄宝殿、法堂、山门、斋堂、钟鼓楼、库房、寮舍等大小30余处。同时,隐元还大力弘扬临济宗风。清顺治十一年(1654),隐元禅师东渡日本传法,在日本发展黄檗禅宗,黄檗山万福寺也因此而成为日本黄檗宗的祖庭。万福寺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寺又趋衰微,僧清馥一度募化修复。
万福寺具有唐代风格的大雄宝殿 1928年,万福禅寺突遭山洪之劫,寺院损失严重。1949年又罹火灾,千年古刹毁于一炬,藏经、文物焚毁殆尽。1957年春,虽经多方努力,仅于唐代故址修建法堂、方丈室两座,供僧众栖止,寺院全貌难以恢复。1966年,寺更遭灭顶之灾。1979年11月,日本京都黄檗山万福寺及所属各寺,以黄檗宗议会议长吉井鸠峰为团长的“日本古黄檗拜塔友好访华团”一行18人,首次来福清黄檗山拜塔谒祖庭,恢复了中断已久的中日两国黄檗山佛教的友好联系。其后,”日中友好临黄(临济与黄檗)协会”又多次组团来华访问。1983年,日本僧人在黄檗山建立了一座”日本黄檗山万福寺开山隐元禅师东渡振锡之地”碑以作纪念。1989年4月成立了”福清黄檗山万福寺修建委员会”,由已故福建佛教协会会长、厦门南普陀寺方丈妙湛老法师任主任,着手对万福寺进行修复,经过多年的努力,尤其是在海外华侨的资助下,黄檗山万福寺重建工程得以告竣,现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禅堂、隐元纪念堂等皆焕然一新。1997年12月8日,隆重举行重建落成暨佛像开光庆典。现寺中文物尚遗石槽三口,其中宋代一口有“僧淳生为四恩三有舍,庆历五年己酉(1045年)七月造,住持沙门复其”的题刻。万福寺一带岩、洞、石、岭、溪、潭、井、泉、庵、堂、塔、院,森严罗列,文化遗址很多:六朝梁代江淹在此留有吟咏,唐宣宗曾在此观瀑联吟,明代宰相叶向高在寺内有书联。 万福寺在海外的影响与清顺治年间任万福寺住持的高僧隐元禅师关系极大。隐元(1592-1673)是明清之际禅宗名僧,俗姓林,福建福清人。九岁就学,翌年辍学,以耕樵为业,23岁到浙江普陀山朝拜。泰昌元年(1620年)到黄檗山万福寺出家,拜大休的弟子鉴源法师为师,后四处参学《法华经》、《楞严经》,从密云圆悟(1566一1642年)受心印。祟祯四年(1631年)任黄檗山西堂,崇祯十年任住持。隐元法师前后住持17年,多方募化,修建了大雄宝殿、法堂、山门、斋堂、钟鼓楼、库房、寮舍等大小30余处,拾得万福寺殿阁宏丽,堂宇周密。同时,隐元还大力弘扬临济宗风,开堂说法,僧众逾千。
万福寺内隐元纪念堂 清顺治十一年(1654),应日本佛教界邀请,隐元禅师率僧众从万福寺出发,经泉州、厦门,在郑成功将军的支持下,东渡日本,到达长崎兴福寺。1661年,在日本皇室和佛教界的支持下,隐元法师在京都宇治醍醐山麓按福清万福寺规模式样,创建了“黄檗山万福寺”。隐元法师是继唐僧鉴真和尚之后又一位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历代日本天皇相继敕赐他“大光普照国师”、“佛慈广鉴国师”、“径山首出国师”、“觉性圆明国师”、“真空大师”等称号,在日本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隐元博学多才,精于建筑、医药、诗文、书法,还被日本奉为茶道的中兴祖师。把建筑、雕塑、书法、印刷、医药、音乐等大量先进文化传入日本,并在日本发展黄檗禅宗,1867年,日本黄檗宗衍为十一派,嗣法者4648人,成了日本佛教的一大盛宗。黄檗山万福寺也因此而成为日本黄檗宗的祖庭。日本的万福寺至今保存完好,被日本政府列为国家重点文物。它的格局是典型的中国明朝佛教寺院的布局,中轴线上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两侧回廊联接着钟楼、鼓楼、伽蓝殿、方丈室等,遥相对峙。殿堂内的四大天王、弥勒、韦驮、释迦牟尼等塑像都出自隐元弟子之手,与中国佛教寺院雕塑风格相同。寺内还有44幅匾额、56幅对联,都是隐元、木庵、即非等手书,十分珍贵。如隐元所书“宝殿落成日,坛花出现时”联,及“宫殿飞来松隐中,却容卤莽掣颠风,松仙影里呵呵笑,难得西来一老翁”诗句,都被日本政府列为“国家重要文化财”(国家重点文物)。隐元之后,日本万福寺十多代住持都是中国渡日的僧人担任。这里的佛事活动、僧人生活至今按隐元传下来的中国寺庙传统方式进行,念经的发音都带有福州方言的味。 目前,日本黄檗宗所属寺庙达500多座。日本佛教界称福清市的祖庭为“古黄檗”,称京都的万福寺为“新黄檗”。明灵舒居士有诗云此事:“天下两黄檗,此中山是真。碑看前代刻,僧值故乡人,一宿禅房语,经时客路尘。将行更瞻礼,十二祖师身”。
万福寺内隐元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