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名刹、高僧简介(四)(2)
http://www.newdu.com 2016-08-29 国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44、圆明讲堂 位于延安西路434号,由中国佛教协会首任会长圆瑛法师1934年创建。是上海佛教重要寺庙,系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在东南亚侨胞及港澳同胞佛教信众中有一定影响。其得名一取佛教的最高理论“圆遍十方,明照法界”之意;二取圆瑛和弟子明的前字组成。 圆明讲堂创立于1934年秋,是现代名僧圆瑛法师的道场,由弟子顾莲成夫妇捐赠。 1933年,大师皈依弟子顾莲成和夫人邢景贤两居士发心捐献祖传家产、延安西路私人花园用地,建造殿屋房舍,供养大师,命名为上海圆明讲堂,作为大师在沪弘法修持道场。次年八月落成,由大师主持落成大典及佛像开光仪式。1940年,在圆瑛大师倡导下设立圆明法施会,后又设立莲池念佛会,常年念佛,道场盛及一时。1945年,圆瑛大师又创办“楞严专宗学院”,培育僧伽人才。1953年9月19日,圆瑛大师圆寂,遗嘱将讲堂托付给他的弟子明旸法师。明公上人继承大师遗愿,弘宗演教不遗余力。但随着极“左”思潮的泛滥和“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讲堂的房产被工厂征用,宗教活动被迫终止。1983年夏,明公上人主持设立“圆瑛法师纪念堂”,建立玉佛殿。同年,讲堂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1988年9月,在明公上人悉心努力下,圆明讲堂全面恢复。1994年,又兴建了舍利殿文物室。1999年底,一座五层综合弘法大楼顺利落成。新大楼占地面积497.4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399.6平方米,增加了大讲堂、图书馆、阅览室、电脑房等设施。 圆明讲堂琉璃山门上面是仿古式檐顶,用淡咖啡色琉璃瓦砌成,双重檐下是两根盘金龙的柱子,柱前一对青石狮子。正中匠额正反两面分别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题的“圆明讲堂”和明旸法师书题的“佛光普照”。圆明讲堂内,除因寺院规制上的原因,未塑一般寺院的弥勒菩萨和四大天王塑像外,其他佛像、法器、设施一应俱全。天井坐南朝北有金装韦驮,庄严护法,一切有序。讲堂内有圆瑛大师一首七绝:“试看庭前月色,色色全彰古佛心。白雪任教春事晚,青松唯有岁寒姿”。另有明旸法师亲录的圆瑛大师联句:“静听夜半钟声,声声唤醒主人梦”观音殿的西面,是明旸法师亲自设计的“五百罗汉山”,殿背后有一幅名为“世界佛塔大会”的巨幅油画。后殿是玉佛殿,正中供奉一尊1.8米高的玉雕释迦牟尼成道像。 新落成的舍利文物殿殿中的舍利塔,依照缅甸仰光大金塔式样建造,全部用真金箔装贴,金光耀眼,东南西北上面各有一个小佛龛,内用水晶器皿供供养着共十颗舍子,这是辗转从印度请来,供佛教信徒瞻仰礼拜。殿四周陈列着世界各国政要、以及海内外佛教界人士赠送的各种礼品,琳琅满目。其中有两块雨花石,一块红色的是合掌观音像,一块黄色的是达摩面壁图,真称得上鬼斧神工,天然妙趣。 后殿为极乐世界殿,东西北三面错落有臻地布满百尊彩塑瓷像有不少近代佛教高僧大德圆瑛、印光、虚云、弘一法师及赵朴初居士等。 上海圆明讲堂 圆瑛法师纪念堂 圆瑛(1878—1953)法号宏悟,别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先后任福州雪峰祟圣禅寺、宁波七塔寺、天童寺、福州涌泉寺、林阳寺住持,扩建寺庙,订立规章。并先后在宁波、上海、杭州、扬州、南京、北京、天津、厦门、福州、潮州、长沙、武汉、台湾、香港及东南亚各国讲经弘法,并创办佛教讲习所、圆明讲堂、楞严专宗学院等,培育僧伽人才。 1934年,圆瑛法师在上海创办圆明讲堂后,就常住讲堂讲经说法,著书立说。1942年在圆明讲堂举办了圆明楞严专宗学院、上海圆明佛学院、圆明法施会,刊印圆瑛法师所著《楞严经讲义》等20余种经书,并设莲池念佛会,培植僧才,使圆明讲堂盛极一时。在佛学思想上,圆瑛法师以《楞严经》为核心,沟通天台、贤首、禅宗、净土四宗,博大精深,熔各宗于一炉,会禅净于一体,破除门户之见,消灭宗派争端。1953年,圆瑛法师世寿76岁时圆寂。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在圆演法师圆寂三十周年时写诗,这样评价圆瑛大师:“……领导群伦。作大佛事,维护和平。飞锡弥天……”,并为“圆瑛法师纪念堂”题写堂额和对联。圆瑛法师一生弘法心血所凝的文集,他的弟子明肠法师整理汇集,并以圆瑛法师的两个堂名“一吼堂”、“三求堂”之一命名《一吼堂文集》,又称《圆瑛法汇》出版,全套达数百册之多。 圆瑛法师纪念堂在1999年底新建一座五层弘法大楼二楼正厅。堂内陈列介绍圆瑛法师生前弘法利生、爱国爱教事迹和生前重大对外交往、讲经弘法的照片、文字和实物,还有数百件圆瑛法师珍贵墨迹、遗物、著作等“圆瑛法师纪念堂”中,还有六副楹联,四副为圆瑛法师遗墨:“奇花映水送清翠,盖迎风摇净影香”;“世味何如道味长,佛心本是人心转”;“棒唱声中旺祖意,根基队里见禅机”;“闲谈莫论他非,静坐常思己过”。 圆瑛法师纪念堂 十一、江苏 45、南京市灵谷寺 地处紫金山东南麓,南京市中山陵东面1.5公里处,南京最著名的寺院,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 灵谷寺前身是处于独龙岗的开善寺,六朝梁天监十三年(514),梁武帝萧衍为安葬名僧宝志而建此寺和“志公塔”。唐乾符中称为宝公院。南唐时为开善道场。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改寺名为“太平兴国禅寺”。元朝及明初称为“蒋山寺”。蒋山寺所在的钟山西麓,梁武帝时,其周围大小寺院已达70多所。到了明代,这些寺院历经沧桑,大部分被毁,仅存蒋山寺、宋林寺、竹园寺、志公塔、宋熙寺、悟真殿等几所寺院。,明朝建都南京后,洪武十四年(1381)明太祖朱元璋选择龙盘虎踞的钟山西边为皇家陵园,因为原寺塔距宫阙太近,又准备建明孝陵,于是下令将上述寺院全部迁往紫金山东麓。因为灵谷寺的地形是“左群山右峻岭”之间的一片谷地,所以命名为“灵谷寺”。寺庙建成后,明太祖赐额“灵谷禅寺”。灵谷寺初建时,规模宏大,殿宇林立,佛塔矗立,从山门到大殿,长2.5公里,占地约500亩,僧1000余人,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灵谷寺代有高僧驻锡,为东南一大名刹。明末战乱遭兵火劫难,只有无梁殿得以幸存。无梁殿是明代灵谷寺仅存的一座建筑,因殿内供奉无量寿佛而得名。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康熙皇帝南巡时,临幸钟山,御赐“灵谷禅林”匾额,并书“天香飘广殿,山气宿空廓”对联赐寺。清代中叶的灵谷寺,又恢复了昔日的盛貌。寺内殿宇如云,富丽堂皇,浮屠耸立。寺周有无量殿、万工池、志公塔、八功德水、梅花坞等胜景。清康熙、乾隆二帝南巡时,曾观临寺中,均留宸翰。.除现存外,当时还有金刚殿、天王殿、五方殿、毗卢殿、观音阁、禅堂、客室、方丈室等。除殿宇修复外,并有“灵谷八景”著称。这八景是:钟阜晴云,浮图秋月,古殿钟声,苍池松影,银杏栖霞,清泉咽竹,空衍应掌,曲水流筋。清咸丰年间天平天国定都南京时,,灵谷寺是清军江南大营的所在地,寺内建筑均毁于兵火。清同治年间重修,规模远不如前,仅有明朝龙五殿的部分建筑。“文革”期间,又遭红卫兵破坏,寺院被毁,僧人四散。文革以后又修复重建,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新寺占地500亩,寺内院落共有三重,西首为大雄宝殿,宝殿正中释迦牟尼塑像,左右为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殿两侧排列十八尊罗汉,东首院落原为观间殿,后改为玄奘法师纪念堂。 灵谷寺“左群山右峻岭,北倚天之叠嶂,复穹岑以排空,诸峦布势,若堆螺髻于天边”,寺院园林异常优美。昔日灵谷寺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曲径通幽,松木参天。进山门后要有五里多路,才可窥见琳宫梵刹。顾起元有诗赞曰:“山门才人人便悠然,十里深松上绿天。佛刹起诽皆垒障,僧寮汲水心尽飞泉”灵谷寺寺前有街,如拍掌而行,可引起回声如同奏弦,故名“琵琶街”。寺东有梅花坞,遍植绿梅,初春盛开,花繁如雪,香艳无比。这些胜景大都毁于清代太平天国战火,今仅存乾隆南巡时题材的“灵谷深松”碑。寺内现存著名文物有:无梁殿,藏有玄奘法师头骨的玄奘法师纪念堂、宝公塔、三绝碑、功德泉、第十九路军和第五军松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和第一公墓等。 南京灵谷寺 玄奘法师纪念堂在灵谷寺东首院落,原为观间殿,后改为玄奘法师纪念堂。里面有玄奘法师坐像,坐像前香案上供奉玄奘法师顶骨舍利宝塔高138厘米,长宽均为68厘米,通体金光灿灿,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殿祥设计并制作;由王殿祥大师继承人王亮,按照传统工艺,发挥奇思妙想,带领几十名能工巧匠耗时近半年完成的作品。宝塔的中部为正方形主体,主体四周有29面镂空雕饰宝相花围栏,和28个多棱莲花垂柱及30个多棱莲花立柱,加上四角莲花雕饰的四根立柱,使整个形状有如毗卢僧帽。宝塔的下部则为传统的须弥座。正面,一座九级台阶直通雕花门罩,寓意唐玄奘顶骨舍利由此而入供奉之所。灵谷寺里的其它布局和别的寺庙相仿。只是玄奘院门口左右两幅浮雕有所不同,每侧都刻有8个人物,共16个,为12生肖加上四大天王,这样的组合在寺院内很少见。
南京灵谷寺玄奘法师纪念堂 宝公塔 为梁天监十三年(514),梁武帝萧衍为安葬名僧宝志而建此塔。据《高僧传》卷十记载,宝志又作保志,俗姓朱,金城(甘肃兰州)人。传说出生在一株古树上的鹰巢中。一位姓朱的妇女井边汲水时发现树上有小儿啼哭,就将其带回抚养。“手足皆鸟爪”。七岁时宝志出家道林寺,师事僧俭,修习禅学,有很深的佛学造诣。常随身携带古镜、剪刀尺、扇之类的东西,披发赤足而行。“时或赋诗,言如谶记”。因其所作的预言多有灵验,因而名气大振,齐武帝、梁武帝和侯王士庶视为“神僧”,十分推崇。据说他杖头所挂的刀、尺、拂,就是用谐音的暗示,预言未来的三个朝代:刀削整齐,预言齐朝;尺用于丈量,预言梁朝;拂可掸尘,预言陈朝。所以后来南宋抗金大臣李纲称赞他:“宝公真至人,鸟爪金色身,杖携刀尺拂,语隐齐梁陈。”天监十三年,一日,宝志忽将佛堂中的金刚像搬出,自称“菩萨当去耳”,次日便无疾而终。宝志死后,梁武帝出资20万铜钱将宝志葬于独龙阜(今明孝陵所在地),其女永定公主则以汤沐之资为宝志修建了一座五层宝塔,即今宝公塔的前身。后逐步扩充成寺庙,取名开善精舍。传说朱元璋将此寺和塔以往钟山西麓今址时,挖出了宝志的遗体,见其端座于对合的两只缸内,“真身不坏,头发披身,指抓绕身数匝,”军士们无法搬动他,明太祖亲自前往赔礼,答应用金棺银椁厚葬,建灵谷寺并赐良田360顷奉香火,这才搬动了宝志和尚。民国时期为建阵亡将士公墓,宝公塔被迁至现址。据当时志书记载,塔下应埋有宝志棺椁,于是决定发掘塔基,挖得一小棺,外椁已经腐朽,棺内有一石函,内贮陶钵一只,钵内藏宝志的佛牙、舍利,另有石碑一方,记载了宝公塔从独龙阜迁徙灵谷寺的经过。 三绝碑 宝公塔前的志公殿内有一块黑色石碑,因碑上刻有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绘宝志像、大诗人李白所作的像赞,由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写,故称唐贤三绝碑。元朝又加刻了赵子昂写的《志公十二时歌》。明初因兴建孝陵,塔与碑随寺迁灵谷寺内。后来碑、塔亦相继毁坏;由于战火毁坏,到清代第三次重刻,清乾隆时按原拓片仿刻了一块立于塔前,碑额上端又增添乾隆手书“净土指南”四字。清同治时复建石塔于松风阁西侧。 南京灵谷寺宝公塔 南京灵谷寺宝公塔“三绝碑”按原拓片仿刻 无梁殿 原名无量殿,因供奉无量寿佛而得名;又因建殿时不用寸木,不设梁柱,俗称”无梁殿”。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无梁殿正背二面都有三拱门,左右各置拱形窗。殿立于台座上,作歇山顶,全部仿木结构形式,是一座明朝最早最大的无梁殿。殿为重檐歇山顶,殿宽22米,宽53.8米,纵深37.85米.外部飞檐挑角,恰似巍峨的宫殿,内部却如前后回旋的涵洞,深邃幽静.如此巨大的殿堂,不用寸土,无一根梁柱,全部用大型长方砖砌成拱圆殿顶,十分奇异。顶是重檐九脊琉璃瓦,屋脊上的3个琉璃瓦塔是喇嘛塔。其建筑结构改变了中国古建筑梁柱结合框架式的建筑传统。整座建筑找不到梁柱,全部用砖砌造而成。它采用了中国古代石拱桥的建造方法,由基层用砖先砌5个洞,合缝后叠成一个大型的拱形殿顶。虽说在中国其他的地方也有类似的无梁殿建筑,如浙江宁波保国寺。山西五台山显通寺、太原水作寺、四川峨眉山万年寺及苏州开元寺等,但在建筑结构和技法上,灵谷寺的无梁殿更显独特、完善。明英宗正统(1436~1449年)时,殿中祀三大佛,两帝立二十四诸天像,并藏经于殿内。清嘉庆(1796~1820年)间、道光十一年(1831年)均曾修葺。太平天国时,灵谷寺是清军江南大营的所在地,寺内建筑均毁于兵火。仅有砖结构的无梁殿保存下来。现殿内陈列着辛亥革命名人蜡像。 灵谷寺无梁殿 辛亥革命名人蜡像陈列在无梁殿内。有辛亥革命前后57位名人的蜡像。这些蜡像是依据当时的历史照片、资料,参照人物各种角度的镜头,按真人大小1:1制作的,共组成22组带有故事情节,蜡像造型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再现了革命先驱叱咤风云的生动场面。 1928年国民党中央决定利用灵谷寺旧址作为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以无梁殿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祭殿,名曰“正气堂”。无梁殿内四周墙壁上嵌有“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题名碑”110块,铭刻了33224位阵亡将士姓名。并以此为主轴分成三组,殿前置牌坊,殿后兴建阵亡将士纪念碑。现已辟为灵谷寺公园。 纪念塔有两座,分别是第十九路军和第五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在第一公墓墓地北侧梅花状墓墙东、西两端。碑于1931年始建,1935年完成,平面八角,全部以钢筋混凝土为主骨,高66米,共9层,以绿色琉璃瓦为檐,塔外绕有走廊(云座),围以石栏杆的平台,塔之中部用螺旋式,扶梯有260多级围转而上,每层每面有门通至塔外绕之平座(阳台);绕台可供鸟瞰中山陵景物,现为灵谷寺主要建筑物。 无梁殿“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祭堂”后,即是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分别由第一、二、三公墓组成。居中的第一公墓,为埋葬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日战争中阵亡将士。当时由于阵亡将士之多,公墓没能全部容纳,于是采取以师为单位,用抽签方法,从每一军阶将士中抽一名代表安葬。其中有第五军阵亡将士代表50名,第十九路军阵亡将士代表78名,合计128名,并各立碑以象征纪念“一二八”之意。于1933年06月入葬。第二公墓在灵谷寺东侧,1957年改建为邓演达烈士墓。第三公墓在无梁殿西侧,“文革”中已废。当时公墓区的所有墓穴,全以红砖砌筑为长方形,上盖水泥预制板,南北朝向,每墓前立一块约30厘米高的半卧形青石碑,不刻姓名,全以编号代姓名,而阵亡将士名单则在南京市档案馆保存。阵亡将士公墓区,分别由第一、二、三公墓组成。 “文革”期间,“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被改建为草坪花坛,后来灵谷公园在原第一公墓墓场中央种植一株南京最大的桂花树,曰“金陵桂花王”。这两座碑已成为南京市的抗日战争纪念地之一,作为向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南京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第一公墓墓场的老照片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在“文革”期间被改建为草坪花坛,今日上面有一株南京最大的桂花树,曰“金陵桂花王” 第十九路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灵谷塔 功德泉 在灵谷寺内。据说高僧昙隐云游钟山,忽闻金石丝竹之音,便沿着山崖,依音寻迹,见粒粒水珠顺着石缝落在青石板上,发出“嘀咕、嘀咕”的声音,发似轻拢慢捻的琵琶声在幽静的山林中回响,昙隐认为这是上天对世间人们的施舍,故称此泉为“功德泉”。此泉一清、二冷、三香、四柔、五甘、六静、七不痾、八不蠲饐,故又名“八功德水”。北宋天圣年间,史馆学士兰陵肃公访求到八功德水所在,买了八块石板,在泉眼四周立壁建井,并建亭其上,以保“灵源之甘冽”。此后,八功德水就成了井水。前人有诗云:“翠壁如屏旱不枯,一泓甘滑饮醒醐。高僧到此闻丝竹,还有金鳞对踽无”,八功德水原在紫霞洞东北的悟真庵后,悟真庵造来后,僧人用竹管引水,故又名:“竹递泉”。早在梁朝时,寺院僧人就用泉水为人治病,八功德水名传遐迩。后因战乱,树木砍伐,功德泉废。清朝,灵谷寺一带成为清军与太平军激战的战场,素负盛名的八功德水因战火只剩一壁井栏。 灵谷寺功德泉 46、南京市栖霞寺 位于南京市东北22公里处的栖霞山上,南齐永明七年(489)创建。隋吉藏在此创立我国佛教三论宗。梁朝僧朗于此大弘三论教义,被称为江南“三论宗”初祖。隋唐时代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当阳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为“四大丛林”。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三论宗以印度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三部佛典立宗,故称“三论宗”。又因注重宣扬“诸法性空”,亦称“法性宗”。此宗以“二谛”和“八不”之说为中心,发挥宇宙万法“缘起性空”之理。“二谛”即两种真理,具体指“真谛”(也称第一义谛,胜义谛等)和“俗谛”(也称世谛,世俗谛等)。它承认众生的各种认识.圣贤的各种说法,以及佛的言教也都具有一定的真理性,要人们不要把是非得失看得太重,有调和矛盾的作用;“八不”即“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这是印度佛教中观派对世界和人生所作的概要说明,指一切现象或事物都由因缘聚散而有生灭,实际上是无生无灭。如果认为有生或有灭,则是偏执于某个极端。“三论宗”以文殊菩萨为祖师,马明为二祖,龙树为三祖。在中国的渊源自鸠摩罗什译出“三论”后,被尊为高祖。鸠摩罗什弟子有300多人,其中以僧睿、僧肇、道生、道融最为出色,称为“关中四杰”。其中僧肇以其《肇论》最为出名,与鸠摩罗什并称为“什肇之学”。什肇之学原流行于北方,后得僧朗传播流入南方。当时江南“成实宗”很盛,“三论”的玄纲几乎断绝。僧朗来到江南,非难成识大乘师,破斥从来认为“三论”与“成实”一致的旧说,使三论学重旧纯粹。在栖霞山,僧朗游于法度的门下,后继承法度的栖霞寺法席。僧朗受学之后,始终隐居栖霞山,住止观寺,故有山中师、止观诠等称号,一生精研三论,成就卓著。梁武帝很器重他,遣僧怀等十人到栖霞山从他学习三论大义,其中兴皇寺法朗,长干寺智辩,惮众寺慧勇,栖霞寺慧布最有成就,称为“诠公四友”。僧朗的法嗣是僧诠,弟子几乎遍于全国,由于他们的宣扬,“摄岭三论”之学越发恢宏,在北齐初年达到极盛,僧朗被称为江南三论宗初祖。栖霞寺也以三论宗的祖庭而名扬天下。 僧朗的法嗣是吉藏。吉藏是三论宗“新三论”的创始人。吉藏七岁从法朗出家,勇猛精进,成为修持有道的高僧。隋朝平定江南后,吉藏往越州(今浙江绍兴)嘉祥寺说法,听众踊跃,世称嘉祥大师。后又应隋炀帝之请,住长安日严寺,完成三论注疏,是三论宗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高僧。在他手中完成了三论宗的理论组织,世称之为“新三论宗”,而称吉藏以前的三论宗为“古三论宗”。“新三论宗”将思维方法分为“生、灭、断,常、一、异、去、来”八个范畴,一一加以破斥,叫做“破邪显正”;而将“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去、不来”称为“八不中道”。其理论传承至唐渐衰,尔后历代固不乏其研究人士,但现在作为宗派已不能独立了。 栖霞寺在六朝时称栖霞精舍,唐时改名功德寺、隐君栖霞寺,南唐时重修栖霞寺改名为妙因寺,宋代又改名为普云寺、栖霞寺、严因崇报禅院、景德栖霞寺、虎穴寺(因栖霞山又名虎穴山)。明洪武五年(1372年)复称栖霞寺。清朝末年,太平天国与清兵作战时,栖霞寺毁于战火。现寺为1919年重建。以山多药草可以摄养故名摄山。仁寿元年,隋文帝下诏在全国八十三州造舍利塔,而以蒋山栖霞寺舍利塔为首。唐代寺运益隆,与台州国清寺、荆州玉泉寺、济州灵岩寺并称为“天下四绝”。清咸丰年间毁于太平天国战火。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重建,现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摄翠楼、藏经楼等,为南京地区最大的寺庙。 栖霞寺占地面积40多亩,共有大雄宝殿、毗卢殿、藏经楼三进,依山势层层上升,格局严整美观。寺前是一片开阔的绿色草坪,有波平如镜的明镜湖和形如弯月的白莲池,四周是葱郁的树木花草,远处是蜿蜒起伏的山峰,空气清新,景色幽静秀丽。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弥勒佛殿、毗卢宝殿、法堂、念佛堂、藏经楼、过海大师纪念堂、舍利石塔。寺前有明徽君碑,是初唐为纪念明僧绍而立。寺后有千佛岩等众多名胜。进入山门,便是弥勒佛殿。出殿拾级而上,是寺内的主要殿堂大雄宝殿,殿内供奉着高达10米的释迦牟尼佛。其后为毗卢宝殿,雄伟庄严,正中供奉高约5米的金身毗卢遮那佛,弟子梵王、帝释侍立左右,二十诸天分列大殿两侧。毗卢殿后,依山而建的是法堂、念佛堂和藏经楼。藏经楼内珍态着汉文《大藏经》7168卷,另有各种经书1.4万余册。在佛龛中供奉着释迦牟尼玉像一尊。藏经楼左侧为“过海大师纪念堂”,堂内供奉着鉴真和尚脱纱像,陈列着鉴真和尚第六次东渡图以及鉴真和尚纪念集等文物,这些都是日本佛教界赠送的,是中日佛教界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寺内还新建了玉佛楼,正中供奉一尊高1.5米,重390公斤的玉佛像,玉佛雕凿精细,装金着彩,是在栖霞寺出家现为台湾佛光山住持星云法师捐赠。 栖霞寺主要文物有明徵君碑、舍利塔、千佛岩等。 南京市栖霞寺 明君碑位于栖霞山门右侧碑亭内,亭内有明征君碑,是唐代上元元年(674年)为纪念栖霞寺创建者名僧绍而立。他曾几次被皇帝征为记室参军、国子博士等,都称病不去,隐居山中,故称“徵君”。碑文记述南齐隐士“明征君”即明僧绍,纵情山水,笃信佛孝,隐居栖霞山,皇帝历征不就;以及齐、梁两代在栖霞山大造佛像等活动情况。碑文为唐高宗李治所撰,也显示了对明僧绍五世孙、唐高宗宠臣崇俨的赏识。当时著名书法家高正臣为之书丹,另一书法家王知敬为之篆额。碑高2.74米,宽1.31米,厚0.36米。书法遒劲,字体与唐释怀仁集王书“圣教序”相近,为研究唐代宗教、历史特别是书法艺术的珍贵文物。碑阴另刻有“栖霞”二字,笔势雄健,相传系李治御书。该碑碑材为距今约2.8亿年前海相沉积形成的石灰岩(栖霞灰岩),是古人收藏的化石标本之珍品,实属罕见。 栖霞寺明徵君碑 舍利塔 位于栖霞寺寺外右侧,长江以南最古石塔之一。隋文帝仁寿元年(601),隋文帝命天下八十三州建仁寿舍利塔,栖霞寺舍利塔居其首,南唐时重建,是栖霞寺内最有价值的古建筑。石塔八角五级,高约十五米。基座围以勾线造石栏杆,为近代发掘五代原物复原。基座地面雕刻海水及龙凤鱼虾等图形,现仅残存一部分。基座之上为须弥座,座八面刻有释迦牟尼佛的“八相成道图”,有白象投胎、树下诞生、九龙浴太子,出游西门、窬城苦修,沐浴坐解、成道、降魔和涅槃。第一级塔身特别高,八角形,每角有倚柱,塔身正面及背面均雕刻版门,东北及西南为文殊(已毁)及普贤菩萨像,其馀四面为天王像。其上为密檐五级,其间刻有小佛龛。以上各层上下檐间距离较短,五层檐由下至上逐层收入,塔身亦有收分。檐仿木构瓦面,角梁端有环寺铃铎,尚存少数。各面均有两石龛,内坐一佛。檐下斜面上还雕刻飞天、乐天、供养天人等像,与敦煌五代石窟的飞天相似。塔顶原为金属刹,有铁链引向脊端重兽背铁环,后世改用数层石雕莲花叠成的宝顶。宝塔图像严谨自然,形象生动,雕刻十分精致,构图颇富有中国画的风格,为中国五代时期佛教艺术的杰作。历经千年风雨,虽有部分石檐毁坠,仍巍然屹立。整个舍利塔造型精美,不仅是隋唐时期江南石雕艺术的代表作,也是研究古代佛教、艺术、文化的珍贵实物。 栖霞寺舍利塔 千佛岩 位于舍利塔东,无量殿后山崖间,有“江南云岗”之称,是中国唯一的南朝石窟。据《栖霞寺碑》载,刘宋明帝间,处士明绍隐居栖霞山,夜梦山岩间有如来放光,于是发愿造窟,未果。南齐永明七年(公元489),次子明仲璋继承遗志,与僧智度禅师在西壁上凿佛龛,镌刻了三尊佛像,这三佛合称“西方三圣”,该殿也称“三圣殿”。“三圣殿”在舍利塔东,殿内供无量寿佛,又称无量殿,俗称“大佛阁”,为千佛岩中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石窟。阁内佛像坐身高十点八米,连座高十三点三米,观音、势至菩萨左右立侍,高十一米。造像身段匀称,线条流畅。三佛衣褶作风与云冈石窟酷似,而开凿年代比云冈石窟还早十七年。造像精致古朴,可与大同、龙门比美,其价值在于保存了南朝佛像的原韵,在江南尤其罕见。现在大佛阁前立的两尊石佛,原为舍利塔旁的两尊接引佛,高三米多,秀美典雅,与洛阳龙门石佛相似,亦为中国佛教艺术黄金时代的绝世珍品。梁大同元年(504)又传佛龛顶上出现佛光,因而齐梁两朝封建贵族如齐文惠太子、豫章文献王及臣民以为佛祖显灵,竞相捐资凿石造像,号称千佛而得名千佛岩。共计南朝造像有二百九十四座佛龛,佛像五百一十五尊。梁武帝天监十年(511),临川王萧宏将佛像加以装修,金碧焕然。以后唐宋元明各代均续有开凿,共计佛像七百尊。大佛殿往东有四龛相列,西边约有二十多窟,其馀皆散列于山岩上及岩北侧。龛内布局,或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窟门两侧有天王力士像。佛座下常蹲踞双狮。闻名遐迩的“东飞天”就在中102号佛龛中。漫步其间,常能见到古人题刻,其中以宋人陆九言的“古千佛岩栖霞山”楷书最醒目。 千佛岩三圣殿左侧的“石公佛”还有一传说:相传在雕凿最后一尊佛像时,锤轻,石纹丝不动;锤重,石块崩裂;不轻不重,仅冒火星,老是凿不成。眼看期限已到,石匠为免众人杀身之祸,便纵身跳进龛内,成了一尊一手举锤、一手拿錾的“石公佛”。这个传说体现了后人对明代著名的工匠王寿的尊敬怀念之情。 栖霞寺后千佛岩 千佛岩大佛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