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典籍网

主页 > 国学入门 >

中国历代著名道观、道长简介(六)(2)

25、上海白云观

习称“海上白云观”,原名雷祖殿,为道教著名宫观。原先地址为西林后路100弄8号,后因市政动迁,搬到黄浦区大境路259号,属道教正一派宫观。现为上海市道教协会和道教文化研究中心所在地,是今日上海道教研究、教务活动、培养人才、对外联谊之中心。


海上白云观

海上白云观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嘉定全真教道士徐至诚在东星桥建雷祖殿。光绪八年(1882)在仁济善堂绅的资助下,将雷祖殿移至今址。光绪十二年(1886)又扩建了斗姆殿、客堂及斋堂等建筑,光绪十九年(1893)又在上海商会会长陈润夫等人的资助下,再次扩建了三清殿、吕祖殿、丘祖殿,时占地面积达十四余亩,使其逐渐成为一座规模较大的全真道观;光绪十四年(1888)住持徐至成进京,在北京白云观方丈高仁峒与清庭官员的协助下,改其庙为“海上白云观”,并请得明版《道藏》一部计8000余卷,供于庙内藏经阁上,以“留镇山门”,同时采用了较为建全的北京白云观规戒,确立了海上白云观的全真十方丛林地位,后经徐至成十余年的苦心修行与惨淡经营,遂成为上海颇具威望的全真道观。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也就是建院后的十二年,上海海关查没了企图盗运出国七尊(五位天将和两位天师)明代铸造的鎏金铜像,无条件地移于白云观供奉。1966年8月23日夜,红卫兵冲进了白云观,把道士扫地出门,“经书”在天井里烧了三天三夜。这七尊神像被他们拉到,准备拖到冶炼厂融化。上海市博物馆知道后,出面提议将七尊铜像存放在博物馆里,就此铜像得以保留下来。文革以后,上海博物馆将七尊铜像归还白云观,并将另两座长期保存的道教铜铸神像归还道教界。一是真武大帝坐像,背侧有明万历末年铸造的铭文。另一是玉皇大帝坐像,高1.8米,重约3吨。现在该宫主要文物就是九尊明清铜像,这九尊铜像的铸技均极高超,是江南地区明代铜像的精品。


明代真武大帝铜像


明代龙虎玄坛赵天君铜像


清代玉皇大帝铜像

海上白云观建筑分前后两部分,前殿中为雷祖殿、藏经阁,东殿为客堂、丘祖殿,西殿分斋堂、斗姆殿等;后殿为三进,中为三清大殿,南为甲子殿、北为四御殿,东为救苦殿、西为吕祖殿、玉皇阁及钟鼓楼等建筑。三清殿内所供奉之张天师、许天师及五尊天将神铸,均为铜铸,高达177厘米,仪态端庄,面容慈祥,铸工精良,堪为上品。现保存部分建筑:灵宫殿、灵宵金殿、老君堂、雷祖殿等。。

白云观主要宗教节日有:玉皇圣诞(农历正月初九),老君诞(农历二月十五),雷祖诞(农历六月二十四),其他如每月朔望日(初一、十五),清明节(农历三月初),冬至(农历十一月中旬)等。

26、唐山玉清观

唐山玉清观,坐落在河北省唐山市北环路六号,火神庙与关帝庙之间。古开平镇有“九桥十八庙”之说,玉清观在开平古建筑中,原是一座规模最大的观宫。坐北朝南,占地约五、六亩,有“京东道教第一观”的美誉。《开平志》云其“倚燕山之脉,傍滦水之畔,望渤海之滨”,钟灵毓秀,是道教的仙宫福地。该观始建于汉代,后毁于宋朝战火之中,复建于明朝,初名“修仙庐”,宋以后名“澄清观”,明朝时为“玉清观”,1976年在“7·28”唐山大地震中震毁。

2002年,由唐山市政府划拨土地20余亩,道士董崇文道长筹资1200余万元,复建玉清观,历经五年,终于2006年竣工。


唐山大震后重建的玉清宫

今日的玉清观坐落在开平老城遗址北门(现开平温州商城北门外),坐北朝南,四进两围。过临街牌楼后,中轴线上依次修筑灵官殿、文昌殿、玉皇殿和主殿三清殿;东西两侧有钟楼、鼓楼、偏殿、斋堂和丹房(教职人员宿舍楼)等,九嶷琴社和唐山道家易经研究会等社团也在观内办公,整体建筑面积将达11000平方米。

玉清观牌楼四柱三檐,牌楼后第一进是灵官殿,单檐悬山顶,供奉道观的护法神——王灵官,左右陪祀方角、耿通二位大将军。

第二进是文昌殿,四角攒尖顶,仿北京故宫中和殿,供奉文昌帝君。文昌帝君全名“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他是主管人间文运功名的神仙。殿开四门,门上分别挂有“锦心”、“绣口”、“封侯”、“拜相”等匾额。

第三进是玉皇殿,单檐歇山顶,供奉玉皇大帝,全名“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主管三界群仙,一切祸福。左右陪祀托塔李天王和二郎神杨戬。殿前竖着一根旗杆,悬挂着绣有“玉清观”字样的黄布幡,此殿也是平日道众诵读早晚课的殿堂。

第四进是三清殿,为玉清宫主殿。殿前有汉白玉砌成的放生池,如同护城河般拱卫三清殿,池上有双桥如虹,过放生池,见汉白玉石阶,石阶中有一块“八仙朝三清”的丹陛石,雕琢精美。拾级而上,便能进入三清殿参拜。三清殿矗立在丹台之上,高大雄伟,重檐歇山顶。外九间六进,是最高规格的开间,如同北京故宫保和殿;内七间二进,砌上明造。合道家三六九天之数,两仪七星之理。殿内供奉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左右配祀中天紫微北极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南极长生大帝。观内重大法事道场均在此三清殿下。


唐山玉清宫主殿三清殿,石阶中有一块“八仙朝三清”的丹陛石

27、河南睢县袁家山道场

袁家山又称袁氏陆园、小蓬莱、吕祖庙,在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睢县城东南隅,原为袁可立的别墅,也是闻名遐迩的大道场,为一座全国罕见的明代船形建筑群,曾经四周环水,远望袁家山,俨然一艘小船荡漾水中,所以山门匾额为“小蓬莱”。现已改为睢县图书馆“前庭为阅览室,后庭为书库。内藏书籍书万卷”(《睢县文史资料·袁家山》)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列为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之一。


袁家山山门“小蓬莱”


全国罕见的明代船形建筑群袁家山

据清代康熙年间状元彭定求搜集成书的《道藏辑要》记载:袁家山为明兵部尚书袁可立于明熹宗天启年间(1621—1627)所建。明天启二年(1622),明皇帝派袁可立以右佥都御使巡抚山东登莱沿海一带,招募水师“备兵防海,赞理征东军务”据说有次袁可立乘舰船出海指挥将士与侵入琉球群岛的倭寇(一说后金军)作战,战船行至大海中间,忽然狂风大作,恶浪掀天,兵船险有倾覆之危,昏暗中恍惚吕洞宾现身于袁尚书面前,袁尚书急忙祷告保佑,煞时风平浪静,一仗取胜,归朝后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保。袁尚书以为是吕祖显灵相助,归里后在睢州大兴土木,仿照自己所乘坐的船舰形制建吕祖庙以还原,以后世代香火不绝,明清两代成为睢州远近闻名的大道场。由于建在水中,地势颇高,因称袁家山。又仿山东蓬莱阁体制而建,依山傍水,就高临下,称“小蓬莱”。据道光二十九年《重修袁家山吕祖庙碑记》,袁家山建筑群中有“吕祖庙”,即是纪念这次遭遇。袁可立字礼卿,号节寰,睢州人,万历已丑(1589)进士。曾任苏州府推官,颇有政绩。知府石昆玉清正廉明,被巡抚诬陷下狱,他不顾个人安危为之昭雪。任监察御史巡视西城时,发现宦官仗势杀人,他予以鞭打严惩,皇帝降旨赦免,袁可立维持原判,立斩不赦。因官员任免之事,袁可立上疏陈其利弊,言辞激烈,且击中时弊。皇帝震怒,俸禄被夺一年。后因忤权贵遭罢官削籍。光宗泰昌元年(1620),起为尚宝丞,升少卿,转太仆寺卿。时值边关告急,袁可立上书言七事,皇帝采纳,升右佥都御史,巡抚登莱。倭寇侵琉球岛,袁可立率兵出海平倭,凯旋后,升兵部侍郎,累官兵部尚书、太子少保。有《抚登疏稿》和《弗过堂集》登传世。


袁家山所藏董其昌所作袁可立像即题词


袁家山聚仙阁内壁画:袁可立与八仙

但据袁可立曾孙袁任的《袁任墓志铭》,袁家山实际上是袁可立于天启末年(1626—1627)袁可立致仕后所建:“当司马公(袁可立)在前明时,宦历中外,逮乞休归田,筑别墅、池林、山榭,逶迤十余里,不绝名花美石,极一时之胜”,因为怀念当年征倭的军旅生涯,便仿照大型船舰在睢州南城一汪碧水中建起这座别墅。史载袁可立任登州巡抚期间曾“造艅艎为海防”,他所作的《观海市诗》至今尚存山东蓬莱阁上,这些都可作为《袁任墓志铭》旁证。据《道藏辑要》:袁可立“晚尤爱道,故于陆园崇建殿宇数重,额曰:梦觉‘迷津’。设丹炉,最后高亭四敞,豁达清虚。上供长生大帝及八洞仙祖圣像,皆飞现云中。前后壁之间,留题圣迹颇多”。因为这个原因,袁家山在袁可立之后成为著名道场:每年从三月底到五月初,农历四月十三日至十七日有规模盛大的庙会,尤其是四月十四日吕祖诞辰礼节最盛,吸引着周边方圆数百里的善男信女。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睢州知州范阳洵率幕僚大修袁家山,事成后,州中名士各撰联题额,有诗赋曰:“花明柳暗兮恍是仙源,吹笛鸣剑兮鹤唳青天;神其醉止兮洞中高眠,佑我苍生兮亿万斯年”,由此可想见袁家山当年之盛。但据《河南通志·睢县采访稿》:袁家山在晚清曾改为“洛学书院“,民国年间为“睢县行政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袁家山尚有大殿三间,东西厢房各数间,殿中后壁有一洞,深邃幽暗,通向后山。传说吕洞宾曾在此修炼,故有吕洞宾木像一尊。殿后一土山高耸,上有八仙亭;外有壕沟、湖水围绕。春夏蒲苇丛生,垂柳依依。1949年,睢县人民政府指令于此处集存各种文物,并派有专人看守。大殿左侧建厢房十间,作为文物陈列室。此后,山阜、八仙亭、山门、庭院等曾多次整修,作为文化馆展览文物之用。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曾改作县第二机械厂宿舍。经过“文化大革命”浩劫后,1978年11月,房屋、山门改建、重修后,辟为睢县图书馆。(《睢县文史资料·袁氏陆园》)。2001年,睢县人民政府将董其昌书丹的“袁尚书大石坊”复修于袁家山山门之前。同一年,因睢州大道拓宽工程,仅存的袁荣墓被睢县人民政府迁葬至袁家山东坡。袁荣,袁可立八世祖。元末为陕西行枢密院知院,明洪武二年(1369)随明太祖征伐至睢,积有战功,仕睢阳卫百户,后代世袭其官,遂家于睢州(今睢县)。

近年来,在商业利益驱使下,一些建筑商在袁家山重点保护范围内竟劈去山基的后半部,构建大量违法房产谋取商业利益,使袁家山山基主体暴露无疑,已严重危及到袁家山古建筑的安全。


2001年复修的董其昌书丹“袁尚书大石坊”


2001年,因睢州市政工程,迁葬至袁家山的袁荣墓

从清代《睢州城池图》上看,袁家山建于袁可立尚书府第以南,与明崇祯帝赐修的东西两座袁尚书大石坊恰对峙在一条中轴线上,十分威严壮观。彭定求《道藏辑要》描述当时的袁家山是“四围林树高耸,岩壑水水。木清华景逾濯锦,上建纯阳宝殿。额曰:“梦觉迷津”。后供吕帝閤目睡像,趺坐胡床前,设丹炉。最后高亭四敞,豁达清虚。上供长生大帝,及八洞仙祖圣像,皆飞现云中。前后壁之间,留题圣迹颇多”。昔日的袁家山,前有山门,中有大殿,后有八仙亭,犹如三根桅杆;殿后有深洞,象征船舱,吕祖木雕供祀于内。周围湖水环抱,远远望去,形似一艘艨艟大船浮于碧波之中。山上苍松翠柏,茂林修竹,山下水波浩淼,杨柳依依,景色雄伟而壮美。

袁家山最高处建有望月台,台上有八仙亭,台下有纯阳洞。明清一些名流,如董其昌、王铎、钱谦益、孙承泽、方以智、侯方域、宋荦、田兰芳等都曾在此把酒待月,登高作赋。如王铎于崇祯六年曾在此作《甘露台》诗,描绘这里的自然风光:“台峭属云根,垂杨掩一门。洒阑疑野径,星摘冒山村。别具渔樵味,自然涯壑存。何须问白帝,造化在花源。清代著名书画鉴赏家张庚有《漫成》一诗,描绘登台所见之春日美景:“袁家山头晴霭暖,大佛寺前春流淙。青蒲出水仅三寸,白鸟过溪时一双”。每逢佳日节期,州内文人名士亦在此聚会,吟歌赋诗,抚琴欢唱,成为州中盛事。所吟诵的诗歌,后来荟为专集,名《蓬莱纪胜》。《睢州志·艺文》有诗赞曰:“金缕歌终撒瑟期,露盘丹炉几迁移;蓬莱盛事原难纪,但录当年待月诗”。但据乾隆时代本郡学者王祖恢《浮香阁轶闻绝句》诗云:“金缕歌终撤瑟期,露盘丹灶几迁移;蓬莱盛事原难纪,但录当年待月诗。”可见在王祖恢时代,蓬莱盛事已不复存在。


王铎咏歌的“望月台”位于袁家山最高处

28、天水市太昊宫

天水太昊宫,又称伏羲庙、人宗庙,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西关伏羲路,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明代建筑群。伏羲庙址原在白鹿山(即今卦台山),但卦台山的古建筑被破坏无遗;而天水城里的伏羲庙主要建筑、塑像和其它文物,却基本保存完好。一九六三年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水太昊宫

相传古时伏羲、神农部落聚集在渭水流域的天水,后人便修庙祭祀。金章宗明昌年间1190年至1196年间在今卦台山创修伏羲庙。元代统治者对“三皇”特别礼重。元大德三年(1229)成宗铁木尔下令全国各州、县,务必修建“三皇”庙以通祀之。当时,天水市作为秦州府治,又是成纪县的伏羲故里,因之,这里的“三皇”庙也便修得特别讲究。此庙就是如今伏羲庙的前身。该庙于元末毁于兵燹。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1483——1484年),开始重修;巡茶御史陈讲从嘉靖三年(1524)起,用了三年时间进一步开拓修缮,为伏羲庙的规模和布局奠定了基础。近五百年来,又先后历经明嘉靖十年(1531),清顺治十年(1653)、乾隆五年(1740)、嘉庆十一年(1806)、光绪十三年(1887),屡次扩建、维修,才成为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1949年8月至1955年天水市西关管理局接管伏羲庙,利用十三临时教养院遗留的纺织机组织生产。后又经甘肃省委批准,由天水师范学校迁进。1966年8月卦台山伏羲庙在文革“扫四旧”中遭毁,天水伏羲庙建筑遭局部破坏,“与天地准”匾及“一划开天”匾下落不明。天水师范学校搬出伏羲庙划归部队使用,直到1983年卦台山伏羲庙和天水才开始复建,1988年6月26日至6月28日天水市政府开始举办规模盛大的伏羲祭典活动。据《兰州晨报》报道:2012年6月22日上午9时50分,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甘肃省文化厅、天水市人民政府承办,甘肃省旅游局协办的2012(壬辰)年甘肃省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天水市伏羲广场举行。国家领导人,台湾国民党人士,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领导,国家有关部委,甘肃省四大班子领导,省直有关厅局领导,陕西省领导,关中—天水经济区代表,世界著名华人社团组织代表、港澳台同胞代表,部分知名专家学者、主要新闻媒体、参展企业、旅游团体等方面代表和天水市各界群众上万人参加祭祀活动。中央电视台视等媒体进行现场直播。


2012年甘肃省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

下面是《天水伏羲庙志》记载的关于伏羲庙的兴建修葺祭拜等主要大事记:

  • 金章宗明昌年间1190年至1196年间今卦台山创修伏羲庙
  •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至三十一年间(1280年至1294)秦州民间集资新建卦台山伏羲庙(元普奕《伏羲画卦台记》)
  • 元成宗贞元元年(1295)诏令全国对圣帝明王以时致祭。秦州立三皇庙,并于卦台山先天殿两侧建黄帝、神农庙陪祀伏羲(《元史·祭祀志》、乾隆《直隶秦州新志·艺文》)
  • 元顺帝至元四年(1344)秦州同知周赟参谒卦台山伏羲庙,重新厘定庙田,计一百四十五亩。规定每亩年租一斗作为春、秋祭祀费用。(元普奕《伏羲画卦台记》)
  • 元顺帝至元七年(1347)成纪县令何大用立《伏羲画卦台记》碑。碑佚,文存乾隆州志《补遗》中。
  •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诏令严禁全国通祭三皇,仅保留陈州伏羲陵园祭祀。秦州三皇庙废止,卦台山伏羲庙只允许民间祭祀。(《明太祖实录》、《明史·礼志》、《大明一统志》)
  • 明宪宗成化十九年(1483)秦州知州傅鼐在秦州西关外里创建太昊宫(明《新修太昊宫门坊记》碑)
  • 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4月至7月秦州士绅刘某等集资创建太昊宫门坊。秦州伏羲庙初具规模(明《新修太昊宫门坊记》碑)
  • 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明廷批复甘肃巡按御史冯时雍奏,准许在秦州卦台山建立伏羲庙(《明史·礼志》,乾隆《直隶秦州新志·建置》)
  • 明正德十六年(1521)明廷批复甘肃巡按御史许翔凤奏,准许将拟建于卦台山的伏羲庙改建在秦州。
  • 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陕西监察御史陈讲、甘肃巡按御史卢问之主持兴建秦州伏羲庙(明唐龙《重建伏羲庙记》)
  • 嘉靖十二年(1531)甘肃巡按御史方远宜、巩昌府同知李暹、临洮府同知王卿云主持兴建卦台山伏羲庙
  • 崇祯八年九月(1635)流动作战的农民起义军攻破伏羲城。(康熙《秦州志·灾祥》)
  • 清世祖顺治八年(1651)秦州营游击郭镇都捐资重修卦台山伏羲庙(州志《名宦传》)
  • 顺治十年(1653)秦州知州姚时采主持修葺秦州伏羲庙(光绪《秦州直隶州新志·建置》)
  • 顺治十一年六月(1654)秦州大地震。寺庙房屋倒塌,压伤人畜。
  • 乾隆四年六月至九月(1739)秦州知州李鋐、秦州州判吴三煜、秦州吏目郑重主持重修伏羲庙。(清李鋐《重修伏羲庙记》)
  • 嘉庆十年至十二年(1805—1807)秦州知州王赐均主持重修秦州伏羲庙(清邹曹纯《秦州知州王公重修伏羲庙记》)
  • 清德宗光绪五年(1879)秦州大地震。秦州伏羲庙破坏严重。(清姚协赞《重修伏羲庙记》)
  • 光绪十一年至光绪十三年分巡巩秦阶道姚协赞、秦州知州余泽春主持重修秦州伏羲庙
  • 民国二十九年至三十八年(1940—1949),军政部荣誉军人第十三临时教养院进驻天水伏羲庙。1941年,占用先天殿、太极殿等建筑物。1949年教养院等建筑物。1949年教养院逃往四川合川。(《天水文史资料》第一辑)
  • 民国三十三年(1944)7月13日蒋介石来天水视察,于同日参谒天水伏羲庙。(同上)
  • 民国三十四年(1945)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考察天水伏羲庙。
  • 1949年8月至1955年天水市西关管理局接管伏羲庙,利用十三临时教养院遗留的纺织机组织生产。
  • 1955年8月经甘肃省委批准,天水师范学校迁进天水伏羲庙,陆续增建和庙宇无关的建筑。(天水地区文化局档案资料)
  • 1963年2月11日天水伏羲庙列为甘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上)
  • 天水师范学校迁进1966年8月卦台山伏羲庙在文革“扫四旧”中遭毁,天水伏羲庙建筑遭局部破坏,“与天地准”匾及“一划开天”匾下落不明。(天水地区文化局档案资料)
  • 1969年4月天水师范学校搬出伏羲庙天水伏羲庙划归部队使用(同上)
  • 1972年4月天水伏羲庙当街两座明代大牌坊被拆(同上)
  • 1980年1月30日天水师范学校重新迁回伏羲庙,太极殿前面的建筑物由部队交天水师范使用。
  • 1983年9月3日卦台山建立碑亭两所,这是卦台山恢复的最早建筑。
  • 1984年3月卦台山伏羲庙戏楼恢复建成
  • 1986年4月天水市博物馆迁入西关伏羲庙。天水师范学校第二次迁出伏羲庙
  • 1988年6月26日至6月28日天水市政府举办规模盛大的伏羲祭典活动。天水西关伏羲庙先天殿前东西两侧各建朝房5间
  • 1992年8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视察天水,欣然题词“羲皇故里”(《伏羲文化》,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版)

目前的伏羲庙,坐北向南,占地一万余平方米。现存建筑为两门三进。全庙坊、亭、房、廊等建筑,严格安排在纵贯南北的主轴线两侧,布局对称而紧凑,现存主要建筑有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共6座。新旧建筑共计76间。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朝房、碑廊则沿横轴线对称分布,规整划一,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风格。由于伏羲是古史传说中的第一代帝王,因此建筑群呈宫殿式建筑模式。

沿天水城内大街西行来到伏羲路时,远远就可望见一座掩映在绿萌之中的大牌坊,那便是伏羲庙前大门。这牌坊,巍然矗立于高二米、宽六点五米、长十七点六米的台基之上。台基围以砖砌勾栏,东、西、南三面均有垂带式踏跺。拾级而上,可见牌坊面宽三间,单檐歇山顶,正脊两端饰有鸱尾螭兽;檐下斗拱为四攒七铺作,六抄单拱,两柱头有转角斗拱,均系精雕细镂的上乘佳作。对于研究明代木构建筑很有参考价值。牌坊正中,悬有巨幅匾额,上书”开天明道”四个大字,为清乾隆湟中观察史杨应举手迹,原先,伏羲庙门前东西两侧,还有横跨大街的两座牌坊,面向相,上楣分别题有“开物成务”、“继天立极”,已在“文革”中被毁。

今日天水太昊宫牌楼

庙门南面,与大门牌坊隔街相望,有一座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戏楼,三间宽,两层楼高,飞檐挑角,造型精巧。进大门牌坊,即入正门。此门五间门面,共宽十八米,进深两间。正中门楣,原挂有祖籍天水的明代著名书法家胡缵宗所书“与天地准”巨匾一方,文革中被毁,现悬挂“太昊宫”匾。这座正门,虽也经清代局部修缮,但其主体部分,仍然保留了明代建筑风格,实为难能可贵。至今,屋顶完整无损,正脊两端施龙吻,尾向内,背兽齐全,中央置宝瓶;脊身饰缠技牡丹。这套质朴典雅、玲斑剔透的饰品构件,工艺、艺术价值相当之高,曾引起国内不少建筑专家和艺术家的重视。


天水太昊宫正门

正门之后即是文祖殿。此殿虽系清乾隆三年(1738)重建,但其彩绘风格却保持了明代暖色基调。这里是伏裁庙建筑群的中心部分。正中位置为一月台,殿、阁、亭、榭,高下相间,与院内星罗棋布的株株参天古柏,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妙趣横生。民间说法,前后院内原来共有古柏六十四株,是按照伏羲八卦推演的六十四个方位栽植的。现在尚存三十七株,冬夏常青,生机盎然。这些忘年古柏,现已成了珍贵的文物树了。


文祖殿院内的古柏

先天殿在中院月台的当间部位。此殿异常宏大壮观。通高二十六点七米,纵深十三点五米,面宽七间,通长二十六点四米,是一座典型的明代风格建筑。采用早期”减柱法”建造大屋的成功一例。几百年来,天水地区屡次发生七级以上地震,而这座大殿始终安然无恙。殿顶上覆琉璃简瓦,正脊两端亦施龙吻,垂脊、戗脊施螭兽仙人。正脊中有桥亭火珠,脊面乃饰缠枝牡丹。其奇巧精致,耐人寻味。这座宫殿的门窗雕饰工艺,堪为上选艺术品,往往吸引不少游人,由于为其精美的工艺所倾倒,而总是流连忘返。这些门窗,全系木质结构,上面镂刻雕饰有金钱、艾叶、仙鹤、孔雀、蝙蝠、蝴蝶,还有二龙戏珠、鹿宿松下等图案,花纹细密,栩栩如生,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大殿中心有一神龛,供奉伏羲塑像方。像高五米有余,上根悬挂”文明肇启”匾额,系清代嘉庆年间秦州牧王赐均所书。伏羲身着树叶,端然而坐,双手托着刻有八卦的太极图。


先天殿内供奉的伏羲塑像

参考资料:卿希泰、唐大潮《道教史》、卿圣泰《中国道教》、钟兆鹏《道教小词典》、赵道一修撰《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陈垣《道家金石略》《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二十五史“释老传”,“中国丹道网”等互联网,《道德真经义疏》、《庄子注》、《重阳立教十五论》等《道藏》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