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名园简介(二):中国十大名园之苏州拙政园(5)
http://www.newdu.com 2016-08-29 国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3、东部景区 东区的面积约31亩,其规模大致以明朝王心一所设计的“归园田居”为主,该园可分为四个景区,据记载有放眼亭,夹耳岗,啸月台,紫藤坞,杏花涧,竹香廊等诸胜。中为涵青池,池北为主要建筑兰雪堂,周围以桂、梅、竹屏之。池南及池左,有缀云峰、联壁峰,峰下有洞,曰“小桃源”。步游入洞,如渔郎入桃源,桑麻鸡犬,别成世界。兰雪堂之西,梧桐参差,茂林修竹,溪涧环绕,为流觞曲水之意。北部系紫罗山、漾荡池。东甫为荷花池,面积达四五亩,中有林香楼。家田种秫,皆在望中。 因“归园田居”早已荒芜,现有的景物大多为新建,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主要建筑有秫香馆、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缀云峰等。园的入口设在南端,经门廊、前院,过兰雪堂,即进入园内。东侧为面积旷阔的草坪,草坪西面堆土山,上有木构亭,四周萦绕流水,岸柳低垂,间以石矶、立峰,临水建有水榭、曲桥。西北土阜上密植黑松枫杨成林,林西为秫香馆(茶室)。再西有一道依墙的复廊,上有漏窗透景,又以洞门数处与中区相通。
秫香馆秫香馆原为秫香楼,位于天泉亭北土山松岗之西,为拙政园东部最大的厅堂。现辟为茶室。秫者,稷、稻之精品的统称,宋人范成大《冬日田园杂留诗》有“尘居何似山居乐,秫米新来禁入城”之句。此处原来为归田园居之北界,墙外为北园,乃园主的家田,丰收季节,秋风送来一阵阵稻谷的清香,令人心醉。故于此建楼,以观赏农桑田园之景,秫香之名,亦由此得。王心一《归田园居记》载云:“折北为秫香楼,楼可四望,每当夏秋之交,家田种秫,皆在望中。”农田以北,则是苏州古城齐门一带的城墙,城上女墙雉堞亦历历在目,这是古代园林家极喜爱的“借景”,计成《园冶中》所讲的“斜飞堞雉”便是指的此类风景。王心一记中也对此赞美不已,谓“北则齐女门雉堞半挖中野,似辋川之孟城”。今日秫香馆四周景色开朗,南边隔水为山岛,是游人品茗休憩之好去处。 秫香馆为东部的主体建筑,面水隔山,为单檐歇山结构,面阔五间。屋柱都移在外部,形成围廊。两侧短窗,前后正中设落地长窗出入。馆内所有落地长窗裙板及夹堂板上,刻有四十八幅黄杨木戏文浮雕。共有48幅,一部为《西厢记》,另一部为《金玉如意》。其中《西厢记》一出中,有“张生跳墙会鸳鸯”、“拷红”、“长亭送别”等场景,雕镂精细,层次丰富,栩栩如生。夕阳西下,一抹余辉洒落在秫香馆的落地长窗上。加上精致的裙板木雕,把秫香馆装点得古朴雅致,别有情趣。当年复建此堂时,馆内所有落地长窗裙板及夹堂板上,均刻有《西厢记》人物故事图案,文革期间,园内职工将将图案翻入室内,以无雕刻的反面窗板向外,才免遭“扫四旧”之劫难,一直沿用至今未作改变。
兰雪堂拙政园东部之主厅。20世纪60年代拙政园园门由中部移至东部后,此厅成为入园游赏的第一景,位置十分重要。堂名取自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的诗意。据明王心一之《归田园记》所载,当时兰雪堂面阔五楹,爽垲整洁,“东西桂树为屏,其后则有山如幅,纵横皆种梅花,梅之外有竹,竹邻僧舍,旦幕梵声,时从竹来”。清初文学家沈德潜曾有《兰雪堂园记》专门记此景的美丽。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重建拙政园东部时,设计者细心查找原归田园居之资料,尽量按原来格式恢复厅堂建筑和周围景色。 今日游人一进仿古的园大门,便是一个较为开阔的朴素庭院,地面为浅色方石铺筑,三面粉墙相围,东边墙根下,一株百年女贞枝叶婆娑、姿态十分入画,正面墙中,以湖石砌成一雅素花坛,上以古松、奇石为造景主题,点明了古园的景色格调。花坛两侧为圆形洞门,是游人出入古园的通道,上有砖刻门额二块,左为“入胜”,右为“通幽”,其字体仿自明书画家文徵明之遗墨。穿过洞门,又是小天井,迎面便是兰雪堂。堂坐北朝南,内有中堂隔板区分前后。原先这里是六扇屏门式隔板,其裙板上刻有精细的廿四孝图,“文革”中被红卫兵焚毁。为了使游人入园后有一个总体印象,堂中隔板前置苏州漆雕厂制的艺术漆雕“拙政园全景图”,图上各著名景点按其方位错落布置,板北面则是一幅巨大的翠竹图。堂内除了花儿、琴桌等家具外,还有四块大理石屏,较具文物价值,亦显出江南文人园林主要厅堂的庄重和典雅。 与堂北一排落地长窗相对的是一座湖石假山,山形高下曲折,既是堂中静赏的主题,又起到一定的障景作用,使园内景色不致一览无余。山之西峰,较为高耸,颇具透漏之姿,题名曰“联璧”,山之中峰名“缀云”,轮廓飞舞多姿。这一组建筑、庭院及山石景连成一串,成为以平岗曲坞草地为特色的东部景区很重要的观赏主
芙蓉榭芙蓉榭拙政园东部一方形歇山顶临水风景建筑,位于主厅兰雪堂之北,大荷花池尽东头。芙蓉榭屋顶为卷棚歇山顶,四角飞翘,一半建在岸上,一半伸向水面,灵空架于水波上,伫立水边、秀美倩巧。此榭面临广池,池水清清,是夏日赏荷的好地方。荷池约略为矩形,东西长,南北窄,故西向的小榭前有很深远的水景。水中植荷,荷又名芙蓉,小榭之名也由此而来。当年王心一营筑归田园居时,这里为一派水乡景色:“池广四五亩,种有荷花,杂以荇藻,芬葩灼灼,翠带柅柅。修廊蜿蜒,驾沧浪而度,为芙蓉榭。”现游廊尚未恢复.然小榭已成为东部很有特色的风景,特别是夏晚在此赏景,待到皓月当空,清风、月影、荷香齐至,确能给观赏者带来美不胜收之感。小榭室内装修也甚为精美。中间置竹节圆台,周围为四只竹节圆鼓凳,梁下悬红木宫灯。榭临水的西面装点有雕刻精美之圆光罩,东面为落地罩门,南北两面为古朴之窗格,颇有苏州园林小筑的古雅书卷之气。
天泉亭位于芙蓉榭西北,是一座重檐八角亭。出檐高挑,外部形成回廊,庄重质朴,围柱间有坐槛,可以坐歇欣赏。四周草坪环绕,花木扶疏。亭北平岗小坡,林木葱郁。亭子之所以取“天泉”这个名字,是因为它的下面有一口井,此井终年不涸,水质甘甜,因而被称为“天泉”。拙政园东部之古迹纪念性建筑,据《乾隆长洲县志》记载,元朝大德年间,这一带有一座寺庙叫大宏寺。又过了百来年,馀泽和尚居住在这里,并建了一所“东斋”。斋前有井,称“天泉”。王心一建“归园田居”时,保留了这井,也使园中平添几许田园风光。 天泉亭立于芙蓉榭西北的大草坪中,草为紫薇草,浓绿如茵,草坪四周绿树相绕,景物较为疏朗,适宜于游憩、娱乐活动。亭北为缓坡土山,山上广植黑松,以创造平岗松林的风景意境。为配合八角形的亭子造型,建筑内部亦置一只八角形仿古木台,窗格、短墙上也均饰有八角形的图案。在拙政园东部,唯此亭为多边形,因立于空旷之地,此亭体量较大,但从远处看来,仍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景点
缀云峰为归园田居的园中景点一段太湖石,立于兰雪堂北绿树竹荫中,缀云峰的形态自下而上逐渐状大,其巅尤伟,如云状,状如云朵,岿然兀立,因得此名。缀云峰为江南四大名石之一(其余三块为苏州留园冠云峰,杭州西湖皱云峰上海豫园玉玲珑)。与之并立的还有一块太湖石,取名“联璧”。双峰并立像一个巨大的屏风,挡住来宾们的视线,这种“开门见山”的造园手法,被称作为“障景”,起着引人入胜的作用。 王心一《归园田居记》,兰雪堂前有池,“池南有峰特起,云缀树杪,名之曰缀云峰。池左两峰并峙,如掌如帆,谓之联壁峰。”两峰为明末叠石名家陈似云作品,所用湖石,玲珑细润,以元末赵松雪山水画为范本。1943年夏夜,缀云峰突然倾圮。后来,在园林专家汪星伯的指导下,重新堆成了这座高达两丈、玲珑夭矫的奇峰,如今此峰苔藓斑驳,藤蔓纷披,不乏古意
陈友冰编写 参考资料:陈从周《说园》、周雄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周武忠《园林美学》、罗哲文等《中国名园》、相关园志、陈友冰《应用美学》,互联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