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资治通鉴》 简称“通鉴”,编年体通史。由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编撰,历时十九年。这部书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供统治者“鉴于往事,资于治道”,所以叫《资治通鉴》。全书共294卷,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时间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历史。全书按朝代分为16纪,即《周纪》5卷、《秦纪》3卷、《汉纪》60卷、《魏纪》10卷、《晋纪》40卷、《宋纪》16卷、《齐纪》10卷、《梁纪》22卷、《陈纪》10卷、《隋纪》8卷、《唐纪》81卷、《后梁纪》6卷、《后唐纪》8卷、《后晋纪》6卷、《后汉纪》4卷、《后周纪》5卷。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该书条理清晰而条贯,作者把从周威烈王到后周世宗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实,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记述中重点突出,详近而略远,隋唐五代371年为全书重点所在,占全书40%,。其中《唐纪》所占篇幅最多,为81卷,其次为《汉纪》为60卷。很明显的他多次着墨在其中的贤明政治时期,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突出“资治”这一写作目的。 《资治通鉴》具有强烈的正统立场,在分裂时代,如三国,魏有〈纪〉,蜀、吴无〈纪〉;南北朝时代,南朝有〈纪〉,北朝无〈纪〉;五代有〈纪〉,而十国无〈纪〉。又如《通鉴》魏明帝太和五年载“(诸葛)亮帅诸军入寇,围祁山”对此朱熹曾表达他的不满,认为 “三国当以蜀汉为正,而温公乃云,某年某月‘诸葛亮入寇’,是冠履倒置,何以示训?”《资治通鉴》于叙事之后,皆有附论,共186篇。其中“臣光曰”有102篇,其余84篇是各家评论。司马光在政治观点方面主张法制永远不变,其政治思想比较保守。他曾说:“先王之法,不可变也”,在附论中,他认为象周威烈王命晋大夫魏斯等为诸侯,是弃“先王之礼”,废“祖宗之法”。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夫,晚年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散文家。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地区夏县)人,汉族。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中进士甲科,年方20。英宗(赵曙,1032~1067)继位前任谏议大夫,宋神宗(赵顼,1048年~1085年)熙宁(1068~1077)初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次年,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司马光把自己一生大部分精力都用在编撰《资治通鉴》上,自英宗冶平三年(公元1066年),至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共费时十九年。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精力尽于此书”。哲宗即位,还朝任职。元丰八年(1085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党,废止新法。数月后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 司马光著述颇多。除了《资治通鉴》,还有《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他在文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面的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涑水纪闻》、《类篇》、《司马文正公集》等。在历史上,司马光曾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人是孔子和孟子)。 35、《通鉴外纪》 北宋刘恕撰。主要是补充《资治通鉴》起点以前周烈王二十三年的史实。全书共10卷,另有年表5卷,完成于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作者曾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作者打算补充起讫时间以外的历史以拟取周烈王二十三年前编为“前纪”,后周周世宗显德六年以后的历史为“后纪”。后因病废在家,仅成“前纪”。因《国语》被称之为“春秋外传”,改称《通鉴外纪》。也称作《通鉴外传》,是我国最早的记述商朝以前历史的传记。 《通鉴外纪》还算不上史学名著,对后世影响也不大。但是,刘恕倾毕生精力于《资治通鉴》的修撰和补缺,其史学家高度的责任感和顽强不屈的精神是令人敬佩的。 刘恕(1032—1078),字道原,筠州(即今江西高安)人。少颖悟,读书过目即成诵。其父刘涣,精研史学,刘恕亦以史学擅名。皇祐元年(1049)举进士,未弱冠。初授钜鹿主簿,迁知和川、翁源二县。治平三年(1066),英宗下旨,命司马光自择英才编修《资治通鉴》。司马光荐刘恕同修,转著作郎。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凡遇史事纷错难治,则交刘恕。其时协助司马光的副主编共有三人,一为刘恕,一为刘攽、一为范祖禹。汉代由刘攽分修,三国至南北朝由刘恕分修,唐代由范祖禹分修。因言宜恢张尧、舜之佐明主,不应以财利为先,忤王安石变色,恕不少屈,寻以亲老告归。改秘书丞,仍令就家续成前书,遂卒于家。刘恕除预修《资治通鉴》外,还自著《五代十国纪年》和《通鉴外纪》等史著。 36、《绎史》 纂录上古到秦代史实的一部通史,清代马骕撰。《绎史》分为太古、三代、春秋、战国和秦代、外录五部分,共160卷。太古10卷,三皇五帝,自“开辟原始”至“黄帝纪”; 三代20卷,夏、商、周传说与故事,自“禹平水土”至“周室东迁”; 春秋70卷,十二公史事,自“鲁隐公摄位”至“春秋遗事”; 战国50卷,三家分晋至秦亡,自“三卿分晋”至“秦亡”;外录10卷,分天官、律目通考、月令、洪范、地理、诗谱、食货志、考工记、名物训诂、古今人表10类。 《绎史》在内容上既详载各代治乱兴替及其规律,又详载诸子百家之学说和典章制度方面的内容,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该书取材宏富,先唐典籍大致收罗齐备,唐、宋类书中所引已遗佚的古书材料,也适当采择。在材料上,除儒家经典外,广采百家学说,将经、史、子、集一例看待,互相印证。考订极为精详,容纳材料相当全面。 在体裁上,既具有记事本末特色,又糅合了编年体和纪传体的长处。诚如本书《征言》所云:“纪事则详其颠末,纪人则备其始终。十有二代之间,君臣之迹,理乱之由,名、法、儒、墨之殊途,纵横分合之异势,了然具焉。”在体裁上,除继续吸取《左传事纬》纪事本末体的体裁形式之外,还融合了其它各种体裁,颇有创新。书后还列世系图表与正文配合,包括《世系图》37种、《地理图》、《天象图》10种、《古物图》85种、《建制图》8种、《谱表》4种、《古文字摹印》8种。创集记人、记事、图表、书表于一书的综合史书体裁。这在以往的史书中属前所未有,“卓然特创,自为一家之体”。 《绎史》在马骕生前就有刊刻,顾炎武看到此书,认为是“必传之作”。时人还将马骕的《绎史》与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李清的《南北史合注》合称清初“三大奇书”。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皇帝南巡到苏州,特别垂问《绎史》之事,命大学士张玉书搜集马骕所撰史籍,令人至马氏本籍邹平,以二百两白金买下他所有著作的雕版,运抵京师,由内府收藏。钱穆在评价马骕《绎史》一书在清代的影响时这样说:“后此汉学家所为主要工作,如校勘、辨伪、辑逸,宛斯此书均已发其大例。即后此汉学家目光所注,从事整理研讨,以成学名家者,宛斯此书,亦已囊括其十七八。极清儒成绩所至,最要者不过为古史作发明,则宛斯此书,岂不已牢笼范围,而为之大扬榷乎?后大名崔述东壁,为《古史考信录》,亦多有从宛斯所谓‘事同文异’、‘文同人异’处著眼者则宛斯此书,影响有清一代经史考订之学,厥功至伟。”《绎史》的价值由此可窥一斑。 马骕(1621-167),字宛斯,一字聪御,清代历史学家。山东省邹平县 人。清世祖顺治十五年(1658)中恩科乡试举人,次年成进士,选授淮安府推官。以裁缺改任安徽灵璧县知县。1673年(圣祖康熙十二年)因急症死于官邸。人祀名宦祠,私谥“文介先生”。 马骕自幼聪敏好学,成年之后又遍涉百家之言,其在学术上的造诣和地位远远超过他的政治声望。他是清代前期享有盛名的古史学家,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毕生殚研经史,尤以研究夏、商、周历史著称,时人称其为“马三代”,先后撰有《左传事纬》、《绎史》、《十三代瑰书》等著述。《左传事纬》是他长期研究《左传》的心血结晶。他将《左传》所记史实编写成历史事件108篇,计12卷,另有《附录》8卷,成为一部以纪事本末体裁叙述春秋时代历史的通史。此书每篇都有他的精辟见解和详赡的史料依据,史评虽不免宣扬了一些封建观念,但其中不少独到深刻的见解至今犹给人以启迪。《四库全书总目》称:“骕于左氏实能融会贯通,故所论具有条理,其图表亦皆考证精详。”《左传事纬》的编纂,显示了马骕在史学研究方面的卓越功力与才华。丛书《十三代瑰书》收集了自周秦以下十三朝的经、史、子、集各类著作数百部,现仅存目次。 37、《资治通鉴纪事本末》 本书为“本末体”通史,南宋袁枢撰。袁枢编纂《通鉴纪事本末》的原因,除了给内外交困的赵宋封建政权提供安邦治国的药方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解决阅读《资治通鉴》的困难。由于《通鉴》记述了1300多年的史实,取材宏富,但它只是每年记述,对于一件事情连 续好几年的,它未能连贯记述,如果要了解其全貌,就要翻阅好几卷,读者很不方便。袁枢根据《资治通鉴》记载的重要史实,以事件为中心,按照《通鉴》原来的年次,分类编辑,抄上原文,把司马光的史论也抄上,每事标以醒目的题目,而袁氏本人没有发表意见,也没有加上一句话。这样,共编集了239个事目,始于《三家分晋》,终于《世宗征淮南》,记述了1300多年的史事,共42卷。袁氏虽然只用了大约两年的时间编写《通鉴纪事本末》,但他熟读《通鉴》却花了不知多少年的时间。他不但要熟读《通 鉴》,了解其全部内容,还要吃透司马光的史学见解。 袁枢最大的贡献,是开创了以纪事为主的本末体,实现了史书编纂体的突破,从而出现了编年、纪传、纪事本末三足鼎立的体例。编年体以“时”为中心,纪传体以“人”为中心,两者各有千秋,而检索不便则是它们的共同缺点。而袁枢创立的以“事”为中心的纪事本末体裁,却弥补了编年与纪传体的不足,因而丰富了史学内容,正如清代著名历史学家章学诚所评论的那样:“因事命篇,不为常格,……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决断去取,体圆用神,……故曰:‘神奇化臭腐,而臭腐复化为神奇’。”(《文史通义·书教下》) 袁枢跟司马光一样,始终恪守“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原则。因此他在编立标题,抄录史料时,对于灾异、符瑞、图谶、占卜、鬼怪等绝少加以采用,即使稍有涉及,也是作为起警戒作用而引用的。袁枢还 十分重视汉族政权的恢复事业,对于“祖逖北伐”、“宋明帝北伐”等,大书特书,而对于进据中原及举兵南犯的少数民族上层统治分子,则视为“石勒寇河朔”,“赵魏乱中原”。所以当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到《通鉴纪事本末》一书时,立即推荐给宋孝宗。宋孝宗阅读时,赞叹地说:“治道尽在是矣。”(《宋史·袁枢传》)孝宗命令摹印十部,以赐太子和江上诸帅,命熟读之;还提升袁枢为大宗正簿。 另外,由于《通鉴》流传已久,传抄刻印,难免会有错误。《通鉴纪事本末》原抄《资治通鉴》,但对《通鉴》的校勘却起了一定的作用。所以我们读书时,可以把两书互相校勘。 袁枢(1131—1205年),字机仲,南宋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中进士,历任温州判官、严州教授、太府丞兼国史院编修、大理少卿、工部侍郎兼国学祭酒、右文殿修撰、江陵知府等职。《通鉴纪事本末》即是任严州教授时所作。袁枢晚年喜易,著有《易学索引》、《周易辩异》等。 38、《续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写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为止。《续资治通鉴》则上承《资治通鉴》,起自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迄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以编年体形式记载宋、辽、金、元前后四百零九年的历史,作者为清代的毕沅。 毕沅积二十馀年之力,四易其稿,以宋、辽、金、元四朝正史为经,以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为基础,参以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叶隆礼《契丹国志》及各家说部、文集约百数十种,记述详明,文字简要,取材宏博,考证谨严,编排合理,总引资料达三百余种。《续资治通鉴》纠正了以往宋史专著详北宋略南宋的偏颇,还增加了少数民族的资料。梁启超对该书评价极高,以为“有毕《鉴》则各家续《鉴》皆可废也”。 毕沅(1730—1797年),字湘衡,号秋帆,因从沈德替学于灵岩山,自号灵岩山人。清经史学家,文学家。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进士,廷试第一,状元及第,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五十年累官至河南巡抚,第二年擢湖广总督。嘉庆元年(1796年)赏轻车都尉世袭。病逝后,赠太子太保,赐祭葬。 39、《续资治通鉴长编》 《续资治通鉴长编》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中国古代私家著述中卷帙最大的断代编年史。原本980卷﹐今存520卷。南宋李焘撰。李焘仿司马光著《资治通鉴》体例始自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年间,迄於宋钦宗赵桓靖康年间,记北宋九朝一百六十八年事﹐定名《续资治通鉴长编》。 《续资治通鉴长编》资料丰富。作者本著“宁失於繁﹐无失於略”的原则﹐於正史﹑实录﹑政书之外,凡家录﹑野记,广徵博采。同时考证详慎﹐多有依据。凡记载不同者﹐则两存是说﹐时附己见﹐以注文标出。作者搜集材料时,“作木厨十枚﹐每厨作抽替匣二十枚﹐每替以甲子志之。凡本年之事﹐有所闻﹐必归此匣﹐分月日先後次第之﹐井然有条”。该书自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至淳熙四年(1177)﹐分四次上进:乾道三年(1167年),李焘至南宋朝廷任兵部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官,负责修撰神宗至钦宗四朝国宋及徽宗实录,这一时期的《续资治通鉴长编》的修撰工作大大加快。第二年,李焘又奏进太祖至英宗五朝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共一百零八卷。淳熙元年(1174年),李焘第三次进书,是神宗至钦宗四朝。淳熙十年,最后一次进书,终于完成了这部卷帙浩繁的史学巨著 第二是继承和发展了“考异”的优良传统。司马光在著《资治通鉴》时,著有《通鉴考异》,在书中排列不同材料,说明自己取舍的原因。《续资治通鉴长编》也采用了这一考异的方法,“若旧本有误处,及有合添处,即当明著其误削去,气添处仍具述所据何书,考按无违,乃听修换,仍录出为考异;不然则从旧,更勿增改。”《续资治通鉴长编》注文多达一万二千余条,七十多万字。清人黄廷鉴以此评价很高,认为“其中分注考民划详引他书,而于神、哲之代尤多。李焘虽然在政治见解和史学观点上和司马光很接近,但对司马光的《涑水记闻》、《日记》等并不是照单全收,而是有所取舍、有所保留,特别是反映司马光政见且为神宗粉饰的《神宗实录》更是如此。相反,对王安石也能公正对待。虽然李焘“耻读王氏(安石)书”,反对王安石的政治主张,但在《续资治通鉴长编》的正文和注文中也能不以私论害公议,公正、客观地评价王安石变法期间的一些措施、事件和人物。 《续资治通鉴长编》因为篇幅太大,故成书时就没有全刻,而只是由秘书省按《续资治通鉴》的规格抄写了一部藏于皇家秘室。清乾隆年修《四库全书》时,四库馆臣从明朝《永乐大典》里录出《续资治通鉴长编》入《四库全书》,但《四库全书》录入的不是全本,缺徽,钦两朝事迹等。嘉庆二十四年(1819)张金吾用活字排印爱日精庐本。光绪七年(1881年)浙江巡抚谭钟麟命黄以周等以《四库全书》本《续资治通鉴长编》校爱日精庐本《续资治通鉴长编》,印成浙江书局本。1979年﹐中华书局开始分册出版《续资治通鉴长编》点校本﹐是以流行的清光绪浙江书局刻本为底本﹐用辽宁图书馆﹑北京图书馆藏本和文津阁本对校﹐改正了不少错讹。 李焘(1115~1184)﹐字仁甫﹐一字子真,号巽岩,四川眉州丹棱人。绍兴八年(1138)进士,历任华阳主簿、雅州推官、荣州知州、潼川府路转运制官、兵部员外郎兼礼部郎中﹑实录院检讨官﹑修撰等职。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春,李焘上书要求致仕,孝宗未允,数次派人看望病情,病愈后,任敷文阁学士,并以比致仕。 40、《续资治通鉴纪事本末》 本书体例同袁枢编纂的《通鉴纪事本末》,为“本末体”通史。为清代学者李铭汉与其子李子锴共同完成,全书共110卷。主要依据清代学者毕沅的《续资治通鉴》编纂而成。体;体例上按历史事件标立卷目,详细叙述了宋、辽、金、元4个朝代的历史,主要时间界限为宋太祖960年至元顺帝1341年。是继《续资治通鉴》和《通鉴纪事本末》之后又一部对《资治通鉴》的补充完善。 李铭汉甘肃武威人,此书系家刻,不易得,可以《宋史纪事本末》和《元史纪事本末》代替阅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