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永修县真如寺 位于江西省永修县西北永修县西北的云居山山顶“莲花城”内,距南昌市约七十公里。真如寺在全国亦有七座:上海真如寺、长治武乡真如寺、江苏江都真如寺、乐清市磐石镇真如寺、福建省霞浦县真如寺、山西省繁峙县真如寺和江西永修县真如寺。其中永修县真如寺是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刹,以其秀丽天成的风景和佛教禅宗著名道场被人们称道,为中国佛教“三大样板丛林”之一(另外两所为四川成都道劫寺,福建莆田光华寺),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位于高山之巅的云居山真如寺 永修县真如寺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当时道容禅师与司马头陀同游云居山,登上山顶时,见这里地平如掌,湖澄如境,四周龙珠峰、袈裟峰、钵盂峰、象王峰环列如屏障,就在这里开基建寺,因山峰常年云蒸霞蔚,故取名云居禅院。道容建寺后,与弟子全庆、全诲等相继居住约70年之久。至唐僖宗时赐寺名为“龙昌禅院”,僖宗中和三年(883),道膺禅师应邀住持龙昌禅院前后三十年,才使此寺闻名天下。道膺法师(835—902),是佛教禅宗五宗之一曹洞宗洞山法系的传人。道膺到云居山弘法,僧众云集,达1500多人。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一1016),宋真宗敕改名为“真如禅寺”,一直沿习至今。宋代曾对真如寺多次进行大规模的营建,当时有僧众500名。元仁宗延佑七年(1320),僧妙心移至今址(后山门5号)。元朝末年,兴盛了三百多年的真如寺在火灾中化为灰烬。明初,寺院的殿堂房屋、湖田山产逐渐被当地豪右侵吞盘夺。 明洪武年间及弘治年间,僧道馨、法雷2次重修。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北京万佛堂住持洪断和尚到云居山重建真如寺。神宗母亲“慈圣皇太后”得知消息后,派使赐予紫衣等法物和一尊千华卢舍那佛铜像,铜像高达丈余,还赐了《大藏经》一部共678函。万历三十年(1602年)殿堂僧舍相次落成,神宗皇帝御书了匾额楹联。禅堂联云:“智水消心火,仁风扫世尘”。 匾曰:“寡过未能”。真如寺在经过明代多次重修后,正殿四周陆续增添了许多偏殿楼阁:东庑有送子观音殿、伽蓝殿;西庑有十王殿、痘司殿;寺东有东岳行宫、忠显王殿;寺西有城隍行宫、地藏殿;寺前有韦驮殿、鄂王殿、鲁班殿、财神殿、北方殿;寺后有大悲阁、文昌阁、西方境等,形成规模颇大的寺庙建筑群。据史书记载,洪断法师把他重兴真如寺的经过,简记刻石,与前代渗金古释迦像、舍利磁瓶、梁公砚、古炉瓶等法宝文物一起,埋藏于大殿佛座下地宫石涵内,作为永久纪念。据说,此物至今尤存。直到清朝,真如寺一直兴盛不衰,成为我国佛教禅宗的重要寺院。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又由真如镇米商杨氏发起,同上海寿圣庵僧念岸、念伦募钱1.5万缗(千文),又重修大雄宝殿。 抗日战争期间,真如寺毁于日军的炮火,只有卢舍那佛铜像遗存在残垣断壁之中。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虚云和尚主持了重建工作,重建寺庙,再塑佛像。至1959年,殿堂僧舍相继落成,建筑面积约662l平方米,新塑寺内佛像50余尊,有120多名僧人住持。1959年5月,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重修,正殿仍恢复元代单檐式样。“文化大革命”中又遭毁坏,殿内檀木释迦牟尼等佛像和铜弥勒佛被毁,许多珍贵碑刻文物被砸。文革后,1979年,真如寺进行维修,正殿内额枋底部仍保留“大元岁次庚申延佑七年癸未季夏月己巳二十乙日巽时鼎建”双钩阴刻墨字,为该寺建造年代的佐证。1991年后,真如寺恢复为宗教场所除大雄宝殿外,还兴建了卧佛殿、方丈室、后院、内院、外院、两廊、办公室等,面积由原来的800多平方米扩大到4700多平方米。1992年1月初,由新加坡法师林高僧性仁捐赠的3尊玉佛及一些经书,入寺供藏。 现塔林有建筑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寺内还保留著南宋至明代的出土文物,清康熙年间铸造的千僧大铁锅等。寺庙周围有历代僧塔二十馀座,寺前还保留著今日真如寺寺区建筑面积八千多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玉佛殿、禅堂、虚云老和尚纪念堂、寮房等,多为砖木结构的宫殿式重庑双檐大开间,上盖生铁铸瓦。建筑面积达4764平方米。另有道容、道膺等历代祖师塔4l座,以及佛印与苏东坡的谈心石、赵州关、明月湖等石刻多处。寺中尚存千年古银杏十馀株,其中有唐朝道膺禅师手植者,直径达二米,拔地参天,蓊郁苍翠。 真如寺创建者唐朝道膺禅师手植银杏树 佛印桥 寺院正院门前碧溪之上,有座“碧溪桥”,为宋代高僧佛印禅师所建。传说原名叫“鼻涕桥”。传说当年寺院兴建不久,有一罗汉爱上了这里的山水风光,扮作小沙弥充当伙夫,做出的饭菜无比可口。寺僧暗中发现,小沙弥炒菜时擤几把鼻涕甩在锅里。寺僧大惊,便把他赶出山门。仙僧出门来到寺前桥上一跺脚,青石桥随即断裂。众僧方知是罗汉降临,跪求宽恕。罗汉为之所动,便向桥面又擤了一把鼻涕,顿时桥面自行合拢,留下一道断痕,因此得名鼻涕桥。碧溪桥今犹存,为纪念建桥者佛印,改名佛印桥。桥畔有巨石,莹洁平整,石下流水淙淙,古树浓阴,相传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曾谈经论法于此,故名谈心石。上个世纪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主席虚云长老主持真如禅寺重建时,掘地发现谈心石,上有苏东坡亲笔书“石床”二字,才知此地为苏东坡和佛印禅师坐谈之处。虚云老和尚手书碑刻立于石畔,记载此事。 佛印桥(后面并行者为后建的新桥) 赵州关 跨过佛印桥即到山门,名曰赵州关,得名之因乃是纪念曹洞宗曹山法系传人道膺法师。道膺住持龙昌禅院三十年,从未未出山门。道膺是赵州人,后人便称此山门为“赵州关”。苏轼有诗云:“一行行到赵州关,怪底山头更有山”(《和黄庭坚游云居山之作》)。今日“赵州关”三字由原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五十年代真如寺主持虚云大和尚所题。山门右侧“赵州关”三字由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邑人许德珩所题。山门的两旁是两只威武的石狮子,寺门两边的厢房内塑着二尊身高过丈彩色金刚。穿过院内的甬道,就是几十级台阶,台阶上面是一片平地,过了平地才是真如寺的大雄宝殿正门。 真如寺山门“赵州关” 大雄宝殿 此殿为元代建筑,长、宽各20米。江南地区现存的元代建筑物极少,除真如寺外,仅有苏州三清殿,吴县轩辕宫和金华天宁寺3处。真如大殿共有木柱16根,每根木柱的地基,用黄土和铁渣分层夯筑而成,阔1.8米,长3米,深1.8~2米;各柱地基,以木相连,为古建筑所罕见,是宋元建筑的重要特征。在历次重修时,还发现柱子、梁枋、斗拱等各项构件的背面及接榫处,留有当时工匠用毛笔墨书的名称,多为江南工匠的习用俗语,有研究价值。为此,有关部门拟辟为古建筑展览馆,长期不作宗教场所开放。大殿内最珍贵的是卢舍那佛铜像,高达丈余。为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北京万佛堂住持洪断和尚到云居山重建真如寺时。神宗母亲“慈圣皇太后”所赐。抗日战争期间,真如寺毁于日军的炮火,只有卢舍那佛铜像独存。清光绪二十年(1894)由真如镇米商杨氏发起,同上海寿圣庵僧念岸、念伦募钱1.5万缗(千文),将单檐3间改成双檐5间,原梁架等主体结构仍保留元代款式,两侧楹联:东为“佛日光辉崇盛世群生咸悟真如”,西为“皇风祥辑衍遐龄万姓同跻仁寿”。 真如寺大殿 大殿前有韦驮殿,亦为元代建筑。据洪复章《真如里志》载:“元至顺三年,平江路嘉定州僧嗣文创建,明正德八年僧法雷重建。清乾隆三年里人陆伟功重修,乾隆四十年陆伟功、陆茂功捐资同修。”殿内著名的铜弥勒佛系明代所制,铜佛背后镌有“明乙酉年住山比丘回闻募铸。”太平天国及抗日战争时期,真如寺几经战火,配殿及附属建筑大多被毁,仅存大雄宝殿1座。 虚云纪念堂 虚云(一八六○-一九五九年)近代著高僧,俗姓萧,晚年自号虚云,原籍湖南湘乡。据说一次开水溅出,茶杯坠地,一声破碎,遂悟透禅关。少年出家于福州鼓山涌泉寺,后依妙莲受具足戒并受衣钵,为临济宗第四十三代法嗣。曾在鼓山隐居岩洞多年,冬夏一衲,常以野菜充饥。二十七岁离开鼓山云游,四处拜师学禅。为报父母养育之恩,用三年时间三步一拜地从普陀山一直拜到五台山。又曾从西藏到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朝礼佛迹。曾在云南鸡足山、广东南华禅寺、云门寺当住持,一九五三年被礼请为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主持振兴禅宗,提倡持戒,实行农禅并举,禅净并重。虚云弟子众多,印度、尼泊尔和东南亚及美洲大陆均有其门徒。 坐落在虚云生前居室“云居茅蓬”遗址上,占地面积200多平方米,外墙全用花岗石砌成,堂高12米,宽19.5米,深ll米,为木石结构仿宋宫殿式建筑,上覆褚色琉璃瓦,十分古朴庄重。殿中安放着高1米、重500公斤的虚云和尚铜坐像。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了“虚云纪念堂”五字匠额。殿内还展出虚云和尚生平事迹图片以及著作、遗物等。从明月湖侧转过山口,山坡上则有虚云法师舍利塔。 虚云纪念堂 千年古刹真如寺,是曹洞宗源地所在,被宣传为 “全国三大样板丛林”之一。千余年来,香火鼎盛,高僧辈出。 道膺法师(835-902),生于唐文宗大和九年,死于昭宗天复二年,五年后唐亡。俗姓王,二十五岁在翠微寺受戒,28岁到江西洞山追随曹洞宗宗主良价,是佛教禅宗五宗之一曹洞宗洞山法系的传人。禅宗从初祖菩提达摩创建后,传到六祖慧能时分南宗慧能,北宗神秀,其后又分化为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五个派别,所谓“一花五叶”。曹洞宗由良价(807—869)和本寂(840—901)分别在江西洞山和曹山创立,主要是宣传理事不二、体用无碍的思想,“家风细密,言行相应,随机利物,就语接人”。据《高僧传》,道膺在洞山与良价之间有段机锋对谈,从而见性明义,得曹洞要旨: 良价:“汝爱色不?” 道膺:“不爱” 良价:“汝未在好与”(你不知道爱色的好处) 道膺:“和尚还爱色?” 良价:“爱” 道膺:“正与么见色时作么想?”(你见色时有何感想?) 良价:“如似一团铁”。 从此,道膺领悟了曹洞宗“言行相应,随机利物,就语接人”的真谛。道膺35岁时离开洞山,云游天下,37岁到云居山真如寺弘法,住持龙昌禅院三十年,足不出山。而曹洞宗曹山这一法系四传后就断绝了,只靠洞山法系道膺一脉绵延流传下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真如寺是曹洞宗的源地。道膺圆寂后谥弘觉禅师。 道膺之后,在五代至宋这段时间里,先后有道简、道昌、怀岳、怀满、德缘、智深住持,仍提倡曹洞宗;而清锡、道齐、义能、慧震、契环、佛印、晓舜、自宝、守亿等人,则先后倡导法眼宗和云门宗,再其后是仗锡、元佑、蓬庵、圆悟、宗振、法如、顽庵、普云、蓬庵、梵琮、如山、一翁、即庵、掩室、呆庵、小隐、慈舟等法师任住持,则是临济宗的代表人物。可见禅宗五派中,除沩仰宗,皆在真如寺有所继承和宏大。这当中最著名者当属佛印。 佛印(1032-1098)法号了元,字觉老。俗姓林,饶州(江西省)浮梁人。是位神童,三岁就能背诵唐诗,五岁就能背出二百多首来。入学不久便通晓《五经》,接着便研究诸子百家的学说。有天,在竹林寺读到《楞严经》,发觉这才是真理。十六岁时便出家研究佛学,很快名闻全国。佛印曾中进士一度为官,后不堪纷扰请求出家,正好神宗皇帝要一替身代其出家还原,便将其剃度,并颁赐一个“高丽磨纳金钵”给他,因此名声更大;当时很多佛寺都请他去住持。曾住持过江州承天寺、淮山斗方寺、庐山开先寺、归宗寺,镇江金山寺、寺焦山、江西大仰山等刹。与永修云居寺法缘更深,尝四度住云居。 佛印精通禅宗多门教义,身为云门宗僧,后拜宝积寺日用为师,学习禅法。有人曾问佛印∶“佛法在什么处”?师云∶“在行住坐卧处,着衣吃饭处,屙屎撒尿处,没理没会处,死活不得处。”可见是个彻底的“心外无法,身外无佛”的禅门空宗实践者。他又参访庐山开先善暹,复参圆通居讷,对于净土思想甚为关心,曾担任青松社社主,整编白莲社流派。 更为可贵的是,他从禅宗多门出发推而广之,具有含容儒佛道三教的气质,与纯粹的佛教僧人风格不同。关于这一点,日本学者阿部肇一的《中国禅宗史》第三篇第五章有如下之描述:“与其说佛印是佛教僧侣,不如视之为道家者流。而其儒学思想亦能与释、道二者相合。元丰五年九月,佛印自庐山归宗寺回到金山寺时,即有癴道冠儒履佛袈裟,和会三家作一家匁之语,颇有三教兼容,形成一宗的气概”。他虽然继承开先善暹的法统,可是其行动与思考却具有强烈的世俗意识。他经常参加酒宴而高谈阔论。所结交的朋友多士大夫官僚之辈,僧人方面反而较少,宋代之笔记小说中,常有佛印轶事之记载。可见师是当时士林中众所周知之名僧。其中与苏东坡之交谊和机锋对驳,尤脍炙人口。《宋稗类抄》有则“东坡输玉带”的故事:当时佛印禅师为庐山的归宗寺住持,苏东坡正因“湖州诗案”被贬为黄州通判。两地一江之隔,经常往来。一天,苏东坡到寺,恰巧碰到佛印禅师正要讲经,殿内挤满听众。佛印禅师对苏东坡说:“苏居士!你来得真不巧,这里没有你的座位了。”苏东坡听了!知道这句话中是含着禅机,也就针锋相对答道:“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暂时借你的四大(指身体)来做座位呢?”佛印便答道:“也好,但是我有个问题问你,你如果回答得出,我就把身体给你当座位;假如你回答不出,就要解下所配玉带作赎”。于是佛印便问道:“刚和居士说要借我四大来做坐位,居士是懂得佛法的,佛经上不是说:‘四大皆空,无蕴无我’请问居士到底要向那儿去坐呢?”。佛印所说的便是六祖慧能战胜北宗神秀的著名佛偈:“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此间本无物,何处有尘埃”,苏轼自然哑口,只好认输。佛印此番机锋,自然不是为了玉带,而是要开导苏轼,对于此番政治打击不要存于胸中,因为“四大皆空,无蕴无我”。苏轼后来被贬到更远的惠州,佛印则在真如寺住持,曾派道人卓契致书苏轼云:“尝读退之《送李愿归盘谷序》,愿不遇主知,犹能坐茂林以终日。子瞻中大科,登金门,上玉堂,远放寂寞之滨,权臣忌子瞻为宰相耳!人生一世间,如白驹之过隙,三二十年功名富贵,转盼成空。何不一笔勾断,寻取自家本来面目。万劫常住,永无堕落。纵未得到如来地,亦可以骖鸾驾鹤,翔三岛为不死人,何乃胶柱守株,待入恶趣。子瞻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到这地位不知性命所在,一生聪明要做甚么?三世诸佛则是一个有血性汉子。子瞻若能脚下承当,把一、二十年富贵功名贱如泥土。努力向前,珍重,珍重!”(《宋人轶事汇编》卷二十),亦是开导之语。 民间关于佛印和苏轼对谈机锋的趣事更多:有次苏轼拜访佛印,佛印正在食鱼,怕苏轼见到不雅,便将鱼盘藏入身旁的磬中。苏轼装作未见,做思索状,请教佛印曰:“今日得以上联,不知下联如何作对”。佛印说:“何联能难倒苏学士,请说出听听?”苏轼说:“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大笑:“这有何难?随口答道:‘积善之家庆有余’”。苏轼亦大笑:“真是“罄(庆)有鱼(余)吗?”随即从罄中掏出鱼盘,大啖之。另一次则是佛印报复苏轼,同样是吃鱼:佛印回访苏轼,苏轼正在吃鱼。佛印于是请教苏轼:“蘇学士的‘蘇’,有人将鱼放在左边,有人又放在右边,究竟应该放在那边?”苏轼随口答道:“各人习惯不同,两边皆可”。佛印大笑道:“还是放到左边吧”,说着便将鱼盘挪了过来。苏轼见上当,亦大笑。 佛印在真如寺住持时,苏轼和黄庭坚皆去拜访过。今佛印桥畔有块巨石,莹洁平整,石下流水淙淙,古树浓阴,相传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曾谈经论法,故名“谈心石”,上有“石床”二字,乃苏轼手书。苏轼有首《和黄庭坚游云居山之作》:“一行行到赵州关,怪底山头更有山。一片楼台耸天上,数声钟鼓落人间。瀑花飞雪侵僧眼,岩穴流光映佛颜。欲与白云论心事,碧溪桥下水潺潺”最后两句说的就是碧溪桥和谈心石。 谈心石镌刻有《和黄庭坚游云居山之作》石碑 谈心石上苏轼手书的“石床” 虚云 中国佛教近代禅宗泰斗,对中国佛教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生平见前“虚云纪念堂”介绍.虚云在他120岁的人生中,处处充满神奇的色彩——铁树开花、猛虎皈依、树神受戒、灵狐护法。重建南华寺、云门寺、云居山,整顿鸡足山、鼓山等名山古刹。1934年,虚云应大名山大寺诸山长老之请,续接为沩仰宗第八世传人,并着手整理沩仰宗理论资料。1953年虚云老和尚在江西庐山大林寺静养期间,云居山真如禅寺几位禅师前往陈述,1939年该寺被日本侵略军炸毁以后,一直荒废。迎请虚云重建真如寺。虚云来云居山后在茅蓬住下,发愿重建真如寺。又因为沩仰宗法脉无寺传承。决定在云居山挂沩仰宗钟板,边重建边考察座下的学子,至圆寂前,据不完全统计,有三十多人被传为沩仰宗法子,其中著名的有:宣化上人、圣一老法师、性福大和尚、海灯法师、心明法师、传印法师、一诚长老(再传法子)、戒全老法师(再传法子)等等一批当代佛教界精英骨干。 作为法嗣,虚云一身肩挑五宗:传临济、曹洞,续云门、法眼、沩仰,创办佛学院培育僧才,组织建立中国佛教协会.正如他对自己百年的总结:“坐阅三朝五帝不觉沧桑几度,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 真如寺有较深的文化积淀:白居易、苏轼、黄庭坚等众多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诗作画,目前仍保存着摩崖石刻、唐代铜佛、康熙千僧锅等文化遗迹和文物。尤其是保存有自唐至今的历代僧塔群近百座,广泛散布于山上山下,在江西乃至整个江南地区都属罕见,是云居山作为佛教名山最具历史价值的文化遗存。 比文化积淀更为著名的是其作为著名的佛教旅游胜地。云居山真如寺,在庐山旅游的延伸线上,位于庐山西南约九十公里,与庐山西海同属于一个景区。因山势雄伟高峨,气温变化无常,经常是白云缭绕,浓雾扑面,故称云居山。享有“云岭甲江右,名高四百州”的声望和“冠世绝境,天上云居”之美誉。云居山风景名胜区有莲花城、百花谷、青石湖、桃花溪、黄荆洞、泉祠坳等六大景区50多处景点。山之东怪石多姿,石屋藏仙;山之北,峰密峭削,下临柘林湖风景区。百花谷被誉为仙境,百花溪瀑奇潭碧,樱花、杜鹃、丹桂、红梅随季飘香吐艳。五龙潭瀑布落差80多米,平时素练飘逸,雨后倒海翻江,声震数里,极为壮观。 山上植被繁茂,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旅游度假和佛教朝圣的理想场所。 真如寺则坐落在群山环抱的一片盆地中,周围群峰环绕,状如莲瓣攒簇,形成“莲峰簇簇绕华台,一钵中央倚镜开。对寺面看云捧出,当湖直逼海浮来”的美妙画图。中间一片平坦开阔之地,有良田,有湖泊,有小溪,有水坝,环山是修林茂竹,绿荫覆盖,真是一个人间仙境。登上云居山顶,一泓湖水,长平如镜,拱卫寺门,湖形似月,纹名明月湖。每当红曰初升,金光荡漾,寺殿生辉;入夜皓月当空,满湖明月,映出莲城古寺影像,显得无比恬静!寺僧元凤曾说:“澄湖高涌乱峰头,照澈睛空古镜湖;……天上云居真绝景,一泓收尽万山秋。” 真如寺坐落在群山环抱的一片盆地中 真如寺最具特色之处是它的农禅并重的寺风。据介绍,早在宋朝时,住持法如禅师就提倡,“披蓑侧立于峰外,引水浇蔬五老前”。可见,宋朝的真如寺就有农禅并重的传统了。明朝时,住持颛愚法师艰苦朴素,与众同劳,深受众僧爱戴。今仍有寺属水田一百馀亩、山林三千三百馀亩。出寺门,梯田层层,林果满枝,稻谷飘香。 真如寺周围寺属水田和山林 77、吉安市青原山净居寺 青原山净居寺位于吉安市河东乡南境青原山上。青原山自古寺庙众多,尤以净居寺最负盛名。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寺庙之一。 据《青原山志略》和清代施闰章《毗庐阁记》:净居寺始建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原名“安隐寺”,为唐代高僧禅宗七祖行思禅师道场。行思,庐陵(今吉安)安福县人,自幼足具慧根,八岁出家,后在韶州(今广东韶关)曹溪山南华寺受六祖慧能真传,敬奉六祖十五载,四十一岁时回净居寺弘扬禅宗顿悟学说。他恪守六祖惠能大师的“以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之说,不立文字,把禅宗从单纯的学问修行,引入道德修行,开创了禅宗青原派系,该系乃南宗两大法系之一。“公既去,命其徒兴树守之。今药地、宏智又同公受学天界者也,总贯会通爰集其成,而青原至是为极盛世”(清施闰章《毗庐阁记》)。后发展成曹洞、云门、法眼三家,成为佛教禅宗一代祖师,世尊七祖。影响远及朝鲜、日本和东南亚。玄宗天宝十年(751)辛卯,正式在行思禅师道场上建寺。武宗“会昌灭佛”时废。代宗大中五年(850)辛未重建。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丙午赐额“安隐寺”,徽宗崇宁四年(1105)改名“净居寺”至今。元末毁于兵燹。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丙辰僧师巩复修。洪武二十四年改为为丛林;嘉靖年间,姚江之门人在创会馆,讲学寺旁。万历年间僧寂为住持,认为儒、佛不可共一祖庭。於是,“邹南阜、郭青螺、刘孝则诸君子议别建五贤祠及会馆,而以寺还僧。恢扩栋宇,崇墉广殿”,并兴建“毗庐佛阁”,中途因会僧寂出世而耽搁下来。三十馀年后,笑峰大然师为住持,乃建成此阁“岿然为寺冠”。并将静居寺与儒家的“五贤祠馆”彻底分开,在静居寺前立颜真卿所书“祖关”石牌为标志,五贤祠馆前则立“圣域”石牌。笑峰是进士出身,“历官曹郎,被谗在狱七年,日端居学易,旁通楞岩、南华诸经,视生死患难如浮云。酉戍间为僧,受具戒於云居顓公,又從天界浪公,受禅定久之,尽得其学。其来青原也”(清施闰章《毗庐阁记》)。看来不仅精通佛学,也很有行政能力。清顺治康熙间,眉庵、笑峰、药地相继住持,寺院复兴。静居寺历代屡经兴废,先後曾遭六次毁灭性的破坏。最严重是在“文革”期间,红卫兵用炸药把七祖塔炸毁,毗庐阁内藏的万卷佛经全部散失,大雄宝殿被农民用做牛栏。近年得以修复。 青原山间静居寺 净居寺现有一组富有江南庭院色彩的明代建筑群。中轴线上,依次是山门、大雄宝殿和毗卢阁。山口处有一座石雕牌坊作为界碑,立碑者为明代万历年间静居寺住持笑峰大师。当时静居寺与儒家的“五贤祠馆”混在一起。笑峰认为儒佛不可共一祖庭。为将二者彻底分开,在静居寺前立“祖关”石牌为标志,五贤祠馆前则立“圣域”石牌。“祖关”题额二字为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手书。 颜真卿手书的“祖关” 题额,清代著名诗人施闰章重立 寺门横额“青原山”三字为宋末文天祥手书。大雄宝殿和毗卢阁,大雄宝殿四面为池,以拱桥相联。大雄宝殿两侧有八通石碑,分刻着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的长诗《游青原次韵周元翁》。为毗卢阁为明代嘉靖年间僧寂创始,至万历年间笑峰大师建成,前后三十多年,在当时“岿然为寺冠”。大雄宝殿两边厢房为念佛堂、药树堂和僧房;还有地藏殿、藏经楼等。后面山上有纪念行恩禅师的七祖塔。 据《青原山志》:清代寺院的规模是:“入寺门,九楹两廊二十四楹池,中为大雄殿,三桥拱之。后为毗庐阁,藏亲王赐经。又后为七祖归真塔,唐开元勅建,明王守仁手书“曹溪宗派”额之。塔旁有荆树,即行思倒插黄荆。黄辉题曰:“法荫人天”,旁基为元宋长者荣甫祠,法荫堂在毗庐阁右,归云阁左,药地愚者建方丈在殿左。寺基左山脊为五笑亭,亭稍下一坡临龙潭为钓台寺,南数十式为凝翠亭,守道赵进美新之。翠亭上有晚对轩,知县于藻建,今废。临涧阁,唐刺史韩衢建。曼殊阁、雷泉亭、洗耳亭,唐刺史李彤建。印水矶茅亭,唐刺史张勉建。水阁,刺史韦悦建。徘徊亭、百花亭,刺史谢良弼建。寝堂,元僧定休建。善法堂、传心堂,元元监建。蒙堂,元师巩建。归云阁、詹卜轩,胡瑜书额,今皆废”。 青原山净居寺山门,“青原山”三字为文天祥手书 山门前待月桥及祖关牌坊,“祖关”二字为颜真卿手书 净居寺作为禅宗七祖行思禅师道场,在中国佛教史上地位自不必说。但更吸引人的还是他的文化底蕴和山寺风光。 吉安最早的书院青原书院(后改名阳明书院),也设在青原山上。历代文人学士多慕名而来,游山礼佛,讲学授徒,吟诗作赋,留下许多珍贵墨迹,仅《青原山志》就收集诗文500多篇。颜真卿、黄庭坚、李纲、王守仁和文天祥等人的手迹石刻更为山中之墨宝。 现山中有净居寺、七祖塔、飞来塔、祖关、待月桥、迎风桥、龙潭、虎跑泉、试剑石等名胜古迹供游览,处处留下古人兴吟咏的手笔诗章。其中颜真卿篆书的“祖关”牌坊,文天祥手书的“青原山”静居寺山门,黄庭坚手书的《游青原次韵周元翁》八通石碑,宋朝抗金名相李纲的《游青原山记》11块石碑,被历代誉为“青原墨迹四宝”。另外还有明代著名理学家王守仁手书的“曹溪宗派”石碑,明末“四公子”之一方以智手书的“天在山中”,都是古迹墨宝。据《青原山志略》记载,赞咏青原山的诗篇有近500首。除上述诗文外,唐代诗人杜甫,北宋苏东坡,南宋大臣周必大等也为青原山题诗作文。宋代江西派代表人物黄庭坚除《游青原次韵周元翁》外,还有诗作《次韵吉老知命同游青原二首》。据《青原山志》唐代寺前还有唐代著名学者段成式的“寺记”,“天宝六年碑”,“北宋纪事”中还载有有“蒋之奇碑”,翠屏山之阳有“五贤祠”。寺基左山脊有五笑亭,亭稍下一坡临龙潭为钓台寺,南数十式为凝翠亭,翠亭上有晚对轩;寺外还有临涧阁、曼殊阁、雷泉亭、洗耳亭、印水矶茅亭、水阁、徘徊亭、百花亭等亭阁;寺内还有善法堂、传心堂、蒙堂、归云阁、詹卜轩等等,“今皆废”。 南宋著名学者周必大在《遊记》中记他在孝宗隆兴元年(1162)游清源山的情形,其中写道: 隆兴元年十月戊午朔丙寅,遊青原山净居寺七祖大师行思道场也。自永和镇渡江,行六七里,冈峦环拥。逼山门方见瓦屋,其寺颇迫窄。塔在山之巅,蹑阶上下,塔左有三泉。号:卓锡、虎跑、雷震。颜鲁公题,及元丰六年黄鲁直二诗并刻泉侧。饭罢,南过钓台,面对大山,下临清溪,气象幽深,可以隐居。溪浅而源远,其支流循寺而出。唐大中五年四月前刺史段成式〈寺记》〉云:景龙三年为蘭若,天宝十载为寺。所载亭台颇多,今皆不可考。 可见上面提到的许多文物如段成式的“寺记”,黄庭坚的《次韵吉老知命同游青原二首》,颜真卿题写的“卓锡、虎跑、雷震”三泉刻石仍存,只是庙宇规模很小。 静居寺处于清源山间。青原山海拔320米,峰峦连绵10余公里,山上古木蓊郁,奇葩芬芳;碧泉翠峰,各具情趣。潭、泉、溪、峡共30余处。有喷雪、虎咆、珍珠、百茅溪、小三叠、飞龙潭等泉,攀天岳、芙蓉、翠屏、鹧鸪、西华、华盖等奇峰,挺拔巍然,秀色可悦;还有试剑、石漱、青峡、坠字石、剑台、滴水崖、飞云石等名胜,飞瀑怪岩,古木蓊郁,奇葩芬芳,碧泉翠峰,各具情趣。因此净居寺自古便人“天上云居”之说。南宋诗人杨万里赞它是:“山川江西第一景”。 青源山静居寺风光 十三、山东 78、济南市千佛山兴国禅寺 落在济南市南约2.5公里处的千佛山上。千佛山风景优美,层峦迭嶂,苍秀深幽,是济南市著名的游览胜地。它古称历山,相传舜虞曾躬耕于此,故有舜耕山之称。隋唐时期,山东佛教昌盛,这里的悬崖峭壁上雕凿了众多佛像,又建千佛寺,故称名“千佛山”。 为以北魏、隋代石刻佛像所在地、著名的千佛山首刹。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隋开皇年间,僧众在舜耕山镌佛像多尊,并建“千佛寺”,始称千佛山。唐贞观年间(627-649)“千佛寺”改名“兴国禅寺”,寺名岁沿至今。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重修扩建。元末明初因战乱,寺院已“兵焚废弛,殿堂蓁芜,无存一砖一瓦”。明成化四年(1468)德府内官苏贤捐资重建佛殿、僧寮和库房,殿内重塑释迦牟尼佛、大悲观音、地藏王菩萨、十八罗汉、四大天王等像,遂成香火胜地。清朝嘉庆至咸丰年间(1796-1860)又加以修葺,并增建观音殿等建筑。民国七年、十六年和建国后的五十年代都有较大的修缮。1959年辟建公园,占地面积166公顷。“文化大革命”中佛像被毁,大雄宝殿因遭白蚁而拆除。1983年国务院确定兴国禅寺为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庙。1984年以来进行了全面维修,恢复了原貌。 济南千佛山兴国禅寺山门,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题额 兴国禅寺居于千佛山山腰,现存寺庙主要是明清时格局和规模。共有7座殿堂,分四个院落,习称“东庙”和“西寺”。东庙原是一个佛、道、儒各教混杂的禅院,反映出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相互交融的特色。院内有大舜祠、文昌阁、鲁班祠,文昌阁,一览亭,北魏,唐,宋时代的石刻造像。西寺是兴国禅寺的主要部分。内有大雄宝殿,观音堂,弥勒殿,对华亭。南侧千佛崖,存隋开皇年间的佛像10余尊。寺外山崖上由西向东,次有龙泉洞,极乐洞,黔娄洞,吕祖洞等名胜古迹。 兴国禅寺依山而建,从西盘路拾级而上,经过古木掩荫的唐槐亭、“齐烟九点坊”、穿过“云径禅关”坊,迎面就是兴国禅寺的大门。“齐烟九点”牌坊名是借用唐代诗人李贺《梦天》中的名句:“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中国古代将神州大地分为“九州”,齐鲁大地属于“齐州”。当地人也将“九点”落实为北郊的“卧牛山、华山、鹊山、凤凰山、标山、药山、北马鞍山、粟山、筐山 ”九座山峰。“齐烟九点”也是登山拜寺必经必游之地。站在“齐烟九点”牌坊处眺望四方,视野开阔,北郊的九座群峦拱卫,“处处泉水、家家垂杨”的泉城济南尽收眼底。 兴国寺前的“齐烟九点” 牌坊 从“齐烟九点”拾级而上,便是“云径禅关”坊。“云径禅关”后即是兴国寺山门。山门面西,门楼黑色大理石上雕刻“兴国禅寺”四个金色大字,为原中国佛教学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两侧楹联:“暮鼓晨钟警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山门两侧为钟鼓二楼。新建的弥勒殿和大雄宝殿坐东面西,大殿正中须弥座上祀释迦牟尼木雕像,南北两壁为文殊、普贤和十大弟子立像。南配殿为观音殿,外匾“慈航普渡”,北殿为卧佛殿。院中新置“万年宝鼎”、“双耳香炉”和“青铜云板”等。 兴国寺最有价值也最吸引人的是寺内南侧的千佛崖。崖壁下有极乐洞、龙泉洞、黔娄洞3个自然洞穴,9座石窟,现存隋开皇年间和唐贞观年间开凿的石窟造像群。最早为隋开皇七年(587)刘茂景敬造的弥勒像。还有部分是唐代贞观年间造像,尚能看出全貌的有130余尊,楼刻精湛,是研究隋唐石刻艺术的重要史料。其中极乐洞中的佛像最为宏伟、精湛。是寺内石窟造像的主体。洞内有佛像87尊,正面石壁上镌刻西方三圣,中间阿弥陀佛跏趺而座,像高3米,跏趺而坐,左右侍立观世音、大势至二大士像,各高2.5米,三圣佛神态安详自如,雕工精细,线条优美,是隋代石刻精品。其他造像因洞就势,大小不等,均凿壁而成。 兴国寺极乐洞 极乐洞内“西方三圣”石雕 龙泉洞 洞内有水深3米的泉水,洞内有悬岩浮雕佛像20余尊。洞内下方为一天然积水池,水深约3米,清澈见底,为当年僧侣食用水源。明代《历泉》作者刘勒曾赞此泉:“云绕山寺宝,苔浸石佛头。洞中多法水,为客洗烦愁”。 极乐洞左面的龙泉洞 黔娄洞 春秋时齐国高士黔娄隐居之所。黔娄战国时期鲁国人,是齐国有名的隐士和著名的道家学,曾著书四篇,阐明道家的主旨,尽管家徒四壁,然而却励志苦节,安贫乐道,视荣华富贵如过眼烟云,齐、鲁国君都请他做官,他坚辞不就。齐威王曾亲临此洞请教,为了表示尊重,他远远就下马脱靴,徒步进洞。他妻子也是同道:黔娄死后,因家贫如洗,盖体的被子太短不能盖满全身,有人建议将被子斜盖以盖住全身,黔娄的妻子说:“斜之有余,不如正之不足,先生生前不斜,死后斜者,不是先生之意。” 黔娄洞洞高约2米,洞深数丈,曲折回环,内有一20多平方米的空间镌黔娄坐像和6尊佛像,已残缺不全。1980年对洞穴进行了整修,在洞内迎门石壁上镶嵌石碑一块,记载了黔娄子的上述故事。 黔娄洞 千佛岩东,在高出寺院10米的平台上,有明代建造的“对华亭”,原是僧人坐禅习静、讲经说法的地方,也是居高临下观赏泉城美景的好处所,现在这里是寺院客堂。寺内北廊房墙上镶有赵朴初撰写的“齐鲁青来”和董必武、郭沫若游千佛山而作的诗词碑刻。从兴国禅寺上行至东西盘道分叉处,沿小路顺山势西行约四、五十米,有一块15平方米的崖壁,光滑平直像一座巨大的影壁,上刻有“第壹弥化”四个大字,每字高两米多,是全省最大的石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