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网古文典籍频道

国学典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学入门 >

中国历代著名道观、道长简介(二)

http://www.newdu.com 2016-08-29 国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一、道教四大名山

江西龙虎山

位于江西省鹰潭市东南20公里处贵溪市境内。龙虎山之得名有二说:一是据《龙虎山志》:“山本名云锦山,第一代天师于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因以山名;另一是据《广信府志·山川篇》,谓其为象山山脉之一支,历台山西行数十里,折而南,分两支,环抱状若龙盘虎踞,故得此山名。”。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2010年8月2日,龙虎山与龟峰被一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龙虎山道教源流

龙虎山是我国道教发源地,为道教正一道天师派“祖庭”,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重大影响。《云笈七签》卷二十七《洞天福地》载其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中的第三十二福地(历代天师及《龙虎山志》称之为道教第二十九福地),自古以“神仙都所”、“人间福地”而闻名天下。

龙虎山是天师道发展至龙虎宗时张陵后嗣世居之地,是龙虎宗、正一道的中心,在道教诸名山中居重要的地位。该山以张陵后嗣入居最早,据天师道士称,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永嘉(307~312)间已赴龙虎山,即龙虎山之有道士和天师道演变为龙虎宗在三国或西晋。此说疑点很多,缺乏佐证,很难当作信史。从古碑刻文字看,龙虎山最早的道教庙宇是南唐保大八年(950)所建的张天师庙,最早居龙虎山的张陵子孙为二十一代张秉一,此见五代南唐陈乔所撰之《南唐新建信州龙虎山张天师庙碑铭》:“道之将行,必先于崇奉,乃诏执事建天师新庙于信州龙虎山。……二十一代张秉一,体备清和,气凝元寂,钩深致远,……再光先构,不亦宜乎!”龙虎山最早的道教庙宇是唐会昌(841~846)中所建的真仙观,最早居龙虎山的张陵子孙为第二十代张谌,此见娄近垣所撰之《龙虎山志》卷二。该卷《上清宫》条称上清宫原为“第四代天师自汉中归龙虎山(所)建传箓坛,唐会昌中,赐额真仙观。”

从唐会昌至五代末,在龙虎山嗣教的张陵子孙为二十代张谌,二十一代张秉一,二十二代张善,二十三代张季文。他们皆无重要事迹可述。此期所建宫观,即上述之真仙观、张天师庙,和另一座三清观。入宋以后,张陵后嗣渐受朝廷重视,龙虎山道教随之兴盛。在宋元时期成为与茅山、阁皂并立的三山符箓之一。此期嗣教的张陵后嗣为二十四代至三十五代,其名依次为张正随、张乾曜、张嗣宗、张象中、张敦复、张景端、张继先、张时修、张守真、张景渊、张庆仙、张可大。从二十四代张正随起,每代都曾被诏赴阙,赐“先生”号,表现了宋室尤其是道君皇帝徽宗赵佶对龙虎宗的重视和支持。其中三十代张继先和三十五代张可大尤得朝廷恩宠。张继先,字嘉闻,一字道正,号翛然子。徽宗崇宁三年(1104)“赴阙,召见,问曰:‘卿居龙虎山,曾见龙虎否?’对曰:‘居山,虎则常见,今日方睹龙颜。’”所答十分乖巧。又问修丹之术,对曰:“此野人事也,非人主所宜嗜。陛下清静无为,同夫尧舜足矣!上悦。”崇宁四年(1105)赐号虚靖先生。“十二月还山,凡父兄皆赐爵有差。四方从学者恒数十百人。”与林灵素、王文卿同显于徽宗朝。张继先喜属文作诗,善内丹术,“雅善书法,尝书《道德经》以进御”“书《茅山宣和御制化导碑》,时称其工”。张可大,字子贤。端平(1234~1236)间累召赴阙。南宋宁宗嘉熙三年(1239)“七月召见,赐号观妙先生,敕提举三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

两宋时期,龙虎山除各代嗣教天师外,又出现了大批有名道士。娄近垣《龙虎山志》卷七“人物”目列有宋道士二十六人,其中有王道坚者,贵溪人,上清宫道士,就学于张继先。徽宗政和(1111~1117)间赴召,“馆于太乙宫,徽宗问以轻举延年之术,对曰:‘清静无为,黄帝所以致治;多欲求仙,汉武所以罔功,修炼非天子事也。’授太素大夫,号凝妙感通法师”;“留用光,字道辉,贵溪人,师蔡元久。通法术,据称多次祷雨有验,宋孝宗授左右街都道录,太乙宫都监,号冲静先生。宁宗为出内帑钱帛修上清宫,新而广之,……嘉泰甲子(1204)得请还山,校定黄箓科仪。”《道藏》第九册收有蒋叔舆编集的《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五十七卷,除部分为陆修静、张万福、杜光庭之遗作辑录外,大部皆题“留用光传授,蒋叔舆编集”,证明留用光是继杜光庭之后道教黄箓斋仪的重要整理、修订人之一。

宋代龙虎山道教拥有大批宫观。一是旧有几座宫观得到扩建、赐额。主宫上清宫在唐会昌中名真仙观,宋祥符(1008~1016)间敕改上清观,经几次扩建,政和三年(1113)改名上清正一宫。后再经扩建,至南宋时规模已甚为可观。原张天师庙,宋崇宁(1102~1106)中改名演法观,咸淳(1265~1274)间重建,明嘉靖乙卯(1555)重修,改额正一观。南唐保大(943~957)中赐名的“三清观”,元至大(1308~1311)间升“冲虚至道宫”。二是新建了大批宫观。据元明善和娄近垣所撰两种《龙虎山志》的粗略统计,可确定为宋代新建的宫、观、庵、院,近二十所。计有:建于嘉祐(1056~1063)间的凝真观,崇宁(1102~1106)间的静应观、祈真观,大观(1107~1110)间的灵宝观,宣和(1119~1125)间的逍遥观,嘉定(1208~1224)间的金仙观,嘉熙(1237~1240)间的紫霄宫、真元宫、真应观,南宋宁宗朝(1195~1224)的归隐庵,咸淳(1265~1274)间的瑞庆观,北宋徽宗朝(1101~1125)的浑沦庵、靖通庵。另有建于宋,而不明具体创建年代之云锦观、仙隐观、归隐庵、蒙谷庵、天乐道院等,亦分别见于二种《龙虎山志》。

元代是龙虎山道教的鼎盛时期。此期嗣教的张陵后嗣为三十六代至四十一代,其名依次为张宗演、张与棣、张与材、张嗣成、张嗣德、张正言。从张宗演起,代代被元室封为天师、真人,主领江南道教。至三十八代张与材时,更封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位居诸符箓派之首。龙虎山因此也成为此后诸符箓派众山之首。

此期龙虎山出现了大批著名道士。一是输送了一批道士至大都(燕京),由张留孙组成一个规模较大的龙虎宗支派——玄教,主领江南广大地区之道教事务,其主要骨干如张留孙、吴全节、夏文泳、陈日新、陈义高、薛玄曦等,不下数十百人,皆出身龙虎山。二是留居龙虎山者,亦不乏杰出之士。李宗老,达观院道士,吴全节之师,世祖至元(1264~1294)间授江东道教都提点,住持本山上清宫。吴元初,龙虎山高士,就学于道教学者雷思齐,所著诗文集为《元元赘稿》,虞集为之叙。略云:“元初服黄冠以自隐,无所营于时,故无所争于人,交游天下名士,诗文往来,皆一时之盛。其言温而肆,清而容,杂而不厌,几于道者之乎?”刘思敬,卢陵人,长游蜀中,从灵宝陈君受丹砂诀,遍历名山,年五十,始入龙虎山为道士,自号真空子。寻主郁和道院。炼铅汞为丹砂。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奉诏赴阙,并进六甲飞雄丹治世祖足疾。居八年,乞还山,结八卦庵于琵琶峰之右。金志扬,号野庵,人称金蓬头,永嘉人。游龙虎山,居先天观,复构蓬莱庵于圣井山,又命其徒李全正、赵真纯筑天瑞庵于峰顶。四方闻其道者,无远近,皆往礼叩问。张彦辅,龙虎山道士,精绘事,虞集曾为其所作《江南秋思图》赋诗,又为方方壶作《圣井山图》,危素为之作序。元代龙虎山除对原有宫观多有修葺外,又新建有大批宫观。据元明善和娄近垣所修两本《龙虎山志》的不完全统计,共新建宫、观、庵、院达三十七所。计有:建于元世祖至元间的文惠观、乾元观、会真道院、望仙道院、紫霄道院、清溪道院,冲和观、慈寿观、八卦庵、止止庵、寄庵、太极庵、西华道院、东山道院、云山道院、云溪道院、瑶峰道院,建于元贞(1295~1296)间的龙泉观、通真道院,建于大德(1297~1307)间的崇文宫、元成宫,怡云道院,建于延祐三年(1316)的元禧观,建于至治(1321~1323)间的仁静观,建于泰定元(1324)的明成观,建于至正(1341~1368)间的繁禧观、蓬荜观。另有建于元,而不明具体创建年代之玉隆宫、元都观、神德观、明胜观、先天观、佑圣观、桃源观、招真观。还有仙源道院,元明善谓建于至元间,娄近垣谓建于大德间;紫云庵,元明善谓建于大德间,娄近垣谓建于至正间。

明前中期,龙虎山道教续有发展。此期嗣教的张陵后嗣为四十二至四十九代,其名依次为张正常、张宇初、张宇清、张懋丞、张元吉、张玄庆、张彦頨、张永绪。最初,朝廷仍沿旧习封张正常为天师,不久,取消“天师”号,只称大真人。但其领导的正一派,仍为明室所承认和扶持,故至嘉靖末,其教仍能维持不坠。其中张宇初除熟谙家传符箓教法外,亦通内丹术,且较熟悉儒经子史,是张陵子孙中的佼佼者。有《岘泉集》二十卷行于世。此期有大批道士如吴葆和、林靖乐、傅同虚、曹大镛等不下二十人,先后被征召入京任道录司官职。原为龙虎山达观院道士的邵元节,在嘉靖中更受尊宠,位至三公。随其入京的邵启南、陈善道、王用佐、吴尚礼等,也得显位。此期住山道士中,亦有杰出者。方从义,字无隅,号方壶子,贵溪人。出家于混成道院,学仙于金蓬头。工诗文,善古隶章草,尤精于画,写山水,极潇洒。卢大雅,贵溪人,混成院道士。工诗为顾元等所称道。吴伯理,号巢云子,龙虎山道士。永乐(1403~1424)中任上清宫提点。随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访张三丰,入蜀居鹤鸣山。博通经史,工诗文,精篆隶,亦能作枯木竹石。

明前中期除对龙虎山原有某些宫观作过修缮外,新建者寥寥无几。计有:北真观、南极观。另有冲元观,或谓明洪武(1368~1398)初建,或谓元代元贞间建。明中叶后,特别是清代,朝廷对张陵后嗣的待遇多加贬抑,以龙虎山为中心的正一道渐趋衰落。至1936年,其主宫上清宫之建筑已全被破坏,“只空余危楼一角”。张陵子孙世居之天师府,亦“经贵溪县政府利用,开办完全小学一所。天师亦不常驻此。1990年,江西省政府出资百余万元,迁出占用天师府的中学,重修天师府。

自然、人文景观的“三绝”

龙虎山方圆200平方公里,境内峰峦叠嶂,树木葱笼,碧水常流,如缎如带,并以二十四岩、九十九峰、一百零八景著称;道教宫观庙宇星罗棋布于山巅峰下河旁岩上,据山志所载原有大小道教建筑五十余处,其中著名的如上清宫、正一观、天师府、静应观、凝真观、元禧观、逍遥观、天谷观、灵宝观、云锦观、祈真观、金仙观、真应观等等,因屡遭天灾兵火,大部分建筑先后被毁废,今仅存天师府和山下正一观,皆为全国道教重点开放宫观之一。源远流传的道教文化,独具特色的碧水丹山以及历史悠久,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崖墓群,构成了这里自然、人文景观的“三绝”。

龙虎山世袭道统至今已64代,奕世沿守1800余年,他们均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形成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孔”两大世家。上清宫和嗣汉天师府得到历代王朝无数次的赐银,进行了无数次的扩建和维修,宫府的建筑面积、规模、布局、数量、规格创道教建筑史之最。龙虎山在鼎盛时期,建有道观80余座,道院36座,道宫数个,是名副其实的“道都”,是道士的王国。

此外,龙虎山景区应天山象山书院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顿悟心学”派的发源地;金龙峰马祖岩是禅宗史上贡献最大的禅师之一马祖道早期参禅悟道的场所;仙水岩的崖墓群是中国葬俗史上的奇观;“仙女现花”为道教第一绝景、世界第一绝景,等等。《龙虎山志·艺文》载:“龙虎山历魏、晋、唐、宋,代有褒崇,若山川之胜,宫宇之丽,人物之繁,仙迹之异,道行之神,爵望之显。代之慕拟歆艳者,或美之于诗文,垂之金石,传递一千余载。”历史上的许多文人墨客,如唐代诗人顾况,宋代王安石、曾巩、文天祥,元代赵孟頫,明代徐霞客等,都曾在泸溪河畔留下赞美丹崖碧水的诗文,成为龙虎山宝贵的文化遗存。现在,龙虎山每两年举办一次道教文化节。集道教朝圣、旅游观光、经贸洽谈、民俗采风于一体,是国内唯一以道教文化为主题的盛大旅游节日。

龙虎山的美妙在其山水。景区规划面积262平方公里,共有52个景点,景物景观230处,是江西唯一拥有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的“双冠”景区。其中有99峰、24岩、108处自然及人文景观,奇峰秀出,千姿百态。被当地人俗称为“十不得”的景致,更可让人想象到其景之妙,如:“云锦披不得”、“蘑菇采不得”、“玉梳梳不得”、丹勺盛不得”、“仙女献花配不得”、“尼姑背和尚走不得”等。这些又逼真又“不得”的景观中,都隐含着各自奇妙的传说。龙虎山中的泸溪河发源于崇山峻岭之中,似一条逶迤的玉带,把龙虎山的奇峰、怪石、茂林、修竹串联在其两岸。河水碧绿似染,楚楚动人。时千流击崖,水缓时款款而行,水浅处游鱼可数,水深处碧不见底。与山岩相伴,便构成了“一条涧水琉璃合,万叠云山紫翠堆”的奇丽景象。

万千气象的江西龙虎山道都

天师府

全称“清嗣汉天师府”,又称“大真人府”,是历代张天师起居和祀神之所,又是中国道教正一派祖庭和历代天师曾经掌管天下道教事的办公衙门。因其历史悠久,地位显赫,故有“南张北孔”和“百神受职之所”的称誉。

天师府始建于北宋崇宁四年(1105),系宋徽宗赐建给三十代天师张继先的府第,至今已有900余年历史。天师府原建于上清镇关门口,元延祜六年迁建长庆坊后迁今址。南宋嘉熙三年(1239)敕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提举三山(龙虎山、阁皂山、茅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元朝,历代天师均赐银印,命“主管江南诸路道教事”,其中,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特授“金紫光禄大夫”,封“留国公”,赐金印视一品。明洪武元年(1368)太祖封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为“正一嗣教大真人”并赐白金十五镒重修天师府第。三年(1370)钦命加赐“永掌天下道教事”,直至清朝和民国,历代天师世袭不替,天下符箓出此一家。

天师府为四进前宫后府式古徽派风格建筑群,建筑恢宏,占地3万多平方米,重檐丹楹,彤壁朱扉。其中尚存古建筑6000余平方米,全部雕花镂刻,金钿细漆,古色古香。

头门“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尽显神仙洞府,相国侯门之威严。玄坛殿为历代天师登坛授箓旧地,法箓局曾为掌管道门公事之官署。二进之玉皇殿金碧辉煌,“宫保第”古色古香。院内豫樟参天,绿草如茵。三进为天师居室,称“南国无双地,西江第一家”。授箓院与万法宗坛分置两侧,乃万法归宗之根基,道门玄风之祖脉。四进为灵芝园、敕书阁,后有百花塘。

1983年,国务院确立“嗣汉天师府”为全国宫观重点保护单位并对外开放盛。

正一观

鹰潭市贵溪县境内的龙虎山张道陵炼丹处,是道教著名宫观之一。正一观最早的名称为“祖天师庙”,是第四代天师张盛自四川回龙虎山“永宣祖教”,为祭祀祖天师而建的庙宇。据《龙虎山志》记载:第四代天师张盛自蜀回龙虎山祖师正一元坛,遵父命“永宣祖教,以传于世”,立祠祀祖。同时,天师张盛还在这里修复祖天师玄坛及丹灶旧址,并在此居住下来,每年三元节时,登坛传彔,各地学道者千余人涌向这里。从此,历代天师在此开坛授彔,龙虎山也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首教传播中心,各种宫观道院林立,规模宏大,龙虎山正一观成了“昼夜长明羽人国”。唐天宝年间(724—755),道士吴筠曾以一首《龙虎山》对这里的景象进行了生动的描写:“道士身披鱼鬣衣,向日忽向青天飞。龙虎山中好明月,玉殿珠楼空翠微”。五代南唐时在此建天师庙;北宋崇宁四年(1105),第三十代天张继先奉敕修葺,徽宗时改天师庙为演法观。宋咸淳七年(1271年),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又新其殿宇。明嘉靖三十二年(1563),世宗赐帑重修,改额为“正一观”。明万历七年(1579),朝廷太监杨辉督修,万历三十九年(1611),五十代天师张国祥复修,一如旧制。也就是正殿五间,中祀老祖天师及王长、越升二位真人,都是浴金铜像;殿后为玉皇殿和丹房及厨房、浴室。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年)修复,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又拨款重修,改玉皇殿为玉皇楼。雍正九年(1731年)朝廷遣官重建,命五十六代天师张绍麟协同办理,经历数月而建成。这次修建的正一观,正殿五间,重檐丹楹,彤壁琉璃瓦,东西周庑各十间,环以朱栏,元坛殿三间在东庑中,从祀殿三间在西庑中,仪门三间。阶下是钟楼鼓楼。而且,所有的殿、楼、门、庑、梁、栋都饰以彩绘,富丽堂皇。正门中额为“正一观”,阙门皆朱漆铜柱,门外有两根高大的幡旗杆,而从阙门至楼前的甬道、台阶,都是以巨石砌成。清嘉庆二十年(1815),五十九代天师张钰又借公款修复,建制如旧。

今日的正一观是在原址按宋代建筑风格重建,并吸收了明、清时的一些合理建制和艺术特点,整个建筑灰瓦白墙,古朴典雅,气势雄伟。其中正殿五间,祀奉张道陵、王长和赵升三人,俱铜像俗金,左右两庑各三间,正门三间,正殿后玉皇殿五间,东西建钟鼓楼。

龙虎山正一观

湖北武当山

古名太和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境内,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为真武大帝的道场,武当山上武当派也是中国古代有名的教派之一,也是武当拳的发源地。自古以来,武当山便是道家追求仙境的理想之地,道教建筑遍及全山,规模宏伟,相传上古时玄武在此得道飞升。武当山古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据统计,唐至清代共建庙宇500多处,庙房20000余间,明代达到鼎盛,历代皇帝都把武当山道场作为皇室家庙来修建。现存较完好的古建筑有129处,庙房1182间,犹如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展览。金殿、紫霄宫、“治世玄岳”石牌坊、南岩宫、玉虚宫遗址分别于1961年、1982年、1988年、1996年、200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古建筑外,武当山尚存珍贵文物7400多件,尤以道教文物著称于世,故被誉为“道教文物宝库”

历史源流

武当地名源于先秦,汉袭秦制设武当县。“武当“之名最早出现在《汉书》中,汉末至魏晋隋唐时期,是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地。至宋代,道经始将传说中的真武神与武当山联系起来,将武当山附会成真武的出生地和飞升处,为它以后的显荣尊贵打下了基础,入明以后,由于统治者对真武的尊崇,武当山被封为“太岳”、“玄岳”,成为“天下第一名山”。武当山建筑群的兴建,为明代皇帝朱棣时代最盛。明成祖朱棣自诩为真武大帝的化身,对祭祀真武的张三丰及其武当派更是大力扶持。他下令在“京城艮隅并武当山才重建庙宇”(《明实录》第28册310页)。并于永乐十年开始大规模兴建武当山道观。敕令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昕督工,每日役使工匠达二十余万(一说为三十余万),费以百万计,花费了六年时间,最终建成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庞大的道观建筑群。

特别在天柱峰顶铸铜为殿,饰以黄金,供奉真武大帝。并赐武当山为“太岳太和山”,为“五岳之冠”亲撰《御制真武庙碑》、《御制太岳太和山道观之碑》。像这样由皇室出巨资,一次性建成如此庞大的道教宫观群,在历史上实属罕见!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明世宗又进行扩建,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的建筑奇观,达到“仙山琼阁”的意境。清以后,武当山的地位大为下降,它对周边地区和区域社会的影响,主要通过朝山进香等民俗活动来体现。

道教徒之所以将武当山称为真武大帝道场,乃由于武当山在唐末五代以来,已成为道教的仙境福地之一,再加上武当山的名字与真武大帝都有“武”字,便附会北极玄武大帝曾修炼于武当山。《武当山志》说武当山一名的由来乃是因为“北极玄武大帝”的缘故,虽然不是事实,然而却得到普遍的认同。元代武当山的风物大量附会为玄武的遗迹,一方面表现了地方风物的情趣,一方面也表明了玄武信仰的流传,武当山为祭奉玄武的圣地。

武当山古建筑群中的主要遗产有太和拱、南岩宫、紫云宫、复真观和“治世玄岳”石坊等。在全山各宫观中还保存着铜、铁、木、石各类造像1486件,其中明代以前制品近干件,宋、元、明、清碑刻、摩岩409通,法器、供器682件以及图书经籍等,均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自然景观武当山拥有奇特绚丽的自然景观,武当山山势奇特,一峰擎天,众峰拱卫,既有泰山之雄,又有华山之险,悬崖、深涧、幽洞、清泉星罗棋布。景区面积古称“方圆八百里”,现有312平方千米。东接历史名城襄樊市,西靠车城十堰市城区,南依原始森林神农架林区,北临大型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武当山高峰林立,天柱峰海拔1612米。武当山山体四周低下﹐中央呈块状突起﹐多由古生代千枚岩﹑板岩和片岩构成﹐局部有花岗岩。武当山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是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湖北武当山

武当山主要道教建筑有玄岳门、净乐宫、玉虚宫、复真观、南岩宫、太和宫、紫霄宫等。

玄岳门是“治世玄岳”牌坊的俗称,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位于武当山镇东4000米处,为进入武当山的第一道门户,为三间四柱五楼式的石建筑。高12米,阔14米。明间与次间之比为5:3。坊柱高6米,柱周设夹杆石以铁箍加固。柱顶架龙门枋,枋下明间为浮雕大小额枋上部出卷草花牙子雀替,承托浮雕上访和下枋,枋间嵌夹堂花板,构成明间高敞、两侧稍低的三个门道。正楼架于龙门枋上,明间左右立枋柱,中嵌矩形横式牌匾。次间各分两层架设边楼、云板与次楼,构成宽阔高耸的正楼、边楼,由上而下,逐层外展的三滴水歇山式的坊楼,中嵌横式牌匠刻嘉靖皇帝赐额“治世玄岳”。此坊结构简练,构件富于变化,全用卯榫拼合,装配均衡严谨,坊身装饰华丽,雕刻精工,运用线刻、圆雕、浮雕等方法,雕刻了人物、动物和花齐图案等,是南方石作牌楼之佳作,也是明代石雕艺术珍品。

武当山“治世玄岳”牌坊

净乐宫为武当山八宫之首,始建于明代永乐十一年。1958年兴修丹江口水库时淹没在水库之中,宫中的牌楼、龟驮碑等一批文物搬迁至丹江口。2002年,丹江口市引资7000万元,全面实施净乐宫复原工作,经过2年多的施工,一期工程广场、山门、御碑亭、三大殿及配殿等已初现雏形,再现了当年净乐宫的宏伟气势,成为丹江口南水北调工程地上文物搬迁复原的范例。

玉虚宫全称“玄天玉虚宫”,道教指玉虚为玉帝的居处。这里是武当山建筑群中最大的宫殿之一,位于老营的南山脚下,距玄岳门西约4公里。玉虚宫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建造宫观庙宇2200间,嘉靖三十一年又经修葺,规制谨严,院落重重。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最大的单元。后来大部分毁于清乾隆十年(1745),现存建筑及遗址主要有2道长1036米的宫墙、两座碑亭、里乐城的五座殿基和清代重建的父母殿、云堂以及东天门、西天门、北天门遗址。这些残存的遗址,现存部分建筑和遗址,还建有重达百吨的“龟驮碑”亭四座。

玉虚宫前四座“龟驮碑”亭

复真观复真观位于狮子峰前,是武当建筑群中的一个较大单元。建于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重修。现基本保持当年规模,现存建筑20栋,建筑面积3505平方米,占地6万平方米。观门侧开,匝山势建夹墙复道,状如游龙。中轴线上有照壁、梵帛炉、龙虎殿、大殿、太子殿。左侧道院建皇经堂、芷经阁、庙亭、斋房,随山势重叠错落。前有五云楼,五层楼翼角立柱上架设12根梁枋,交叉叠阁,为大木建筑中少见的结构,有一柱十二梁之称。

复真观五层楼翼角立柱上交叉叠阁的12根梁枋

南岩宫位于独阳岩下,为道教所称真武大帝得道飞升之“圣境”。南岩宫建在悬崖峭壁上,山势飞翥,状如垂天之翼,峰峦秀美,是武当山36岩中风光最美的一处。南岩宫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至至大三年(1285—1310)。明成祖朱棣永乐十年(1412)扩建。现存建筑2l栋,建筑面积3505平方米,占地9万平方米。有议案天乙真庆宫石殿、两仪殿、皇经堂、八封亭、龙虎殿、大碑亭和南天门建筑物。主体建筑天乙真庆宫石殿,建于元至大年间。面阔11米,进深6.6米,通高6.8米,梁、柱、门、窗等均以青石雕凿而成。顶部前坡为单檐歇山式,后坡依岩,作成悬山式,檐下斗栱均作两跳,为辽金建筑斗栱的做法。廊外一米多处峭壁前,有两条伸向悬崖的石龙。古代工匠采用圆雕、镂雕、影雕等多种手法凿刻得浑为一体,传说是玄武大帝的御骑,玄武大帝经常骑着它到处巡视。一个石雕的龙头伸在悬崖之上,龙头长3米,宽仅o.55米,横空挑出,下临深谷,龙头上置一小香炉,下面万丈深渊、无遮无栏,状极峻险。前去烧香被称为“龙头香”,以示虔诚。因上去烧香之人常坠崖而死。清康熙年间,川湖部院总督下令禁烧龙头香,并设栏门加锁,立碑告诫。现已封闭。大殿前有两个御碑亭。

南岩宫廊外一米多处峭壁前的“龙头香”

太和宫位于武当山天柱峰山腰紫金城南天门外。建于明成祖朱棣永乐十四年(1416),明朝朱棣皇帝为了收宠曾预言他要称帝的武当山道士张三丰,并向天下昭示自己是真武大帝的化身,将此宫与北京的“太和殿”同名。太和宫在建筑过程中依照道教的建筑原则,不动山体一丝一毫,依照山体的自然走向和地形顺势而建。当时的太和宫有殿堂道舍等建筑五百一十间;现仅存正殿、朝拜殿、钟鼓楼、铜殿等。

太和宫整个建筑处于孤峰峻岭之上,殿字楼堂依山傍岩,结构精巧,布局巧妙,四周峰峦迭嶂,起伏连绵,烟树云海,气象万千。是武当山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太和宫前是朝拜殿,左右是钟鼓楼,钟楼内悬明代永乐十四年(1416)所铸造铜钟一口;朝拜殿右下有清代改建的皇经堂。殿前一岩,形如宝莲,故名“小莲峰”,上刻“一柱擎天”四字,并嵌有李宗仁游武当山之题诗碑刻。该宫整个建筑处于孤峰峻岭之上,殿字楼堂依山傍岩,结构精巧,布局巧妙,四周峰峦迭嶂,起伏连绵,烟树云海,气象万千。

武当道场全貌

金殿俗称“金顶”

位于海拔1612米武当山主峰天柱峰的顶端崇台之上,为铜铸成,实际上是铜殿。由于战争与人为破坏,中国现存的铜殿仅有5处6座。其中以五台山显通寺铜殿、昆明北鸣凤山上铜殿和武当山铜殿最为著名。

武当山铜殿高5.54米,宽4.4米,进身3.15米,全部用铜铸鎏金构件组装而成。铆榫拼焊,密不透风,68个玲珑精巧、栩栩如生的铜兽分立檐脊之上。额枋及天花板上,雕铸流云等装饰图案。金殿内供奉着“真武祖师大帝”的鎏金铜像,重达十吨。两旁有金童拿着文簿,玉女托着宝印。水火二将执旗捧剑,这组雕像,刻画细腻,性格鲜明,相互照应,浑然一体,被誉为我国明代艺术之宝。神案下置玄武,俗称“龟蛇二将”,蛇绕鲺腹,翘首相望,生动传神,巧夺天工。殿内金匾上的“金光妙相”四字,是康熙42年(1703)康熙皇帝手书。殿外是白玉石栏杆台,台下是长约1500米的紫金城围墙。为明永乐十七年(1419)按皇宫的标准所建,并命名为“紫禁城墙”。城墙由巨大的长方形条石依山势垒砌而成。城墙不高,有的地方就一米多点,全长345米、墙基厚2.5米,顶厚约1.25米呈梯形状,结实牢固,历经七百年风雨沧桑,仍保持原貌没有什么损坏。

金殿还有两个神奇之处:一是金殿中点着一盏长明灯。尽管山上的风长年劲吹并不断改变方向,却就是吹不灭这盏长明灯。传说是由于金殿藻井上悬挂一颗鎏金明珠,人称“避风仙珠”。传说这颗宝珠能镇住山风,不能吹进殿门,以保证殿内神灯长明。其实山风吹不进是因为殿壁及殿门的各个铸件,非常严密、精确。二是处于1612米高的金殿经过500多年竟然没有被雷电击中过。按理论最高点又是金属最易受雷击,这两桩神奇皆可见我国古代工匠的工艺水平。

金顶位于武当山72峰中的最高峰,在此可观赏武当八景:天柱晓晴、雷火炼殿、祖师映光、金殿倒影、海马吐雾、平地惊雷、陆海奔潮、飞蚁出朝。

武当山金殿

紫霄宫位于武当山东南的展旗峰下,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一1125年),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重建,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扩建,清嘉庆八年至二十五年(公元1803—1820年)大修,是武当山八大宫观中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道教建筑之一。现存有建筑29栋,建筑面积6854平方米。中轴线上为五级阶地,由上而下递建龙虎殿、碑亭、十方堂、紫霄大殿、圣文母殿,两侧以配房等建筑分隔为三进院落,构成一组殿堂楼宇、鳞次栉比、主次分明的建筑群。

紫霄宫背依展旗峰;面对照壁、三台、五老、蜡烛、落帽、香炉诸峰;右为雷神洞;左为禹迹池、宝珠峰。周围山峦天然形成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明永乐皇帝封之为“紫霄福地”。紫霄宫是宋、元、明、清四朝道教法事活动的重要场所。紫霄大殿是武当山唯一幸存下来的重檐歇山式木结构殿宇。

 

武当山紫霄宫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