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网古文典籍频道

国学典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学入门 >

中国历代名刹、高僧简介(七)(3)

http://www.newdu.com 2018-06-23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104、泉州市开元寺

位于泉州市西街。泉州自古有“佛国”之称。自晋隋以来,佛教兴盛,寺庙林立,现有史可考的寺庙有400多座,保存下来的约200余座,其中规模最大、对台湾及海外侨胞佛教徒有较大影响的要数开元寺。1983年,开元寺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被列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十佳”风景区。

开元寺创建于武则天垂拱元年(685)。这里原是一片桑园,园主黄守恭因“桑开白莲,舍地为寺”。初名莲花寺,开寺祖师为匡护法师。后又改称兴教寺、龙兴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现名,一直沿习至今。经过五代、两宋的发展,拥有下院百余所。在宋、元鼎盛时期有寺院120所,僧侣达千人。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合并为“大开元万寿禅寺”。明朝时,开元寺的名僧住持有永觉和木庵法师。1655年,木庵法师东渡日本,继隐元法师成为日本黄檗宗第二代祖师。现寺内保存着木庵法师亲笔写刻的衣版楹联:“鹫岭三车,不离当人跬步;曹溪一指,好看孤塔云中”。

1924年,圆瑛法师接任开元寺住持,在新加坡、菲律宾等地华裔僧尼的资助下,主持修复了开元寺大雄宝殿、甘露戒坛、东西双塔、功德堂,重建了法堂,增建了藏经阁,创办了开元慈儿院、养老院。1928年至1942年,著名的弘一法师在福建弘法14年,多年在开元寺讲经说法,留下许多珍贵墨宝1935年,弘一法师书写了宋代理学家朱熹给开元寺的题句:“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至今为寺中所珍藏抗战期间,开元寺曾遭日本飞机轰炸。

开元寺内弘一大师纪念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多次拨款进行修复和保护。但“文革”其间毁于一旦。文革之后又恢复重建,但规模仅为原来的十分之一、二。开元寺自对外开放以来,每年接待数以百万的游人香客。大批海外侨胞、日本、东南亚各国以及港澳台佛教界和信徒专程来此朝拜。1983年,西哈努克亲王专程到开元寺进香。日本黄檗宗也经常派代表团前来参拜。今天的开元寺成为联系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的桥梁和纽带。现任住待为道元法师。

今日开元寺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为7.8万平方米。分布在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紫云屏、天王殿、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台和藏经阁。东侧有檀越词、准提禅林。西侧有功德堂、尊胜院和水陆寺。东西广场分别耸立着镇国、仁寿双塔。所有殿堂亭塔组成一个布局完整、宏伟壮丽的寺庙建筑群。寺内还有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桑树以及众多文物古迹。

开元寺的山门也叫天王殿。它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三年(687),前后已经过几次火灾烧毁与重建,现存建筑是民国十四年(1925)修建的。1960年又重加修葺。殿内两端各塑一尊4.5米的密迹金刚泥塑,屋脊上以五色瓷片雕饰,中置一小宝塔,两端鸱尾为二小龙飞腾朝向宝塔,取双龙护塔,镇邪摄古的瑞象。其余部分雕贴着各种动物、花卉、工艺精美、色泽鲜艳令人眼花缭乱。殿内石柱上下端略细,中部较粗,呈梭子状,学名梭柱,据考证为唐朝的石柱风格,年代已十分久远了。石柱上还悬挂有一木制对联“此地方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为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所书。寺前的照壁建于明代,嵌有明代书法家陈于王隶书“紫云屏”石刻。

开元寺天王殿

天王殿殿后紧连着一座卷棚歇山顶的拜亭,拜亭前是个“凡草不生”的广场,青石铺地,供信徒朝拜和从事佛事活动。每逢农历二十六日,这里人山人海,梵呗声声,一派泉南佛国景象。石庭两边分列着八棵200至800岁的大榕树,阴翳蔽日,盘根错节,树下排列着11座唐、宋、明时期不同形式的古经幢、小舍利塔,以及两只贔屃。庭中还置立着一座3米多高的石雕焚帛炉,盖钮雕蹲狻 猊,炉身周雕幡。龙、祥云、莲瓣、蔓草等纹饰,形制优美,雕工精妙。焚帛炉稍后两侧,还有两座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泉州南厢柳三娘捐建的印度萃堵波的方形石塔,塔上刻有萨锤太子舍身饲虎的故事,是印度教在南宋时留下的痕迹。

拜庭大榕树下排列着11座唐、宋、明时期不同形式的古经幢、小舍利塔等

寺内的主体建筑,就是眼前这座大雄宝殿。因传说建殿之时有紫云盖地,所以又叫紫云大殿。大殿上方这块巨匾写有“桑莲法界”四个魏碑风格的大亨,以应“桑开白莲”之说。早在唐朝初期,泉州已盛产丝绸。这片地原是大财主黄守恭的桑树园,后来捐给匡护大师建寺。传说有一天,黄守恭梦见有一个僧人向他募地建寺,他说等桑树开白莲花后就献地结缘。几天后,满园桑树果然都开出白莲花,黄守恭深被无边佛法所感动,便把这片桑树园捐献出来。

大雄宝殿,上面的匾额为“桑莲法界”

大雄宝殿始建于唐朝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先后经过唐、南宋、元、明几次受灾与重建,现存建筑物是明代崇祯十年(1637)遗物。大殿通高20米,面宽九间,进深六间,面积达1387.75平方米,大殿出拱深远,外观雄浑,保存唐朝宏模巨制。大殿正中供奉的是御赐佛像毗卢遮那佛两旁是五代王审邽修大殿时增塑的四尊大佛,依次为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是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成就佛,合称五方佛,也叫五智如来。一般寺庙的大雄宝殿供奉一尊释迦牟尼像或三世佛、三身佛等三尊佛像,而这里供奉的是五尊佛祖像。供奉五尊佛祖像,属于佛教密宗的独特塑像方式。五方佛的胁侍有文殊、普贤、阿难、迦叶以及观音、势至、韦驮、关羽、梵王、帝释等诸天菩萨、护法神将共10尊。在大殿后正中供奉着密宗六观音的首座圣观音以及善才、龙女和两翼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开元寺历代住持皈宗不一:有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禅宗等宗派,开元寺大殿佛像的众多庞杂正体现了各宗教流派的相容和共存,这既值得夸耀,也是值得研究。在五方佛前石柱和珩梁接合次,有两排相向的24尊体态丰腴、纹饰华丽、色彩斑斓,双翼舒展的天女,梵文“频伽”(即妙音鸟)。据佛经说:此鸟发声微妙,仙音优雅,连歌神紧那罗都不及她。他们原是佛的侍者,而能工巧匠们把她们的下半身嵌人柱榫里,翼胁之下爪足外露,上半身向前伸出,昂首挺胸,短衣半袒,樱洛圈胫胚,双臂伸展,腕着驯镯,手棒文房四宝,瓜果点心,丝竹管弦,翩翩若仙。与敦煌飞天形象不同的是,这里的飞天都长有翅膀.而这些翅膀不但是装饰品,也是拱顶的支撑点,他们不但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而且用以代替斗拱,依托粗大的珩梁,减少其过大的跨度,极为巧妙地将建筑上的力学原理与艺术上的美学原理巧妙地融为一体。这种二十四飞天雕刻为中国佛教寺庙所罕见。

大雄宝殿斗拱上二十四飞天雕刻

大雄宝殿还有一个“百柱殿”的雅称。全殿原计划设立柱子一百根,后来因为需要放置佛像和腾出给佛教徒朝拜的地方,便加长了珩梁,减少了立柱,成为86根柱子的“百柱殿”。崇祯十年(1637)右参政、按察使曾樱与总兵郑芝龙重修开元寺紫云大殿时,将其中木柱全部换成石柱。百柱殿的柱子形式丰富多彩,有宋、元、明各时期的海棠花式柱、圆柱、方柱。楞梭柱、蟠龙柱等。有的还刻着古印度和斯里兰卡流传的神话故事,是中外文化相互交融、吸收的产物。尤其是殿后廊檐间那对16角形辉绿岩石柱,雕刻着古代印度和锡兰流传的古印度教大神克里希那的故事和花卉图案24幅,引起中外学者的极大兴趣。它与殿前月台须弥座束腰处的72幅辉绿岩狮身人面像和狮子浮雕,同为修殿时从已毁的元代主印教寺移来的。它们是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繁荣发达,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

殿前月台须弥座束腰处的72幅辉绿岩狮身人面像和狮子浮雕

百柱殿的后侧西边,有一处曰“桑蓬古迹”,据说是黄守恭的桑树园开过白莲花的唐代古桑。1925年老桑树被雷电一劈为三,其中一技坠落在地上。僧人们将其用一块花岗岩托起,并镌一对联“此对生莲垂拱二年,支令勿坏以全其天”,老桑树果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且枝繁叶茂,青春焕发。前几年,大风将树干从托石上吹落地,末等人们再次扶植,它已落地生根了。如今,“三树同根”的老桑树犹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向着北、东、南三个方向延伸开去,一年四季,郁郁青青。

开元寺内传说开过白莲花的唐代老桑树:“桑蓬古迹”

大殿后面的甘露戒坛,建在中轴线的第二台阶上。据说唐朝时候,此地常降甘露,一个叫行昭的和尚于是在这里挖了一口甘露井。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僧人在井上建坛,遂称甘露戒坛。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08)敦炤和尚认为戒坛不符合规范,又按《南山图经》改建为五级,其间高低宽窄都有严格的限制。后经元、明多次重修,现存建筑是清康熙五年(1666)重建的四重檐八角攒尖式结构。坛顶正中藻井采用如意斗拱,交叠上收,如蜘蛛结网,似回纹织锦,结构复杂而精巧。坛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铺作间24尊“飞天乐伎”,身系五彩飘带,手持琵琶、二弦、洞萧、响板,轻歌曼舞,翩翩若飞。它们与百柱殿的频伽一样,既是建筑艺术的瑰宝,也是研究南音与南戏十分宝贵的形象资料。

藻井下分五级。坛台的最上层供奉明代的卢舍那佛木雕坐像,其所坐莲花台座有一千叶莲花瓣,每片莲叶上各刻一尊6厘米大小的佛像,十分精妙。卢舍那四周各层侍立着金刚钩、金刚索、金刚铃、金刚锁四菩萨,还有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寒山、拾得、千手观音的及韦驮天将等24尊菩萨神像。其中尤以八大金刚塑像为最佳。它们怒目结发,赤足袒胸,显得无比威严。环绕坛座的束腰处还有护三皈、护五戒的各种神王牌64个。戒坛是佛教徒受戒的地方,这种神秘肃穆的氛围,正可使人敬畏不迭,万念俱灭,一心皈依。泉州开元寺戒坛与杭州昭庆寺戒坛、北京戒台寺戒坛并称为中国三大戒坛。

全国三大戒坛之一:泉州开元寺戒坛

戒坛之后,就是有“百宝楼”之称的藏经阁。这里原来是法堂,是元代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僧录刘鉴义建造的。元、明时期已经过多次重修,至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圆瑛和尚改建为水泥仿木结构的二层楼阁。楼下现为寺僧念经礼佛处,上层收藏各种版本经书3700多卷。五代时的开闽王王审知身居王位,独霸闽疆,纯属机缘偶然,因此他当了闽王后,就与佛结缘,起大信心,立大誓愿,皈心受持,以求心理平衡。他先后舍钱百万緡造大殿等建筑,并搜集一万两黄金白银,研细为泥,请开元寺义英法师写了两部金银《大藏经》,现二楼还保存有残页。另外还有元朝如照法师刺血写成的《法华经》以及泰米尔文的贝叶经。它们是我国珍贵的佛学典籍。除此之外,藏经阁还保存有从盛唐至民国的历代文物。其中各代玉、铜、瓷、木质的大小佛像、菩萨、罗汉、天王、神将等32尊。明代大书法家张瑞图及现代高僧弘一法师等名家的字迹和木板楹联也珍藏在这里。一楼大厅里还收藏有12口南宋以来的方钟,其中特别有价值的是清道光十七年(1837),“鹿港郊公置”的铁钟,钟上铸有与泉州通商的鹿港郊46家商号的铭文,是研究台湾与泉州经济史的很有价值的资料。开元寺内最为壮观的是两侧的紫云双塔,这是我国最高最大的一对石塔,也是泉州古城的标志和象征。

东塔叫镇国塔,为唐咸通六年(865)文偁禅师所造,为五层木塔。后毁于火灾,宋宝庆三年(1227年)由守淳法师改建为砖塔,共七层。至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本洪法师才易砖为石,后由法权法师,天锡法师继造,前后经十年才完工。东塔通高48.24米,塔平面分回廊、外壁、塔内回廊和塔心八角柱四部分。塔为框架式的结构。正中的塔心柱直贯于各层,是全塔的支撑。各层塔心柱上的八个转角处均架有石梁,搭连于2米厚的塔壁和倚柱,顶柱的护斗出华拱层层托出,缩小石梁跨度。石梁与梁托如同斧凿,榫眼接合,使塔心与塔壁的应力连结相依形成一体,大大加强了塔身的牢固性。塔壁使用加工雕琢的花岗岩,以纵横交错的方法叠砌,计算精确,筑工缜密。使这座重达一万多吨的建筑物虽经历700多年风霜雨露而巍然不动。公元1604年的八级地震,也无法动摇动它的根基。石塔不但坚固无比,而且造型精致。塔檐呈弯弧状向外伸展,檐角高翘,使塔身有凌空欲飞的态势,显得轻盈。每一层各设四个门和四个龛,逐层互换。这样既平均分散重力,又可使塔的外型更加生动和美观。塔顶有八条大铁链,连结八个翘角与刹顶,显得气势磅礴,紫气飘摇。塔基须弥座上有浮雕的释迦牟尼本生故事30多幅。每一层塔壁上还刻有十六幅浮雕,分别刻有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和佛乘,共计80幅栩翎如生的人物雕像。刀工细腻,线条流畅,巧夺天工。东塔已于1997年人选全国四大名塔邮票,可称得上石塔之王西塔名仁寿塔。五代梁贞明三年(917)王审知由福州泛海运木来泉州建此塔,木塔,高7层,初名“无量寿塔”。北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奏请赐名“仁寿塔”,前后经毁坏与重修多次,易木为砖,至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1228–1237)由自证法师易砖为石,先于东塔十年建成。此塔外观与东塔相同,高44.06米,八角五级,基座上雕刻有禽兽和花卉的图案。特别是西塔第四层东北壁的一尊猴行者的浮雕引起国内外游人、学者的兴趣与关注。这尊猴行者身穿直缀,头戴金箍,项悬数珠,腰挂葫芦和一卷《孔雀王咒经》,手握鬼头刀,右肩背一尊小佛像,与《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相似,但西塔建造比《西游记》早三百年。因此,中国一些学者及日本北海道大学教授中野美代子都提出“孙悟空出生在福建”的观点。 另外浮雕中有幅观音像为男性,称为“有须观音”,也颇引人注目。

泉州开元寺石塔是我国古代石构建筑瑰宝。从石塔的建筑规模、形制和技艺等方面来看,都可以说得上精妙绝伦。它充分体现了宋代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性。它不但在中国石塔中堪称佼佼者,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它既是中世纪泉州海外交通鼎盛时期社会空前繁荣的象征,也是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标志。现在,东西塔已成为泉州的象征。

开元寺双塔:镇国塔和仁寿塔

105、晋江县龙山寺

位于福建省晋江县安海镇五里桥旁,又称“天竺寺”、“观音殿”,为闽南名刹,1983年被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该寺在东南亚及台湾也有一定的影响,台湾的台北和高雄等地皆有众多的龙山寺下院。

龙山寺创建于隋大业十四年(618),初名普现殿,又名天竺寺。以后历代都有修建。据《泉州府志》,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龙山寺派僧人祖派、智渊等在晋江安海镇与南安县水头镇之间营造石桥,“后因工程浩大,未完成。绍兴二十一年(1151),泉州郡守赵今续建,经一年完成”。这座由僧人倡建的石桥长五华里,称五里桥。这座用花岗石建造的大桥经过八百多年的历史沧桑,至今仍横跨田间,成为晋江一景,桥上水心亭中有一石刻对联曰:“天下无桥长此桥,世间有佛宗斯佛。”

明熹宗天启年间(1621-1627),龙山寺得以重修香火并分传台湾及东南亚。寺僧肇善法师至台湾鹿港修建龙山寺,此寺采用闽南石料修筑。明末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不少移居台湾的闽南人士在台湾宝岛上创建龙山寺,以表达对故乡的怀念。至今,台湾全岛有四百五十多座龙山寺,都从安海龙山寺分出,其建筑形式亦仿祖寺,其中较著名的有台北艋龙山寺、鹿港龙山寺等。近年来,不少台湾香客来晋江龙山寺参拜祖庭。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靖海侯施琅等捐资修建了山门、华表、殿堂门、钟鼓楼。道光、同治、光绪年间数次修葺,蔚为壮观。

1966年“文革”期间,龙山寺遭到劫难,文革以后,龙山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交给僧人管理使用。僧人以寺为家,募集资金,将这座千年古刹修缮一新。现任方丈为开慈法师,1947年出家,师从宏亮法师。

龙山寺现在占地面积约10亩。有山门、天王殿、中殿、后殿和两侧厢房等建筑。整座寺院以臣木和花岗石建造,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寺前山门为石牌坊,上刻“天竺梵钟”四字。进山门,寺的前墙上嵌一石碑,刻有“龙山宝地”四字。正门悬“一片慈云”匾额,廊前有石狮、石鼓各一对,两侧为钟鼓楼。门内有拜庭、拜坛,坛上有亭。天王殿门口有一副对联:“胜日降魔,罗刹鳩摩齐拱手;威音伏众,刀兵水火悉潜行。”

龙山寺山门悬有“一片慈云”匾额

大雄宝殿气势恢宏,殿前有一对浮雕青石龙柱,龙身飞逸盘旋而下,龙头却昂然而上,一双鳞甲相间的龙爪各抓一鼓一罄,以细铁条击之,鼓传鼓声,罄发罄音,很是别致。殿内最吸引人的是供奉的千手千眼观殿音菩萨像。传说隋朝建寺时,这里有株老樟树(《安海志》记载为古榕树)“夜发祥光”,于是被截为三段,分别雕刻为千手千眼观音像、寺门和法鼓。经过一千多年历史沧桑,这三件龙山寺镇山之宝都得以幸存下来。这尊千手千眼观世音像十分珍贵,通高4.2米,用一根巨樟雕就。佛像头戴花冠,冠正中雕一坐佛,坐佛周围雕着许多戴花小佛首,叠如帽状。佛像面部丰盈慈祥,眉目清秀,主手在胸前作合十状,两侧旁支1008只手,如两扇羽翼,姿态各异,错落有致;每只手均带镯,掌中各雕一只眼,或执法器,或持经卷,或捧珠宝,或猛虎傲踞,或飞龙盘旋。整个佛像贴满金箔,雍容华贵,造型精美。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殿内用香樟木雕成的千手观音

左侧的钟楼顶端横架着一根檀香木,是早年由华侨从菲律宾专程送来的。直径只有13厘米,却能挂住千斤古钟。寺中有明代书法家张瑞图所题“通身手眼”匾额和近代弘一法师等名人墨迹。殿内还保存有明朝著名书法家张瑞图书写的“通身手眼”匾额。

雕梁画栋的龙山寺中殿

寺内另有舍利子14粒,各类碑刻10块。整座寺院绿树相掩,香草芬芳,景色宜人。

凤山龙山寺   

位于台湾高雄县中山路7号,北边是澄清湖所在的岛松乡。现存龙山寺的匾额中,正殿上方一块“南云东照”木匾,落款为“乾隆岁次庚辰”,即乾隆二十五年(1760)赠匾人不详,,可能即是龙山寺扩建落成之年。被台湾内政部列为国家二级古迹。该寺从屋顶剪粘、泥塑、山墙面设计、台基、柱础、石材雕刻、木构栋架、雕窗、门墙彩绘等全体造型或局部构工,都保持祖庭晋江龙山寺的建筑风格。

台湾高雄中山路7号凤山龙山寺

台北龙山寺

位于台北市广州街211号,繁华的“万华夜市”内,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是台湾著名古寺。建筑设计采三段式格局,由上空乌瞰呈”回”字体,由前殿、后殿、东西护宝及中央的正殿所组成。布局方正肃穆;其门壁梁柱极尽精雕细琢之美。集清代,日据与光复後综合表现的寺庙艺术。外观与清水祖师庙,淡水鄞山寺相似。

寺内主要供奉观世音菩萨,并祀奉妈祖,四海龙王,十八罗汉,城隍爷注生娘娘,山神、土地公等,供奉对象极其庞杂,典型神佛合一。民俗称之为“龙山寺是众神的集会所”。每到民俗节庆,这里都有盛大花灯、庙会,引来汹涌人潮,民俗气息很重。

台北市广州街211号龙山寺

106、漳州市南山寺

在漳州市区九龙江南畔的丹霞山麓,为漳州八大名胜之一,是闻名海内外的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的佛教寺院。1983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汉族重点寺院。

据清康熙《龙溪县志·古迹》卷十一载:南山寺原名“报劬崇福禅寺”,为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太子太傅陈邕所建。

陈邕原籍京兆万年县(今陕西西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间(公元705~706年)进士,任太子李隆基的老师,李隆基登基(即玄宗皇帝),封为太傅。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因与奸相李林甫不合,被贬谪到福建,先居福州,后迁兴化,最后迁居漳州。他看中九龙江南畔丹霞山麓这块山水秀丽的地方,兴建府第,因为建造形式类似宫廷,且有五个大门,违犯规制,被人密告到朝廷,说“陈邕兴造皇宫,阴谋造反。”皇上派钦差前来查办,消息传来,陈太傅谎了手脚,心想大祸临头,苦无对策。在危急之时,他的女儿金娘含泪请求父亲,舍宅为寺院,让她削发为尼,以保全家性命。陈太傅只得应允,即日请来法师,为金娘剃度为尼,并把她的闺房改为“修真净室”,将府第改为“报劬院”。钦差大臣来到,见所建是寺院,不是皇宫,据实复旨,陈太傅免予问罪。

宋太祖乾德六年(968)刺史陈洪进重修,改名“崇福寺”,漳州知州章大任题匾“南州法罄”。元惠宗至正九年(1349)重建,元末毁于兵燹;明成祖永乐间重建后改院为寺,号《南山》,寺名遂沿用至今。世宗嘉靖二十四年(1545)火,寺僧圆性募缘重建。从明朝起,南山寺遂成为禅宗临济宗喝云派发源地。清末民初,寺僧相继出洋劝募、弘法、住持寺院。如今东南亚许多寺院大多为喝云派后裔。海外衍派法脉纷纷报答法乳之恩,1984年10月,世界佛教僧伽协会副会长、新加坡佛教总会会长宏船法师率团回山朝拜。此后,陆续不断有海外僧人到南山寺进香、交流等。南山寺也是许多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回乡探亲时必到的朝拜场所。

南山寺还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共领导地下斗争的重要据点。1930~1931年间,陶铸任闽南特委书记时,曾将特委机关于该寺德星堂。在恢复并组成地下武装“闽南工农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南山寺成为闽南地下斗争指挥中心。1932年,寺僧达如等7人脱下僧衣,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6年,陶铸旧地重游,作《重游南山寺》诗一首:“南山古寺规模在,含笑依然花满枝。鬓白重来千百感,江山妩媚故人稀”。1966年“文革”中,南山寺作为“四旧”,毁于一旦。文革以后又恢复重建。

南山寺坐南朝北,南面背靠丹霞山,北面向九龙江,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中轴线上自北而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左右有喝云祖堂、陈太傅祠;石佛阁、德星堂、地藏王殿、福日斋。东侧还有城隍庙,后山有塔院等建筑。

山门匾额“南山寺”三字,为明末乡贤、学者、名宦黄道周所书,是南山寺重要文物。天王殿有五个并列的大门。两旁四大天王(也称四大金刚)原为泥塑,1960年为“六·九”特大洪水淹浸。灾后改用水泥重新塑造,也是别具一格。天王殿匾额由书法家虞愚书。殿中弥勒菩萨佛龛上匾额“皆大欢喜”四字,由邑人厦门大学教授黄典诚书。

南山寺山门,题额为明代著名学者漳州人黄道周

大雄宝殿为寺内主体建筑,面积约800多平方米,面阔5间,进深5间,重檐歇山顶,弘一法师手书“妙相庄严”匾额悬于殿堂之上。殿中佛坛上雕塑三尊盘膝趺坐金身,并塑阿难、迦叶两尊者站立两旁。正中供奉“三宝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东方药师佛),高一丈六尺,是宋代修建寺院时重塑的,其特征是两个耳朵下端成尖形。解放后,认为寺是唐朝建的,佛像是宋代塑的,两相不合,因此叫它“改头 换面”,把它的头“砍”掉,按照唐朝特征重塑成耳朵下端圆形的头面。但佛像踞坐的石殿和“桌裙”仍是宋朝的。可谓“唐头宋座”。

大雄宝殿内“唐头宋座”三宝佛

大雄宝殿的左角悬挂一口直径三尺八寸,高五尺六寸,重1300多市斤的大铜钟。它本是唐朝铸造,元朝延佑六年(1319)扩建寺院时重新铸造,钟上有元朝住持僧右愚的题铭。钟声洪亮,几里路外还可听见。关于这口大钟的铸造,也有一段故事:传说当年寺内僧人为铸这口钟四出募化,有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寡妇,诚心地把仅有的一枝铜钗捐献出来,一个乞丐也把仅有的一枚用钱捐献出来,僧人虽然笑纳,却视为无关轻重,将其弃置一旁。大钟出炉时,钟面有一个小小圆窟窿和一条小裂痕,经过几次重新浇铸,这两个缺点依然存在。后来住持僧想起了那铜钗和铜钱,拿来一比,完全符合,而且粘住了,再也撬不下来。至今大钟上的铜钱和铜钗痕迹犹存,这故事隐喻着一个哲理:任何小善都可以成为大德。

大雄宝殿的左侧有一个石佛阁,1937年石佛阁庙顶被日本飞机炸塌,是时由住持广心和尚化募重建,改名为“净业堂”。阁中原有一巨大的石笋,高5丈多,大半埋入地下,露出地面仅有2丈左右。被匠人雕成弥陀佛像。佛像连莲花座高达一丈六尺,造型优美,俗称大石佛。相传是唐代造像,或说是宋代石雕。于1996年6月被定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殿里石柱上,有明朝天启时人柯兴邦的题联,写着:”石骨金身何处来,无始无终自在;慈云法雨从空下,亘天亘地悠然”。石佛两侧,后塑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与阿弥陀佛,合称为“西方三圣”。1938年农历四月初八(5月8日),弘一法师到达漳州,翌日移居该阁边僧舍,十五日,在寺中演讲佛法,听众百人。

“净业堂”内石笋雕成的释迦牟尼“石佛”

大雄宝殿后面高坡上右侧,原为宋代千佛阁旧址。1991年,星洲(新加坡)龙山寺广净和尚一行到漳州,将新加坡、菲律宾等地募化来的资金,在千佛阁旧址建造法堂,1993年落成,匾额由菲律宾瑞今老和尚书写“成等正觉”。内祀一尊白玉佛,高2米,重四千公斤,系清光绪九年(1883)(一说是是清光绪三十年)住持僧妙莲法师向缅甸华侨募化而来。这种白石佛全国只有三尊,一在北京团城,一在上海玉佛寺。
 
楼上为藏经阁,正中祀千手观音,四周祀千尊铜佛。阁内珍藏六十厨《龙藏经》(包括《经藏》、《律藏》、《论藏》共7168卷)。其中有无价之宝血书《华岩经》,相传是明天启年间寺僧融(一说雄)和莲山及尼姑莲三人用三年时间刺血合写而成,笔法端秀,字迹显出金黄色,共八十一卷。可惜在“文革”时受破坏,仅存残页。另有光绪皇帝御赐的《藏经》,即贝叶经,也是少有的珍贵文物。

大雄宝殿后面高坡左侧是陈太傅祠,据传是当年陈邕故居,供奉陈太傅塑像,后像被毁。为纪念陈邕的功德,后人改建为檀越祠。祠里原有一尊陈太傅铜像,民国19年(1930年)被偷。新中国成立后,陈姓子孙,仿照同安县陈太傅祠塑像,重塑一尊泥像供奉于祠中。太傅祠后面有楼,现称“小姐楼”,又称“姑娘楼”,传说为陈邕之女金娘当年的闺房。金娘削发为尼之后,法号玄妙,曾受皇上封为金花郡主,其墓原在寺后山上,人称“姑娘墓”。解放后因五个工厂需要共建一座自来水池,把姑娘遗骸移葬至藏经阁后园中修建新墓,立碑曰“唐浩封金花郡主玄妙之墓”但据对地方文物有深入研究的陈北恺(已90多岁)老先生说,那楼上供奉的是自陈邕之父陈忠以上五代祖先神位,称“五祖楼”,所谓“小姐楼”乃是讹称,并从而讹为“姑娘楼”。

南山寺内陈太傅祠

大革命时期闽南革命特委机关所在地德星堂在寺院东回廊,石佛阁左邻,俗称官厅,为来客住宿处。1926年曾在这里办过六七年“南山佛化学校”地藏王殿在寺院西回廊,1986年把原伽蓝殿改建成地藏王殿。殿中祀地藏王菩萨,左侧祀伽蓝菩萨,右祀印光大师圣像。

大石佛、白玉佛、大钟、血书《严华经》、御赐《致经》(贝叶经)合称南山寺五宝。此外还有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石经幢、重修清泰寺碑、放生池碑等珍贵历史文物。

108、宁德县支提华严寺

位于宁德市西北50公里处,离福州127公里的支提山中。“支提”系佛教术语,“谓诸一切功德聚在其中,是故世人为求福故,悉皆供养恭敬”(《大日经疏》)。据佛教《华严经·菩萨住处品》载:“东南方有山名曰支提,现有天冠菩萨,与其眷属一千人俱常住说法。”因此,支提山被佛教徒视为天冠菩萨讲经说法之道场,且有“不到支提枉为僧”之说,因此历代僧侣云游多至此寺。为福建历史名刹,1983年国务院定为全国汉族佛教重点寺院。

支提山华严寺见于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建了悟开山建寺,吴越王敕赐“华严禅寺”;雍熙二年(公元985年),敕赐“雍熙禅寺”;永乐五年(1407年)明成祖朱棣差中使周觉万赉物进山重建大雄宝殿,敕赐“华藏禅寺”匾额;明隆庆六年 (1572),刚登基的神宗敕赐“万寿禅寺”。现在沿用的是千年古寺名“华严寺”。

支提山华严寺有三大优长:自然和人文景观、名僧辈出和珍贵的“云锦”紫衣袈裟。

明成祖敕赐的“华藏禅寺”匾额

支提华严寺位于状如天然图画的支提山。支提山位于鹫峰山脉中段东麓,主峰1139.4米,有99峰,山峦绵亘25公里,俯瞰全景,呈千叶莲花状。山间点缀着四泉、四潭、四台、六洞、十五岩,常年雾霭云缭、万木峥嵘。支提山还蕴藏着众多佛学意蕴很浓的峰峦,如菩萨、维摩、帝释、幢幡、钵盂、宝盖、悬钟、合掌等峰。其中的辟支岩,幽隽多姿石壁连亘十余里,有罗汉洞、灵源洞、雨花岩、珍珠帘、“千圣同居土”摩崖等著名风景点。支提华严寺再其中的狮子峰上。狮子峰酷似蹲伏的雄狮,威武异常,寺即在“狮口”,以石窟为梵宇,天然成就,气象雄伟,被佛家赞为“震旦佛窟”(震旦:古代印度人对中国的称呼)。唐末列为道教 “三十六洞天”之一,明代以来,此地被誉为“仙巢佛窟”。 明代永乐帝题赠“天下第一山”。

寺周古木参天,峰险涧曲。“狮尾”昔有辟支寺,与那罗寺遥遥相对。两寺之间有孤猿听目、锦鲤朝天、观音织布、罗汉撞钟、九龙盘、灵源洞、袈裟岩等胜景。其中尤以雨花岩为最,高约几十米,泉喷如雨,昼夜不辍。岩石数第处,即是珍珠帘,百米悬崖,一泉奔泻而下,似万解珍珠,倾倒洒落,蔚为奇观。山上共有四个游览区,分别是支提胜场(支提寺)、瀛洲击水、霍童洞天和那罗延窟。寺左有天灯峰,是历史上类现金灯佛国天景的地方,山口是天冠菩萨佛光显现处。支提山华严寺的自然景观和佛教建筑充分演绎了《华严经》中“支提”的圆融无碍的最高佛界——“立佛支提,作佛形象”的佛教理念。

典型的洞中寺院:嵌在石窟之中上无片瓦的那罗岩窟

天冠菩萨道场

位于支提山中部龙潭处群峰环拱,重峦叠嶂中,一十仞石台拔地而起,四方如削,上极平坦,庄严自然,史称天冠菩萨说法台。据《大方广佛华严经、菩萨住处品》载:“东南方有处名支提山,从昔已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天冠菩萨与其眷属诸菩萨一千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天冠菩萨”又称“宝冠菩萨”,是主导人间“福慧庄严”(地位、官位)的菩萨。位于胎藏界曼茶罗文殊院文殊师利菩萨北方第二位之菩萨。其身呈黄色,右手仰掌当胸,手持三辨宝珠,左手开肘仰掌,略屈四指持青莲花,花上有宝冠;于莲花上结半跏趺坐。支提华严寺内提原有千尊天冠菩萨像铁像,系吴越王钱俶所赐,在黄华毁寺后像已无存。现存的天冠菩萨像乃是明成祖的仁孝皇后所赐,一千尊,铁铸、每尊高尺许、重二十市斤。其形或合掌,或结三昧印,或结跏趺坐,呈听、说法相亦按《华严经·入法界品》所载而供奉。原供殿西天冠阁、后阁毁,移供大殿藻井四周,计九个藻井,外围雕栏、分列两层。法堂建成后,移供于华宝殿。经“文化大革命”之乱,现存的仅九百四十七尊,且大部份有待整修。

华严寺内现存九百四十七尊天冠菩萨像

毗卢遮那佛

为明万历皇太后所赐,宫廷铸造的珍品。铜渗金,重千斤(明秤),高2.5米,莲座围径3.7米。“毗卢遮那”为梵语,又称“大日如来”,为密教供奉之本尊与最上根本佛,乃《华严经》所说的莲华藏世界之教主,因此又尊为金、胎两部曼茶罗之主尊,故非常被重视。中国支提山华严寺大毗卢千佛托,分为上下两层,上面盘坐毗卢,下面绕座有一千个莲花瓣,每瓣上有一浮雕的小佛像,成千佛之数,以示佛的应身。这演绎了《梵网经》所说的“我今卢舍那,方坐莲花台,周边千花上,复现千释迦。一花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中的“华藏世界”,也是《华严经》所叙说园融无碍的最高佛界。这种佛像造型国内很少见。

华严寺内毗卢遮那佛

“云锦”紫衣袈裟

唐宋三品以上官服为紫色,五品以上官服为绯(大红)色,有时皇帝特加赐紫或赐绯以示尊宠。赏赐给僧人的叫做“紫衣袈裟”。袈裟是僧人的法衣。袈裟的种类主要有三种,五衣、七衣、大衣。根据佛教的制度,僧服有大中小三种,一是用五条布缝成的小衣,我国俗称五衣,是打扫劳作时穿的。一是七条布缝成的中衣,我国俗称七衣,是平时穿的。一是九条乃至二十五条布缝成的大衣,我国俗称祖衣,是礼服,出门或见尊长时穿的。“三衣”之外,还有一种叫“金襕袈裟”或“金缕衣”,它实际上就是“大衣”的一种,不过它的质料珍贵,是用金缕织成的。“紫衣”、“金襕袈裟”都是大衣,是大衣中的上品。

支提山华严寺历史上曾五次受皇家赐紫衣袈裟十九袭,其中数明朝由“云锦”缝制的最为珍贵。明代的织锦业处于当时世界纺织业的领先地位,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明代织锦品留存至今的实物已是凤毛麟角。而支提山华严寺存世这袭紫衣袈裟,经众多学者、南京云锦研究所、博物馆认定正是明代云锦缝制品。它由十六种锦、缎面料缝合而成,其中还应用了中华织锦业传统绝技“缂丝”“通经断纬”技法,是希世珍品。其袈裟长2.5米,宽1.17米,为永乐皇帝御赐真品,俗称“五爪金龙袈裟”,正确的名称是“紫衣金龙袈裟”。这件袈裟是明时宁德支提山华严寺中兴国师大迁和尚的遗物。但还有种说法:南京学者马渭源根据该袈裟上的图饰,认定“是建文帝亲自或穿或‘带’该云锦袈裟,而最终出亡到福建宁德一带的”。

明代宫廷紫衣,以明代宫廷专用的“缂丝”(又称“刻丝”),采用’通经断纬”的技法织成锦段,其形态各异的团龙、五爪龙、如意云、八吉祥各种花卉等图形,拼缀而成。

华严寺历代也是高僧辈出:唐代有释元表;宋代有月庭禅师、小庵最禅师、寒岩升禅师、启涛禅师、昭爱禅师、玄顺禅师、玄本禅师、文翰禅师、祐国记室禅师、了悟禅师、澄鉴禅师、平楚大师等;明代有天竺秀禅师、樵云律师、天恩法师、明启大安禅师、无碍禅师、大迁国师等;清代碧淀波禅师、济明微禅师、古门禅师、九达宗禅师、玄生禅师、无得禅师、远门禅师等。

释元表

据《高僧传》、《支提寺志》:元表为高丽僧人,唐武则天时期(685-704)居住支提山那罗延窟,朝夕唪诵《华严经》,梵音清雅怡人,传扬悠远。宁德县保福寺僧人元白知道后,在樵夫的引导下,攀登上了那罗延窟,向元表师虔诚礼拜,并询问来历。表师告诉说:自己是高丽僧人,因游学西域,遇见“心王菩萨”,菩萨传授给《华严经》(八十卷本),并指示,东震旦土东南方有座山名“支提”是“天冠菩萨”住处,所以寻访并居止这里。并说,距这里20里的“那伽龙潭”就是圣迹地。说着把华榈木函盛装着的《华严经》传授给白师,请他广为宣说。白师受经后,与山下甘露寺僧人慧平、慧泽率乡老迎经供养于甘露寺。元表授经后,还居住在那罗延窟,涧饮木食,持修《华严经》,直至终老。

澄鉴

(1229-1311)宋代高僧,晚年自号“愚叟”。俗姓张,福建宁德县漱石村人。师自幼倾慕释教,口不茹荤,年方十四岁就在政和县龙山栖云寺落发,献身法门。因勤研经文,探究大义,受到饶州(今江西波阳县)荐福临济宗无文灿禅师的器重,纳为入室弟子。澄鉴禅师因学识渊博,道风严整,受请先后在江西弋阳的桃花、上饶县的崇福、福建漳州的净慈、建宁县的白云等禅寺当山住持,所到之处,皆以自己的修证来影响、教育、钳鎚僧徒,成为一时龙象。元至元二十年(1283),世祖忽必烈皇帝得知因建宁路总管黄华反叛,而祸及宁德县支提山政和万寿寺(今支提寺),寺被流兵散勇捣毁,佛像、法物及历代宸章、碑记荡然无存,天冠菩萨道场论为荆莽之乡,心有不忍,遂敕命澄鉴禅师上山重兴。澄鉴禅师以年逾五旬之身,清理劫灰,鸠工庀材,殚心竭力,历时十五年才得以重兴。一时殿阁壮观,缁素踵至。大德三年(1299)禅师上京复命时,成宗铁穆耳皇帝顿生欢喜心,赐号“通悟明印大师”以为嘉奖。

支提寺珍藏血经《大乘妙法莲华经》

十六、广东

109、广州市六榕寺

位于广州市六榕路,原名宝庄严寺,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六月,被谪到海南儋州(当时叫昌化军,治今海南中和)三年之久的苏轼被赦北归,途经广州时曾寺游览,见寺内有老榕六株,遂题“六榕”二字为额,后人遂称为六榕寺。六榕寺为广东著名古寺,与光孝、华林、海幢寺并称广州佛教四大丛林。。1983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汉族重点寺院,目前是广州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公元537年,南朝梁武帝萧衍母舅昙裕法师从柬埔寨求得舍利来到广州,广州刺史萧裕特地建寺珍藏,寺名“宝庄严寺”。唐朝初年,初唐四杰四杰之一王勃到南海省亲,曾游历于此寺,撰写了《广州宝庄严寺舍和塔碑记》,是研究该寺和寺内主要建筑花塔历史沿革的重要史料。此碑在清代已湮没,现在又重新校勘沙刻,陈列在寺内的碑廊里。

北宋初毁于火灾,宋太宗端拱二年(989)重建,寺内供奉禅宗六祖慧能,以修净业,因此改名为净慧寺。改名为净慧寺。原来的净慧寺规模相当宏大,占地甚广,山门朝南。到了明洪武六年(1373),寺院一半面积辟为永丰仓,自此之后山门便改为现在的向东,而寺院面积日渐缩小。

广州六榕寺:题额为苏轼手书

1982年六榕寺交由佛教界管理后,当时主持云峰法师面对文革以后“只见花塔不见庙”的支离破碎景象,着手六榕寺重建。近年来,先后完成了大雄宝殿、说法堂、僧舍、观音殿、功干堂五大工程,总建筑面积达1580平方米。各殿堂佛像也全部进行了修复,并重新装金,做到以寺养寺,自给有余。1985年7月,泰国国王的皇兄、泰国越卫律哇那蓝寺住持三廉大师向六榕寺赠送了一座木质舍利塔。舍利塔高约60厘米,系木质精雕细刻而成。舍利塔安奉在大雄宝殿。7月下旬,泰国教育部又赠送给六椿寺一尊释迦牟尼佛铜像,高1.8米,重800公斤。

现任住持法量法师,广东湛江人,1993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灵山分院。今日的六榕寺占地7000多平方米。山门内向西依次为天王殿、花塔、大雄宝殿,北有解行精舍,南有碑廊、观音殿、六祖堂、补榕亭等。殿堂房舍大部分是清代以后重建或者新建,只有天王殿仍保留着明代的建筑风格。

大雄宝殿重修于1984年6月。大殿高14米,面积300平方米,琉璃瓦面,体现了我国南方的古建筑风格。大殿正门上悬挂着赵朴初书写的“万德庄严”金字匾额,檐下的“大雄宝殿”四字是羊城书法学会会长连登所书。在大雄宝殿殿正中供奉的三尊铜佛像高6米,重10吨,为清康熙二年(1663)铸造。这是广东省现存最大的古代铜像。

大殿南侧,重建了法堂。塔南,显得格外秀雅。法堂后,在菩提树和榕树的掩影下有观音殿、六祖堂和补榕亭为观音殿。观音殿重建于1987年,高13米,面积233平方米。殿内供奉清康熙二年(1663年)铸造的观音菩萨铜像,像高4米,重5吨,神态安详自若,铸造工艺精美。寺内的榕荫园内有六祖堂,供奉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的铜像。六祖是唐代杰出的高僧,随五祖弘忍学法,很得弘忍赏识,后衣钵而归,创南宗学派。其铜像铸造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高1.8米,重约1吨。按六祖真人真身铸造,神态平静,双目微闭,微凸的眉骨及闭着的双唇,显示一位圣哲的睿智、圆通、明慧和超然。身上衣裳褶流畅,质感鲜明,实为宋代雕铸之杰作,佛门艺术之珍品。别致的补榕亭和苏东坡书的“证道歌”碑刻,掩映于堂前的绿荫丛中。原六祖堂前还有“曹溪法乳”牌坊,刻有近人柳桥金保泰撰书的长联,描述了寺中景胜文物:“胜迹数名山,达摩履,东坡展,王勃碑,当年蛮海寻幽,三百钟声留过客;仔肩担大法,舍利塔,南宗像,太湖石,此时格亭得古,五千弟子有传人”。 此牌坊毁于“文化大革命”中。

“六祖堂”内六祖像,铸造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

六榕寺内最有特色的建筑是花塔。花塔原名宝庄严寺舍利塔。因以琉璃瓦盖檐身,塔身色彩绚丽美观,塔顶之上有宝珠、双龙珠、九霄盘等组成的塔刹,整座塔造型华丽,通体玲珑剔透,宛如花柱屹立在蓝天上,故俗称“花塔”,又称六榕塔。该塔与宝严寺一起兴建于南朝梁武帝大同三年(537)。建成后,。唐时王勃赞美它“仙楹如雨,岩披云翳之宫,采槛临风,似遏扶遥之路”;吸引了众多游人观瞻:“倾都共仰,溢郭周窥,士女几乎数里,光景动乎七重”。

宋初,塔毁于火。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重建,历时11年才竣工。内供奉千佛像,易名为“千佛塔”。此后历代都有重修,清代,重修六榕塔,主体仍照宋代原貌,但各层琉璃瓦檐则改为清代样式。今塔墙内还砌着印有北宋铭记的塔砖。塔身原为砖木结构,1915年因广州地震时受到损坏,1931年重修时在内部用钢筋水泥加固。近年又加以整修。

花塔塔高57米,八角九级。花塔内从底端到最高层有一大铜柱,柱上刻着千佛铜像。这一铜柱连同塔刹,重达5000公斤。塔外观九层,每层皆有暗层,内里共十七层,暗层作上下之用,明层只作过道通风。沿梯级登至塔顶。塔身除斗拱及楼层用木制外,各层砌砖迭涩挑承平座和瓦檐,并逐层向内收进,塔身尚存北宋铭文砖和保存北宋重建时的风貌。塔的外形华丽壮观,檐角都悬挂吊钟,整个塔好像是花朵叠成的一根花柱,塔顶好似长在最高一朵花上的花蕊心。这是“花塔”的第二重涵义。塔顶有元至正十八年(1358)铸造的千佛大铜柱,柱身密布1023尊浮雕小佛像,边同塔顶金色火焰宝珠、双龙珠、九宵盘和八根铁链等构件重逾5吨,庄严、绚丽,直指苍穹,蔚为壮观。登上塔顶,凭栏远眺,绵绵珠江、叠叠云山,全城景色历历在目。

六榕寺“花塔”

六榕寺内文物荟萃。在碑廊里,保存着由宋至清代的碑石二十余方,有的图文并藏,是研究六榕寺和花塔历史沿革的重要实物资料。其中有一块“宋苏文忠公笠展像”石刻,碑上所刻的苏东坡头戴竹笠,脚踏木屐在雨中行走。这当中还有一小段小故事,说的是有一天苏东坡访友途中遇雨,到一农舍暂避,农户非常热情,以红蕃薯招待他,临行还送他竹笠和木屐。回程路上,苏东坡泥泞竹林中迷路,询一牧童。牧童说,你就顺着这条有牛屎的路,拐个弯就到了。苏东坡每每回忆这件事,总是感慨地说,自己既懂诗文,又能做朝廷的官,但到了乡间,连牧童都不如。此后,每次雨天,他特别喜欢头戴竹笠、穿木屐,因此有人就给他画了这张签屐图。其实,这个故事是附会于苏轼的一首词《浣溪纱》:“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六榕寺内苏轼塑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