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典籍网

主页 > 国学入门 >

中国古代绘画简介(十一):宋、辽、金士人画(4)

21、梁师闵一作士闵,字循德,河南开封人,生卒年不详。北宋画家。以资荫补缀右曹,官左武大夫、忠州刺史、提点西京崇福宫。能诗,工画,长于花竹翎毛、湖天小景。其画精致谨严,清润幽淡。多取法江南画派,用笔精审,精致而不疏,谨严而不放,重取法度,多就规矩绳墨,故少瑕类。但也缺乏创造性,没有达到时代高峰。

论者谓其原因是:“盖出于所命,而未出于胸次之所得,出于规模,未出于规模之所拘者也。大抵拘者犹可以放,至其放则不可拘矣,盖师闵之画,于此方兴而未艾,欲至于放焉。”画迹有《柳溪新霁图》《芦汀密雪图》,著录于《宣和画谱》。传世作品有《芦汀密雪图》。

芦汀密雪图长卷、绢本、设色,纵26.5厘米,横145.8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描绘江南湖山雪景,画中湖岸汀渚,黄芦丛生,水中禽泳,飞雪笼罩,气象萧疏,江天寥廓,鸳鸯游宿其中,境界静谧清幽。款署“芦汀密雪,臣梁师闵画”。另有有宋徽宗书“梁师闵芦汀密雪”七字题签。


梁师闵《芦汀密雪图》(局部)

22、王希孟生卒年不详,北宋末年画家。原为画学生徒,后被召入禁中文书库,得徽宗亲自指授,画艺大进,惜英年早逝。其生平画史失载,《千里江山图》是他唯一的传世作品。后有蔡京跋文云:“政和三年闰四月一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是有关王希孟的唯一资料。

千里江山图长卷、绢本、青绿,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为高头大卷,长达三丈,画中远山近水,气势开阔,村舍集市,渔艇客舟,桥梁水车和林木飞禽等,均笔墨工致,位置得宜。全卷青绿重设色,表现了山河的秀丽。画中景物丰富,布置严整有序,青山冉冉,碧水澄鲜,寺观村舍,桥亭舟楫,历历俱备,刻画精微自然,毫无繁冗琐碎之感。全幅以大青绿设色,山石间用墨色皴染,天水亦用色彩表现。全图既壮阔雄浑而又细腻精到,不愧是青绿山水画中的一幅巨制杰作。

该图无款识。清初梁清标签题为王希孟作。卷后有宋代蔡京、元代溥光和尚二跋,钤「缉熙殿宝」、「乾隆御览之宝」等印二十八方。经宋代蔡京、内府,元代溥光,清内府等收藏,《石渠宝笈初编》等著录。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23、江参南宋画家。生卒年不详。字贯道,衢(今浙江衢县)人,一说南徐(今江苏省镇江市辖丹徒)人。居湖州(今浙江吴兴)霅川。形貌清癯,平生特嗜香茶,和当时叶梦得(1077-1148)陈与义(1090-1138)、程俱(1078-1144)等众多文人学者交往甚多。终身飘泊,曾居三衢(今浙江常山县),治园筑馆,园馆取《楚辞》之言名曰“崇兰”。

曾被高宗赵构召见,委临安府治,不意竟得暴病而卒,人惋惜其“未尽其才”。长于山水,师董源、巨然、而豪放过之。并参以“范郭”画法,创“泥里拔钉皴”,自成一家。又善以水墨写江山平远、湖天清旷之景,笔墨细润。也工画墨牛。存世作品有泉石图五幅、《千里江山图》等。江参在当时影响很大,有所谓“即今海内丹青妙,只有南徐江贯道”之誉。

千里江山图绢本,墨笔,纵46.3厘米,横546.5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画中林木葱茏,山峰重叠,时而溪水,时而幽谷,景色连绵,有一条曲折的小路贯穿其间。江参用硬笔勾画石头的轮廓,颇有力度,又十分注重水分的运用,并借鉴了米芾水墨云山的技法,使得画面具有江南水乡的格调。整幅画面“远山丛丛,远树蒙蒙,咫尺万里,江行其中。短长何岸,高低何峰,彼坻彼峙,彼瀑彼洪。晴岚乍豁,烟霭葱茏,或断或续,且淡且浓”,是一幅笔墨浑厚、意境深远、博大宏深之杰作。画上有元代柯九思题:“江参,字贯道,千里江山图真迹”;又有清乾隆帝御题,梁诗正、汪由敦、嵇璜、董邦达和诗,卷后有宋人及明董其昌等题跋。


江参《千里江山图》 

24、刘松年(约1155—1218)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的宫廷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于清波门,故有刘清波之号,清波门别名“暗门”,故其俗称又为“暗门刘”。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入为御前画院学生,宋光宗绍熙年间(约1190—1194)为画院待诏,宋宁宗时(1195—1224)因进献《耕织图》,得到奖赏,赐予金带。擅画人物、山水,师张训礼(本名张敦礼),而名声盖师,被誉为画院人中“绝品”。风格清丽严谨,着色妍丽典雅,后人把他与李唐、马远、夏圭合称为“南宋四大家”。

刘松年作品题材广泛,有反映社会不平的,如《风雪运粮图》;有拥护抗金,反对投降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的,如《便桥会盟图》,希望南宋统治者效法唐太宗战胜强敌突厥;还绘有《中兴四将图》,表彰岳飞、韩世忠等民族英雄之抗金伟绩。但作为宫廷画家,主要是描绘士大夫的悠闲生活。擅长青绿着色山水和界画,人物与山水结合,是其主要特点。《四景山水》描绘临安(杭州)郊外贵族别墅的四时风光,笔法严谨,用笔细密,代表刘松年一派的典型风貌。常画西湖,多写茂林修竹,山明水秀之西湖胜景;因题材多园林小景,人称“小景山水”。张丑诗云:“西湖风景松年写,秀色于今尚可餐;不似浣花图醉叟,数峰眉黛落齐纨。”所作屋宇,界画工整。兼精人物,所画人物神情生动,衣褶清劲,精妙入微。

传世代表作品有:《四景山水图》、《天女献花图》、《罗汉图》、《醉僧图》、《雪山行旅图、《中兴四将图》、《西湖春晓图》、《秋窗读易图》、《秋林纵牧图》、《瑶池献寿》图等。其中《秋窗读易图》闭扇、绢本、设色,纵26厘米,横26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图中两株松树高耸挺拔,四周枝叶繁茂,远山如带,林中房舍隐现,山石用斧劈皴和淡水墨渲染相结合,画面貌较之李唐山水为秀润。《四景山水图》卷轴、绢本、设色, 纵41.3厘米, 横69.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分四幅绘春、夏、秋、冬四景,描绘了幽居于山湖楼阁中的士大夫闲适的生活。 全卷画风精巧,彩绘清润,季节渲染十分得体,笔墨苍逸劲健。其中界画屋宇丝毫不爽,山石多用小斧劈皴,秀润过之。《秋林纵牧图》立轴、绢本、设色,纵96.3厘米,横46.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图绘金色秋林,二位牧童放羊的情景。上端两棵大树,根深叶茂,秋景中有红叶和青红叶,画法用干笔皴擦点染,整幅画面金碧辉煌。全图笔法精工,形象生动,具有丰收喜悦之气。《瑶池献寿图》立轴、绢本、设色,纵198.7厘米,横109.1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绘了仙山楼阁的神仙世界,是当时上层社会的做寿喜庆场面。人物的用笔细劲畅利,神态生动。画山石以刚硬的线条勾写形体,加斧劈皴,用淡墨横抹,显得浓厚的线条突出。图中的松树也较为突出,松针先以墨笔疏疏画出,再以草绿色间点、复勾。全画构图饱满而丰富,人物与树石穿插自然,充满着幽静雅趣。《罗汉图立轴》绢本、设色,纵117厘米,横55.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幅《罗汉图》是十六罗汉之一。构图严谨,笔法精妙,形象生动,艺术水平较高。其中人物衣纹用铁线描,笔笔中锋。面部及肌肉用线条勾出,再用淡墨及色彩渲染。树石多用中锋之笔勾划轮廓,然后用干笔皴擦点染。技叶疏密得体,笔法爽朗劲健,层次鲜明,工而不板,十分完美。时人称其画为“院人中绝品也”。

刘松年也善文学,著有文史笔记著有《溪亭客话》。

中兴四将图绢本、设色,纵26厘米,横90.6厘米。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此图绘南宋四将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全身立像,比例准确,姿态自然,衣饰线描劲健流美。人物刻画,或威武或庄重,或深沉或平静,不同形象各具个性特点。侍者的年龄和相貌各异,但都身姿挺健,表情恭谨而机敏,颇有军士风范。

此卷为南宋人物肖像画中的佳作。每像旁原有朱文榜题,已擦去。现存清代乾隆帝墨笔楷书重题,依次是“刘鄜王光世”、“韩蕲王世忠”、“张循王俊”、“岳鄂王飞”。张、岳像之间上部有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一七八四年)御题七言律诗一首。幅末“刘松年画”伪款被擦去,馀痕可见。拖尾有明人俞贞木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所题长跋一则。本幅及拖尾有项元汴、项德新父子钤印十馀方,乾隆八玺钤全,又嘉庆、宣统印玺。


刘松年《中兴四将图》

醉僧图绢本、设色,纵95.8厘米,横47.8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醉僧图》画一枝虬曲古松;一葫芦挂于枝杈。青藤缠绕树身,松下坡石旁坐一僧,坐于石凳之上、解衣盘礴、乘兴挥毫者,想必是“草圣”怀素,此时他所乘之兴应与身后松枝上高挂的酒葫芦有关,似为正酣的酒兴也。怀素头呈微仰之势,似不经意地提笔挥毫,颇有“信手拈来皆文章,下笔不惑皆妙墨”之神采。他微微翘起的右脚,好像正在轻轻摆动,将他那放浪形骸的性格特征更加明显。中间笔法劲秀的衣纹线条,转折有力而肯定,不但极准确地刻画出人物外形,更形象地表现出怀素外表狂放,内心坚贞、高洁的性情。右边一童子面对怀素持卷肃立,神情专注于其行笔之处。怀素左边,一童子左手持砚、右手握墨,似墨刚研毕,正仔细审视是否正好可用。

坡石醒目处款书“嘉定庚午(1210)刘松年画”八字,可知是刘松年创作成熟期之作。画面右上方有人题七绝一首:“人人送酒不曾沽,每日松间挂一壶。草圣欲来狂便发,真堪画作醉僧图。”无印记。左下方有清弘历(乾隆)题句。


刘松年《醉僧图》

25、赵伯驹生年不详,约卒于公元1173年,两宋之交画家。字千里,赵令穰之子、赵伯骕之兄。高宗赵构朝官浙东兵马钤辖。工画山水、花果、翎毛,笔法秀劲工致,布景周密,着色清丽富有变化,尤长金碧山水。远师李思训父子,笔法纤细,直如牛毛,极细丽巧整的风致。为南宋画院新的标帜。宋高宗极其爱重,曾命他画集英殿屏风,赏赐很厚。其青绿山水在唐代李思训父子大青绿画法的基础上,糅合了北宋文人画家的一些画法和趣味,改唐代青绿山水的浓艳辉煌的装饰性,代之以笔墨秀劲工致,着色清丽雅致。既“精工之极,又有士气”,介乎于院体画和文人画之间的青绿山水画。故能于青绿山水的复兴浪潮中别开生面。赵伯驹南宋画家。字千里,宋宗室。高宗时(1127-1162),官浙东兵马钤辖。擅画金碧山水,取法唐李思训父子,笔法秀劲工致,布景周密,着色清丽,改变唐人浓郁之风。兼工花果、禽鸟、竹石,并精人物。画迹《江山秋色图》、《仙山楼阁图》、《岳阳楼图》、《溪山晚照图》、《山阁纳凉图》、《滕王阁图》等。

江山秋色图手卷、绢本、设色,纵56.6厘米,横323.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图中所绘显然是北方山水,群峰绵密,层峦叠嶂,仅在卷之前部有一条长河曲折蜿蜒而远逝,后卷但见崇山峻岭,错落连绵而如龙脉,起伏顾盼,开合揖让,虚实相生,盘桓而上。构图上崇山峻岭围绕着一条主线展开,而每一座山峰,也自有其曲折盘桓的脉络,因而能错综复杂而不乱。现代绘画流行局部取景,似乎传统的全景山水已经老朽,但是我们试用框架在全景山水图中取一局部,就能发现即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北宋后期青绿重彩山水画流传至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传为赵伯驹所画北宋后期青绿重彩山水画复兴,流传至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两件,一件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另一件就是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两者都展示了北宋全景山水之宏伟,山势巍峨盘桓,分别精心点缀了楼阁、村舍、舟桥、长廊,以及忙碌于其间的众人,使画面洋溢着生命的气息,但两者在表现手法上还是有明显的区别:《千里江山图》以简洁的墨线勾、皴,薄施赭色后,用石绿、石青反复罩染,多达八九层,并在画绢的反面用青绿色衬染,故其青绿石色厚重沉稳,历千年而依然靓丽;《江山秋色图》则勾、皴更为精细工致,并用墨青色层层烘染,山石土坡普罩赭石色,一幅水墨淡彩山水画已经成形,然后仅在山岩之凸处薄罩石青,土坡之表面薄罩石绿,水面则先以较浓的墨青烘染而后薄罩石青,并在人物、房屋、小树的局部点缀白粉或朱砂,整体色泽不似《千里江山图》那么浓郁,但清新典雅而富有变化。卷中山重水复,间以竹林乔木,楼观屋宇,山庄茅舍,及骡纲行旅等人物活动,画风精密不苟,设色艳丽和谐,章法严谨,造型准确生动,更多地体现出宫廷画院艺术特色。


赵伯驹《江山秋色图卷》

26、赵伯骕(1124-1182),字希远,赵伯驹之弟。曾任和州防御使,并出使金国,以文艺从侍高宗左右。善画山水、人物、花鸟。绘画上与兄赵伯驹齐名,风格亦相似,均为南宋“青绿巧整”的山水画家。《松隐集》里说:“赵希公及共兄千里,博涉书史,皆妙于丹青,以萧散高迈之气,见于毫素”。二赵(伯驹、伯骕)青绿山水形成南宋院体画派之一格,影响甚大。赵伯驹兄弟以水墨为重,以青绿为辅的画法,似乎比较适合文人画家之理念,自此代有传人,不断演绎革新,形成“小青绿山水”体系,沿袭至今,成为山水画的水墨、浅绛、青绿三大形式之一。明代文徵明曾赞云:“艺林中有千里,如山中有昆仑。”董其昌虽将其贬入“北宗”,但也不能不称其“精工之极又有士气”。存世作品有《万松金阙图》等。

万松金阙图绢本、青绿设色,纵27.7厘米,横13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画春山茂林、苍松白云,山巅微露,琼楼金阙,烟波浩渺,旭日东升,景色分外清丽。此图虽为工整的青绿山水画法,但画卷充满了浑厚润滋的气息。开卷作海天杳渺,月明霞青,高松数株挺拔而立,群鹤翔集。坡岸延伸,海中的礁石嶙峋黝黑,海浪平缓起伏。坡岸上绿草成茵,围绕松树有一片桃林,红花点点相映其问。山石用皴笔为之,浑厚凝重,透视感强。松树表现丰富多彩,用笔较粗疏,浓淡皴染差异不大。次远层次的松林, 以苔点点出树冠形,罩以墨绿色, 显出树形即止。 白云画法和整幅风格一致,浓密团厚不透明,边缘清晰。 由此可见, 画家的构思、笔法是经过反复推敲而画成的。           


赵伯骕《万松金阙图》

27、米友仁(1074—1153)两宋之交画家。一名伊仁,字元晖,小字寅哥、鳌儿,晚年自号懒拙老人。米芾长子,人称“小米”。黄庭坚戏称其为“虎儿”,赠以古印并诗:“我有元晖古印章,…….教字元晖继阿章”。早年即以擅书画知名,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应选入掌书学。南渡后官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善行书,高宗曾命其鉴定法书。其山水画发展了米芾技法,“略变其尊人所为,成一家法”。用水墨横点,连点成片之法写烟峦气象,构成“烟云变灭,林泉幽壑,生意无穷”的画面,强调“借物写心”,崇尚“平淡天真”,看似草草而成,实则法度森严,自称“墨戏”,对后世的“文人画”中的笔墨放纵有影响。存世画迹有《潇湘奇观》、《云山得意》、《大姚村图》、《远岫晴云》等图。

远岫晴云图   立轴、纸本、水墨,纵24.7厘米,横28.6厘米,现藏(日)大阪市立美术馆。

此图画云山烟树,有一条溪流潺潺流过。作者以湿润的笔墨点染云山树石,表现烟云变幻、山色朦胧的动人景象,“米氏云山”的特色展示得淋漓尽致。但与米友仁另一代表作《潇湘奇观图》在技法上稍有不同,山头有勾皴、带染,无点,但仍是不求细节上的相似。有款“元晖戏作”4字,上方另有横纸又自题“绍兴甲寅元夕前一日,自新昌泛舟来赴朝参,居临安七宝山戏作小卷,付与廪收口”。高宗绍兴甲寅为1134年,米友仁时年48岁。图上还有题签:“宋米元晖云山真迹,衡阳曾氏宝藏,茶陵谭泽闽敬题。”图轴上还有谢淞州、郭颐、郭琦数跋。


米友仁《远岫晴云图》

潇湘奇观图长卷、茧纸本,纵19.8厘米,横289.5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图是米友仁山水画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在自识中写道:“先公居镇江四十年….作庵于城之东,高冈上以海岳命名,卷乃庵上所见山….余生平熟潇湘奇观,每于登临佳胜处,则复写其真趣”由此可知此“潇湘奇观”并非湘江山水的再现,而是借镇江山水抒发对潇湘景色的怀念。图绘江上雪山、云雾变幻的奇境。画面峰峦起伏,云雾出没,层林被飘渺的烟霭笼罩。长幅画卷的起端图便是浓云翻卷,远山坡脚隐约可见,随着云气的游动变化,山形逐渐显露,重迭起伏地展开,远处峰峦终于出现在团团白云中。中段主峰耸起,宛如镇江一带尖峰起伏之状。林木疏密,表现远近与层次,此段山水清晰,显露了真实。但末段一转,山色又隐入淡远之间,处处体现造化生机。该图中作者用没骨法取代了隋唐北宋以来的双勾法,,山石和树木都用水墨点成,浑然一体,全然不觉线条及皴擦的痕迹,给人一种树为“无根树”的自然美形象,刷新了山水画的形象和表现方式。这更让观者明白,原来“奇观”之“奇”,在于奇景、奇情、奇境,而更在于心源和手法之奇!

后幅有米友仁上述的自识,并有薛义、董其昌等十四家题记。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

28、张择端(1085年—1145年),字正道,琅邪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两宋之交画家。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徽宗时在翰林图画院任职。专工界画宫室,善画风俗画,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等。所绘《清明上河图》卷,描绘当年汴京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象,真实生动,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优秀风俗画。另有《金明池争标图》,亦是表现都市社会生活,描绘汴梁城西金明池在清明时节进行龙舟比赛的盛况,原作已不传。在北宋风俗画中皆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清明上河图长卷、绢本、淡设色,纵24.8cm,横528cm。纵19.8厘米,横289.5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该图描绘的是清明时节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东角子门内外和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景象。画家以周密的观察力为基础,对北宋汴梁城的城门和大街,对门外汴河上的繁华景象,作了忠实而详尽的描写。画面上有市街上的各种商业活动、手工业活动、河上的漕运活动、各类人的游览活动等。除了酒楼、药铺等大型店铺外,还有香铺、弓店,处于十字路口小茶铺或酒铺,还有门前挂着“解”字招牌的当铺,做车轮的木匠,卖刀剪的铁匠,有卖花的、算命的以及各种摊贩等牟均可一一辨认,街道上活动着各种人群,官员骑马,侍者前呼后拥,在人丛中穿过;有的妇女们则坐了小轿。在如此熙熙攘攘之间,有人挑担,有人驾车,车子的样式也不尽相同。河上有人使船,有人游逛,有的在门口凭栏眺窒。这热闹的光景,画家安排得有条有理,杂而不乱,引人入胜,古都风貌,再现眼中。构图上,有总有分,有主有次,有细有粗,有紧张有松驰;以村郊、河道、城市为主,逐渐铺开,很有层次,村郊是引子,比较简略。进到河边时,便着力描写船舶货运,直到拱桥,形成了第一个高潮。桥上桥下,船上船边,人们手忙脚乱,喧呼嘈杂,十分紧张,过后渐渐转远,结束了中心最重要的一段。从酒楼和桥起,大街直通城内,各种车辆。店铺、各色人等,一步挤一步,一处紧一处,形成第二个高潮。从进城到第二条街,画卷终止。

《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在北宋覆亡后创作的,作为怀念故国一种民族情感的表达,这也是宋、元画家乐于描绘的题材,在当时引起极大反响,有许多临摹本,一两黄金一卷。这件国宝的发现也颇富传奇性,是书画鉴定家杨仁恺于1950年的冬天,在东北局文化部一间临时库房里偶尔发现的。1952年,《清明上河图》送交东北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前身),在这件作品的卷首,现在还留存着“东北博物馆珍藏之印”。1953年,国家文物局把这件国宝借调到北京,从此落户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29、扬无咎(1097~1171)两宋之交画家,字补之,号逃禅老人,又号清夷长者,自称为草玄(扬雄)后裔,故其书姓为“扬”而不是通常的“杨”。清江(今属江西)人。后寄居豫章(今南昌)。扬无咎清高自守,生性耿介,不慕荣利,不俯仰时好。年轻时曾将自己的梅花图进献于徽宗皇帝,却被斥之为“村梅”。他就像柳永自书“奉旨填词”一样,干脆在自己的画上题以“奉敕村梅”,表达一种士大夫的傲岸和对不苟合流俗的艺术追求。大约正是因为梅花“傲骨凌霜”与其人格有相似之处,故其爱梅、画梅并有 “孤标雅韵“之风。

扬无咎诗、书、画兼长,刘克庄曾夸奖他诗书画皆精绝:“艺之至者不两能,善画者不必妙词翰,有词翰者类不工画,……扬补之,其墨梅擅天下,身后寸纸千金,所制梅词柳梢青十阙,不减花间、香奁,及小晏、秦郎得意之作,词画既妙,而行书姿媚精绝”。扬无咎是南宋初年著名词人,今存《逃禅词》1卷,170余首,《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词格殊工,在南宋之初不忝作”。虽多为献寿词,且喜作情语,但在应酬、颂扬的同时,也能迸发慷慨激昂之声,如“当中兴护我边陲,重使四方安堵”(《二郎神·清源生辰》),并流露出对于当时“朝家息马休兵,享逸乐,嬉游太平”(《柳梢青·步观察生辰》)的不满。也有些咏物抒情词作如《水龙吟·木樨》、《水调歌头·次向芗林韵》等,抒发了“衣敝貂裘”、“青云失意”的人生感叹。风格颇受柳永词风的影响,抒情委婉,风流清丽,常杂以俗言俚语。“诗笔清新,无一点俗气”(《洞天清禄集》)。书法方面,扬无咎宗法唐代书法大家欧阳询(率更),笔势劲利。他曾在自己所藏的《邕禅师塔铭》帖上题字:“予于率更为人室上足”。据说,当时江西的碑碣多为扬无咎所书,足见其书法成就之高。他的小字书法尤其清劲可爱。

扬无咎擅长花鸟,其水墨梅竹、松石、水仙笔法清淡野逸,尤擅画巨幅,枝干苍老如铁石,其葩芬芳,敷如玉雪,豫章人视如拱璧,当时就有“得补之一幅梅,价不下百千匹”之说。尝游临江始作折枝梅于乐工矮壁,为时人称赏。扬无咎的墨梅在画史上影响尤其深远,在当时也已经声名远播,有。其成功,与他善于观察生活和善于学习、创新关系极大:年轻时,扬无咎所居住的地方有一棵“大如数间屋”的老梅树,苍皮藓斑,繁花如簇。他经常去对着梅树临画写生,大得梅花真趣。北宋时,有一位以画墨梅著名的画僧叫仲仁,他居住在衡州(今湖南衡阳)华光寺,因此又称花光和尚。据吴元素《松斋梅谱》称“墨梅自华光始”后来,仲仁清江慧力寺,扬无咎经常前去拜望,仲仁的墨梅画法给了扬无咎极大的启发,在技法上又改华光的墨晕花瓣为墨笔圈线,“变黑为白”,更能表现梅花淡色疏香、清气逼人的特性:“补之所作后益超出,格韵尤高”, “华光一派,流传至南宋扬补之,始极其致”。(徐沁《明画录》)

扬无咎的墨梅在我国绘画史上产生过很大影响,历代仿效他的人很多。南宋花鸟画家赵孟坚,扬无咎的从子季衡、外甥汤正仲、汤叔用等都是他的传徒。后代的花鸟名家王冕、徐禹功等都是他的嫡系。

传世作品有乾道元年(1165)作《四梅图》卷及《雪梅图》卷。《雪梅图》卷首有扬补之自用印三方,卷末有南宋海野老农题诗并识,现两画藏故宫博物院;另有《墨梅图》纨扇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四梅花图图卷,纸本,水墨,纵:37.2cm,横:358.8cm。《四梅花图》又叫《四清图》,作于画家晚年69岁之时,是扬无咎最著名的传世之作。此画一共四段,分别为:未开、欲开、盛开、将残,描绘梅花从含苞到初绽、怒放、最后凋零的全过程。四段可分可合,每段自成一幅,有独立的内容和章法。从画中自“跋”中可知是应一位挚友范端伯之请:“要余画梅四枝,一未开,一欲开,一盛开,一将残,均各赋词一首”。这个独特的命题激发了画家的兴致,使画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其“未开”一段,在疏枝斜干上突出描绘了花苞的聚五攒三,以少胜多;“欲开”一段则在枝干上布了些整朵梅花,花瓣清晰可数而不露其花蕊,以求含蕴;“盛开”,则极写其雨浴脂浓,烟笼玉暖之致;“将残”,则堕溷飘零,偃蹇自嗟。即使留在枝上的残梅,也是蕊托外露,已无一瓣可寻!四段梅花图,将梅花的盛衰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不经过仔细的揣摩观察,是无法具备如此准确传神的表现力的。

技法上《四梅花图》,花朵兼以双勾和没骨结合,用笔圆润不设色;枝干不用双勾,以运墨中的自然枯、湿变化,表现老干新枝的差异。全卷纯用水墨,不施任何色彩,但注意了浓、淡、干、湿、焦的变化,画面给人以斑斓之感。构图上,四幅图都以疏朗自然取胜,瘦枝冷蕊,清气逼人,写出梅花真魂。而每幅枝干的穿插取势不同,枝梢的趋向也不同,显示出画家娴熟的艺术技巧和高妙的构图能力《四梅花图》更杰特之处还在于它集中展现了艺术家的诗、书、画三绝,画幅上四首寄调《柳梢青》的词作,将梅花自开至谢的过程比作美人从少女到迟暮的一生,暗寓一种隐情,引发观者无限的情思和感怀。既表达了画家对梅花品格的感受,又扣紧画意,词风婉约清丽;又以他广受称道的清劲小楷,录下这自谱的四首梅花词,还题上一段作画缘起的自述,书法笔势劲利,得欧阳询真髓。这种在画作上留下大段题画文字的做法,在宋代以前的绘画中,是十分罕见的,无疑是一种章法和观念上的创新。

此卷曾经《铁网珊瑚》、《清河书画舫》、《珊瑚网书画跋》、《过云楼书画记》、《式古堂书画汇考》、《大观录》等著录。嘉庆初年为陆谨庭所得,专门筑“四梅花阁”以藏之。后流落于外邦,被程桢义用“番钱三百枚”购回,当时传为艺林盛事。又有元吴镇,明沈周、文徵明、项元汴等人收藏印记,前后多达三百余方,是扬无咎一件流传有绪的名迹。


扬无咎《四梅花图》(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