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绘画简介(七):漆画(6)
http://www.newdu.com 2016-08-29 国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六、元代漆画 元代彩绘漆器雕漆最具特色,构图简练,堆漆肥厚,用藏锋的刀法刻出丰腴圆润的花纹。大貌淳朴浑成,而细部又极精致,在质感上有一种特殊的魅力,装饰纹样有花卉鸟禽、山水人物等。以花鸟为题材的作品,改变以往折枝、小朵花卉的衬托地位,而多采用大朵花卉满铺的图案化表现手法。一般用黄色素漆为地,不刻锦纹,在其上直接雕刻各种花卉。花丛之中双鸟或振翅欲飞,或对舞嬉戏,用以象征人间情侣成双成对,如绶带牡丹、双鹤菊花等;或在盘内正中雕刻一朵大花,其四周用小花及含苞待放的花蕾点缀,主次分明,层次清晰,写实花卉与图案型花卉兼而有之。元代雕漆中喜用的花卉有牡丹、山茶、芙蓉、秋葵、梅花、桃花、栀枝花和菊花。这八种花卉中既有单独表现的,如剔红栀枝花盘;也有几种花卉施于一器之上的, 如剔红花卉纹尊等。 以山水、人物为主题的作品,一般刻有三种不同形式的锦纹,用以表现自然界中不同的空间。天空以窄而细长的曲折回转单线刻画,类似并联的回纹,犹如辽阔的天空点缀着朵朵白云。水面以流畅弯曲的波纹线条组成,似流动不息的滚滚波涛。陆地由方格或斜方格作轮廓,格内刻八瓣形小花朵,似繁华遍地。这三种锦纹又简称天锦、地锦、水锦,在不同的空间背景下,刻画出树木、殿阁、人物,例如东篱采菊、莲塘观景等,用以表现超凡脱俗的文人士大夫形象,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杨茂造的剔红观瀑八方盘。元明清时代,漆器的纹饰艺术与造型艺术取得了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效果。在传承历代髹漆工艺的同时,经过长期的实践,又融合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装饰技法,发展到了圆满成熟的程度。尤戗金、嵌螺钿及雕漆技法各尽精妙。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元代还出现了“软螺钿”这一新的工艺品种,选用的螺钿片逐渐向薄而透明的方向发展,如黄大成《髹饰录》中有所谓“壳片古者厚而今者渐薄也”。软螺钿的出现,使得漆器的品种更加丰富多彩。1966年在北京元代遗址中发现一件直径约37公分软螺钿漆盘(扬州制),盘心用螺片嵌成一幅以广寒宫为背景的嫦娥奔月图,漆盘虽已残破,但林木蓊郁,楼阁重叠,色彩绚丽,极为精美。扬州软螺钿工艺的出现,代表着镶嵌技艺的极大提高,同时也为明代精湛的点螺漆器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元代漆器工艺特别是在雕漆方面出现了一批名工巧匠,如嘉兴西塘的漆工张成和杨茂,两人均以剔红著称。张成其代表作有:剔红栀枝花盘、剔犀云纹漆盒、剔红观瀑图圆盒等;杨茂有:花卉纹剔红尊、剔红山水八方盘和剔红花卉渣斗等。下面简介元代漆雕代表作品: 51、剔红栀枝花盘元代嘉兴西塘著名漆工张成造,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盘口直径17.8厘米,高2.8厘米。此盘圆形,圈足。黄漆地上髹朱漆约百道,漆层十分肥厚。全盘以雕漆为饰。盘内正面雕刻栀子花一簇,以写实的自由形态适合于盘形。位于盘心的栀子花是这簇花的主体,面积约有全盘的一半。这朵花正在盛开,花瓣已经怒放。三层花瓣由内向外逐圈加大,又逐层重叠,成功地表现了正面朵花的深度感体积感,花瓣卷曲目如,极为生动。主花旁的花蕾和枝叶向四周蔓延,挤满了盘面的空间,几不露地,显得生机盎然十分茂盛。盘背雕阴文蔓革纹,并有针刻“张成造”行款。剔红栀子花纹盘,髹漆肥厚,刀法浑厚圆润。它既是元代雕漆的精品,又代表了当时雕漆工艺的最高水平。
52、剔犀云纹盒元代嘉兴西塘著名漆工张成造。张成以制造剔红器最得名,负誉海内外,但剔犀器却稀见无多。从此件具款的剔犀圆盘可知张成不仅是剔红高手,剔犀技巧也精湛至极,此盘为研究元代剔犀工艺提供了可靠而精美的实例。 剔犀云纹盒直径14.8厘米,高6.2厘米。此盒圆形,木胎,以黑色漆相间髹约百道,漆层十分肥厚,盖面和盒身均雕如意云纹。纹样依圆心三分,各有一组云纹,三级相同,刀口达1厘米深,极富韵律,卷转自如,有行云流水之妙。构图也很严谨,此盒刀法深峻,磨工圆润,漆色光亮温莹,纹样曲线流畅,有流动感、不同色漆层的纹理又加强了这一感觉。这是张成传世剔犀作品中最优秀的一件,也整个元代剔犀作品中最优秀的一件,这件剔犀圆漆盒是用三种色漆涂刷雕刻而成。纹样刀法雄健浑厚,磨工圆润光滑,色泽鲜明美观。盒后刻有“张成造”三字。此盒是安徽屯溪市(今黄山市)一位收藏者祖传之物,1956年捐献给国家,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张成另造有“剔犀云纹盘”盘高3.3厘米,口径19.2厘米。盘木胎黑漆,内外均雕云纹,堆漆甚厚,晶莹照人,刻工圆润,在黝黑峻深的刀口断面露出朱漆四道,是《髹饰录》中所谓“乌间朱线”的作法。盘底黑漆浮躁,显然曾经重髹饰,正中署楷书填金“乾隆年制”四字款,为后髹底漆时所加刻。近足边缘处有针划“张成造”三字细款,此为张成惯用的署款方法。此盘漆色和刀工均与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的“张成造”剔犀云纹盒如出一辙,系张成作品无疑,原款应为后髹底漆时所覆盖。 元人张成剔犀云纹盒 剔犀云纹盘 53、剔红观瀑图圆盒山水人物纹剔红圆盒(又称观瀑图圆盒),元代嘉兴西塘著名漆工张成造,1954年,为北京故宫博物院购得。圆盒以赭黑色光漆为底,上罩约80道左右漆层,呈深红色,表面髹以朱红罩漆,盒底靠边有针刻“张成造”三字款。盒面刻山水人物观瀑,为宋代院画风格,层次分明,磨工精细,富有装饰情趣。
54、花卉纹剔红尊元代嘉兴西塘著名漆工杨茂造,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盒口直径12.8厘米,高9.4厘米。此尊木胎,短颈圆腹,造型稳健,颇有宋代钧瓷的特点。尊外及颈内在黄漆地上髹红漆多道形成厚漆层。足内髹褐色漆。肩部刻弦纹一周,将颈和腹划分为两个装饰区。口外颈部、腹部及口内壁雕花卉纹三匝,品种有秋葵、山茶、桃花、梅花、振子、菊花。百合花等,盛开的花朵间,点缀着含苞欲放的花蕾,枝繁叶茂,充满活力。作品用漆不厚,雕刻刀法圆熟细腻。花纹的边缘抛光平滑,不露雕刻痕迹,给人以清新、典雅之感。器底左侧近足处,针刻“杨茂造”三字名款,笔力遒劲,近似行书。是杨茂传世雕漆珍品。此尊纹样与刀法和“张成造”栀子纹剔红盘十分相似,系同一时期同一地区的作品。所不同的是此尊采用了百花齐放式的组合构图,花纹密布,各花之间衔接自然成为一个整体。如果将纹样展开即成为三条首尾相联的带状纹样。另外杨茂的作品髹漆较张成的漆器薄,构图疏朗清新,刀法犀利,磨制圆润精美。
55、剔红梅花纹圆盘元代嘉兴西塘著名漆工杨茂造。盘内以六瓣袍形开光,开光内天锦纹底上雕错枝梅花,开光外围以桃花、牡丹、栀予、菊花、薷薇、茶花为纹样。柱背剔卷草纹。值得一提的是,此盘沿圆厚,并雕有精细的四方和八方花锦纹,非常之精细。精底有针刻“杨茂造”。
56、剔红观瀑图八方盘该盘八方形,随形圈足。边饰为牡丹花,盘心雕青松、山石,亭前内有一老者宽袍大袖,静立于栏杆前,面对石缝中涌出的泉水驻足观瀑。后有两小童侍立。盘内、外壁皆黄漆素地,雕茶花、牡丹、栀子、桃花等四季花卉纹。盘底髹黑漆,左侧有三针刻“杨茂造”竖形款,正上方有刀刻填金··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为后刻。此盘为杨茂漆器的传世佳作,造型规矩,构图井然有序,刀法娴熟。人物虽为侧面,但其洒脱、飘逸的个性被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57、黑漆嵌螺钿文会图插屏插屏木胎,由屏心、站牙、抱鼓墩组成,连成一体。曲边站牙,弧形素牙条。通体髹黑漆为地,屏心镶嵌纹会图。该图是描绘唐太宗李世民在做秦王时建「文学馆」的场景。据《新唐书·褚亮传》记载,李世民为秦王时为收聘贤才建文学馆,搜罗了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褚亮等十八位学士。他对十八学士甚为重视,命阎立本画像,褚亮为之作赞文。画中松柳掩映的楼阁中三长者正观赏案上的宝物;楼下一边厢内一人抚琴,两人旁听,一人凭栏观望行人;另一边厢四人展画畅谈,一童子于门后偷望;门外三人前来赴约,前有仙鹤相伴,后有童子携琴相随;三人于阁外松下聊天。屏心外框嵌古钱锦地,上方饰花草纹;两侧饰童子手持莲花,寓连生贵子之意。绦环板处分开两格,每格古钱锦地菱形开光内嵌仙鹿如意云。背面光素无纹饰。站牙和牙条边髹红漆。此屏镶嵌工艺精湛,纹饰繁而不乱,螺钿闪烁微光,甚为难得。
58、元黑漆嵌螺钿群仙宴乐图八方盖盒此件为元漆工艺佳作中之佼佼者,细腻的镶嵌技术和繁复而生动的纹饰装饰,使它成为十四世纪漆器作品中之杰作。此盒的盒盖、内壁上镶嵌了很多的人物间以花鸟,盒足墙开光内嵌人物间以仙鹿。盒上的人物图包括历史故事、神话故事和文学作品,大部份来自道教故事。盒盖上方有仙人站于殿外;左边三位女神驾凤而至到祭坛前,每羽凤凰都刻划细致,尾部羽毛纹饰各异,其中一个可能就是月神嫦娥;另一位神仙西王母;由右下方出现的海浪纹来看,第三位仙子可能是东南沿海航海的守护神天后圣母妈祖。盒盖上这三为女神均有仙子相伴,另有八位仙子奏乐娱众。下方有一个祭司手持香炉向祭坛走去。右上方有南极仙翁乘云而至,下面有八仙纷纷到达。此应为众仙喜庆典礼的场景。 盖壁上一开光内饰有刘备“三顾茅庐”,盖壁上另一开光内饰有姜子牙渭水垂钓图。盖壁上另一开光内饰有许由牧牛图。许由为登封箕山隐者,隐居沛泽以牧牛为生。尧帝年老时因儿子不成器,便想找许由继承他的王位。他严词拒绝,认为是侮辱了他。跑到颖水边洗耳。画面上许由粗衣麻布,手牵着牛;两人锦衣华服跟随在后,一人向牵牛者陈上一简。盒壁下一开光内饰宋哲学家周敦颐《爱莲说》画意;盒壁下另一开光内饰老子图。老子手摇羽扇端坐于地上,两名学生分别手持花瓶和盖罐。 此盒盖面的左侧刻有《刘绍绪作》名款。从盒上的纹饰特征来看,也应是出产自吉安府庐陵县,现收藏于日本于1999年10-11月在日本德川美术馆展出。
59、剔黑茶花葵口盤盤呈葵瓣式,共十瓣,隨形圈足。通體朱漆素地地上雕黑漆,盤面滿雕茶花,或盛開,或含苞欲放;枝葉茂盛,肥腴圓潤,舒捲自如,生動有致。盤背剔香草紋。底髹黑漆。 此器漆色烏亮,剔刻用刀犀利,線條峻深圓潤,甚具元朝雕漆的特色。明代著名漆匠黃成在《髹飾錄》中記載道:“剔黑,即雕黑漆也,製比雕紅則敦樸古雅。”剔黑器色彩紅黑相間,樸素高雅,但不如剔紅器的華麗富貴,取悅於人。故其製作數量亦遠遠少於剔紅器。 傳世品中元朝雕漆器寥寥無幾,剔黑器更為珍罕。此器為研究元朝雕漆提供了寶貴資料。
60、剔红“濯足”图海棠式盘春秋战国时期《沧浪之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后以“濯足”比喻清除世尘,保持高洁。该盘画面即绘其诗意。盘呈海棠式,束腰,随形圈足。通体髹朱漆,盘心开光内锦地上雕一小舟停泊于岸边柳荫下,长须渔父赤足座于船头,抵头在水中濯足,流水淙淙,格外舒适恬静。开光外素地上环雕茶花、荷花、桃花、石榴等花卉,盘沿饰锦纹,盘背剔卷草纹,圈足内髹黑漆。此盘堆漆肥厚,图纹层次清晰,雕琢精细,立体感强。
61、剔红采菊图盖盒东晋隐士陶渊明有《饮酒》诗,其中云:“采菊东篱下,幽然见南山”,该盒画面即表现这一诗境。盒呈蔗段式,子母口,直壁,平盖,圈足。通体雕朱漆。盒盖面锦地上雕远山进水,苍松虬曲,一雅士手摇羽扇倚松前望,身前小童引路,身后菊花盛开,苍松之上祥云环绕。外壁素地上环雕栀子花、茶花、菊花等花卉。内壁、盖里及底均髹黑漆。圈足内右边刀刻填金《大明宣德年制》直款,为后刻。 此盒漆色枣红,漆层厚,刀法圆润,刻画细腻,生动传神。布局层次分明,把陶渊明意境之高远,心情之恬适、悠然中显现无遗。
62、剔红双龙戏珠纹圆盒盒呈蔗段式,直壁,凹底。通体髹朱漆。盖面海水锦地上雕云龙纹,两条龙躯体硕长矫健,张牙舞爪,龙吻上扬,翻腾于云海之中。双龙之间火焰飘动。盖边环雕波浪纹。盒外壁雕灵芝纹,盒内及底髹黑漆。 此盒雕琢细致,工匠运刀如笔,明快精细,把两条跃龙描绘得栩栩如生,具时代特色。元朝的龙小头、细颈,毛发稀少并迎风飘拂,嘴巴微张,眼珠突出,前额微凸,龙爪锐利。
63、剔红牡丹双鹊六屉奁盒盒呈方形,六屉,子母口,有盖,随形圈足。顶微隆,盖面素地上雕繁密的枝叶称托着盛开牡丹花和含苞待放的花蕾,一双喜鹊展翅盘旋于花叶之上。盒壁雕桃花、茶花、石榴和牡丹花,盒内及底髹褐漆。 此盒髹漆厚重,纹饰、布局舒展开朗,繁而不乱。工匠运刀娴熟,雕琢细致,用刀之处打磨圆润,不露棱角,具元代雕漆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