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名刹、高僧简介(五)(2)
http://www.newdu.com 2016-08-29 国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61、迎江寺 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枞阳门外濒临长江之处。安庆乃历史文化名城,迎江寺即在该城之东南,它上接九华,下临匡庐,北攘天柱,南临长江,可谓多得天地之灵气,占尽人文之辉光,为长江中下游重要古刹。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迎江寺创建于宋开宝七年(974),由邑绅阮自华募建,名“古万佛寺”。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重新募建;明光宗皇帝御书敕名“护国永昌禅寺”;清顺治七年(1650)敕改“迎江禅寺”意为寺院迎长江而立;清康熙二年(1663年),巡抚张朝珍重修大殿和山门,至此迎江寺方成规模。乾隆帝又赐“善狮子吼”匾额。以后整修扩建,终成沿江一带名刹。清朝咸丰十一年(1861)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同治元年(1862)重建;光绪元年(1875),慈禧太后赐给迎江寺“妙明园”匾额,悬于藏经阁上;光绪八年(1882年)题匾“迎江寺”;光绪二十四年(1898),近代名僧月霞于九华山创办中国第一所佛教院校以后不久,即来到迎江寺担任方丈。在其住持期间,留下了著名的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月霞方丈公案”。月霞离去之前,前派弟子心坚来迎江寺担任方丈。清末至民国初年,在无凡、竺庵二位老和尚先后主持下,寺庙声誉倍增,并称之为安徽省的首刹。 迎江寺占地3万余平方米,该寺由天王殿、大雄宝殿、振风塔、毗庐殿 、藏经楼、大士阁、法堂、广嗣殿等建筑组成。以四进殿堂及一塔为主体。 天王殿,殿高10.4米,面积约300平方米。正中坐一尊袒胸露腹、张口憨笑的弥勒佛像,背后站韦驮像,面对释迦牟尼佛。殿两侧分列“四大天王”,各高3米余,气势威严。天王殿大门上方书有“迎江寺”三字匾额,门两边各置铁锚一个,重约3吨,这是该寺有别于其他寺庙的独特之处。据民间传说,安庆地形如船,塔为桅杆,若不以锚镇固,安庆城将随江东去,故而设之。 二进大雄宝殿,高17.72米,面积409平方米。殿内三尊大佛,居中是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东西两侧为消灾延寿药顺佛和阿弥陀佛。殿后骑狮的为文殊菩萨,骑象的为普贤菩萨。两厢佛台上供降龙、伏虎等十八罗汉塑像。 三进毗卢殿,脊高17.7米,面积约580平方米。殿内中间供奉的是毗卢佛,左边是大梵天王,右边是帝释天神。毗卢佛背后的悬壁上塑的是高达10多米的海岛,岛上有《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等一百多个人物塑像,海岛下塑有“四海龙王朝观音”。 四进藏经楼,楼高16.2米,面积981平方米,分上、中、下三层。藏经楼为现代式重檐歇山顶,小青瓦屋面,是近代寺院建筑。内藏有稀有国宝《妙法莲花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金粉写经。此经用金水在瓷青纸上写成,赵体楷书,笔法庄重秀逸;经书中有50幅佛像和菩萨度化众生图,画法技术高超,被国家定为一级文物。此外还有清人翁同、曾国藩等人的竹书扇面;近人张大千、齐白石等人的山水花卉作品;当化画僧懒悟大师的禅机国画。另有明清时代的各类碑记九块。 中层是西方三圣像。楼下为法堂,供讲经说法和重大宗教活动之用。 此外,迎江寺还有宜园(放生池)、大士阁、慈云阁、迎江楼等建筑。迎江寺的素食文化有很久的历史约有一百多年,精制各种素菜400余种,风味独持。 迎江寺最著名的建筑即是振风塔。 振风塔 振风塔是迎江寺最具特色的建筑,又名“万佛塔”,是长江流域少见的迎江七级浮图。振风塔始建于明隆庆二年(1568)。现存的振风塔共七层,高60米。塔的底层供奉一尊5米高的接引佛,二层供弥勒佛,三层供五方佛,四层以上有浮雕佛像600多尊,塔顶为八方体须弥座,上接半圆形覆钵和5个铁球(佛称相轮),1个葫芦宝瓶,用铜轴串在一起构成塔刹。塔身平面形状为正八边形,底层边长约5.5米,两对边距离约13米,逐层收缩。塔内空心,有石级直通塔顶。该塔七层八角,内共有168级台阶,每层有石栏环卫。塔中心为八角瓜皮顶空厅。二层由塔外入口,三层以上设在两道正八边形夹墙之间。另有三或四面设供涵直通塔外,石级出入口设在拱涵一侧,无拱涵之塔面设一拱形壁龛,各层拱涵或壁龛两侧对称设一至五个小壁龛,龛内供六百多座砖雕佛像,龛后有缝直通塔内夹道和空厅顶部各壁佛,使佛灯常明。塔底层高一宽约三米的有柱长廊,两层以上设无柱长廊,檐角发戏,戏下系铜铃,梵声常鸣。塔顶是八方体须弥勒座,上接覆钵、相轮、瓶等,以铜轴相连构成塔刹。振风塔已被安徽省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迎江寺建立以来,历朝香火兴盛,延绵不绝。浑厚的塔身衬着造型优美的塔刹,巍然高耸,直入云霄。“塔影横江”是一幅晴空月夜美丽奇异的图画,被誉为安庆胜景之一。“过了安庆不说塔”、“万里长江第一塔”和“宝塔王”的美称,已被安徽省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庆迎江寺振风塔 62、广济寺 在芜湖市区赭山西南麓的半山腰上,与普济寺、能仁寺、吉祥寺并称为安徽四大名寺,而以广济寺为首。1983年,该寺被国务院确立为汉传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广济寺建于唐昭宗乾宁(894-897)年间。初名永清寺,又名广济院。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改名为广济寺,一直沿用至今。明朝永乐年间,寺庙荒废,殿堂失修。明朝景泰年间(1450-1456),僧人宏德重修广济寺。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戴溥、汪昭和等募修。清朝嘉庆三年(1798),僧人越江再次重修。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战乱毁于兵火,光绪年间又重新修建。“文革”期间广济寺改建工厂,文革后,市政府又出资恢复广济寺“文革”前的原貌。 广济寺也是新罗国太子金乔觉来中国后最先修持之地。唐玄宗开元年间(719),金乔觉带着一条白犬“谛听”手拿锡杖渡海来唐,顺长江而上在芜湖弃舟上岸,在此处搭茅住锡建寺,住持数年后,南去九华山开辟丛林道场。因此广济寺也称为小九华,寺内的地藏殿又叫九华行宫,中外朝九华山的香客,多先到此进香。唐肃宗颁给金地藏的九龙背纽金印一枚,也一直保留在该寺。 广济寺殿宇依山构筑,自下而上有天王殿(又称“山门”)、药师殿、大雄宝殿(又称“大佛殿”)、地藏殿、广济寺塔,共有88级台阶,四重殿宇从山脚下一直延伸到半山腰,后殿比前殿高出数十米。整个建筑金碧辉煌,气势雄伟。最上一层为主殿——地藏殿,两旁护以铁链。该殿是寺内最具特色的建筑,它仿照九华山的肉身宝殿式样建造,正中供奉着地藏菩萨像,高达12米,十分庄严。殿前一株银杏古树,为宋代所植,至今枝繁叶茂。地藏殿西侧,有一栋两层阁楼“滴翠轩”,传为宋朝书法家黄庭坚隐居读书处,楼下墙上嵌着许多碑刻。 广济寺主殿地藏殿(九华行宫) 广济寺镇寺之宝是一枚重八斤八两的九龙金印,这枚金印,是至德二年(757)唐肃宗为纪念地藏王菩萨(金乔觉)而铸造,印头铸有精美的九龙戏珠,印的一侧铸有“唐至德二年”的字样,印文为“地藏利成金印”。凡经芜湖进香朝圣九华山的信徒,必先到广济寺顶礼膜拜,在香袋上盖上金印,引以为幸。 1938年芜湖沦陷,驻在广济寺附近的日寇得知寺中所藏唐金印之事,于当年年底派一队全副武装的日本兵闯入广济寺,把广济寺全部僧人集中在大殿前,用刺刀抵着当家和尚昌明法师要他把金印拿出来,昌明法师及全部僧人不顾死亡的威胁,齐声念佛,绝不承认有金印,日寇搜遍全寺也没找到金印,只得悻悻而去。其实,在芜湖沦陷之前,广济寺当家和尚就把金印藏到了安全的地方。广济寺的僧众用生命保住了这件一千多年的历史文物。 九龙戏珠地藏王金印模型 地藏王金印内文 广济寺一带风景也绝佳:赭山海拔86米,矗立在市中心。山上翠柏修篁,葱郁成林,花木吐芬,“右控长江,舳舻连云,俯瞰城廊,历历如绘”,自古以来是芜湖登高揽胜的最佳处所。元朝欧阳元有《赭山》诗赞曰:“山分一股到江皋,寺占山腰压翠鳌。四壁白云僧不扫,一竿红日塔争高。龛灯未灭林鸦起,花雨初收野鹿嗥。千古玩鞭亭下道,相传曾挂赭黄袍。” 广济寺塔 位于广济寺地藏殿后,南宋治平二年(1065)建,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塔高20余米,五层、楼阁式砖石结构,穿心式阶梯直上塔顶。现塔为砖砌,飞檐铁马,八面玲珑,每层外墙嵌着佛像砖雕。传说大风曾将塔顶吹落,雨漏不止,一日突然飞来一口大锅扣在塔顶,从此不再漏雨。赭山塔北濒长江,东有九连塘、五里汀,南环弋水,雨量充足,空气湿润。周围林木葱茏,芳草遍野,景色清幽。每当雨过天晴,或朝晕夕照之时,林中薄雾辉映出五色光芒,变幻无穷,这就是古代著名的芜湖八景之首的“赭塔晴岚”,被赞誉为“尺幅绽红萧寺嵌,松竹阴中孤塔白。” 广济寺塔(赭山塔) 十三、浙江 63、灵隐寺 位于西湖灵隐山麓的灵隐寺,为杭城最早的古寺,宋代列为禅宗五山之一,也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灵隐寺为印度僧人慧理所建。东晋咸和三年(328),慧理从中原云游入浙,登临灵隐山时,见山中一峰似曾相识,说:“此乃天竺灵鹫山一小峰,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在飞来峰下卓锡建寺,取名“灵隐”。当时慧理在杭州连建五刹:灵隐、灵山、灵峰、永福、下天竺(另有一说为:灵鹫、灵隐、灵山、灵峰、灵顺)。除灵隐之外,其他四寺或废或更,均已不存。 灵隐寺又叫“灵鹫寺”和“云林寺”,与“飞来峰”一样,皆与传说有关:据说一位僧人在笔架山丛林打柴,因为天热,将道袍脱下,挂在树枝上,又去忙活。忽然,一只大雁鹫凌空而下,将袍叼走,向南飞去,至现在的灵隐寺落下。吴僧一路追来,但见此处绿树森森,翠柳成荫。绿影婆娑间,一岭土坨南头北尾;前饮碧水绿荷,后交浮菱青湖;左右两侧隆起两扇翼状土丘;整个地貌有如巨鹰卧地。吴僧人感悟为神灵指点,遂于此焚香祷告,搭棚立寺,故名“灵鹫寺”。关于得名“云林寺”的传说是:康熙南巡时,登寺后的北高峰顶揽胜后,即兴为灵隐寺题匾,“灵”字的繁体字“靈”为上面一“雨”字,中间横排三个“口”字,最下面一个“巫”字。他兴奋之中,把上面的雨字写得太大,这样下面三个“口”和“巫”就无法与上面一个组成“靈”字。情急之中,他突然想起在北高峰上时看到山下云林漠漠,整座寺宇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晨雾之中,有云有林,显得十分幽静,于是灵机一动,顺势在“雨”字下加一“云”字,赐灵隐寺名为“云林禅寺”。现在天王殿前的那块“云林禅寺”四字巨匾,就是当年康熙皇帝的“御笔”。这当然是小说家的附会。据《灵隐寺志》载: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帝南巡至灵隐。一日早晨灵隐寺住持谛晖法师陪同康熙帝登上北高峰,只见灵隐寺笼罩在一片晨雾之中,一派云林漠漠的景色,回到山下,谛晖法师请康熙帝为寺院题字,康熙帝即景生情题了“云林禅寺”。但灵隐寺已名扬天下,人们依旧称“灵隐寺”。 康熙题匾:云林禅寺。下一匾为“灵鹫飞来” 灵隐寺初创之际,僧不甚众,游客清淡,香火寂寥。南朝刘宋时智一法师住持时,因寺院法务清淡,有足够的时间来啸聚群猴,自称猿父,与之玩耍竟日。南齐的竟陵王萧子良与梁武帝萧衍等都大力推崇佛教大兴土木,建寺立塔,一时间,佛刹林立,出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之盛况。当时,在杭州,就建有天真寺、净空寺、东林寺、建国寺、发心寺、孤山寺等,还有许多俗家居士,舍宅建寺,供奉香火。灵隐寺也得到了梁武帝的青睐,赐田扩建,规模粗具,香火渐盛。但至北周武帝年间(561-578),一度宣布废佛,并下令僧徒还俗,焚烧法器佛典,将寺庙充作公产。隋文帝仁寿二年(602),佛教复兴。文帝派僧人慧诞法师来杭弘扬佛法。在灵隐寺前飞来峰与莲花峰间栈道建神尼舍利塔(后倾圮)。到了唐代,灵隐寺宇已具相当规模。唐朝茶圣陆羽的在《灵隐寺记》对灵隐寺的规模和美景作了形象的描绘:“晋宋已降,贤能迭居,碑残简文之辞,榜蠹稚川之字。榭亭岿然,袁松多寿,绣角画拱,霞晕于九霄;藻井丹楹,华垂于四照。修廊重复,潜奔潜玉之泉;飞阁岩晓,下映垂珠之树。风铎触钧天之乐,花鬘搜陆海之珍。碧树花枝,舂荣冬茂;翠岚清籁,朝融夕凝。当时的灵隐寺的规模宏大,天下高僧云集。据白居易《华严经社石记》载:唐长庆二年(822年),道峰在龙兴寺开讲《大方广佛华严经》时,听众达数干人之多,盛况空前。 唐会昌五年(845年),发生了佛教史上再一次大规模的“会昌法难”事件。唐武宗力主排佛废佛并禁佛。灵隐寺噩运难逃,寺毁僧散,钟寂烟灭。其后,稍作恢复,然一时难成气候,仅延香火而已。到了吴越王钱戮时,情况大有改观。钱氏三代五王始终奉行“信佛顺天”之旨,使得杭州城乡遍布寺院,寺与寺之间,梵音相闻,僧众云集。据《五代史》记载:“吴越国时,九厢四壁,诸县境内,一王所建,已盈八十八所,含十四州悉数数之,不胜举目矣。”吴越寺庙“倍于九国”,扩建创建的寺院有史可据的就有二百余所。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吴越王钱弘仿曾扩建灵隐寺为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一时间僧众三千之多,常有异邦僧侣前来取经。后周显德七年(960年),他又从奉化请来高僧延寿主持灵隐寺,新建僧舍五百余间,建石幢二座。东建百尺弥勒阁,西有只园,共有殿宇房舍一千三百余间,廊庑曲折萦回,自山门左右连接方丈,称寺为“灵隐新寺”。从宋初文学家罗处约的《重修灵隐寺碑记》可以看出,那时灵隐寺的建筑精美,环境清幽,内部装饰非常华丽,寺容极为庄严。唐人司空曙《灵隐寺》曰:“春山古寺绕烟波,石磴盘空乌道过。百尺金身开翠壁,万龛灯焰隔烟萝。云生客到侵衣湿,花落僧前覆地多。不与方袍同结足,下归尘世定如何”诗中的“百尺金身”与“万龛灯焰”,足以说明当时灵隐寺寺容之伟,规模之大。也引得文人雅士纷至沓来,白居易游灵隐寺诗云:“我来恍人金天界,三丈蒸炎半点无”,身心都沉浸在“清凉世界”之中。 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改灵隐寺为“灵隐山景德寺”。天禧五年(1021),又赐名“景德灵隐禅寺”;仁宗天圣二年(1024)章懿太后赐脂粉钱九千五十四贯给灵隐寺,作为修茸寺庙之用,后又因灵隐寺斋僧施粥的需要;天圣八年(1030年),将位于杭州、秀州(今嘉兴)两地良田一万三千佘亩,赐与灵隐寺作为庙产。此时北宋云门宗的名僧契嵩主持灵隐寺。契嵩是北宋云门宗的名僧,主张融合儒释两教,以佛教“五戒”、“十善”会通儒家的“五常”。他著《原教论》,以“原教论明,儒释一贯”的立论,来维护和阐发佛教教义,强调佛儒两家都以“教人为善”为宗旨,“相资善世”,受到朝野上下的一致敬重。庆历年间,丞相韩琦、参政欧阳修等奏赐契嵩所著书《传法正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传法正宗论》三书入藏。仁宗准奏下旨传法院编入《藏经》,并赐契嵩“明教大师”的称号。自此之后,灵隐寺名闻遐迩,海内外佛教信徒纷纷前来探求佛法。当时的灵隐寺已成天下禅宗圣地。苏轼《游灵隐寺》一诗中有“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晡”之句,可以想见灵隐寺在那时的空前盛况。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政暇之际,常到灵隐寺休闲赋诗,不但将白居易所书“冷泉”两字之后补上一个“亭”字,还写了许多有关灵隐寺的诗篇,其中《留题灵隐寺方丈》一诗,描绘了当时灵隐寺晨钟暮鼓、香火鼎盛的寺庙盛况:“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乔木百丈苍髯须,扰扰下笔柳与蒲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晡。凝香方丈眠氍毹,绝胜絮被缝海图”。 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因父兄被掳北去,思亲之际大力宣扬“孝道”,将一些名刹梵宇改为祀庙斋宫,把净慈寺改名为“报恩光孝禅寺”。绍兴五年(1135),将灵隐寺改为“灵隐寺崇恩显亲禅寺”,绍兴二十八年(1158),灵隐寺仿净慈寺建“田字殿”,塑五百罗汉,一时间,杭嘉湖地区盛传“数不清的灵隐罗汉”。孝宗乾道六年(1170),赐灵隐寺住持慧远号“佛海禅师”,乾道八年(1172),宋孝宗亲临灵隐,宣慧远奏对,又赐号“瞎堂禅师”,改法堂名为“直指堂”,又赐瞎堂禅师“直指堂”印。高宗和孝宗时常到灵隐寺进香;宋理宗把“显亲禅寺”原有的大雄宝殿改名为“觉皇殿”,另外赐书“妙庄严域”四字;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评定浙江禅院:径山为第一,灵隐次之,净慈又次之,宁波天童寺又次之,阿育第五。 元顺帝至正十九年(1359年),寺毁于兵火,损失惨重,尽管住持辅良于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重修,但仅建了方丈室与伽蓝堂,灵隐寺的盛况已不再。朱元璋定都金陵(今南京)后,就诏今天下举荐佛门高僧,召开“无遮大会”。灵隐寺为江南名刹,自然派了不少僧人前往参加。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把灵隐寺住持见心来复召京说法,轰动朝野,四众归敬。明太祖亲封他为“十大高僧”之一,授以金褴袈裟,并命他撰“正心”、“崇本”、“观道”、“敬贤”四箴,后因胡唯庸案牵连而被下狱杀害。洪武三年,灵隐寺失火,损失较重。洪武十七年(1384年),住持慧明重建了觉皇殿,改寺名为“灵隐禅寺”。因一时资金不足,佛殿内的佛像直到永乐元年(1403年)才增塑完毕,由僧善才募施装修大佛诸天及诸供具。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寺僧弦理建直指堂,堂额为张即之所书。这时,寺内已恢复建有弥勒阁、莲峰阁、千佛殿、延宾水阁,望海阁及白云庵、松源庵等,稍具旧时规模。隆庆三年(1569年),灵隐寺全寺均毁于雷火,仅剩直指堂。其时正值海寇纷扰,无暇顾及,寺僧德明等欲图复兴,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到了崇祯十三年(1640),灵隐寺又遭火灾,除大殿、直指堂等殿幸免于难外,其余悉付祝融之口。 清顺治六年(1649)灵隐寺住持具德和尚力排众议,历尽千辛万苦,花了十八年,终于使灵隐寺面貌焕然一新。灵隐寺大雄宝殿上梁之日,前来观看的人达十多万!《灵隐寺志》载:“自建造以来未见若斯盛者也!”具德和尚修复后的灵隐寺规模非常之大,共建成“七殿”、“十二堂”、“四阁”、“三楼”、“三轩”。七殿是:天王殿、大雄宝殿、轮藏殿、伽蓝殿、金光明殿、大悲殿、五百罗汉殿;十二堂:祖堂、法堂、直指堂、大树堂、东禅堂、西禅堂、东戒堂、西戒堂、斋堂、客堂、择木堂、南鉴堂;四阁:华严阁、联灯阁、梵香阁、青莲阁;三楼:响水楼、看月楼、万竹楼;三轩:面壁轩、青猊轩、慧日轩。另外,还仿净慈寺建有“五百罗汉殿”,也称“田字殿”,共五十四间,建于西禅堂下。王益朋在《重修灵隐寺碑记》里盛赞当时的灵隐寺:“钱塘三百六十寺,未有先此者也。”后人评说灵隐寺历史,说:“理公为祖,延寿为宗,具德中兴”,可见这三人名望均很高。具德和尚可以说是一个改革家,经过他的十八年努力,终于使灵隐寺的积弊尽除,禅风重振,时人皆称灵隐寺为“东南第一山”。 继具德和尚主持灵隐的是晦山和尚。据《灵隐寺志》载:晦山和尚具大才,未出家时,与吴梅村先生为同窗好友,文名甚著。明甲申(1644年)舂,他听说李自成破京,崇祯殉国,就恸哭焚书,无意于仕途。《灵隐寺志》载曰:“以金刚王宝剑斩断葛藤,于千华老人处受具,于具德老人处传法印。”他曾当过几个大丛林的方丈,著《锻炼禅人说》十三篇,为诸方所钦仰。住持灵隐寺后,不改故常,建飞来峰碑坊、具德和尚慧日塔院、普同塔三座,以补未备。但晦山和尚的功迹尚不在此。他主要的功德在开示后人,得正法眼藏。《灵隐寺志》记载“每结制一七之期,必有数人省发正法眼藏之利益。学人有如此滹沱绝学,重开生面,以大展具老人未竟之绪,灵隐重兴,固不在殿宇鼎新已也。”意思是说,具德和尚因把主要精力花在重振灵隐寺的建筑上,而很少有时间去开示后人,而晦山和尚正好弥补了具德和尚想做而没时间做的事情,其功甚伟! 清代诸帝亦颇重灵隐:据《云林寺志》记载: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杭州时,驾幸灵隐寺。当时的住持是谛晖,请康熙皇帝题一块匾额。康熙亲书“云林”二字,灵隐寺遂改名为“云林禅寺”。之后,康熙皇帝在三十八年(1699年)、四十二年(1703年)、四十四年(1705年)又三至灵隐,均有记游诗文留下。清雍正六年(1728年),由总督李卫重修大雄宝殿、天王殿及诸堂字灯楼阁等。雍正十一年(1733年)六月初二日,颁帑金五百两,斋僧二千人。乾隆年间,乾隆帝分别在乾隆十六年(1751年)、二十年(1755年)、二十七年(1762年)三十年(1765年)、四十五年(1780年)、四十九年(1784年)六次驾幸灵隐,都有诗汜游,刊刻于石,至今仍立在寺前碑亭之中。嘉庆二十一年(1816)秋,灵隐寺毁于火。工程浩大,恢复不易,只得奏请朝廷,特赐帑金一万两重修。官员捐款一万一千两,加上富绅汪大临、金肇新等捐资,共得银十万七千两。当时的住持是仪谦,前前后后向浙西绅士募得银二万两左右。这次的修复工程,耗时五年,共用银十三万七千余两,使得灵隐“还灵鹫之壮观,复名山之胜景”。 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入杭州,大多寺宇被毁,灵隐寺仅存天王殿与罗汉堂。灵隐书藏中的珍贵藏物大量流人民间乃至湮没此。民国26年(1937年)11月,日本侵略军进入杭州,市民逃难到灵隐与天竺。当时灵隐寺内的客堂、伽蓝殿、梵香阁及东山门,都因难民夜半失戒于火而被毁。1966年“文革”,红卫兵要到灵隐“扫四旧”。幸得周总理下令“封闭灵隐寺”,灵隐寺方幸免于难。寺自创建以来,曾毁建10余次,1956年和1975年两次整修,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杭州灵隐寺 今日灵隐寺是在清末重建基础上陆续修复再建的,全寺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天王殿正中面朝山门的佛龛供奉弥勒佛像,袒胸露腹,趺坐蒲团,笑容可掬;背对山门的佛龛供奉的是佛教护法神韦驮雕像,像高二米半,头戴金盔,身裹甲胄,神采奕奕。这尊雕像以香樟木雕造,是南宋留存至今的珍贵遗物。天王殿前左右各有石经幢一座。两经幢都有《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王建,时大宋开宝二年己巳岁闰五月》题记。 大雄宝殿,原称觉皇殿,单层三叠重檐,气势嵯峨,重檐高33.6米,十分雄伟。大殿正中是一座高24.8米的释迦牟尼莲花坐像,是中国最高大的木雕坐式佛像之一,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宗教艺术作品。正殿两边是二十诸天立像,殿后两边为十二圆觉坐像。大殿后壁有“慈航普渡”、“五十三参”海岛立体群塑,共有佛像150尊。灵隐寺的原释迦牟尼佛像,于1949年大雄宝殿正梁因白蚁蛀空倒塌时被毁。现在这座佛像是在1953年重修寺宇时,由中国浙江美术学院的雕塑家和民间艺人们采用唐代禅宗佛像为蓝本共同精心设计的。佛像高十九点六米,比原先的释迦造像高一倍多,用近百块香樟木雕成。佛像造型端庄凝重,气宇轩昂,低眉细目,极具风采。大雄宝殿前月台两侧各有一座八角九层仿木结构石塔,塔高逾七米,塔身每面雕刻精美,经古建筑专家梁思成生前考定,两石塔亦雕造于吴越末年。据说建于公元969年。 药师殿为近年重建,殿中供奉药师佛像及日光天子、月光天子。殿左,有重建的罗汉堂,陈列五百罗汉线刻石像。 灵隐寺的古迹和景点还有铜殿、飞来峰、冷泉亭、玉乳洞、墓塔林、辟支塔等。 玉乳洞深处有一石径可通往龙泓洞,又名通天洞,洞内壁上有一尊天冠观音,是观音造像中难得见到的一尊。西过通天洞往前便是一线天,举首可在石隙中见到一线天光,因名一线天。 墓塔林位于灵岩寺千佛殿西侧,为该寺唐至清历代住持高僧墓地。依山而建,分上下两层,现存大小墓塔167座,另附志铭碑刻81通。其中除l座砖砌墓塔外,均为全石构筑。按建造年代区分,计有唐初1座,北宋6座,金代5座,清代3座,馀皆为元明所建。其造型多似经幢、阙柱,少数为立钟、竖瓶状。各种墓塔,体量不一,高低错落,各具时代特征。 辟支塔为宋代砖砌佛塔,位于灵岩寺千佛殿西侧。始建于唐天宝年问,楼阁式,八角9层,通高54米。石砌塔基,束腰处精雕人物世俗、阴曹轮回。塔身为磨砖细砌,底层每边长为4.29米,逐层递减,至第九层收为1.56米。东西南北四面辟门,其他各面均饰直楞或簇花盲窗。塔心柱砌至四层,内设登梯,五至九层实砌塔体。下3层作重檐,上6层为单檐,檐下均作双挑华拱。顶座叠涩外挑5层小檐。置砖砌覆钵,上承露盘铁刹。刹由相轮、宝盖、圆光、仰月、宝珠组成。 灵隐寺珍藏的佛教文物,有古代贝叶写经、东魏镏金佛像、明董其昌写本《金刚经》、清雍正木刻本龙藏等。另外还有著名学者两浙巡抚阮元创建的“灵隐书藏”,有宋明教契嵩禅师的上堂槌,宝达的照佛镜、白沙床,宋孝宗赐的直指堂印,范仲淹所遗之床,秦桧赠送的斋僧锅,龙文拜石,沈周飞来峰图、灵隐山画卷,程嘉燧的冷泉亭图,李流芳的西湖卧游画册、冷泉红树图,以及董其昌、密云、三峰、谛晖、巨涛、陈鹏年、翁方纲、胡高望、王时敏、张照、梁同书、白松麟、石韫玉等人墨迹。 铜殿 在五百罗汉堂内新建有“灵隐铜殿”,高达12.62米,为中华第一高铜殿,获世界基尼斯最高铜殿纪录。“灵隐铜殿”由杭州市佛教协会委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主持设计制作,八易其稿,历时400余天,计万余工而制成。“铜殿”为单层重檐歇山顶的传统古建筑结构,飞檐雕瓦,翼角飞举,翼展达7.77米,底面5米见方。歇山顶上龙吻对峙,火球腾金,窗花、斗拱、雀替、龙柱、额、枋都精雕细刻,诸形工美,铜殿正方四面雕有四大佛山的自然风貌,或天苍地茫,玉宇澄清;或古刹巍峨,大江环流,展示巧夺天工的锻刻雕技艺。殿基有铜砖铺地,须弥座铸有佛山经典图画。铜殿运用现代表面处理技艺,金灿尊贵,光芒闪烁。 五百罗汉堂后“铜殿” 飞来峰 位于灵隐寺对面,山峰怪石嵯峨,风景绝异。印度僧人慧理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因此称为“飞来峰”。飞来峰是江南少见的古代石窟艺术瑰宝,可与重庆的大足石刻媲美。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灵隐寺飞来峰石刻造像是中国南方石窟艺术的重要作品,这些雕琢于石灰岩上的佛像时代跨度从五代十国至明代,在470多尊造像中,保存完整和比较完整的有335尊,妙相庄严,弥足珍贵。其中年代最早的是青林洞入口靠右的岩石上的弥陀、观音、大势至等三尊佛像,为南唐中主李璟保大九年(951)年所造。而卢舍那佛会浮雕造像则是北宋造像艺术中的精品。最为人所知的,莫过于大肚弥勒和18罗汉群像,此为飞来峰摩崖石刻中最大的造像,也是国内最早的大肚弥勒造像。佛像雕刻生动传神,坐于佛龛中的大肚弥勒坦跣足屈膝,手持数珠,袒胸鼓腹而开怀大笑,将“容天下难容事,笑天下可笑之人”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周围并环的十八罗汉,也是神情各异,细致生动。元代的100余尊汉、藏风格的石刻亦容相清秀,体态窈窕,为佛教艺术之鸿宝。 南唐保大九年(951)的弥陀、观音、大势至等三尊佛像,为飞来峰上最早的摩崖石刻 大肚弥勒和18罗汉群像,此为飞来峰摩崖石刻中最大的造像 冷泉亭 位于灵隐寺天王殿外,建于冷泉之侧。杭州官府有个习惯,每有一个刺史来杭州,必会在好山好水处建亭寓志,那时,刺史相里在灵隐山谷中建了虚白亭,刺史韩皋建候仙亭,刺史裴常棣建观凤亭,刺史卢元辅建见山亭。后来,右司郎元写出任杭州刺史时,建了冷泉亭。白居易有《冷泉亭记》,称此亭在诸亭中最佳:“东南山水,余杭为最。就郡则灵隐寺为尤,就寺则冷泉亭为甲。”唐代冷泉上有5座亭子,后因山洪四亭俱毁,冷泉也于明万历年间移建岸上。现在冷泉上有“壑雷”、“冷泉”二亭。亭建于宋代,据说苏东坡在杭州做太守时,常在冷泉亭饮宴赋诗。苏东坡有诗“不知水从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亭因诗得名。冷泉亭上有一副对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之句。过冷泉,往北高峰半山腰有韬光金莲池,为杭州第四名泉。 灵隐寺天王殿外冷泉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