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名刹、高僧简介(五)(4)
http://www.newdu.com 2016-08-29 国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67、鄞县阿育王寺 位于浙江省鄞县鄮山南麓,为我国佛教禅宗名寺,佛教“中华五山之一”,素有“东南佛国”之称。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阿育王寺因寺内珍藏有释迦牟尼的真身的舍利及玲珑精致的舍利宝塔而闻名中外,深为国内外佛教信徒所崇敬仰慕,日本古代来我国求法高僧多曾在此寺研修。 宁波阿育王寺 据传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皈衣佛教,造了八万四千座宝塔,每座塔中均藏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造好后,“会羽飞息”护送遍安于天下“八吉祥六殊胜地”。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僧人刘萨诃(法名慧达)决心寻找宝塔,当他由北而南走遍山泽,来到鄮山鸟石岙(现北仑区大碶镇)时,忽闻地下有铮铮钟声,便诚心祈祷膜拜,诵经念佛,三天三夜后,果见从地里涌出眩人心目的小宝塔,塔四方五层,高约尺四,方广七寸,内悬宝磬,中缀舍利。这就是阿育王所造的那八万四千座舍利塔之一。慧达寻得宝塔后,即就地修持行道,结茅供养。东晋义熙元年(405年),安帝敕建塔亭、禅室,赐二十七个僧人守护,这就是阿育王寺。南朝宋元嘉二年(425年),宋文帝敕寺僧佑创寺院,立阿育王常住田。十二年又建塔寺。至此阿育王寺已初具规模。 梁武帝萧衍大兴佛教。普通三年(522年),武帝赐“阿育王寺”额,并扩建寺院。大同五年(539年),梁武帝听说阿育王寺藏舍利塔的木浮图遭损坏,立即下诏,由其孙岳阳王萧察负责把原三层的浮图增为五层;赐黄金五百两,造铜佛四百躯,写经论五百卷,铸四铁鼎以镇四角;拨兵士三千在舍利塔周围设营防守;敕免阿育王寺田赋。自此阿育王寺名闻天下,塔居神州第一。 唐天宝三年(744),著名高僧鉴真和尚第三次东渡日本阐扬律宗,船在舟山海面触樵沉没,鉴真及随员被救起,安顿在阿育王舍利塔殿,绍兴、杭州、湖州、宣州等地寺院的僧人纷纷来请鉴真讲道受戒。唐中宗遣使赐金,下诏加护,阿育王寺达到了初盛。唐曾昌五年(845年)武宗下令灭佛、废寺,焚佛经,迁舍利塔藏诸越州官库。懿宗咸通中,观察使杨严奏舍利塔发出异光,,认为国内祥瑞,要求朝庭增派僧人守护。懿宗准奏,诏度三十七僧守之。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阿育王寺被朝庭定名为“阿育王山广利禅寺”,拓展为十方禅刹。熙宁元年(1068年),大觉禅师怀琏出任阿育王寺第五任住持。是时“法席鼎盛,名播天下”。元祐六年,怀琏筑宸奎阁珍藏宋皇御笔,苏轼作《宸奎阁碑铭》。一时人才辈出,四方问道者源源不绝。阿育王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中兴景象,继怀琏之后,两宋住持阿育王寺的先后有真戒、净昙、了空、介堪、圆悟、大慧、佛照、妙智、笑翁诸大师。他们学问高深,弘扬佛法,阿育王寺成了浙东著名大道场。宋室南渡以后,杭州成为全国佛教重地。阿育王寺地位也显得更加重要。高宗即位不久,即赐阿育王寺舍利宝塔“佛顶光明之塔”匾。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高宗委派径山僧宗杲大师住持阿育王寺,“四方学徒,川奔涛涌”。淳熙元年(1174)十一月,孝宗遣天使李裕文请舍利入禁中供奉,住持从廊护送之。孝宗三番瞻仰舍利,御书“妙圣之殿”匾额。又封从廊为“妙智禅师”,并赐钱万缗。淳熙间,明州郡守赵恺更“以金造成一座(塔),奉安宝塔于其中”。宋宁宗时,大师右丞相史弥远奏请制定禅院等级,有“五山十刹”的规定。阿育王寺被列为五山之第二山,与径山寺、灵隐寺、净慈寺、天童寺一样,成了禅宗游方参请要地。 宋亡后,元世祖即遣使江南,迎奉阿育王寺舍利塔至开平府华严寺供奉。同年九年奉旨迁宝利塔到燕都圣寿万安寺。世祖忽必烈诏集僧尼十万于禁廷、太庙、还需宫及各官署设十六道场,香灯花幡,梵吹歌诵。世祖亲临致敬,赐阿育王寺名香、金银,然后遣僧录怜占加大师送塔南还,诏江浙省区修复阿育王寺殿宇。一年以后,金碧辉煌的阿育王寺以重新雄踞于鄮山南麓。元至正年间,阿育王寺许多荘田财产为豪家所占。太尉纳麟闻知,即于至正二年(1342年)委派蜀僧雪窗光住持阿育王寺。雪窗光不负众望,力馀弊端。几个月后,不但全部恢复被豪家所占的荘田、园林,还大兴土木,上至祖堂、法堂,上至廊庑、库房、杂屋依次建成,使阿育王寺成了一处名副其实的大丛林。四方僧徒慕名云集,内外不下千人。至正十年(1350年),悟光用朝廷所赐白金建成承恩阁。翰林侍学讲士黄晋撰《承恩阁碑记》。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太祖册封阿育王寺为“天下禅宗五山之第五”。清康熙元年(1662年),寺毁于火,康熙十八年(1679年)开始重修。乾隆十六年(1751年)三月乾隆南巡至杭州时,特赐住持畹荃紫沙门镶龙缎袍及宫绸彩缎、御荣秀袋等物。畹荃回寺后建承恩堂珍藏皇家钦赐物。以后乾隆又陆续赐给阿育王寺御书《心经》一卷,《大悲心陀罗尼经》一函及“觉行具圆”匾额。光绪年间掀起了一个修建阿育王寺的热潮。自光绪十一年至二十九年(1885——1903年),一共重建成和新殿等房屋九十馀间,并疏通阿耨过池,筑围墙,栽松柏竹梅。慈禧太后赐藏舍利之铜塔,住持傅飞重建舍利塔殿,造廊庑、神堂、僧寮百馀间及舍利塔龛。宣统三年(1911年)又重修大殿,从而使阿育王寺形成了一个殿宇重叠、纡廊回环、富有民族气派的古建筑群。 民国元年至五年宗亮任住持时,阿育王寺先后重建了舍利殿、藏经楼,全部盖以琉璃瓦;藏经楼内贮有乾隆版《大藏经》。“文化大革命”中,寺中佛像及历代传下来的名人字画多被红卫兵破坏。1979年,政府拨款六十馀万元进行修复。阿育王寺现任方丈通一法师,73岁,浙江绍兴人,毕业于中国佛学院,兼任中国传教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佛教协会副会长。 阿育王寺占地八万能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二万四千多平方米,是古建筑、绘画、雕刻、园林、文物和风景名胜等艺术文化综合建筑群体。寺内殿宇雄伟,金碧辉煌;寺周峰峦叠翠,樟松参天。因寺前有形似笔架的玉几山,又好像是五支凤凰伸向寺院,故旧有“天童年(寺)是九江捧珠,阿育王(寺是五凤朝阳”之说。主轴线上的建筑有阿耨达池、天王殿、大雄宝殿、舍利殿等。阿育王寺最有价值的佛教建筑是康熙十七年建的舍利殿: 舍利殿 舍利殿始建于1678年,上盖琉璃瓦,内陈五彩宝幢,内外相映,金碧辉煌,为其它寺院所罕见。殿面宽五间,重檐歇山黄琉璃顶,高约13米。殿前屏门,浮雕绮丽。檐间方形额,上书“妙胜之殿”为宋孝宗御制,下檐黄匾上书“舍利殿”,殿后壁外有四幅护法神雕,形象威武生动,为唐朝作品,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殿内正中梁上悬竖额“佛顶光明之塔”,是宋高宗御书,横匾“光明庄严”挂于南面,殿正中是高七米的石塔,塔身青色,五层四角,四面窗孔,每层雕菩萨神像,内顶悬宝磬,内放置七宝镶嵌的“舍利放光”之佛龛,塔下列利宾及阿育王像,石塔后面供置释迦牟尼卧佛像,长约4米。殿前月台两侧壁上立有四块珍贵的碑记,其中有唐朝万斋融撰文、处士范重书的《阿育王寺常住田碑》,宋朝为寺内“宸奎阁”落成书写的记事文章和张九成撰并书的《妙喜泉铭》碑。殿后有“母乳泉”,池长约2米,宽约1.5米,泉上方刻有“散曼陀华”为清朝书法家高振霄所书。殿前两棵金桂,合抱有馀,枝叶扶疏,覆盖殿庭。 舍利殿及殿内佛祖舍利塔 舍利殿后“母乳泉” 阿育王寺内较有特色是佛教建筑还有: 阿耨莲池 阿耨莲池是恒河边上贵族洗澡处。鄞县阿育王寺的阿耨达池仿印度阿耨达池而建。池长约50米,宽约30米。相对于较远处的“外万工池”,阿耨达池也叫“内万工池”。这是佛教信仰者放生之池,是个鱼乐世界。明朝大书法家董其昌的“鱼乐园”在南栏内侧,池南边有畹荃禅师书的“妙喜泉”石碑,碑旁有石井,泉水清冽,源源不断,池东北角是三重檐歇式三开间钟楼。阿育王寺与天童寺一样,寺内只有钟楼而没有鼓楼。 阿育王寺内阿耨莲池 天王殿 重檐歇山黑瓦顶底层开间,上层五间,高约14米,正脊上有“国基巩固”四个字;檐间横匾书“天王殿”;大门上有“八吉祥地”四寂横匾,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书,殿内石壁,嵌有金刚经石刻18块,前后石柱刻有六对楹联,如“阿育王造浮图,其数八万四千,惟斯独著;萨诃求舍利,已历一十二代,仰如此常灵”。殿供大肚弥勒、韦驮及四大天王像。 大雄宝殿 面宽七间,重檐歇山黑瓦顶建筑,高约14米,正脊上有“风调雨顺”及龙鱼戏珠彩塑,檐间有“大雄宝殿”方额;下层檐下横匾书“觉行俱圆”为乾隆皇帝御书。楹联为“五千经藏,三宝法论,记从白马驮来,众生普渡;两浙名山,六朝古刹,几历红羊劫换,绀宇长新。”殿内横匾额题“善狮子吼”也是乾隆皇帝的御笔。殿之中塑释迦牟尼佛,东塑药师佛及阿难尊者,西为阿弥陀佛及迦叶尊者。两旁十八罗汉,后面塑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海岛图》及文殊、普贤像。殿前之两株樟树,大约三抱,高过殿顶。 法堂、藏经楼 寺内还有全省仅存的两座元塔,砖木结构,仿楼阁式,六面七层,每层置腰檐、平座,底层四周有围廊。阿育王寺现存唐、宋、明、清、民国及现代碑刻58块。其中以《阿育王寺常住田碑》、《宸奎阁碑记》和《妙喜泉铭》最为珍贵。 68、新昌县大佛寺 新昌大佛寺位于浙江省新昌县城西三里南明山中,这里群山环抱,奇岩突兀,亭台楼阁环布,古树修篁,故大佛寺又有“石城古刹”之称。1983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汉族重点寺院。 大佛寺的开山和尚是东晋名僧昙光。昙光是江苏昆山人,自幼出家,拜访名师,钻研佛学,成为一位有影响的僧人。东晋永和(345-356年)初年,昙光漫游江左,宿石城山下,见这里古木参天,石壁千仞,青藤绕石,环境十分清幽,就在这里劈荆斩棘,在山洞里修行。据《新昌县志》记载,大佛开凿于南北朝时齐梁年间(约486-516),经僧护、僧淑、僧祐三人相继建造,前后历30余年而成。在今大佛寺大雄宝殿的三层楼阁上,立有“三生圣迹”的匾额,即是纪念三位法师锲而不舍雕凿石佛的历史。据《嘉泰会稽志》载,唐会昌五年(845年),石城建瑞像阁三层。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石城寺遭火焚。开平三年(909年),吴越王钱镠钱八千万,起弥勒宝阁三层及殿宇300余间,赐寺名为“瑞像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奉沼改瑞像寺为宝相寺。明朝永乐九年(1411),重建毗卢阁,三层五极,高十三丈五尺,改寺名为毗卢阁。后遭兵燹,殿堂均毁,唯十丈金身石弥勒佛像独存。清朝末年,重建五层高阁,重装大佛及罗汉像。1925年,在寺门口立碑,上书“大佛寺”,寺名遂沿用至今。 大佛寺的主要殿堂有天王殿、西方殿、大雄宝殿、大佛殿、地藏殿、藏经楼、隐鹤楼等,还有千佛院、智者法塔等建筑,此外还有朱子题字、隐岳洞、无量桥、放生池、龟化石,回音壁、米芾所书“面壁”题刻等古迹。这里山清水秀,岩石嶙峋,古树苍苍,飞瀑泱泱,曲涧微转,幽洞深邃,是风景幽奇的旅游胜地。大佛寺风景名胜区总面积共25.5平方公里,由大佛寺景区、十里潜溪景区、南岩寺景区三部分组成。共有景点165个,其中人文景点45个,自然景观120个,最著名者有锯解岩、誉为“江南敦煌石窟”的千佛岩、放生池、隐岳洞、晋昙光舍利塔、天台宗创始人隋智顗大师法塔、朱子亭(又名木化石,距今已1亿5千年历史的硅化石)、石门幽谷、磨崖石刻等景观。 智顗法塔是天台山国清寺开山祖师智顗的衣钵塔。隋文帝开皇十七年(597年),智顗法师应诏进京,路经新昌石城寺(今大佛寺)讲演佛法,随即圆寂,建“智者大师法塔”。现在的塔是1983年重建。朱子亭为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所建。朱熹曾在此著书立说。亭旁有摩崖石刻“天柱屹然”四字。朱熹自书一联曰:“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百世圣贤心”;解开岩,指一中裂如锯开的磬石,民间传说是两位神仙化成孩童,用茅草锯开岩石,鼓励僧淑要持之以恒地雕凿佛像。解开岩有一断石如和尚倒立,称“倒施和尚”。传说一和尚见顽童以草锯石,讥笑说:尔等能锯开石头,我就倒着走。结果巨石锯开了,那和尚只得倒立在那里。千佛院又称千佛岩,为天然溶洞;内塑海岛观音像,岩壁上分布着南齐永明三年(485年)开凿的1040余尊佛像。这些佛像高仅数寸,工艺精致、栩栩如生,与大佛一样,是中国早期南方石窟艺术的瑰宝,是研究南朝齐梁间雕塑艺术的重要实物史料。 石雕弥勒大佛 大佛寺里最负盛名的文物是寺内依山崖开凿的石雕弥勒大佛。南齐永明(483-493年)年间,僧护来到石城山隐岳寺,做了隐岳寺的住持。他见寺北有青壁干余尺,每至其下,“闻管弦声或发光怪”,决心就壁刻成佛像。石壁坚硬,进展慢,至齐建武年间(494-498年),僧护圆寂时,只粗粗凿出头部形象。其弟子僧淑等继其业,因“资力莫由”而停工。梁天监十二年(513),齐梁名僧僧祐受建安王萧伟之邀,专程来到隐岳寺主持凿刻石佛的工程。僧祐(445-718年)是齐梁时代的一位律学大师,也是古代杰出的佛教文史学家、雕刻家。僧祐来到隐岳寺,见僧护和僧淑所凿的石佛“失在浮浅”,于是再次招集工匠,“大事更张,因旧功铲入五丈”,“扪虚梯汉,构立栈道,状奇肱之飞车,类仙腹之悬阁,高张图范”,前雕刻四年,造成极精美的石弥勒佛坐像。南朝梁著名文学论批评家刘勰,特为之作了2200多字的《梁建安王造石城山石佛像碑记》,赞誉这座石弥勒像是“不世之宝,无等之业。”这座“命世之壮观,旷代之鸿作”是经过僧护、僧淑、僧祐三人相继建造而成的,主体工程的设计和完成者是僧祐。在大佛寺大雄宝殿的三层楼阁上,立有“三生圣迹”的匾额,就是指这三位法师楔而不舍地雕凿石佛的历史。 据1984年有关部门测算,这座被后世称之为“江南第一大佛”佛座高1.91米,佛身高13.74米,佛头高4.87米,耳长2.7米,两膝相距1016米。此佛像是中国江南第一大佛,可与大同云冈、洛阳龙门石窟中大佛相媲美,目前仍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几尊石雕大佛之一。石弥勒像不仅以其规模宏大,气势非凡著称于世,而且在佛教造像艺术上也独具特色。石像盘膝而坐;面容秀骨清相、婉雅俊逸,端庄慈祥。额部宽阔,鼻梁高隆,眉眼细长,方颐薄唇,两耳垂肩,顶有螺髻。身披架裟;中胸袒露,衣着绉招,自然流畅身段秀丽,体态匀称,给人一种超脱、庄严的感觉。在造像上作了两个艺术处理:一是适度地放大头部,处理好视差关系,使人们仰视大佛时,毫无比例失调之感,反面感到佛像比例协调,佛面容亲近真实。另一个巧妙的创造是凿成穴代替眼珠,使观瞻者不论从哪一角度仰视,均有与佛陀目相接之感。 大佛寺石雕弥勒大佛 千佛院 又称千佛岩,为天然溶洞;内塑海岛观音像,岩壁上分布着南齐永明三年(485年)开凿的1040余尊佛像。这些佛像高仅数寸,工艺精致,栩栩如生,与大佛一样,是中国早期南方石窟艺术的瑰宝,是研究南朝齐梁间雕塑艺术的重要实物史料。 千佛院的前身是元化寺,为高僧于法兰、于法开师徒所建立,是与江南第一大佛同时代修筑的又一处石窟。元化寺到齐永明三年(公元485年)开始开石窟,造千佛。比僧护到石城还早一年。石窟成后改寺为千佛院,会昌年间毁。后晋开运三年(公元 946年)重建。宋大中祥符改七宝院,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复名千佛院。 千佛院处于新昌县半山茂林修竹之中,南向临崖,内有相通的大小两窟。大窟石壁东四 西六分为10区,每区10×11格,每格一佛,中间九格合为一大格,雕一较大佛像。每区104尊佛像,10区共1040尊。两旁有护卫菩萨两尊,立于覆莲座上,虽曾作外敷改形,但今已剥落,原形重现。宝缯垂肩,披帛交于胸复之际,也有褒衣博带的,仍存南朝造像风格,南朝石窟造像在南方较为罕见,千佛院的文物价值就非常高了,可与云冈、龙门石窟造像媲美。小窟有石像35尊,识者以为“当年释迦说法(由35佛)化成为53佛,三劫之中相继而升,又名千佛,“贝叶载其文,兹院造其像”, 说明两洞佛像包含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上下左右十方,象征了一切诸佛都在其中。 关于千佛院还有一传说:高僧护凿大佛。但连凿了二世,难毕全功。于是第三世又投胎为僧祐,不知劳累地凿着大菩萨。这事传到天庭,天神受了感动,就派了1000余名天兵天将下凡到南明山来协助他,终于凿成了石弥勒像。这些天兵天将帮助僧祐凿成大佛后,却爱上了人间,不肯再回天上去了,便一齐往大佛寺山门外的一个寺窟里走去,化成了一个个小佛,整整齐齐地坐在石窟内的壁岩上,后人就把这儿称为“千佛洞”。这虽是人们的想象附会,倒也说明了千佛院早被人们看作了是大佛寺一景。 大佛寺内千佛院 69、天台县国清寺 位于浙江省天台山南麓,天台县城北3公里处。是我国著名古刹之一,南宋列为“江南十刹”之一,与齐州灵岩寺(在今山东长清县)、润州栖霞寺(在今江苏南京市)、荆州玉泉寺(在今湖北当阳县),并称天下“四绝”。 天台国清寺系中国佛教天台宗祖庭, 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国清寺创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是依据天台宗创始人智岂页亲手所画的样式所建的。智岂页开创天台宗后,想建一寺庙,作为该宗的正式祖庭,但限于资金,迟迟不得动工。他在临终遗书晋王,说:“不见寺成,瞑目为恨”。晋王杨广(后为隋炀帝)见书后,极为感动,便派司马王弘监造。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隋炀帝大业元年(605)赐额国清寺。唐唐武宗会昌灭法时被毁,唐宣宗大中五年(851)重建,柳公权题“大中国清寺”额,宋景德二年,改名“景德国清寺”。 清雍正题额的国清寺 国清寺自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建寺,1300余年来,名僧辈出。创寺者智顗(538-597),南朝陈、隋时代的一位高僧,世称智者大师,是中国天台宗的开宗祖师。俗姓陈,字德安,荆州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人。父亲是梁朝的官吏,智顗随父居住在梁的首都南京。十七岁时,值梁末兵乱,家庭分散,颠沛流离,遂在荆州长沙寺佛像前发愿为僧。十八岁投湘州(今湖南长沙市)果愿寺法绪出家,授以十戒;师父叫他去慧旷律师处学律,二十岁受具足戒。陈文帝天嘉元年(560)听说慧思禅师从北方南下,居于光州(今河南光山县)大苏山,他就前往请益。慧思为他演说四安乐行,他日夜勤习,造诣甚深。陈光大元年(567)慧思临去南岳时,嘱他往金陵(今南京)弘传禅法,他就和法喜等二十七人一同东下,到达陈都讲禅。过了两年(569),受请主瓦官寺开讲《法华经》,树立新的宗义,判释经教,奠定了一宗教观的基础。智顗住瓦官寺前后八年,除讲《法华经》而外,还讲《大智度论》和《次第禅门》(即《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写出《六妙法门》等。陈太建七年(575)离开金陵,初入天台山,于北面山峰,建庵堂修持。隋开皇十一年(591),晋王杨广为扬州总管,遣使到庐山坚请智顗往扬州传戒,他即前去为杨广授菩萨戒,受到“智者”的称号。次年(592)他回到故乡荆州,于当阳县玉泉山创立玉泉寺。开皇十五年(595)春,智顗又从杨广之请,再到扬州,撰《净名经疏》,九月,辞归天台,重整山寺,习静林泉,这时他已五十八岁了。两年杨广遣使入天台山迎请,他勉强出山,走到石城,疾亟不能前进,不久入寂,世寿六十岁,智顗生平造寺三十六所,入灭后,晋王杨广依照他的遗愿在天台山另行创建佛刹,后于大业元年(605)题名为国清寺。为中国佛教宗派史上第一个宗派天台宗的始祖,也是实际的创始者。因智顗晚年居住天台山,故称为天台宗。因以《法华经》为主要教义根据,故亦称法华宗。他强调止观双修的原则,发明一心三观、圆融三谛、一念三千的道理。在传承系谱上,尊龙树为初祖,以北齐慧文为二祖,慧思为三祖,智顗是四祖。自智顗以来,代代相传。十一世纪初,因争论智顗《金光明玄义》广本的真伪,分为山家和山外两派。山外不久衰微,今所传者都是山家派。因隋炀帝授予他智者之号,故世称『智者大师』。著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各二十卷及四教义等著作,生前度僧四千余人,传业弟子三十二,以灌顶、智越等最著名。 智顗之后,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为编制《大衍历》,亦至国清寺求算学,今寺内存有“一行禅师之塔”和“一行到此水西流”碑;众所周知的济公和尚释道济,即是天台人,在国清寺出家为僧。唐代著名诗僧寒山、拾得也曾在国清寺为僧,与名僧丰干俱为寺内火头僧。据民国二十五年(1936)国清寺蕴光法师所撰《国清高僧传》除上述诸僧外,国清寺历代高僧还有: 智越(542—616)俗姓郑,南阳人,依智者大师学禅诀及五门大妙,尝诵《法华》至满万遍,后随智者至天台山习静林泉,智者付以四众,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国情寺工成,智越为首任住持。《国清百录》卷三之奉启:“天台寺沙门智越一众”。任道斌《佛教文化辞典》:“因主天台国清寺,几达二十年”。 道邃生卒年代不详。号兴道,俗姓王,长安人,唐大历中(766-779)依荆溪湛然大师习天台教观。后居国清,详为讲解,昼夜不辍。后人谥为台宗第十祖。贞元二十年(804),日僧最澄浮海至天台山求法,从其受菩萨戒。最澄之《天台法华宗传法偈》有“道邃座主”之句。按座主,即大众一座之主,亦即住持。 元琇,讳妙说,天台人。出家国清,依正定物外大师学止观。洞达妙旨,于讲说不已。后说为天台宗十三祖。《国清高僧传》:“僖昭间,天下方乱,学徒忽聚忽散。然师屡开讲席,不以法众多寡而二其心也”。 慧远(1103-1176)号佛海,字瞎堂,俗姓彭,眉山人,年十三岁从宗辨出家,后游诸方,谒圆悟克勒得法。乾道六年(1170)赐号“佛海大师”。周必大《灵隐佛海禅师远公塔铭》:“……至台州,住台州天台山景德国清禅寺”。 行机,号简堂,俗姓杨,仙居人。自幼风姿挺异,才压儒林。年二十五岁时出家,参护国元公得法,出世莞山,历主庐山圆通等寺,寂于国清。《天台山方外志要》:“归主国清,有示众语录”。《中国佛学人名辞典》:“历主江州圆通、台州国清,寂焉”。 国清寺与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许多佛教宗派有着很深的渊源:智者大师圆寂之前曾交给大弟子灌顶法师一把金锁,郑重告诫:“国清寺建成,就用金锁锁住藏经阁,代代相传。200年后,有东土高僧来取经,如与天台宗有缘,钥匙一碰,锁扃自开,可以阁中《法华经》一部相赠”。207年后的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日本国最澄和尚带着弟子义真、空海浮海入唐,在台州刺史陆淳的保护下,赴天台国清寺求法。先从天台宗第十祖道邃受《摩诃止观》等天台宗要义,与弟子义真等一起受菩萨戒。接着,又向行满大师学习天台宗教旨。道邃亲择吉日,在妙法堂举行隆重仪式,将金钥匙交给最澄。最澄踏上藏经阁,钥匙一碰,金锁自开,观瞻众僧齐声欢呼:“最澄有缘,台宗东传”。道邃法师遂将阁内珍藏的《天台法华章疏》128部计345卷赠给最澄法师。行满大师也有诗相赠:“异域乡音别,观心法性同。东来求半偈,去罢悟真空。贝叶翻经疏,归程大师东。行当归该国,继踵大师风”。最澄回国后果然不失众望,选择与天台山风光逼似的比睿山兴建延历寺,寺宇形制格局也仿同国清寺,创建了日本天台宗、日莲宗。唐宣宗大中七年(853),该宗五祖圆珍亦东渡来国清寺求法;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该国临济宗初祖荣西等,亦来此巡礼求法。日本佛教天台宗及日莲宗均以天台山国清寺为祖庭。从此,以天台宗为中心的大乘佛教一直成为日本佛教的主流。日本佛教界称比睿山为日本的“天台山”,延历寺为日本的“国清寺”,天台国清寺从此成为日本天台宗的“祖庭”。日本佛教界念念不忘根基所系,到国清寺朝拜“祖庭”时,都在胸前的锦带上绣上当年最澄取经的金钥匙。最澄入天台山后又二百多年,高丽国僧人义天来山求法,归国后,建愿刹高丽国清寺,创立了高丽天台宗,朝鲜半岛,飚扬起一股经久不衰的天台宗朝拜热。同样,朝鲜人也把天台山视为圣山,把国清寺尊为祖庭。东南亚许多佛教宗派也与我国天台宗有直接或间接的渊源。 韩国“高丽天台宗”在国清寺资建的“中韩天台宗祖师纪念堂” 国清寺初建的寺址在现在大雄宝殿后面约100米处的八桂峰前山坡上。唐会昌中(约845年),原寺毁于火,旋即重建。唐宣宗大中五年(851)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在寺后石壁上题写的“大中国清之寺”六个大字,至今仍清晰可辨。从唐代大中到清雍正朝的880多年间,国清寺几度或毁于兵火,或摧于风暴,但都是屡毁屡建。每次重修,寺宇规模都有所发展,位置也越来越往下移至山麓平旷地带。国清寺究竟何时移到现在的位置,并形成现在的布局已很难查考。但从明人李汶在《游天台纪略》一文中提到的国清寺“最后委藏处石泉,名锡杖泉”句分析,可见当时锡杖泉已在寺的最后,即今位置。那么说明至迟在明代,国清寺已移至今址,并基本完成现在的布局。另外,而今梅亭的位置上原建有迦蓝殿三间,系明代建筑,也可从旁说明。国清寺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十二年(1734)奉敕重修。景区面积2.4平方公里。寺院占地达7.3万平方米,现有殿宇房舍6000多间房舍,建筑面积2.8万平方,形成了四条建筑轴线:正中轴线为山门弥勒殿(门神殿)、钟鼓楼、雨花殿(天王殿)和大雄宝殿。西轴线为安养堂、三圣殿、罗汉堂(文物室)、妙法堂(楼上为藏经阁)。东一轴线为聚贤堂(僧众餐厅)、方丈楼、迎塔楼。东二轴线为里客堂、大彻堂和修竹轩。寺宇依山就势,层层递高,既有佛教建筑严整对称的特点,又给人以灵活自如之感。纵观山门外各建筑物,莫不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隋塔、寒拾亭、“教观总持”照壁、丰干桥、“隋代古刹”照壁和国清寺山门。它们顺地势安排,没有一个相互平行,也没有互相垂直,自自然然地散落各处,却显得非常和谐协调。加上青山绿水,古松曲径,给人们高雅的美的享受。 国清寺的山门就很有特色。国清寺象其他寺庙一样面南而坐,具有正规的建筑轴线,严格的布局,但在山门处理上,却陡然转过九十度,朝东而开。这种处理方法并不是因地形之故所使然,而是完全出于匠心独运。因为这样一变化,便给古寺增添了无限生趣。游人过寒拾亭,越丰干桥,见到的不是一般常见的寺庙建筑前方方正正的大广场,而是完全自然的缓冲地──长12米、宽25米的空地。给人们似小不小,似封闭而又不封闭的特殊空间。一进朝东的山门转入正中甬道,甬道两旁是仅高1.7米的黄色矮墙,矮墙后面是茂密的竹林,黄绿相衬,色彩和谐,人行其中,有一种轻松自然、亲切舒适的感觉。山门额题“国清讲寺”,也与别的寺庙不同,多一个“讲”字,大概跟国清寺作为“天台宗”的发祥地,讲学传道方面的功能有关。 国清寺独特的山门 大雄宝殿 国清寺主体建筑,为重檐歇山顶,面阔5间,主尊释迦坐像为明代铜铸,高近7米,重达13吨。像前又有白玉佛一尊。释迦旁立胁侍菩萨、两侧置十八罗汉像,为元代楠木雕制。佛龛旁立钟鼓。佛龛后倒座立海岛观音,像后为慈航普渡群塑。大雄宝殿前有香樟4株,据说为唐代所植,至今已逾千年,仍然生机勃勃,树荫遮满庭院。和一般寺庙不同的是:此殿题额“大雄宝殿”四字是竖着写的,因为国清寺是当时皇家直接斥资建造的,以显示级别不同于其它佛寺。殿内的释迦牟尼佛像为明代用青铜铸成,高6.8米,重达13吨;其左右两旁分坐十八罗汉,为元代用楠木雕成,外贴真金,皆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佛像后面的“慈航普渡”壁画,也十分精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大雄宝殿上竖写的题额 观音殿 与锡杖泉相邻处。原殿中观音像极为精美,明代才子唐伯虎曾游国清寺观音殿,有诗赞曰:“拈花微笑破檀唇,悟得尘埃色相身。办取凤冠与霞帔,天台明月礼佛真。”今观音殿为新建的重檐歇山,斗拱翘角建筑,雄踞于大雄宝殿之后上方,殿内正中供奉着千手千眼观音木雕贴金像一尊,两旁或立或坐着观音的三十二化身。满殿金光耀眼、光彩夺目。此殿为美国洛杉矶天台山国清寺护法会夏荆山、杨茂慈先生、吴梅影女士等捐资十五万元建成。1983年10月29日举行了隆重的开光大典和法会。 雨花殿 位于钟、鼓两楼中间,匾题上书“雨花殿”三字。面宽三间,歇山顶式。殿前有石狮一对,殿後钟鼓楼上悬挂的梵钟。是清嘉庆年间铸造,音响宏亮,每日午夜回荡於五峰幽谷之中。此殿在别的佛寺中陈为天王殿。相传是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曾在此讲述《妙法莲花经》,其精诚所至,感动天庭,天上花瓣洒落如雨,所以号称雨花殿。殿中供奉有“四大天王”神像。 妙法堂 位于大雄宝殿左侧,是一座两层楼五开间的精舍。楼上为藏经阁,珍藏着《妙法莲华经》、《大藏经》等经籍。楼下为“台宗讲席”,是弘扬天台宗教义的场所。妙法堂左近有罗汉堂,现辟为文物室。1975年文物室整修开放,集中展出了佛教天台宗的历代祖师造影,天台宗主要经典著作,国清寺与日本佛教界友好交往等方面的文物。其中智者大师遗物衣钵及钦赐龙衣、造型精美的钦赐银亭、白玉卧佛、明万历铜镜。还有唐贞元二十年(804年),日本高僧最澄入唐求法时的“度牒”(护照),上有台州刺史的指示,更显得珍贵。近年来日本朋友来天台山访问一年四季不断,并留下了“风月同天永,万古结深缘”等字画,及法器、文物,使文物室锦上添花。与其他名刹相比,国清寺的自然景观更具有地方特色。 从自然景观来看,国内大部分古刹均选址于三面环山的谷地(如宁波天童寺、普陀法雨寺、杭州灵隐寺、嵩山少林寺等),而国清寺却坐落于四面环山的“五峰层叠郁苕绕,双涧回环锁佛寮”世外桃源式的地理环境之中。国清寺北倚八桂峰,东靠灵禽、祥云两峰,西依映霞、灵芝两峰,五峰环绕,只在南面有个豁口,为通向天台县城的通道,使古寺深藏幽谷之中,可见寺址的选择是很有一番深意的。出城关三五里,先见“雁塔高排出青嶂”,高达59.3米的隋塔忽隐忽现,直到国清寺“南大门”木鱼山下,才窥塔身全貌。而国清寺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转过寒拾亭,只见“隋代古刹”一照壁,古刹山门不知开于何处。等过丰干桥,向东数步,方见古刹山门。原来国清寺山门一反常规,朝东开而不朝南开。进山门转直弯,甬道两旁浓荫蔽日,修竹夹道,平添了深幽神秘的气氛。进弥勒殿,国清奇观“到眼宛如展画屏”。这就是国清寺匠心独运的建筑布局的“起、承、转、合”。宋人夏竦写诗赞道:“穿松渡双涧,宫殿五峰围,小院分寒水,虚楼半落晖。”清代学者潘耒将天下名山与天台山诸景对比后得以这样的结论:“台山能有诸山之美,诸山不能尽台山之奇,故游台山不游诸山可也,游诸山不游台山不可也。”唐代皮日休有诗,抒发他沉浸在天风海雨、十里佛国中的感受:“十里松门国清路,饭猿石上菩提树。怪来烟雨落晴天,原是海风吹瀑布。”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徐霞客曾三游天台山,在《徐霞客日记》中写下他的感受:“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欲往天台去”。 除了自然景观外,国清寺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刹。孟浩然、李白、贾岛、皮日休、陆龟蒙、杜荀鹤、洪适、郭沫若、邓拓、赵朴初等文人雅士均留下不朽名篇。寺内有中国佛教天台宗第五祖章安灌顶大师手植的“隋梅”一株,至今仍郁郁葱葱;念唐代著名诗僧寒山、拾得、丰干的“三贤堂”;重13吨的明代释迦牟尼青铜像;18尊元代所雕的楠木罗汉;柳公权、黄庭坚、米芾、朱熹的摩崖手迹;王羲之的一笔到底“鹅”字碑;碑寺外有纪念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为编制《大衍历》至国清寺求算学的“一行到此水西流”碑及“一行禅师之塔”等。而且与许多有趣的故事相连,如:独笔“鹅”字碑:在三圣殿左边,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所书。相传他曾入天台山华顶峰旁灵墟山中向白云先生学书,后定下此字。现存鹅字右半边是王羲之的真迹,左半边是天台山人曹抡选补写的,两边浑然一体,达到了乱真的程度。传说,有一天曹抡选夜宿华顶山华顶寺,正在灯下练习书法,突然听见窗外“扑”的一声,接着闪起一道亮光。他掌灯出门观看,只见石砚深陷地下,俯身拾起石砚,这块石砚竟变得晶莹如玉。他想莫非是地下的宝物显异,便请人连夜挖掘,控不多久,忽然挖到了一块石板。曹抡选要僧人把石板抬到室内,洗净一看,原来是一块上面刻着半个“鹅”字的残碑。曹抡选书法造诣很深;认得这半个“鹅”字是王羲之的手迹,决心把它补全。他就日夜临摹王羲之的碑贴,整整练了7年,终于将“鹅”字残缺的半壁补上。 国清寺内一半为王羲之书、另一半为曹抡选补的独笔“鹅”字碑 清心亭与“鱼乐国” 在寺的西南角。从“双涧萦流”的小门进去只见古木苍郁,鱼池如镜,乾隆御碑、清心亭、鱼乐国石碑、放生池等小品布置得错落有致,环境优美宁静。御碑为清代乾隆皇帝所赐,镂刻非常精细,碑侧刻有鲤鱼跳龙门的图案,碑文中写着国清寺的优美自然环境和历史沿草。放生池边立有一块石碑,上书“鱼乐国”三个大字,是明朝大收法家董其昌所书。相传董其昌来国清寺避暑,老方丈知道他是海内闻名的大书法家,请他题碑额,可是董其昌不肯下笔。一天晚上,月明如水,董其昌来到放生池边纳凉。阵阵轻风,吹得他睡意顿起,恍惚间遇到了名叫鱼珠、乐珍、国珍的三位仙女。她们为董其昌唱起优美的歌曲,跳起优美的舞蹈,吹起优美的玉笛,乐得董其昌赞美不已……董其昌醒后,若有所失,便依梦中情景,吟诗:“鱼珠妙歌喉,乐珍柳枝腰;国珍金玉笛,游梦实逍遥。”这时方丈来到他的身边,听了他的诗,笑呵呵的说:“你的诗真好,他把这道诗每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不就是“鱼乐国游”四字吗?”于是董其昌应方丈之请,写下了“鱼乐国”三个大字,同时题写了“清心亭”亭匾。 “一行到此水西流”碑 位于寺前天台八景之一的“双涧回澜”边。据《旧唐书》记:唐代学问僧一行为编《大衍历》,遍访名师,曾至国清寺求访。当时正值雨季,暴雨不断北涧洪水猛涨。一行见水往西流,激动之余留下墨宝,后人故立此碑以志。 下面简介国清寺主要名胜古迹: 三贤堂、丰干桥 三贤堂为纪念寺内唐代寒山、拾得、丰干三位高僧。张景脩《三贤堂》:“如是国清寺,宜乎天下闻。水声常夜雨,山气即朝云。今古三贤隐,仙凡两路分。唐人书画在,明日更殷勤。” 丰干为唐代国清寺专司舂米的僧人,弥陀化身。闾丘胤遣往台州任刺史,赴任前忽罹头疾。丰干和尚特地从台州赴京以水淋头治好闾丘胤的头痛。寒山是唐代该寺一位伙夫,也是一位疯疯癫癫的诗僧。《寒山子诗集序》对此作了十分具体的描述:“详夫寒山子者,不知何许人也,自古老见之,皆谓贫人疯狂之士,隐居天台唐兴县西七十里号为寒岩,每于兹地时往还国清寺”,在寺中与和尚丰干友好。他言行怪异,每到国清寺,“或长廊徐行,叫唤快活,独言独笑”,寺人“捉骂打趁,乃驻立抚掌,呵呵大笑”。又常“与牧牛子而歌笑,……自乐其性”。他的装束也很荒唐:“桦皮为冠,布裘破弊,木屐履地”,“国清寺中人,尽道寒山痴”,“时人见寒山,各谓是风颠”。拾得则是丰干禅师在国清寺山道旁捡回来的孩子,故名“拾得”。拾得在国清寺安住下来,渐渐长大以后,上座就让他担任行堂(添饭)的工作。时间久后,拾得也交了不少道友,尤其其中一个名叫寒山的贫子,相交最为莫逆,因为寒山贫困,拾得就将斋堂剩饭菜用一个竹筒装起来,给寒山背回去用。据说两人是文殊、普贤二大士化身,游戏人间。唯有丰干知两人不凡:丰干和尚为闾丘胤治好头痛病后。闾丘胤问丰干,他此番去台州,那边有何可以延请叨教之人?丰干说,有个寒山是文殊菩萨化身,还有个拾得是普贤菩萨化身,俱在国清寺当伙夫。闾丘胤至台州,进香国清寺,往访丰干、寒山、拾得等人。在厨房灶火前见有二人向火大笑,闾丘胤上前礼拜,二人笑道:“丰干饶舌,丰干饶舌。你们不识弥陀,为何却来拜我。”寺内僧众不胜惊诧。二人却携手而去,奔归寒岩。后闾丘胤派人送衣服、香药等至山上,遇寒山子,寒山退入山洞,说道:“回去告诉大家,各自努力”,山洞随即闭合。拾得也无影无踪。闾丘胤派人搜寻他俩的遗迹,在竹木石壁上和家人厅堂上抄得寒山子所写诗300余首,又在土地堂墙壁上抄得拾得偈语数十首,编集成卷,此即今日流传的《寒山子诗》。其中寒山有诗云:“重岩中,足清风。扇不摇,凉冷通。明月照,白云笼。独自坐,一老翁。”,拾得诗云:“沙门不持戒,道士不服药。自古多少贤,尽在青山脚。”疯癫外形下,俨然两位智者、高士形象。 今三贤堂中刊有寒山、拾得问答的一副偈语。寒山问:“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国清寺三贤堂 寒拾亭、丰干桥 从隋塔下方过七佛塔进国清寺,必经一亭一桥。亭名“寒拾亭”,桥名“丰干桥”。这是为纪念唐代国清寺内寒山、拾得和丰干三位高僧而命名的。寒拾亭,飞檐翘角,石砌门窗,亭名取自寒山、拾得两人名字。亭的前后有“五峰胜境”和“万松深处”的匾额。过寒拾亭不远,就是丰干桥,桥下清流潺潺,桥头有石狮守护,显得古朴庄严。 国清寺前丰干桥 隋梅亭 大雄宝殿左又有一小庭院,入圆门,有六角攒尖顶“梅亭”。亭对面红墙下石台上有古梅一株,苍老遒劲、冠盖丈余。墙上有石刻隶、篆、楷书“隋梅”各一。隋梅为国清一绝,相传是智顗大师弟子灌顶法师手值,至今已历1400多个春秋,大概是中国现存最老的一棵梅树了。解放前,因照料不周,隋梅曾数度枯萎,经过精心照料,主干枯而复生,枝桠峥嵘,逢春繁花满树,疏枝横空,暗香浮动,冷香袭人。 文革中“三家村”之一的邓拓曾到过天台国清寺,写有题梅诗一首:“剪取东风第一枝,半帘疏影半题诗。不须脂粉绿颜色,最忆天台相见时。” 国清寺隋代古梅 隋塔 矗立于寺前祥云峰西麓,背山临溪,位于寺庙的西北不远处,是浙江省内仅存的历史最为久远的一座宝塔。这座六角空心宝塔是国清寺的镇寺之宝,它与千年古梅一起是这座千年古寺的历史见证。 隋塔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竣于仁寿元年(601)。原名报恩塔,隋晋王杨广为报答智顗大师给他授菩萨戒的师恩而命名。塔高59.3米,由于砖与砖之间采用嵌入式搭建,此塔屹立千年依然不倒。隋塔顶部外壁嵌有砖刻佛像,每块三尊佛像,有数块脱落下来的砖雕佛像,镶嵌在国清寺鱼乐国清心亭墙壁上。原塔心内壁还镶有线刻佛碑和佛经石碑,《菩萨像线画碑刻》共7方,每方碑高124厘米,宽42厘米,分别刻着弥勒、观音、大势至、文殊、普贤、导师、药王等七尊菩萨像。菩萨头顶宝盖,脚踩莲花。石刻刀法纯熟,线条流畅,形象生动逼真,光彩照人。《经文碑刻》共5方,每方长127厘米,宽65厘米,都用端庄的楷书刻着《妙法莲华经》,经考古专家陈振铎鉴定为隋代作品,属稀世珍品,已嵌在国清寺三圣殿两厢,供人观赏。 据《天台山全志》载,隋塔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重建,六面九层空心,原为楼阁式砖木结构,可沿塔内楼梯盘旋至顶,因年久失修,塔外部木结构包括平坐围廊损失殆尽,现残高59米,塔身黄褐色,每层每面辟有壼门,壁上留有斗栱空洞残迹,底层补间置一朵,其上各层均两朵。塔檐斗栱为四铺作。砖之间用糯米粥拌和粘土为粘合剂。塔基筑于花岗岩山坡上,底层东西方向各开一拱券门,今为加固塔身封堵。 隋塔建造别致,除砖砌塔壁上,精雕佛像外,塔顶上没有通常的尖形塔头,站在塔内,仰见蓝天白云,远眺天台、祥云诸峰,俯视寺院殿阁丛林。郭沫若有登览诗云:“塔古钟声寂,山高月上迟;隋梅私自笑,寻梦复何痴”。 隋塔下有纪念“过去七佛”的七佛塔,塔旁是藏有唐一行禅师衣冠冢的“一行禅师塔”。寺内观音殿西邻还有座“报恩塔”,建于1985年9月,是日本莲宗信徒捐赠1000万日元建造。取名报恩是由于天台山是传教大师(日僧最澄大师)曾经留学过的最兴盛的灵址,日莲僧人非常敬仰天台大师(智者大师),而且坚信作为正法的法华经的源流是天台国清寺,以表“知恩报恩”的深意。报恩塔高约3米,塔顶为黄铜宝顶,紫铜瓦盖成,塔体呈四方形,正前方为日文“南无妙法莲华经(日莲)”碑名,另三面各嵌有黑底金字的经文。整座经幢结构精美,光彩照人。 碑亭 国清寺主建筑群后的小山坡上,在苍郁的松林中有一座重檐挑角、方石铺地的碑亭。亭额上写着“法乳千秋”四个金字,亭中品字形排列着三座长方形的石碑。正中的丰碑为“天台智者大师赞仰颂碑”,碑座高0.86米、宽0.86米、长1.86米、碑身高2.6米、宽1.26米、厚0.11米,十分壮观。长篇碑文和诗赞颂佛教天台宗创造人智顗大师。右连的丰碑为“行满座主赠别最澄大师诗碑”。丰碑稍低于智者丰碑。左边的一座丰碑是“最澄大师天台得法灵迹碑”,这座碑的大小与行满碑大小相同。三座丰碑的背面,有日本山田是谛1982年5月写的敬白,长篇日文铭记了高祖先德,祈念中日两国永远亲善友好的虔诚心意。在“法乳千秋”碑亭左方,有一口围着石栏的古泉,上刻“锡杖泉”三字,相传宋僧普明坐禅于此,因寺内取水不便,遂以锡杖顿地曰:“此处当有泉!”即有泉水涌出,故名。 国清寺西北隋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