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典籍网

主页 > 国学入门 >

中国历代名刹、高僧简介(五)(6)

73、普陀山寺庙群

普陀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佛教传为观音菩萨道场。位于杭州湾以东约100海里,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全岛面积约12.5平方公里,呈狭长形,南北最长处为8.6里,东西最宽外3.5公里。最高处佛顶山,海拔约300米。

如此美丽,又有如此众多文物古迹的小岛,在我国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普陀山的名称,出自佛教《华严经》等六十八卷,全称为:“补坦洛迦”、“普陀洛迦”,是梵语的译音,意为“美丽的小白花”,由于中国历代帝王多建都在北方,所以自元朝以来,惯称此山为“南海普陀”。普陀山又有“五朝恩赐无双地,四海尊崇第一山”的美誉。

普陀山同时也是著名的海岛风景旅游胜地。普陀山的海天景色,不论在哪一个景区、景点,都使人感到海阔天空。虽有海风怒号,浊浪排空,却并不使人有惊涛骇浪之感,只觉得这些异景奇观使人振奋。来此旅游的人,在岛上的小径间漫步,经常可以遇到身穿袈裟的僧人。美丽的自然风景和浓郁的佛教气氛,使它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而这种色彩,也正是它对游人有较强吸引力的所在。

普陀山既以海天壮阔取胜,又以山深邃见长。登山揽胜,眺望碧海,一座座海岛浮在海面上,点点白帆行驶其间,景色极为动人。前人对普陀山作了这样高的评价:“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

普陀山的风景名胜、游览点很多,主要有: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这是现今保存的二十多所寺庵中最大的。普济禅寺始建于宋,为山中供奉观音的主刹,建筑总面积约11000多平方米。法雨禅寺始建于明,依山凭险,层层叠建,周围古木参天,极为幽静。慧济禅寺建于佛顶山上,又名佛顶山寺。奇岩怪石。著名的有盘陀石、二龟听法石、海天佛国石等二十余处。在山海相接之处有许多石洞胜景,最著名的是潮音洞和梵音洞。

沙滩:岛的四周有许多沙滩,但主要的是百步沙和千步沙。千步沙是一个弧形沙滩,长约3里,沙细坡缓,沙面宽坦柔软,是一个优良的海水浴场。夏天去游览,可带上游泳衣在这里畅游。

树木:岛上树木葱郁,林幽壑美,有樟树、罗汉松、银杏、合欢等树,大樟树尚有1000余株。其中有一千年古樟,树围达6米,荫覆数亩。还有一株“普陀鹅耳枥”,为中国特有珍稀植物,现仅存一株母本,是国家一级保护濒危物种。普陀山留传着许多有关佛教的民间故事。

普陀山寺庙群岛

普陀山作为佛教胜地,最盛时有82座寺庵,128处茅篷,僧尼达4000余人。其中普济、法雨、慧济,世称普陀山三大寺,1983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汉族重点寺院。

普济寺    

俗称前寺,位于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白华顶的灵鹫峰南麓,是全山219处寺院中最大的一处,供奉观音大士的主刹。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它的前身是“不肯去观音院”,创建于后梁贞明二年(916),唐大中年间(847-859年),日僧慧锷请五台山观音像归国,因风阻上岸与山民张氏在潮音洞上共建此院供奉观音。后梁末帝贞明年间(915-920年),由“不肯去观音院”扩大为寺,后迁到现在这个地方的(一说最早的不肯去观音院即建于此地)。宋代先后改名为“五台圆光寺’’与“宝陀观音寺”,香火始盛。宋嘉定七年(1214),皇帝御书“圆通宝殿”匾额,定为专供观音的寺院。明洪武十九年(1421)实行海禁,命汤和进山烧殿毁佛,并将僧人迁到明州栖心寺(今宁波七塔寺),直至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才迎佛回山,重建寺院。明孝宗嘉靖年间(1522-1566),普陀山的寺庙被毁,宝陀观音寺也未能幸免。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1605),朝廷派太监张千来山扩建宝陀观音寺于灵鹫峰下,并赐额“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寺庙规模宏大,一时甲于东南。康熙八年(1669),荷兰殖民者入侵普陀,该寺除大殿未毁外,其余均荡然无存。康熙三十八年(1699),修建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并赐额“普济群灵”,始称“普济禅寺”。清雍正九年(1731),扩建殿堂及用房,寺庙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普陀山最大的寺庙普济寺  

历代普济寺高僧有:

日本僧人慧锷,又作惠萼、慧萼、慧諤,日本天台宗始祖最澄之高足。唐会昌元年(841)首次入唐求法,朝拜五台山,登天台山过冬。为求五台山供养费,次年春,乘唐人李邻德船返国。会昌四年(一说五年)携带日本桔皇后手制绣文袈裟、宝幡、镜奁等再次入唐,送供养费至五台山,到杭州灵池寺谒见齐安国师,聘请国师之高足义空长老,于大中元年(847)年六月乘张友信、元净等人船回日本,在日本开创佛教禅宗。咸通三年(862),慧锷等三次入唐求法,随平城天皇子真如法亲王搭乘张友信、全文习、任仲元等人船从日本肥前国值嘉岛出发,航海4天,于九月七日到达明州(宁波)石丹岙。咸通四年(863)春,在五台山岭头中台精舍请得观音圣像一尊,肩负至明州开元寺。四月,觅得张友信船归国,途经梅岑山(普陀山)潮音洞附近,遇风涛,舟不能行。夜梦一胡僧曰:“汝但安吾至此山,必令便风相送。”锷以梦泣告众人,皆惊异,乃诛茅置像于洞侧,祈拜而去。居民张氏请像供奉于宅,称“不肯去观音”。至后梁贞明二年(916),地方官府在张宅故址建“不肯去观音院”。宋元丰三年(1080)诏改“宝陀观音寺”(今普济禅寺)。后人尊慧锷为本山佛教第一祖师。清康熙间潮音和尚题其像赞云:“亲从五台来,欲向日本去。普门名号遍十方,何必绘像图归计。忽然舟不行,菩萨应无住。听其止而休,此货已成滞。一山名胜待师开,天下群瞻两足地。”

后梁贞明二年(916)所建“不肯去观音院”:普陀山最早寺院

印光法师(1861-1940),号常惭愧僧,俗家姓赵名丹桂,又名圣量。陕西合阳县赤城东村人。幼随胞兄习儒经,涉猎释教经典,矢志参佛。12岁在终南山莲花洞出家,后赴北京红螺山资福寺。光绪十九年(1893年),印光随普陀山法寸禅寺赴北京请藏经的僧人化闻来普陀山,遂在法雨寺研究佛经,长达四十余年。来山向他问道的人络绎不绝,有数万人在他的影响下皈依佛教。1930年,印光在苏州灵岩山寺净土道场,弘扬净土法门。1941年圆寂,僧众推他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后人在普陀山法雨寺将其方丈室辟为纪念堂,以纪念这位高僧。印光大师一生著述甚丰,遗著有《印光法师文钞》四卷、续编《文钞》二卷、《增广印光法师文钞》。

普济寺在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上独具匠心,是中国寺院建筑的典型代表和浙江清代官式建筑的重要遗存,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普济寺占地37019平方米,建筑面积11400平方米共有10殿、12楼、7堂、7轩,计23l间。全寺有六进殿堂,自南向北贯串在一条中轴线上。整组建筑坐北朝南,寺前有石牌坊、照壁、御碑亭、八角亭、瑶池桥、海印池附属建(构)筑物等,沿中轴线依次筑有正山门(御碑殿)、天王殿、圆通殿、藏经楼、方丈殿等。主殿两旁有钟楼、鼓楼、配殿、客房等。

普济寺前有一个广约15亩的莲池,名叫海印池,亦名放生池,建于明代。池上筑桥三座。中间一座,桥面平阔,北接着普济寺的正门,南衔御碑亭。桥中有一湖心亭,又称八角亭,正对普济寺山门。周围玉液拥抱,粉墙环绕。夏日荷花盛开,绿叶田田,红花亭亭,景色迷人,憩此玩赏,凭栏临风,清香扑鼻,顿觉暑气全消,令人心旷神怡。桥南的御碑亭,在湖心亭前,与海印池相连。亭系清雍正九年(1731年)所建,中竖雍正所书丈六白玉碑一方,高3米,宽1.5米。碑文记载普陀山历史,碑额上雕龙栩栩如生,书法遒劲刚健。石刻非常精美,可谓双绝,碑极名贵。

普济寺前莲池和中间桥上的御碑亭

御碑亭内雍正所书丈六白玉碑

东面一座为拱桥,称永寿桥,长40米,宽7.5米,高6米,系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所建。桥上石栏柱头,刻有狮子40座,形态各异,生动逼真。石桥古朴典雅,为雕刻中的珍品。桥前有菩萨墙影壁,上书“观自在菩萨”五个大字,字高五尺,苍劲有力。墙旁刻有《心经》,颂云:“海上有山多圣贤,众宝所成极清净;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度众生住此山。”西面一座为长堍拱桥,四隅镂有龙首,逢雨水从龙嘴喷出,似袅袅轻烟。莲花池三面环山,四周古樟参天,每年六月莲花盛开,池中树影、亭影、桥影倒映,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夏夜入静,荷香沁人,池中银花伴月影,形成普陀山十景之一-“莲池夜月”,令人流连忘返。

御碑殿  

在山门内,有明万历、清康熙时的御碑三块,正中一块刻的是普济禅寺历史沿革,立于3.5吨重的赑屃上,赑屃昂首伸颈,服珠能转动,可见其雕刻之精。

钟鼓楼

山门东侧是钟楼,重檐歇山,内悬大铜钟一口,重3500余公斤,铸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西侧有鼓楼,建筑形式同钟楼。

大圆通殿

是普济寺的主殿,相当一般寺庙的大雄宝殿,圆通是观音菩萨的别号,这座殿供奉的正是观音菩萨。殿堂宏大巍峨,殿面阔7间,进深6间,重檐歇山,黄琉璃顶,九踩斗拱,门心板雕二龙戏珠。大殿可容数千人,有“活大殿”之称。殿前平台周有石雕栏板,台中有钢鼎炉,高约4米,上铸,“普济禅寺”、“千秋宝鼎”、“光绪辛丑(即1901年)冬月吉旦”等字样。殿内正中端坐着高达8.8米(毗卢观音趺伽坐像本身高6.5米,座高2.3米)的观音菩萨,全身金黄,眉清目秀,慈祥含笑,身边站立着她的门徒善财和龙女,神态天真活泼。

东西两壁又各塑有16尊不同服饰,不同形态的菩萨,称观音三十二应身,即观音以不同身份教化世人时的现身说法形象。主殿两旁建有配殿。东首文殊殿,供奉应化于五台山的文殊菩萨;西首普贤殿,供奉应化于峨眉山的普贤菩萨。两侧回廊是罗汉堂,各塑9尊共18尊罗汉。

普济寺内有龙眼泉、菩提泉、菩提井。

大圆通殿高达8.8米主像毗卢观音

法雨寺

为普陀山三大寺之一,也称后寺,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白华顶左、光熙峰下,距普济寺2.8公里。

普陀山三大寺之一法雨寺

法雨寺创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麻城僧大智(名真融)从西蜀华莹山普陀禅佛,见此地泉石幽胜,结茅为庵,取“法海观音”之义,题名“海潮庵”;万历二十二年改名“海潮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寺毁于火;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增建殿宇,次年朝廷救敕“护国镇海禅寺”匾额并《龙藏》一部。后几经兵火,寺院遭毁,至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别庵和尚前来住持,再度扩建。清康熙二十八年,普济、法雨二寺领朝廷赐帑,同时兴建;后法雨寺的明益禅师又孤身入闽募资,历时三年,将所募财物用以建圆通殿,专供观音佛像,两年后又建大雄宝殿,供诸菩萨。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清朝廷又赐金修寺,修缮大殿,并赐“天华法雨”和“法雨禅寺”匾额,改名“法雨寺”沿用至今。雍正九年(1731年)又进行大规模扩修,从此殿堂楼阁,规模宏伟,雕梁画栋,辉煌瑰丽,遂成东南名刹;同治、光绪年间又陆续建造殿宇。“文革”间全部佛像被毁。1983年开始由普陀山佛协大规模修复,重建拜经楼,大修九龙殿。1987年在天王殿外新建九龙壁和石经幢2座,1995年在莲池畔建石碑坊1座。1983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汉族重点寺院。2006年5月25日,法雨寺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法雨寺占地33408平方米,现存殿宇194间,计8800平方米,依山取势,分列六层台基上。入山门依次升级,中轴线上有天王殿,后有玉佛殿,两殿之间有钟鼓楼,又后依次为观音殿、御碑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方丈殿,印光法师纪念堂等。

现寺宇庞大,有殿宇194间,分列六层台基上。有天王殿、玉佛殿、九龙观音殿、御碑殿、大雄宝殿、方丈殿、印光法师纪念堂等。

法雨寺寺门

不在中轴线上,而在东南角上,建筑为重檐方亭,也不同于一般寺院山门,匾额表蓝底金字,上题“天花华雨”四字。寺门亭西是影壁,原是砖雕三龙壁,上书梵文“唵嘛呢叭”,意即神力不可思议,“文革”中被毁。1987年,在这里建立了九龙壁一座,宽12米,高9米,厚1米,全部用青石浮雕砌成,群龙飞舞,栩栩如生。

法雨寺独特的山门及题额

天王殿

重檐歇山,檐间额题“天王殿”,为两座五座石经幢塔。天王殿前古樟厉林,中间甬道两侧竖有旗杆两根,这也有别于山上其他寺院,据说,其一根已变换过七八次,而另一根虽常被香客当作神物,剥皮作药,但仍名巍然高耸,故有“后寺活旗杆”之美称。

法雨寺天王殿

九龙观音殿

又称“圆通殿”,为法雨寺主殿,寺内各殿以九龙殿建筑最为辉煌。大殿是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皇帝赐“法雨禅寺”额时,批准法雨寺住持性统的奏请,仿明故宫九龙殿盖成,为目前国内寺院建筑上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殿。殿中“九龙盘拱”等建筑系康熙时由金陵(南京)明旧宫九老殿迁移于此,甚为珍贵。殿高22米,面宽7间,深5间,重檐歇山,黄琉璃顶,斗拱承托。内槽九龙藻井,一龙盘顶,八龙环八柱昂首飞舞而下,正中琉璃灯宛若一颗明珠,组成九龙抢珠立体图案。殿内八根金柱的柱础是精致的雕龙砖。藻井是按古朴典雅的九龙戏珠图案雕刻的。正中供奉毗庐观音像。殿前有古树十馀株,其中有两棵银杏高入云天,树围粗约三抱。东侧的龙凤柏蟠屈如虬螭,形奇状怪。殿台前三面石栏板上分刻二十四行孝图,取自元郭居敬编辑的古今二十四孝子故事。

九龙观音殿正中供奉毗庐观音像       

观音殿内九龙戏珠图案的藻井

玉佛殿

原供有清光绪八年(1882)普陀山僧人慧根赴印度礼佛,途经缅甸时请得的释迦牟尼玉佛像一尊,像高2米,玉色皎洁,雕琢极工。文革中被毁,现在供奉的玉佛高1.3米,是1985年从北京永乐宫移来的。大雄宝殿面宽五间,进深四间,前有外廊,斗拱承担,殿中供三世佛。殿东耳殿三间,为“三圣殿”,供三圣立像。西耳殿三间为“关帝殿”,供关公金坐像。两侧配房(客堂)各五间。

方丈院

在全寺最高处,二层檐楼房一排共27间,分隔为五个院。中间七间过去为印光法师方丈室,后改为纪念堂。印光法师(1861-1940年),俗名赵绍俨,被称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清咸丰十一年(1861)生于陕西,21岁在终南山莲花洞出家,光绪十九年(1893),印光随僧人化闻赴普陀山法雨禅寺,遂在此研究佛经,长达40余年。后到苏州灵岩寺建立净土道场。

法雨寺山门前有一段香道,称“玉堂街”。之所以叫“街”,是由于过去香道两旁寺院众多,且山上岩珍石奇,珠玑琳琅,沿途罗陈,宛若街市。这条玉堂街如一条金丝线,将洪筏房、法华洞、仟人井、朝阳洞、悦岭庵、大乘庵、香林庵、雨华庵、杨枝庵、法雨寺等风景点珍珠似地串了起来。沿街而行,游人香客都必然要去杨枝庵拜谒普陀三宝之一的杨枝观音碑。杨枝庵在雪浪山西,清凉岗下。明万历十六年(1588)抗倭名将侯继高督师海疆,顺游普陀,将历年所得阎立本和吴道子所绘观音像勒石,植碑于宝陀寺(今普济寺)前殿。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殿宇毁于兵灾,碑亦遭劫。至万历三十六年(1608),宁绍参将刘炳文觅得阎立本观音碑拓本,请名匠重新勒刻杨枝观音碑,并建庵供奉,遂以“杨枝庵”命名。三百多年来,殿宇几经废兴,此碑得以幸存,是普陀山一件艺术瑰宝。碑石高2.5米,宽1.2米,中间刻观音大士立像,珠冠锦袍,缨珞飘披,右手执杨枝,左手托净瓶,袒露趺足,端祥庄严。碑右镌“唐阎立本书”,左间刻“明定海备倭梁文、台州痒生刘聚福同勒”,下端刻“武林孙良镌”。此画像线条流畅,造型壮丽,刻划细腻,刚柔相间,造诣深湛,确系艺术珍品。玉堂街的尽头就是海会桥,此桥是进入法雨寺的正路,桥为光绪十五年(1889年)法雨寺住持化闻募修而成。桥前古木参天,极为幽静。

沿街而行,还可东望千步金沙美景,西赏烟墩,前望象王诸峰的翠霭。古人颂此路:“竹内鸣泉传飞语,松间群路露金强。山到曲处皆藏寺,路欲穷时又遇僧。”此路原为沙路,行走不便。明万历年间(1573-1619),法雨寺僧人如珂募石彻成石板路如珂字玉堂,后人纪念他筑路功绩,以其字“玉堂”名路。“珠茅秋石见康庄,以字题名变亦不忘。从此脚跟归正路,涛声山色转风光”,诗句中所记的便是这件事。

法雨寺不远处的“千步金沙”空旷舒坦,海浪声日夜轰鸣,北宋王安石曾赞之“树色秋擎书,钟声浪答回”。

法雨寺东“千步金沙”美景

慧济寺

慧济寺位于浙江省普陀山之佛顶山(又称“白华顶”、“菩萨顶”)右上方,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寺最早时仅有石亭,明朝僧人慧圆始创“慧济庵”,至清乾隆五十八年(1783)僧人能积扩庵为寺。光绪三十三年(1907)僧人德化请得《大藏经》,又经僧人文正大力建造,遂成巨刹。与普济、法雨共称“普陀山三大禅寺”。

慧济寺占地面积二十余亩,建筑面积五千五百平方米,布局不规则,颇具江南园林特色。该寺山门简朴,上写“慧济禅寺”。天王殿与普陀山其它寺院不同,系硬山建筑。主殿大雄宝殿供奉释加牟尼佛像,两边侍立阿难与迦叶。大殿两厢各塑有十尊塑像,是佛教传说中的“二十诸天”,后两侧供观音及千手观音木雕像。大雄宝殿屋顶全用天蓝、淡绿、鹅黄、紫红等色琉璃瓦盖成,阳光下映出万道彩红,形成“佛光普照”的绮丽景观。寺内现存御印三枚,其中清乾隆六十年(1795)赐金印一枚,印文是“敕建南海普陀名山观音宝印”,嘉庆元年(1796)赐翠玉印一枚,印文是“南海普陀佛顶观音大士宝印”;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赐铜印一枚,印文为“敕建南海普陀禅寺观音宝印”。

普陀山慧济寺大雄宝殿

慧济寺后门左侧有普陀山三宝之一的“普陀鹅耳枥”。该树从地表处分两杈并列长出,在一丈多高处又分两杈,往上再有规律地一分为二,故又称“夫妻树”。这棵树是二百多年前由缅甸僧人到普陀山朝拜时携来,目前为世界稀有植物。1932年经植物学家郑万均先生鉴定,认为是一新树种,定名为“普陀鹅耳枥”,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另有被誉为“佛光树”的新姜子木,也是稀有树种,好似一个报春的使者,每当春天农历二月十九观音大士圣诞之日,它的嫩梢枝叶就披上金黄色的绒毛,在阳光里熠熠闪光,为佛国增光添彩。

佛顶山是普陀山最高处,晴天四望,远山近礁,环列奔趋,遇山雨欲来,则白雾围绕山腰,渐至混蒙,云扶石都如青帆一片,出没云涛,充满诗意。历来有“不上佛顶,等于未到普陀”之说。华顶还可看到罕见的海市蜃楼和佛光。民国五年,孙中山与胡汉民等人乘“建康”号军舰,往舟山群岛视察,顺道登上了普陀山,看到了可遇不可求的海市蜃楼,并写下《游普陀山志奇》:“……纤回升降者久之,已登临佛顶山天灯台。凭高放览,独迟迟徘徊。”

已而旋赴慧济寺,方一遥瞩,奇观现矣:则见寺前恍然大矗立一伟丽之牌楼,仙葩组锦,宝锦舞风,而奇僧数千。窥厥状,似乎来迎客者。殊讶其仪观之盛,备举之捷。转行近益僚然,见中有一大圆轮,盘旋极速,莫识其成以何质?运以何力?方感想间,急杳然无积,则已过其压处矣。既入慧济寺,丞询之同游者,均无所睹,遂诧以为奇不已。余脑藏中素无神异思想,竟不知是何灵境?然当环眺于佛顶台时,俯仰间大有宇宙在乎手之慨。而空碧涛白,煙螺数点,觉平生所经,无似此清胜者,耳闻潮音,心涵海印,身境澄然如影,亦既形化而意消。鸣呼!此神明之所以内通歟?民国五年八月二十五日,孙文志。”原墨迹挂于普济寺客堂,惜毁于十年浩动。

由法雨寺到慧济寺需经香云路登高而上,全程有石级1088层,约二华里。清光绪三十年(1904)由慧济寺住持文正,东监院庆禅募资砌石而成,路旁又设铁栏杆。一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沁人心脾。路西的青玉涧,自山顶至山麓,一带飘流,淙淙汨汨之声,时有所闻。过香云亭向前,有略呈方形巨岩矗立路侧,垂面上镌数尺见方四个大字:“海天佛国”,为明朝抗倭名将侯继高所书。“海天佛国”石上又叠一石,状如巨钟,高插青冥。石上有摩崖题刻“云扶石”三字。云扶石上有一小潭,如碗若钵,承受天露,日积月累,清冽不腐。

慧济寺最高处佛顶

陈友冰编写

参考资料:杜继文《佛教史》、汤用彤《魏晋南北朝佛教》、薛林平《中国佛教建筑》、张驭寰《中国佛教寺院建筑讲座》、曹昌治、罗哲文《中国古代建筑:佛教》、周维权《中国园林史》、陈友冰《《应用美学》、《文化专题电视系列片:中国寺庙》、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