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典籍网

主页 > 国学入门 >

历代著名家教选介(十):左宗棠家书(15)

【简评】

咸丰二年(1852),太平天国大军围攻长沙,隐居读书的左宗棠应湖南巡抚张亮基之聘出任幕僚,左宗棠“昼夜调军食,治文书”、“区画守具”,全盘策划,使得太平军围攻3月而不下,只得无奈撤围。咸丰四年3月,太平军再次驰骋湘北,长沙四面楚歌,危急之中,左宗棠在新任湖南巡抚骆秉章一再邀请下,再入湖南巡抚幕府指挥退敌。此时左宗棠焦思竭虑,日夜策划,辅佐骆秉章“内清四境”、“外援五省”,革除弊政,开源节流,稳定货币,筹措军购。其中一项就是制定百分之二的厘金税,为筹措军购军饷提供了财源保证。不但为使湖南政局终得转危为安,而且还接济曾国藩部军饷,助其夺取被太平军所占武昌。左宗棠在湖南这两番以幕僚身份主持退敌和政务,也为他带来巨大的声誉和为今后从政铺平了道路。翰林院侍读学士潘祖荫在给咸丰帝的奏折中所称“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之语即由此而来。曾国藩在攻下武昌后曾写信给左宗棠,信中说:“弟之调度,远不如兄,无所庸其谦也”。并上奏朝廷保举左宗棠,在奏章中称赞左宗棠能 “因地利以审敌情,蓄机势以作士气,实属深明将略,度越时贤”(《奏稿》卷10)。结果左被任命为兵部郎中,并赏戴花翎,正式走上仕途。

左宗棠之所以能以幕僚身份在湖南两次主持军政事务,时间长达七年(从咸丰二年到咸丰四年,其中咸丰三年随张亮基在湖北),并赢得巨大声誉。除了具有杰出的指挥才能和用兵谋略外,与下面两个因素不无关系:一是主帅的充分信任。骆秉章用人不疑,言听计从,“所行文书画诺,概不检校。”二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一心谋国,像他在这封信中提到的唐代理财名臣刘晏一样廉洁奉公,不沾私利,不结私党,甚至一概不用自誓不用“乡里族戚私人”“任其缺望”,哪怕受他们责骂也不改初衷。并在信中要自己的妻子“婉告乡人”,通过“干求以为发财之路”,“此路不通”!左宗棠不仅在身为幕僚是如此,即使贵为封疆大吏,又手握重兵的陕甘总督也是如此。在上一篇《丙子字谕孝同》就对千里之外赶来西北大营的堂弟宗概和堂侄昭熙极为不满:“此次复又来肃,意欲何为?若云学习公事,试自问可学何事?大营又有何事可学?我年七十矣,从未得子侄之力,亦并不以此望诸子侄。乃子侄必欲累我,一累不已,且至于再,何耶”。并让幼子孝同“传我意,请其(宗概)秋凉速归”;对堂侄昭熙也是“令其速归,勿许久留为要”这对今日那些贪官墨吏,为寻求升官发财,结伙抱团,搞帮派,用私党,真是一面历史的明镜!

左宗棠的夫人周诒端为湘潭名媛。道光十二年(1832)左宗棠乡试后发榜前两人结缡。发榜时,他与二兄左宗旨双双高中,时年二十一岁,一时被传为佳话。左宗棠与妻子伉俪情深,周诒端不仅贤淑,尝自比东汉举案齐眉的孟光,而且不慕荣华、不求闻达,与左宗棠的志趣相投。道光十八年(1838)二十七岁的左宗棠第三次赴京参加会试,再次落第后从此绝意科举。开始留意农业,勤勉钻研农业书籍。他给妻子写信说:“榜发,又落孙山。从此款段出都,不复再踏软红,与群儿争道旁苦李矣!”归来后,他与周诒端“闭门伏读、实地考验”返归时所购买的农书,“虽长为乡人以没世,亦足乐矣”(《与周夫人(戊戌告又落榜拟长为农)》)正因为如此,左宗棠在这封信中,才委托她“婉告乡人”,通过“干求以为发财之路”,“此路不通”!这对今日民间所云:“有贪婪妻,必有贪婪官”更是一种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