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网古文典籍频道

国学典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学入门 >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简介(四):文言小说集(6)

http://www.newdu.com 2016-08-29 国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51、《剧谈录》

晚唐传奇小说,康骈撰。康骈,字驾言,池阳(今贵池市)人。生卒不详,唐昭宗末年(900前后)尚在世。据《剧谈录·自序》和《新唐书·艺文志》记载,他和晚唐诗人杜荀鹤曾同为宣州刺史田頵的幕僚,僖宗乾符四年,(877)登进士第,过了十二年官宦生活后又因事贬黜,退居田园并在京洛一带游历。昭宗景福、乾宁年间(982—897),黄巢攻入长安,他避乱于故乡池阳山中,后复出,官至崇文馆校书郎。其作品仅知有《剧谈录》三卷,词一首。

《剧谈录》写作年代,《四库全书总目》根据作者自序,将此书断为昭宗乾宁二年(895),作者避黄巢乱于池阳山中所作。也有人根据书中涉及广明元年(880)黄巢入洛事,推断此书作于僖宗中和(881—885)年间。

《剧谈录》所记皆唐天宝以来事,杂以鬼神灵验等“新见异闻”。其创作目的和写作背景,据书前《自序》云:因黄巢陷京,他避乱于故乡黄老山中。山中缺少坟典,无法治学,为了排除寂寞,便将自己平时目见耳闻的轶事记录下来。因完全靠回忆,因此“所记亦多遗漏”,而且亦不作语言结构上的推敲,“率意为之”,只能算是“小说家流,聊以传诸好事者”。从《剧谈录》的内容和语言来看,作者对此书的评价是符合实际的。如“元相国谒李贺”条,说元稹年老及第,执赀去拜谒少年诗人李贺,《四库全书总目》指出这明显不符。但亦如《提要》所云:“稗官所述,真伪互陈,未可全以为据,亦未可全以为诬”。

这部小说首先在于它的历史价值。《剧谈录》中有些篇目,与其说是轶事小说,还不如说是历史琐记。它真实地再现了唐末社会混乱和大乱到来前人们的心态,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史料;有的篇目则通过中唐以来政事得失和人物清浊的记述和品评,反映了离乱人对太平世的追慕,作者对唐代由治转乱原因的探究和思考;有的篇目则通过鬼神灵异之事来曲折反映当时人们的道德观念和处世态度。如“唐宣宗夜召翰林学士”条,记唐宣宗与令狐楚的一次深夜对话。从对话的内容来看,宣宗关心的是江表民众生活如何,郡守是否廉洁。令狐楚则借唐文宗所著的《金镜》,强调理国之要在于“任贤勿贰,去邪勿疑”,“任忠贤,则享天下之福;任不肖,则受天下之祸”。这实际上是对中唐以后宦官专权、吏治腐败的批判,亦带有唐王朝由盛转衰原因的探讨。“刘平见安禄山魑魅”条则以志怪的形式,对导致唐王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的评价和对安禄山的看法。“孟女人善歌”和“浑令公李西平朱泚云梯”条,则公开号召人们要效忠唐王朝,甚至不惜以身相殉。这在唐王朝分崩离析、诸侯拥兵自重的时代,表达了作者的一种企盼。

另外,从中国小说史发展史来看,它也是唐人小说由传奇向轶事过渡的标志之一。唐末僖、昭年间,大乱在即,山雨欲来,文人们再无闲情去谈情说爱,避乱之中也不可能安坐书斋研读经史,于是就出现了康骈在《剧谈录》“自序”中所说的,以游戏笔墨来排遣烦闷,以前朝遗闻来打发时光的文字笔墨,当然也是给自己和世人留下一些太平时节的美好回忆,保留一些治乱兴亡的历史教训。这个时期陆续出现像卢肇《逸史》、康骈《剧谈录》和高彦休《阙史》这类轶事小说,成为唐人小说由传奇向轶事过渡的标志。

《剧谈录》也不全是作者所说的“率意为之”,内中也有一些出色的篇目,结构完整,情节曲折,描述委婉生动,在作者的“率意”之中颇得自然流走之趣,文笔也波俏骀荡。如《炼炭》就曾获得历代论家众口交赞。故事写一群膏粱子弟,平时靠父母荫庇,生活奢侈无度。连烧饭用的炭,也要“先烧令熟,谓之炼炭”,否则,就觉得煮出的饭“犹有烟气”,难以下咽。大乱到来后,这群纨绔子弟饿了三天,终于吃到村边小店的“脱粟”,而且“土杯同食”,居然感到“梁肉之美不如”。可见平日暴殄天物完全是摆谱作秀。全文不到五百字,却用前后对比之法,不露声色将这群纨绔子弟的虚伪轻浮刻画得淋漓尽致!另外,像《潘将军失珠》等篇,结构上也颇为曲折精致。康骈还存词一首,题为《广谪仙怨》词中提到的“晴山碍目横天”,“龙颜东望秦川”等山川描绘,内中应有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太平时节的回忆。其主旨与《剧谈录》中离乱人对太平世的追慕,对唐代由治转乱原因的探究是一致的。

《剧谈录》作者自序称本书“分为二编”。然《郡斋读书录》、《新唐书·艺文志》均著录为3卷。今有《津逮秘书》本、《学津讨源》本,均为2卷。今有:1958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据刘世珩刻《贵池唐人集》校增本断句排印,较为通行;《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刊行社1984年影印本;《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52、《虬髯客传》

五代传奇小说。《太平广记》﹑《崇文总目》﹑《通志‧艺文略》等均不署作者名氏;《容斋随笔》、《宋史‧艺文志》等以为杜光庭作;《说郛》、《虞初新志》等则题张说作。杜光庭(850—933),字圣宾,号东瀛子,缙云人。唐懿宗时,考进士未中,后到天台山入道。僖宗时,如为供奉麟德殿文章应制。随僖宗入蜀,后来追随前蜀王建,官至户部侍郎。赐号传真天师。晚年辞官隐居四川青城山。一生著作颇多,有《道德真经广圣义》、《道门科范大全集》、《广成集》、《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青城山记》、《武夷山记》、《西湖古迹事实》等。

本篇写李靖於隋末在长安谒见司空杨素,杨素家妓红拂倾慕李靖,随之出奔,途中结识豪侠张虬髯,後同至太原,通过刘文静会见李世民。虬髯本有争夺天下之志,见李世民神气不凡,知不能匹敌,遂倾其家财资助李靖,使辅佐李世民成就功业。後虬髯入扶馀国自立为王。篇中故事情节和两个主要人物红拂妓﹑虬髯客均出虚构,主旨在表现李世民为真命天子,唐室历年长久,非出偶然,由此宣扬唐王朝统治的合理性。描写人物颇为精彩,红拂的勇敢机智,虬髯的豪爽慷慨,刻画尤为鲜明突出,文笔亦细腻生动,艺术成就在唐传奇中属于上乘。後世戏曲用为题材的,有明代张凤翼传奇《红拂记》﹑张太和传奇《红拂记》﹑凌蒙初杂剧《虬髯翁》。又李靖﹑红拂﹑虬髯三人,后人亦称“风尘三侠”。

今有:张友鹤《唐宋传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1979年新一版;《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刊行社1984年影印本;鲁迅校录《唐宋传奇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8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53、《三水小牍》

五代小说集。皇甫枚撰。皇甫枚(文献通考作牧)字遵美,安定三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广明中(公元八八0年前后在世)前后在世。唐懿宗咸通末(873)曾为汝州鲁山令。是年,由汝入秦。光启中(886)僖宗在梁州,赴调行在。皇甫枚旅食汾晋,手纪咸通中事,为《三水小牍》三卷。

《三水小牍》是五代时期最重要的一部传奇小说集记载晚唐的异闻轶事。此书成于梁开平四年(910),但纪年仍用唐昭宗天佑年号,也仍保持唐人小说风格。但篇中以“三水人”名义发议论,重训诫的特点,又是五代至宋代传奇小说的特征。《三水小牍》在其中起了重要的过渡作用。

《飞烟传》是《三水小牍》中最著名的篇章,故事悲惨动人,曾独立单行。步非烟,临淮武公业之妾,因媒妁所欺嫁于武。咸通中,武公业任河南府(洛阳)功曹参军。公务繁忙,常常无暇及家。邻家子赵象因见非烟容貌纤丽,故以诗文相赠,非烟也回赠诗文,如此一来二去,日久生情,终于私通。大约一年后,因非烟曾经以小过错鞭打过某婢女,婢女将私情全告诉武公业,武质问非烟,非烟坚决不说出实情,后非烟被武缚与柱上鞭打,非烟说:生得相亲,死亦何恨。最后被武公业活活打死。其他如《王知古》从一个侧面描写藩镇武将张直方的骄横残暴;《却要》写女奴的机智泼辣和贵家子弟的荒淫无耻;《鱼玄机》写女道士鱼玄机的凶悍狂暴,人物颇具个性。也都用奇幻浪漫的方式反映了晚唐的客观现实。文中偶尔穿插一些诗歌骈语,文辞华丽,在晚唐小说中较有特色

《三水小牍》2卷,今佚,今存佚文56篇,清人《云在自龛丛书》辑本最好。今有:《三水小牍》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7年据《云在自龛丛书》辑本排印本;《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刊行社1984年影印本;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张友鹤《唐宋传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1979年新一版;鲁迅校录《唐宋传奇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8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54、《杨太真外传》

宋代轶事小说,一作《杨妃外传》,乐史撰。乐史(930—1007),字子正,抚州宜黄人。初仕南唐,由南唐入宋,时年三十二岁。入宋后举进士,担任过三馆编修、直史馆著作郎、水部员外郎等职。他是宋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曾编《太平寰宇记》200卷;又是著名的小说家,有传奇小说《滕王外传》、《李白外传》、《许迈传》各1卷(今已失传),志怪小说《洞仙传》、《广卓异记》,轶事小说《绿珠传》、《杨太真外传》等。

《杨太真外传》写杨贵妃一生故事,把玄宗、贵妃生死相恋写得回肠荡气。杨贵妃字玉环,原为寿王妃,后归玄宗,册封为贵妃。玄宗宠爱异常。贵妃姐妹兄弟皆受封,一时杨氏权倾天下。后安禄山起兵,潼关失陷,“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后肃宗即位,大驾还京,太上皇日夜思念贵妃,有蜀中方士,在蓬莱仙阁寻得杨太真,说及秘事长生殿盟誓一事,并以“钿合金钗”为证。与白居易的《长恨歌》和陈鸿的《长恨歌传》相类。但情节更加具体细致,如铺张杨国忠兄妹骄奢淫逸,挥霍无度,皆是玄宗所赐,仅韩国、虢国、秦国夫人脂粉钱一项,便是每人每月10万。一次,梨园弟子为秦国夫人献演,秦国夫人赏钱就是三百万。篇末的“史臣曰”指出创作宗旨:“今为外传,非徒拾杨妃之故事”,而意在揭示“唐明皇之一误,贻天下之羞”。与白居易《长恨歌》既同情李杨的爱情悲剧又揭示玄宗的荒淫误国的双重主题,与陈鸿的《长恨歌传》“惩尤物,窒乱阶”的矛头所指,皆有所不同。

《杨太真外传》艺术上虽不成熟,但影响很大。因为采录了《明皇杂录》、《开天传信记》、《安禄山遗事》、《逸史》、《开元天宝遗事》中几乎所有关于唐明皇、杨贵妃的资料,故多为后世著述所征引。关于杨贵妃的戏曲,更多至三十余种,著名的有元人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和清代洪升的《长生殿》,均受其影响。

《杨太真外传》收入《顾氏文房小说》、《唐人说荟》。鲁迅校辑《唐宋传奇集》收入此篇。今有:李剑国《宋代传奇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刊行社1984年影印本;鲁迅校录《唐宋传奇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8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张友鹤《唐宋传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1979年新一版;《杨太真外传》,远方出版社出版2002;《中国文言小说百部经典》,史仲文编撰,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55、《绿珠传》

宋代轶事小说,乐史撰。乐史介绍见《杨太真外传》。

《绿珠传》以西晋末年大动乱年代为背景,叙述石崇的宠姬绿珠“美而艳”,善吹笛歌舞,石崇以“真珠三斛”买来,置于金谷园馆。权臣孙秀知道后,派人向石崇索取绿珠,遭到拒绝。后来孙秀在赵王司马伦面前诬陷石崇,致使石崇被灭族。在石崇被捕的时候,绿珠坠楼自杀而死。乐史作此小说,一是赞扬绿珠的贞洁气节,用以反衬那些享厚禄、盗高位却朝三暮四、反复忘义的小人;二是揭露石崇、孙秀等上层贵族的道德沦丧,荒淫残暴。作者认为,石崇的被杀,孙秀被军士剖心,乃是上天对他们恶行的报复,绿珠只是使这种报复加快到来而已。小说中的绿珠实际上只是贵族奢侈享乐、相互争夺的牺牲品,从中反映出旧时代妇女地位低下、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

作为由战乱不断的五代进入国家统一的宋王朝的乐史,创作《杨太真外传》和《绿珠传》这两部轶事小说的意图很,就是要对历史进行反思,要统治者从变乱中吸取教训。《绿珠传》同《杨太真外传》一样,艺术上虽不成熟,但影响很大:市人小说中就有《绿珠坠楼记》,《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曾将此作为头回,《西湖二集·韩晋公人奁两赠》也将此故事作为入话。元杂剧中有《绿珠坠楼》,明传奇中有《竹叶舟》,清传奇中有《三斛珠》等,皆或多或少受到《绿珠传》的影响。

《绿珠传》1卷,存有《说郛》本,《广四十家小说》本,《图书集成初编》本。

今有:李剑国《宋代传奇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刊行社1984年影印本;《中国文言小说百部经典》,史仲文编撰,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张友鹤《唐宋传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1979年新一版;鲁迅校录《唐宋传奇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8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56、《大业拾遗记》

宋代传奇小说,不知何人所作。旧题唐颜师古撰,颜师古(581~645),字籀,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初儒家学者,经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历史学家。颜师古是名儒颜之推的孙子,父亲为颜思鲁。少传家业,遵循祖训,博览群书,学问通博,擅长于文字训诂、声韵、校勘之学;他还是研究《汉书》的专家,对两汉以来的经学史也十分熟悉。颜师古一生著述很多,现存于世者仅有《匡谬正俗》和《汉书注》等。《大业拾遗记》题颜师古所撰,显然是謬托名人。

《大业拾遗记》全书二卷,书中主要记述炀帝幸广陵江都时宫中秘事。从揭露隋炀帝荒淫和隋朝速灭的原因来看,犹有可取之处。但内容俚俗,多为编造。唯叙事描写之文笔上佳。王德臣《麈史》称其“可恶可疑”。姚宽《西溪丛语》亦谓其“文极俚俗”,系“流俗伪作此书”。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评其曰:“叙述颇陵乱,多失实,而文笔明丽,情致亦时有绰约可观览者。”

此书《说郛》本、《香艳丛书》本均1卷。《百川学海》、鲁迅《唐宋传奇集》,均2卷。

今有:《大业拾遗记》上海:群学社民国25年(1936)版;李剑国《宋代传奇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张友鹤《唐宋传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1979年新一版;鲁迅校录《唐宋传奇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8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刊行社1984年影印本。

57、《开河记》

宋代传奇小说,著者不详。鲁迅推定是北宋人所作。作品主要叙述麻叔谋奉隋炀帝诏书开河的故事。隋炀帝思念广陵的河道,并让麻叔谋担任开河都护。麻叔谋虐待民夫,挖掘坟墓,收受贿赂,甚至蒸食小儿。最后以死亡300万人的代价开通了河道。事发后被腰斩。唐代已有“麻祜”性情残暴的传说。所以此篇所写麻叔谋并非完全臆造,是有一定传闻根据的。

《开河记》收入《说郛》、《古今逸史》、《古今说海》。鲁迅校辑《唐宋传奇集》收入此篇。今有:《古今逸史精编》(含吴越春秋、开河记、迷楼记、越绝书、晋史乘等七种),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李剑国《宋代传奇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张友鹤《唐宋传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1979年新一版;鲁迅校录《唐宋传奇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8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中国文言小说百部经典》,史仲文编撰,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刊行社1984年影印本;《中国笔记小说文库》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影印。

58、《迷楼记》

宋代传奇小说。著者不详,鲁迅推定为北宋人所作。

故事写隋炀帝晚年沉湎于女色,修筑迷楼,“千门万户,上下金碧”。选后宫和良家女数千,居住宫中,“沈荒于迷楼,罄竭其力,亦多倦怠”。有侍臣王义恳切进谏,隋炀帝从其言,居静室二日,不使宫人入内。后抑郁不乐,又入迷楼,纵欲如初。其后唐帝入京,焚烧迷楼。作品着重揭露隋炀帝荒淫无度,终于导致国破家亡。

《迷楼记》收入《说郛》、《古今逸史》、《古今说海》。鲁迅校辑《唐宋传奇集》亦收入该篇。今有:《古今逸史精编》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李剑国《宋代传奇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中国文言小说百部经典》,史仲文编撰,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鲁迅校录《唐宋传奇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8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刊行社1984年影印本;《中国笔记小说文库》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影印。

59、《海山记》

宋代传奇小说。共2卷,原出《青琐高议》后集卷五之中,不提撰人。按照《青琐高议》的体例,自是北宋人所作,或者就是刘斧本人亦未可知。

《海山记》分为上下两卷。上卷题下原注“记炀帝宫中花木”。自隋炀帝出生写起,叙他阴结杨素,谋取大位。继位后,营造宫苑,奢侈逸乐的生活;下卷题下原注“记登极后事迹”。写炀帝东幸,激起政变,最后自缢于扬州。作品还借矮民王义之口,数说炀帝“圣神独继,谏莫从”,“大兴西苑,两至辽东”,以致“天下为墟”,“饿殍盈郊”,具有批判和认识意义。

《海山记》和《开河记》、《迷楼记》这三部关于隋炀帝的小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不同于意在总结历史教训的《杨太真外传》和《绿珠传》,而是相当明显地影射北宋后期政治现实。小说中的隋炀帝和宋徽宗,有着十分相似之处。小说中的情节,与《宋史》所载,也有相合之处。

这三篇小说在艺术上也显示出以史事为题材的传奇小说的进一步成熟。他们以隋炀帝那段历史为基础,进行大量的艺术虚构,已绝非历史,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与《大业拾遗记》相比,叙事的条理更加清晰;与宋初的《杨太真外传》和《绿珠传》相比,故事更加集中,情节更加紧凑。这三篇小说也明显地看出民间文学影响的痕迹,小说中采用了不少民谣民谚、民间传说,语言也比较浅显通俗。

《海山记》收入《古今说海》、《古今逸史》。明抄原本《说郛》中仅有节本1卷,鲁迅校录《唐宋传奇集》认为系编者所加,予以删去。

今有:李剑国《宋代传奇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中国文言小说百部经典》,史仲文编撰,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鲁迅校录《唐宋传奇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8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刊行社1984年影印本;《中国笔记小说文库》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影印。

60、《青琐高议》

宋代志怪、传奇小说集,刘斧编撰。刘斧字、籍贯、生卒年均不详。生平事迹亦无考。据《青琐高议》中透露出的一些信息,他是为秀才,其生活年代当在仁宗至徽宗年间。而《青琐高议》则写于神宗熙宁年间。

《青琐高议》分前集、后集和别集,所记皆宋时怪异事迹。前集纪事至神宗熙宁年间,后记纪事至哲宗元祐年间。是一部选编、自撰皆有集子。除小说外,还有诗歌、论文。小说中则志怪、传奇、轶事并存。书中的一些志怪作品,与北宋前期同类小说相较,不仅故事情节更加完整曲折,而且叙事之委婉生动,几近唐人小说,如《远烟记》比起徐铉的《稽神录》中同类作品,艺术技巧上可明显看出一种进步。但训诫的意味也更浓。《青琐高议》每条下用七字标目,如“张乖崖明断分财”、“处士磨镜题诗”之类,与当时的通俗小说的题目相似。惟一为白话,一为文言。从中可看出传奇和通俗小说之间的过渡。

《青琐高议》对后世戏曲小说影响很大。其中的《吕先生记》、《续记》、《何仙姑续补》、《韩湘子》和《施先生》等篇是早期关于八仙的传说,开后世八仙传说戏剧小说之先河;集中的《柳子厚补遗》被明代瞿佑《剪灯新话》“永州野庙碑”所资取,又被《百家公案》改写为《判焚永州之野庙》;集中的《朱蛇记》被改编为市人小说,《陈叔文》被改编成戏剧。

《青琐高议》在《宋史·艺文志》、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中皆著录为十八卷。今存明抄本,明万历年间张梦锡刊本,均为前集10卷,后集10卷,别集7卷,共计148篇。又有董氏诵芬室刊本。

今有:《青琐高议》,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据董氏诵芬室刊本排印。1983年重印时,增附了程毅中辑得的36则作为补遗。李剑国《宋代传奇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青琐高议》王友怀王晓勇注,三秦出版社2009年版;鲁迅校录《唐宋传奇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8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刊行社1984年影印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