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典籍网

主页 > 国学入门 >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简介(二):诗文别集(5)

79、《河东集》

宋初散文家柳开著。柳开(947~1000)。原名肩愈,字绍先(一作绍元),后改名开,字仲涂,号东郊野夫、补亡先生。大名(今属河北)人。曾封河东县伯,世称柳河东。柳开性格刚勇豪强,早年与梁周翰、高锡、范杲等人以习尚淳古互相标榜,名噪一时。开宝六年(973)进士。初为宋州司寇参军。太平兴国中擢右赞善大夫,知常州、润州,拜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雍熙二年(985),因与监军争斗,被贬为上蔡县令,后复原职。又知全州、桂州等地,徙沧州道病死。《宋史》有传。

柳开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他提倡复古,反对五代颓靡的文风,他提倡一种“古其理,高其意,随言短长,应变作制,同古人之行事”的古文。在宋初自觉地以恢复韩、柳古文的传统为己任,最早反对五代体,标举文统和道统,主张文道合一,有鼓吹复古、倡导质朴文风的开创之功。其作品文字质朴,但枯涩,缺乏感动人的力量,他的复古提倡并没有产生重大影响。文章也未能密切联系实际,“随言短长”,得心应手,除《上窦僖察判书》写得平易且有文采外,大都不免有“辞涩言苦”之弊因此影响不大。

所著《河东集》,门人张景编。16卷,其中文15卷,末卷为张景作的柳开行状。诗仅存五首,另从他书辑得三首。有《四部丛刊》影旧钞本。

80、《小畜集》

宋初王禹偁著。王禹偁(954~1001),宋代诗人、散文家。字符之,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出身贫寒。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登进士第,授成武县(今属山东)主簿,迁大理评事,次年,改任长洲(今江苏苏州)知县。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召试,擢右拾遗并直史馆。后拜左司谏、知制诰。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抗疏论尼姑道安诬告之罪,触怒太宗,被贬为商州(今陕西商县)团练副使。淳化四年移官解州(今属山西)。同年秋召回京城,不久又外放,随即召回。任礼部员外郎,再知制诰。太宗至道元年(公元995年),任翰林学士,后以谤讪朝廷的罪名,以工部郎中贬知滁州(今安徽滁县),次年改知扬州。真宗即位(公元997年),再召入都,复知制诰,上书提出“谨边防”,“减冗兵,并冗吏”等事。与撰修《太祖实录》,因直书史事,引起宰相的不满,又遭谗谤,于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再次被贬出京城,知黄州(今湖北黄冈),咸平四年冬改知蕲州(今湖北蕲春)。咸平四年在蕲州卒,年四十八。《宋史》与《东都事略》有传。

王禹偁为官清廉,关心民间疾苦;秉性刚直,遇事直言敢谏,不畏权势,以直躬行道为己任。一生中三次受到贬官的打击,乃作《三黜赋》以明志。他是北宋初期首先起来反对唐末以来浮靡文风,提倡平易朴素的优秀作家之一。他的散文作品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语言晓畅。有《待漏院记》、《黄州新建竹楼记》、《唐河店妪传》等代表之作。

王禹偁自编《小畜集》30卷,其中诗赋13卷,文17卷。今有《四部丛刊》本。另有其曾孙王汾裒辑《小畜外集》,有清光绪年间孙星华刻本。近人徐规所著《王禹偁事迹著作编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收集佚诗佚文多篇。

81、《和靖诗集》

宋代诗人林逋著。林逋(967~1028)字君复,大里黄贤村人(今奉化市裘村镇黄贤村)。少孤力学,好古,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相传20余年足不及城市,终生不仕不娶,无子,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丞相王随、杭州郡守薛映均敬其为人,又爱其诗,时趋孤山与之唱和,并出俸银为之重建新宅。与范仲淹、梅尧臣亦有诗唱和。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宋仁宗赐溢“和靖先生”。《宋史》卷四五七有传。

后人辑有《林和靖先生诗集》四卷,附拾遗1卷。存诗三百余首,词三首。清代朱孔彰校刻本较完善。宋代桑世昌著有《林逋传》。故宫绘画馆藏有所书诗卷。

82、《范文正公全集》

宋代名臣范仲淹著。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二岁父亡,母改嫁朱氏,从其姓,名说。1015年(大中祥符八年)中进士,初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29岁复范姓,改名仲淹。后历任大理寺丞、秘阁校理、太常博士、右司谏、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曾出任陕西宣抚史、陕西四路安抚史,战功显赫,又曾做过泰州,楚州、陈州、睦州、饶州、润州、越州、延州,耀州,彬州、邓州、青州等地方官。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年(皇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

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不少著名作品,代表作有《严先生祠堂记》、《岳阳楼记》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为千古名句。除此之外,也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词作,如〈渔家傲〉、〈苏幕遮〉,苍凉豪放、感情强烈,为历代传诵。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48卷,包括文集、别集、奏议、年谱等。后附其子范纯仁(谥忠宣)《范忠宣公》集25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明本,附《年谱》及《言行拾遗事录》;清范时崇刻本。

83、《苏学士集》

宋代诗人苏舜钦著。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当过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据说因接近主张改革的政治家,被人借故诬陷,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不久病故。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在对诗歌的政治作用的认识上,苏舜钦与梅尧臣也一致,认为诗应该反映“风教之感,气俗之变”,若统治者有“采诗”制度,就可以据以“弛张其务”,达到“长治久安”。批评“以藻丽为胜”的文学风气,而大力赞扬穆修等人“任以古道”,石曼卿的诗能“警时鼓众”。作为一个关切时政、渴望有所作为的诗人,苏舜钦的诗常常触及一些严峻的现实问题。如《庆州败》、《吴越大旱》、《城南感怀呈永叔》等。在诗歌的语言艺术方面,苏舜钦也同梅尧臣一样,力图用新意象、新句法来打破圆熟陈旧的诗歌格局。他的诗中常可以看到散文化的句子,生僻艰涩的语汇,怪异奇丽的意象。

有《苏学士文集》(因苏舜钦曾官集贤校理,人称苏学士)16卷,其中诗文各八卷,以清代宋荦刻本较精,今人沈文倬《苏舜钦集》即以此为底本加以校订,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版,1981年出新一版;明何焯校本,《四部丛刊》影印本,16卷;清光绪年间中江李星根重编校刊本,十卷本等。

84、《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北宋司马光著。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夫,晚年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地区夏县)人,出生於河南省光山县),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散文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年方20,中进士甲科。任谏议大夫,宋神宗熙宁初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熙宁三年(1070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次年,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哲宗即位,还朝任职。元丰八年(1085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党,废止新法。数月后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

司马光曾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人是孔子和孟子),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最大的贡献是主持编写《资治通鉴》。另有《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在文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面也都有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涑水纪闻》、《类篇》等。

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又名《传家集》,80卷,其中诗14卷,赋1卷,文65卷。另外,清张伯行刻《司马温公文集》14卷,所录皆系散文。

85、《元丰类稿》

北宋曾巩著。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世称“南丰先生”,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自幼就表现出良好的天赋。史称巩“十二岁能文,语已惊人”。18岁时,赴京赶考,与随父在京的王安石相识,并结成挚友。20岁入太学,上书欧阳修并献《时务策》。欧阳修见其文笔独特,非常赏识,自此名闻天下,但因其擅长策论,轻于应举时文,故屡试不第。庆历七年(1047)其父去世,辍学回归故里侍奉继母。直至嘉佑二年(1057),欧阳修主持会试,坚持以古文、策论为主,诗赋为辅命题,曾巩始登进士第。历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实录检讨官,官至中书舍人。

曾巩出自欧阳修门下,完全接受了欧阳修先道而后文的古文创作主张,而且比欧阳修更着重于道。因此,曾巩的散文在八大家中是情致和文采都较少的一家。但曾文长于议论,他的政论文,语言质朴,立论精辟,说理曲折尽意。如《上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等都纡徐委备,近似欧阳修文。记叙文亦常多议论,如《宜黄县县学记》、《墨池记》都于记叙中纵谈古今。曾巩亦能诗,有一些诗长于比兴,形象鲜明,颇得唐人神韵。各体诗中以七绝的成就最高,精深,工密,颇有风致。如《西楼》、《城南》、《咏柳》等,称得上宋代近体诗中写景抒情的佳作。今存诗400余首,但为文所掩,不大受人重视。

现存《元丰类稿》(因编于神宗元丰年间)。最早也是最完整的刻本是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东平丁思敬刻本,50卷,其中诗8卷,文42卷,有《四部丛刊》影元刊本。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松龄刻本,对《元丰类稿》文字上作了补正,另附《集外文》2卷,行状、墓志1卷。今人陈杏珍、晁继周以此为底本,点校《曾巩集》,中华书局1984年版。

86、《宛陵集》

北宋梅尧臣著。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佑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注(或十一家注)之一。

梅尧臣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与欧阳修、苏舜钦齐名,并称“欧梅”、“苏梅”。他批判西昆诗派形式主义诗风,强调《诗经》、《离骚》的传统。在艺术上,注重诗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点,提倡“平淡”的艺术境界,要求诗写景形象,意于言外。主张“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所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如《田家语》、《汝坟贫女》、《襄城对雪》之二、《猛虎行》等。诗风平淡含蓄,语言朴素自然,形象清切新颖,但他为了矫正宋初诗坛靡丽之习,诗中不免流于质朴古硬,缺少文采,有过分议论化、散文化的倾向。他对宋代诗风的转变影响很大,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称之为宋诗的“开山祖师”。

有《宛陵先生集》60卷,宋绍兴本,已佚;明正统本据宋本翻刻,现有《四部丛刊》影印本。

87、《欧阳文忠公集》

北宋欧阳修著。(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四岁丧父,家贫,他的母亲以荻画地,教他写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任西京留守推官。景佑元年(1034)任镇南军节度掌书记、馆阁校勘,言事得罪宰相被贬。康定元年(1040)复任馆阁校勘,编修崇文总目。庆历三年(1043)任右正言、知制诰。五年,杜衍、范仲淹、韩琦、富弼等名臣相继被排挤出朝,欧阳修上书为他们分辩,因被贬知滁州,后又改知扬州、颍州。皇佑元年(1049)回朝,先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和宋祁等一同编修《新唐书》,又自修《五代史记》(即《新五代史》)。晚年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太子少师。神宗熙宁五年(1072)卒于家,谥文忠。

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他的文论和创作实绩,对当时以及后代都有很大影响。为了矫正西昆体的流弊,欧阳修大力提倡古文,发起北宋声势浩大的诗文革新运动。他在文学观点上师承韩愈,主张明道致用。特别重视道统的修养,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以“道”为内容,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他的主张得到了尹洙、梅尧臣、苏舜钦等人的热烈赞同。后来,知贡举(主管考试进士)时,又提拔、培养了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等一代新进作家,使他倡导的诗文革新运动后继有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欧阳修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以散文为最高。他的散文深入汪出,既精炼又流畅,叙事说理,娓娓动听,抒情写景,引人入胜,寓奇于平,一新文坛面目。他的许多政论作品,如《原弊》、《上高司谏书》、《朋党论》等,恪守自己“明道”、“致用”的主张,紧密联系当时政治斗争,指摘时弊,思想尖锐,语言明快,表现了一种匡时救世的怀抱。他还写了不少抒情、叙事散文,也大都情景交融,摇曳多姿。他的《释秘演诗集序》、《祭石曼卿文》、《苏氏文集序》等文,悼念亡友,追怀往事,情深意挚,极为动人;他的《丰乐亭记》、《醉翁亭记》诸作,徐徐写来,委婉曲折,言辞优美,风格清新。总之,不论是讽世刺政、悼亡忆旧、登临游览之作,无不充分体现出他那种从容宽厚、真率自然的艺术个性。

欧阳修在诗歌创作方面也卓有成就。古体诗有的显得诗味不浓,但部分近体诗却比兴兼用,情景相生,意味隽永。在内容上,他的诗作如《答杨子静祈雨长句》、《食糟民》等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的痛苦。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另外一些诗如《画眉鸟》,多是抒发诗人的生活感受。欧阳修不仅善于作诗,而且对诗歌创作时有新见,后人集录成书,称为《六一诗话》。它是中国诗话体文学批评的发端。欧阳修在宋初词坛上还占有一席之地。他创作了很多词,内容大都与“花间”相近,写的多是男女爱恋、离情别绪一类的题材。但格调较高,技巧娴熟,不乏艺术珍品。如《踏莎行》、《采桑子》西湖六首。欧阳修还打破了赋体的严格的格律形式,写了一些文赋,如《秋声赋》。

欧阳修所著近二十种,仅《四库全书》收录或存目就有十三种。以现行《欧阳文忠公文集》和收入《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的《欧阳文忠集》为较全。《欧阳文忠集》153卷。附录5卷。其中《居士集》、《易童子问》、《外制集》、《表奏书启四六集》、《奏议集》114卷,《归田录》、《诗话》、《长短句》等19卷,《集古录跋尾》10卷,书简10卷。附录5卷为年谱、行状、墓志、传文。其中《居士集》为欧阳修自定,余系后人编刻。山西古籍出版社《欧阳修集》,2006年版。侯本健辑有《欧阳修资料汇编》三册(中华书局1995年版)。

88、《嘉佑集》

北宋散文家苏洵著。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馀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乃悉焚所为文,闭户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佑间,与二子轼、辙同至京师。欧阳修上其所著权书、衡论等二十二篇,士大夫争传之。宰相韩琦奏于朝,除秘书省校书郎。历迁陈州项城令。与姚辟同修建隆以来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而卒。

苏洵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由于苏洵比较了解社会实际,又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尽管不免有迂阔偏颇之论,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时弊的,如《上韩枢密书》、《六国论》等。苏洵的抒情散文不多,但也不乏优秀的篇章,如《送石昌言使北引》、《张益州画像记》、《木假山记》等。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曾巩也评论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而又富于变化。苏洵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宋人叶梦得评其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石林诗话》)。其《欧阳永叔白兔》、《忆山送人》、《颜书》、《答二任》、《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等都不失为佳作,但总的成就远逊于散文。

苏洵著作,宋代以多种版本流行,原本大都散佚,今存者有北宋刊《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残卷。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嘉佑集》15卷,其中文14卷,诗1卷。

88、《嘉佑集》

北宋散文家苏洵著。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馀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乃悉焚所为文,闭户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佑间,与二子轼、辙同至京师。欧阳修上其所著权书、衡论等二十二篇,士大夫争传之。宰相韩琦奏于朝,除秘书省校书郎。历迁陈州项城令。与姚辟同修建隆以来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而卒。

苏洵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由于苏洵比较了解社会实际,又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尽管不免有迂阔偏颇之论,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时弊的,如《上韩枢密书》、《六国论》等。苏洵的抒情散文不多,但也不乏优秀的篇章,如《送石昌言使北引》、《张益州画像记》、《木假山记》等。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曾巩也评论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而又富于变化。苏洵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宋人叶梦得评其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石林诗话》)。其《欧阳永叔白兔》、《忆山送人》、《颜书》、《答二任》、《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等都不失为佳作,但总的成就远逊于散文。

苏洵著作,宋代以多种版本流行,原本大都散佚,今存者有北宋刊《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残卷。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嘉佑集》15卷,其中文14卷,诗1卷。

90、《广陵集》

北宋诗人王令著。王令(1032~1059)字逢源。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人,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至和二年(1053),王安石由舒州通判被召进京,路过高邮,他赋《南山之田》诗求见,受其赏识,此后成为至交。由于王安石的称誉,王令的诗歌始为人所知,尤其是在江淮一带,王令逐渐成了一个颇负盛名的诗人。嘉祐三年(1058),王安石将其妻之堂妹嫁给他,次年他便在常州(今属江苏)病逝,年仅二十八岁。

王令现存70多篇散文和480多首诗歌。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是诗歌,大多是与友人的酬答唱和之作。多哀吟自我生活的贫苦,兼及社会的黑暗不平与民生的荒寒苍凉,表现自己贫贱不改其度的意志与节操。艺术上受中唐韩愈、孟郊、卢仝等人的深刻影响,气概健举,想象奇特,词句生硬。咏物写景、感事议论的长篇古诗尤其如此,其代表作《暑旱苦热》尤其突出。

《广陵集》为其外孙吴说编,历来只有抄本。近代嘉业堂刻本作20卷,其中诗赋11卷,文9卷,另有附录1卷,拾遗、补录各1卷。

91、《东坡全集》

北宋苏轼著。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眉州(今四川眉山)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是苏洵的次子(长子夭折),嘉祐二年(1057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年),父亲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因与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再迁至密州(今山东诸城),移至徐州。元丰二年(1079年),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署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苏轼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代表作有《承天寺夜游》、《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等。

苏轼现存诗约四千首,内容广阔,风格多样,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叶燮《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代表之作有《游金山寺》、《题西林壁》、《有美堂暴雨》等。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从宋代开始,苏轼作品的注本不断出现,比较著名的有:清人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孔凡礼点校的《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南宋邱晔编注的选本《经进东坡文集事略》,明末茅维的《东坡先生全集》,孔凡礼点校的《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中国书店据世界书局1936年版影印《苏东坡集》1986年版。词作方面有近人朱祖谋的编年本《东坡乐府》,龙榆生的《东坡乐府笺》。研究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堪称佳作。

92、《栾城集》

北宋诗人苏辙著。苏辙(1039~1112)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佑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哲宗亲政后出知汝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

苏辙亦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他的文章风格汪洋澹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例如《黄州快哉亭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于汪洋澹泊之中贯注着不平之气,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散文风格。苏辙诗力图追步苏轼,今存诗作为数也不少,但较之苏轼,不论思想和才力都要显得逊色。早年诗大都写生活琐事,咏物写景,与苏轼唱和之作尤多。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晚年退居颍川后,对农民生活了解较多,写出了如《秋稼》等反映现实生活较为深刻的诗。抒写个人生活感受之作,艺术成就也超过早期,如《南斋竹》。意境闲澹,情趣悠远

自编有《栾城集》(苏辙祖籍栾城),包括《后集》、《三集》,共84卷,有《四部丛刊》影明活字本。又自编《栾城应诏集》12卷,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今有陈宏天、高秀芳点校的《苏辙集》,中华书局2004年版。

93、《山谷集》

北宋诗人黄庭坚著。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后擢起居舍人。绍圣初,新党谓其修史“多诬”,贬涪州别驾,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羁管宜州,死于宜州贬所。

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宋诗主流江西派开山之祖,主张师法杜甫,反对西昆体的形式主义主张“诗词高胜,要从学问中来”、“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为了同西昆诗人立异,他还有意造拗句,押险韵,作硬语,以文为诗。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代表作有《登快阁》、《子瞻诗句妙一世,乃云效庭坚体,次韵道之》等。词与秦观齐名,艺术成就不如秦观。晚年近苏轼,词风疏宕,深于感慨,豪放秀逸,时有高妙。有《山谷词》。书法精妙,与苏、米、蔡并称“宋四家”。主要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经伏波神祠》、《诸上座》、《李白忆旧游诗》、《苦笋赋》等。书论有《论近进书》、《论书》、《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

《山谷集》39卷,其中《内卷》20卷,宋代任渊注,《外集》17卷,史容注,《别集》2卷,史季温注。另附《外集补》4卷,《别集》1卷,《年谱》14卷。另有宋刻本《豫章黄先生文集》30卷,有影印本通行。词作有《山谷琴趣外篇》,今人龙榆生《豫章黄先生词》。傅璇琮辑有《黄庭坚和江西诗派卷》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78年版。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有《黄庭坚集》。

94、《后山集》

北宋诗人陈师道著。陈师道(1053~1102)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早年家贫,娶郭概之女为妻,迫于生计,妻女皆在岳父家就食。16岁时从师曾巩。当时朝廷用王安石经义之学以取士,陈师道不以为然,不去应试。元丰四年(1081),曾巩奉命修本朝史,荐陈师道为属员,因其布衣而未果。太学博士正录荐师道为学录,他推辞不就。元祐二年(1087),当时任翰林学士的苏轼与傅尧俞、孙觉等推荐他任徐州州学教授。四年,苏轼出任杭州太守,路过南京(今河南商丘),陈师道到南京送行,以擅离职守,被劾去职。不久复职,调颍州教授。当时苏轼任颍州太守,希望收他为弟子。陈师道以“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婉言推辞。但苏轼不以为忤,仍然对他加以指导。绍圣元年(1094),他被朝廷目为苏轼余党,罢职回家。他家境贫寒,但仍专力写作,欲以诗文传于后世。元符三年(1100),任秘书省正字。次年病逝。

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文学成就主要在诗歌创作上。他自己说:“于诗初无诗法。”后见黄庭坚诗,爱不释手,把自己过去的诗稿一起烧掉,从黄学习,两人互相推重。江西诗派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列为“三宗”,诗由于受黄庭坚的影响,做诗要“无一字无来历”。他学杜比较成功的是五七言律诗,如《除夜对酒赠少章》、《春怀示邻里》等;五古用力刻画,要求辞意独造,但生硬处仍不脱江西派的习气。他也有一些感情朴挚的诗,如“极喜不得语,泪尽方一哂”等。

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均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

《后山集》,为其门人魏衍编。集中诗6卷,文14卷。《诗话》、《谈丛》别自为书。宋代任渊有《后山诗注》,析原诗6卷为12卷。清代冒广生作《补笺》12卷外,又增入《逸诗笺》上下两卷,对任渊《后山诗注》多有补正。又有明马暾所传、清赵鸿烈刊本《后山集》24卷,计诗8卷,文9卷,《谈丛》4卷,《诗话》、《理究》、《长短句》各1卷,有《四部备要》排印本。

95、《淮海集》

北宋秦观著。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北宋词人,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初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初苏轼荐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徏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秦观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一直被视为词人。其实秦观文、诗、词俱佳。《淮海集》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散文以政论、哲理散文、游记、小品文最为出色。尤长于议论,其策论“辞华而气古,事备而意高”,立论高远、说理透彻、章法严紧、文笔犀利,有一种特有的艺术张力,《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其诗长于抒情,感情深厚,意境悠远,风格独特,在两宋诗坛自成一家。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为《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等。《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满庭芳》中的“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皆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七著录《淮海集》40卷、《后集》6卷、《长短句》3卷;卷二十一著录《淮海词》1卷。《淮海集》有宋乾道高邮军学本,《四部丛刊》影明本,《四部备要》本。词集中的南宋长沙所刻《百家词》本《淮海词》已不可见,今存者有《淮海词》1卷,收入《宋六十名家词》刊本。又《淮海居士长短句》3卷,有《四部丛刊》影明本、朱祖谋《疆村丛书》本、北平图书馆影印宋本、叶恭绰影宋校本、龙榆生点校《苏门四学士词》本。今人徐培均校注《淮海居士长短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采用日本内阁文库所藏宋乾道高邮军学本为底本,在参以吴湖帆藏本,叶恭绰影宋校本,明嘉靖张綖等刻本,较精。另有今人杨世明笺注的《淮海词笺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96、《简斋集》

南宋陈与义著。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河南洛阳人。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登上舍甲科,被授于开德府(今河南濮阳)教授,累迁太学博士,进升为符宝郎,掌皇帝八宝及国之符节,不久被贬为陈留郡(今河南杞县境)酒税监。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夏,至行在(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迁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寻以徽猷阁直学士知湖州(今浙江吴兴)。召为给事中,历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六年九月,高宗如平江,十一月,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1137年)正月,辞以疾,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加提举临安洞霄宫。绍兴八年(1138年)十一月病逝,终年四十九岁。

陈与义一生的主要贡献在诗词方面,是江西诗派后期的代表作家。他学杜甫又不拘泥于杜甫,对前贤的作品是博览约取,善于变化。他还特别推崇苏轼和黄庭坚、陈师道,但并不墨守成规,而能参合各家融会贯通,创造自己的风格。他的作品语言质朴,音节响亮,形象丰富,很少用典,明快中没有鄙俗,口语化略无平淡。所以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技巧,都比江西派的其他诗人的成就较大,无愧于江西诗中的改革派。代表作有《伤春》、《牡丹》等。陈与义亦擅词作,以清婉秀丽为主要特色。〔临江仙〕中的“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虞美人〕中的“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等名句都为人称诵。

《陈与义集》为其学生周葵编。共10卷,早佚。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简斋诗集》笺注本30卷(附《无住词》1卷)刊刻问世,《四部丛刊》即据此影印;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陈与义集》亦以此为底本古今体诗六百二十六首;词十八首;赋三篇;杂文四篇。另有元刻本《增广笺注简斋诗集》,元钞本《简斋诗外集》。

97、《夹漈遗稿》

南宋郑樵著。郑樵(1104~1162),中国宋代史学家、目录学家。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福建莆田)人,世称夹漈先生。郑樵一生不应科举,刻苦力学30年,立志读遍古今书,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在经学、礼乐之学、语言学、自然科学、文献学、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就。1152年,新任同安主簿朱熹上山拜见郑樵,郑樵仅用“豆腐、白盐、白姜、荞头”相待,两人谈诗论文三天三夜。下山时,朱熹的书童对此颇有微词,朱熹却说:“此‘四白’乃山珍海味齐全也”。

郑樵一生著述据统计达84种,但大部分已佚亡。今存仅《通志》、《夹漈遗稿》、《尔雅注》、《诗辨妄》及一些零散遗文。郑樵的贡献主要在史学上,其巨著《通志》,共200卷,分传、谱、略3部分。20略共52卷,是全书精华。“二十略”涉及诸多知识领域,堪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

郑樵的诗文收录于《夹漈遗稿》之中。夹漈是郑樵隐居的山名,三卷。上卷为诗集,中、下卷为文集。

98、《岳武穆集》

南宋民族英雄岳飞著。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世为农家,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应募从军,力抗金军,为南宋北伐中兴第一名将。绍兴十一年,宋廷解其兵权,旋被高宗、秦桧等诬陷,下狱遇害。孝宗时追封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宋史》卷三百六十五有传。

岳飞诗文最早由其子岳霖搜访,最後由其孙岳珂辑编成集,凡十卷,有表、跋、奏议、公牍、檄、律诗、词、题记。此本在宋尝刊行,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八著录《岳武穆集》十卷,盖即此本;今不传。今存嘉靖十五年焦煜刊两浙督学徐阶所编《岳集》五卷本;万历二十年李桢所刻《岳武穆集》六卷本。此为李桢抚楚时修辑岳庙时所刊,其书卷首有李桢所作《岳录序》、岳飞像及《岳王庙基圗》。卷一《传类》,卷二《制类》,卷三《文类》,卷四《议类》、《序类》,卷五《记类》,卷六《辞赋乐府类》,除卷三《文类》为岳飞本人所作外,其馀皆为时人及後人所作。卷末附有赵钦汤及刘玉成所作《後序》,盖亦明本中之佳者;崇祯十一年,单恂等又刊有《岳少保忠武王集》一卷本;清乾隆三十五年,又有黄邦宁所编之《岳忠武王文集》八卷、首末各一卷本;光緖间,又有钱雯所编之《宋岳鄂王文集》三卷本。上述明、清人所编刊岳集诸本中,其诗、文、词较《金陀稡编》中《鄂王家集》皆有增补,惜皆未注明出处,故为後人所疑,其增补诗、文、词真伪之纷争亦由此而起,如嘉靖徐阶本增补之《满江红》(怒髪冲冠)词,是否为岳飞所作,学术界争论至今,迄无定论。

99、《晦庵集》

南宋理学家朱熹著。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绍兴十八年(1148年)进士年19。初任泉州同安县主簿。任满后辞官,潜心理学研究,四处讲学,宣扬他的“太极”即“天理”和“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体系,成为程(指程颢、程颐)朱学派的创始人。淳熙五年(1178年),经宰相史浩推荐,朱熹出任南康(今江西星子县)知军。八年三月至八月,朱熹任江南西路茶盐常平提举,改荐浙东常平提举,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官至秘阁修撰、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庆元六年卒。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谥曰文。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在文学理论上,朱熹对“文”、“道”关系的解决,在哲学思辨的深度上超过了前人。他认为文与质、文与道和谐统一才是完美的,并把乐与礼联系起来,贯穿了他把乐纳入礼以维护统治秩序的理学根本精神。他对《诗经》与《楚辞》的研究,也经常表现出敏锐的审美洞察力。朱熹还善作诗,留下的1250多首诗,其主要内容一是表达对某种人生哲理或道德境界的体认,这部分诗作与邵雍等北宋理学家的诗如出一辙;二是关心国家大事和民生疾苦的写实之作;三是抒写自己孤寂情怀或富有生活气息的题画、咏花、亲情、送别等咏歌日常生活之作。朱熹是“理趣诗”的开创者之一和代表人物。他虽是道学家,其诗则很少道学气、头巾气。他不大用诗歌来直接议论政治和哲理,湖天山色、江风月影、泉石逸趣、村野物象仍是他常用的诗料。使理蕴含于描写与叙述之中,让读者自行体会”,是朱熹理趣诗的最大特色。诗风平淡自然,不事藻绘雕琢,颇有魏晋清远高旷、淡雅精微的风神。有些以生动的意象寄寓哲理的小诗,风格轻灵、姿态跌宕、灵气秀发,耐人寻味。《春日》和《观书有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其词结有《晦庵词》。

作为一代理学名家,著述甚多,主要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及门人所辑《朱子大全》、《朱子语录》等。有《晦庵集》一百卷、《续集》五卷、《别集》七卷,为康熙时蔡方炳、臧眉锡所刊,方炳书后题曰“朱子大全集”。今有《四库全书》本。另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一百卷、《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四部丛刊》本、《四部备要》和《洪氏唐石经馆丛书》等本。莫砺锋《朱熹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则是二十世纪第一部研究朱熹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的专著。

100、《象山集》

南宋理学家陆九渊著。陆九渊(1139~1193)号象山,字子静,书斋名“存”,世人称存斋先生,因其曾在贵溪龙虎山建茅舍聚徒讲学,其山形如象,自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陆象山,江西省金溪陆坊青田村人。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中进士,初任隆兴府靖安(今江西靖安)县主簿,后调建宁府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主簿,迁国子正、敕令所删定官等职。淳熙十三年(1186),在朝中提出:任贤、使能、赏功、罚罪是医国“四君子汤”,得到孝宗赞许。绍熙二年(1191),出知荆门军),政绩显著,社会风气大变。除将作监丞,因给事中王信反对,落职还乡。陆九渊当时名望已高,每开讲席,学者群集,“户外履满,耆老扶杖观听”。光宗即位,起用知荆门军。当时荆门是南宋边地,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但是实际防务极差,连城墙也没有。他“乃请于朝而城之”。经过一年左右的认真治理,“政行令修,民俗为变”。绍熙三年腊月,病逝于荆门任上,归葬于金溪青田。嘉定十年(1217),赐谥“文安”。

陆九渊是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是宋明两代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开山祖。明代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被后人称为“陆子”陆九渊一生的辉煌在于创立学派,从事传道授业活动,受到他教育的学生多达数千人。陆九渊官位不算显要,学术上也无师承,但他融合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和“良知”、“良能”的观点以及佛教禅宗“心生”、“心灭”等论点,提出“心即理”的哲学命题,形成一个新的学派——“心学”。

陆九渊能诗。《陆九渊集》中录存诗作一卷二十三首。论诗主张“文道合一”、“因时而变,反对一味师古:“若乃后世之诗,则亦有当代之英,气禀识趣,不同凡流。今若但以古诗为师,一意于道,则后之作者又当左次矣。”同江西诗派末流的泥古倾向是不同的。诗有一定的学究气,如《鹅湖和教授兄韵》云:“墟墓兴衰宗庙饮,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易简功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只今”。诗歌风格自然淡泊,深沉含蕴的特色。

陆九渊一生不注重著书立说,其语录和少量诗文由其子陆持之于开禧元年(1205)汇编成《象山先生集》,共计36卷,并由其学生于嘉定五年(1212)刊行。1980年1月中华书局整理为《陆九渊集》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