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前山景区 (1)前山东部景点 写秋轩位于清华轩东北面的山坡上,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由写秋轩、观生意、寻云亭组成。正殿写秋轩居中,两个重檐方亭(东观生意,西寻云亭)分列两旁。为突出重点并求得建筑群体轮廓的变化,写秋轩坐落在高3米的平台上,坐北朝南,面阔3间,歇山顶。轩的东、西用斜爬山廊连系着观生意亭和寻云亭,两亭为重檐四脊攒尖方宝顶。整组建筑四周植以花木,自成一处开朗的游憩环境,从平台可眺望远处湖景、也可俯视山林近景。 秋轩平台的东侧有圆朗斋,用斜廊与写秋轩整组建筑连为一体。圆朗斋面阔3间,硬山顶。圆朗斋南有硬山顶房3间,名瞰碧台。
重翠亭千峰彩翠为万寿山前山景区的两座小亭。重翠亭位于写秋轩东北,始建于乾隆年间,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年间重建。重翠亭坐北朝南,为卷棚式敞厅,歇山顶,8柱3楹。重翠亭既是点景建筑,又为观景佳处。亭名出自王勃《滕王阁序》“层台耸翠、上出重霄”。千峰彩翠位于重翠亭东北,是一座城关式的建筑。城关坐北朝南,城基高5.05米,宽5.07米,两侧有8.08×1.8米的城墙,城门洞宽2.25米,上方石匾“千峰彩翠”。千峰彩翠南望,正对着山脚的一处院落无尽意轩。位于写秋轩的东侧,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
意迟云在轩无尽意轩养云轩福荫轩为颐和园万寿山前山的三座轩厅。“意迟云在”是一座敞厅式的建筑,轩面阔3间,坐北朝南。面南悬“意迟云在”匾。 无尽意轩位于意迟云在的西南面,与千峰彩翠遥遥相对。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无尽意轩前临荷池,绕以曲垣,极为幽静。入口为垂花门,院落内正殿无尽意轩,硬山顶,面阔5间,坐北朝南。正殿的东、西侧各有配殿3间,从东、西配殿至垂花门各有抄手廊7间。 养云轩位于无尽意轩东侧,始建于乾隆年间。养云轩大门似钟形,门上方锩刻石额“川泳云飞”,外侧刻有楹联“天外是银河烟波宛转,云中开翠幄香雨霏微”。内侧刻有楹联“群玉为峰楼台移海上,众香是国花木秀人寰。”养云轩门前有白石小桥架于葫芦形的河上,桥为汉白玉单孔拱桥,虎皮石桥体,南北向坐落。桥南即是长廊。汉白玉单孔拱桥的东侧,还有1座三孔石拱桥。养云轩院外,东有叠石洞穴及天桥通往乐寿堂的西花园扬仁风。 养云轩院落分为前后两进,中以宇墙相隔。前院内东、西房各3间,硬山顶。正殿养云轩坐落在后院,坐北朝南,硬山顶。殿东、西各有硬山顶耳房2间。养云轩东配殿名随香,西配殿名含绿。正殿的东、西各有5间转角廊与配殿相连。 福荫轩位于养云轩北侧。始建于乾隆年间,原名餐秀亭,为2层楼式的建筑,光绪十七年,改建成一层“舒卷”式建筑,更名福荫轩。轩坐北朝南,面阔3间,周围有廊。曲线形槛墙,轩的东、西面各有3间曲廊,将山石和福荫轩连接起来。
含新亭荟亭景福阁养云轩和福荫轩一带的三座亭阁。含新亭位于养云轩东北、福荫轩东南。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年间重新修葺。含新亭坐北朝南,重檐六角攒尖顶,东、北、西三面有太湖石。周围散布着一些从畅春园移来的山石。 荟亭位于含新亭的东北侧,始建于光绪年间,是一座六角双环式的别致小亭。 景福阁原名昙花阁,始建于乾隆年间,平面作六角形,象征昙花的花瓣,位于万寿山山脊最东端的制高点上。两层楼阁,重檐攒尖琉璃瓦顶,第二层设平座可凭栏远眺,底层为周围廊,下面的平台亦呈6瓣昙花形。佛经上称优缽昙,象征灵瑞,昙花阁内上下2层都供奉佛像,是一座造型丰富,又很别致的佛阁。咸丰十年(1860年)年全部建筑被毁。光绪十八年(1890年),在昙花阁的遗址上改建“十”字形大殿景福阁,阁坐北朝南,建于平台上,四周围廊深1.65米。三卷勾连搭歇山式屋顶,前后抱厦,抱厦明间悬挂匾额“景福阁”,有联曰“密荫千章此地直疑黄岳近,祥雯五色其光上与紫霄同”。阁的前、后檐抱厦为敞厅,这里地势居高临下,东、南、北三面具有很好的视野。向东可以眺望东部园外的圆明三园至畅春园一带的园林区,在这些园林相互呼应彼此资借的关系中居于一个关键性的位置。向南可纵览昆明湖、南湖岛和十七孔桥—带水面的开阔景色,适宜赏雨、赏雪。只是将二层的佛楼改建为一层的园林建筑,从“点景”或“观景”的角度来看,都较清漪园时逊色。
(2)前山中部景点 万寿山前山中部建筑群,布局严谨对称,南起昆明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北向通过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到山顶的智慧海,层层上升,气势连贯,从水面一直到山顶构成一条垂直上升的南、北中轴线。西侧的宝云阁和清华轩,东侧的转轮藏和介寿堂分别构成主轴线两边的次轴线。这一大组建筑群形成了总体规划上前山庞大的景点集群的核心部分。 清漪园时期,万寿山中部是乾隆帝为给母亲祝寿修建的大型佛寺“大报恩延寿寺”。大报恩延寿寺沿山坡逐层起造台地,自湖岸自山顶全长210米,分前、中、后3个部分。前部临湖设门前广场,建3座牌楼、2座旗杆、山门即面阔5间的天王殿,明间朝南供布袋佛,朝北供韦驮,两稍间供四大天王。山门内的庭院东为鼓楼,西为钟楼,钟、鼓楼的北面各建1座石幢。院中长方形的水池上跨石桥,桥北坐落着面阔7间的正殿大雄宝殿。殿内当中朝南供奉三世佛,朝北的悬山上供南海观音,沿东、西山墙供十八罗汉。殿前出月台,月台正中建碑亭1座,石碑上刻御制《大报恩延寿寺记》全文。两侧有东配殿“真如”、西配殿“妙觉”,均面阔3间。大雄宝殿后面为后罩殿多宝殿,殿内供旃檀佛。多宝殿的地平高19米,殿前设八字“朝真蹬”石台阶,庭院的东、西各建1座碑亭,石碑上分别刻金刚经和华严经。中部倚半山腰用巨石构筑高台,台的平面为方形,边长45米,地面高程42米。台的南壁高23米,设八字“朝真蹬”石台阶,台上建佛香阁。阁周围建回廊。佛香阁东、西、北三面顺应坡势堆叠山石,在真山上构筑假山,假山内的洞穴蜿蜒穿插于山道间,沟通了佛香阁、宝云阁、转轮藏和多宝殿。叠石环绕巨大的高台,改造了局部的地貌,形成质感和尺度上的强烈对比,渲染出佛寺本身的园林气氛。大报恩延寿寺的后部是琉璃牌楼“众香界”和无梁殿“智慧海”。东部的转轮藏和慈福楼、西部的宝云阁和罗汉堂为四座佛寺,供奉释迦牟尼、五百罗汉等佛像,贮藏经书。咸丰十年(1860年),这组建筑除智慧海、众香界、宝云阁、转轮藏及石台、石经幢、石狮外,全都夷为平地。光绪十二年(1886年),在此修建了一组以排云殿为中心的专供慈禧太后祝寿庆典之用的殿堂。原大报恩延寿寺前部的大雄宝殿址改建排云殿,天王殿址改建排云门,多宝殿址改建德辉殿,未重建钟鼓楼和碑亭,而建成2层院落中的东、西四座配殿。大报恩延寿寺中部和后部的建筑按原样重修或重建。原慈福楼及五百罗汉堂址改建成介寿堂和清华轩两个院落。整组建筑已由清漪园时单纯的佛寺建筑改变为有佛寺、朝堂、居住的混合建筑了。建筑布局充分体现出“仙山琼阁”的神化意境和“君权神授”的统治思想,庞大的建筑气势集合了园林功能、宗教功能和宫廷功能,是园内景区建筑的精华。
排云殿建筑群位于万寿山中部,在被英法联军烧毁的大报恩寺废址上修建的,以排 云殿为中心一组殿。包括“云辉玉宇”牌楼、排云门、玉华殿、云锦殿、排云殿、排云殿东配殿芳辉殿,西配殿紫霄殿、德辉殿等建筑。始建于光绪十二年(1886),专供慈禧太后祝寿庆典之用的殿堂。乾隆时曾规定:在御苑中除佛寺、神庙可用琉璃瓦外,其它离宫别苑一律不得使用琉璃瓦。排云殿建筑群是违反这一规定最突出的一例,主殿和配殿皆是黄色琉璃瓦屋面。 “云辉玉宇”牌楼为万寿山中轴建筑群的起点,坐北朝南,四柱七楼。庑殿式与悬山式顶。正楼大额枋匾曰“云辉玉宇”,后檐匾曰“星拱瑶枢”。牌楼北面为面阔5间的排云门,宫门黄色琉璃瓦屋面,歇山式顶坐北朝南。门前在清漪园时期原有1对青白石狮子,修建颐和园时从圆明园移来1对铜狮安设。铜狮两边对称地排列着12块象征生肖的太湖石,为畅春园的遗物。
玉华殿和云锦殿位于排云门内的第一进院落东西两厢,院落中心是清漪园遗存的长方形水池,上架单孔石拱桥。玉华殿位于院东,云锦殿位于院西,均面阔5间,歇山式顶。排云门向东转而向北至玉华殿、向西转而向北至云锦殿各有13间游廊相连。玉华殿、云锦殿北至第二进院落各用4间爬山游廊连接。玉华、云锦殿后各有硬山顶值房2座,每座13间。 排云门内的石桥正对着二宫门,门面阔3间,歇山式顶,门上有匾“万寿无疆”,联“宝祚无疆万年绵茀禄,天颜有喜四海庆蕃厘”,明确显示出排云殿的功能是用来庆祝“万寿圣典”。
排云殿位于二宫门内,是建筑群的主殿。排云殿殿名源自晋代诗人郭璞的“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的诗句。建筑坐北朝南,面阔5间,重檐歇山顶。两山有连廊复道接顺山殿,顺山殿各面阔3间。“排云殿”匾下有联“松岳大云垂九如献颂,瀛洲甘雨润五色呈祥”,描绘的是一幅祥云颂德、甘雨献瑞的人间仙境。殿内的另外两联“叠石起璚峦如山之寿,引泉通玉液有泽皆春”“佳霭集彤闱花皆益寿,祥光凝紫禁树尽恒春”,再一次点出了排云殿“庆寿”的主旨。排云殿前是用汉白玉栏杆围护着的三面有台阶的宽阔平台,台上有铜龙、铜凤、铜鼎各1对,台下两侧对称地排列四口铜缸。 排云殿的东配殿名芳辉,西配殿名紫霄,均面阔5间。两配殿各用8间游廊连接排云殿。排云殿东西跨院各有3间歇山顶房,坐北朝南。 排云殿后建有石台,上面建有德辉殿。殿面阔5间,坐北朝南,歇山式顶。排云殿东、西两侧各有35间爬山廊,将其与德辉殿、紫霄殿、芳辉殿联为一体。德辉殿院内东西各有3间硬山顶房,均坐北朝南。
介寿堂清华轩位于排云殿建筑群的东西两侧,始建于光绪年间。介寿堂为一组坐北朝南的四合院,院内建筑皆为硬山顶。光绪年间在原清漪园慈福楼的基址上重新设计修建而成。乾隆时始建的慈福楼高2层,正殿面阔5间,后照殿3间,是帝、后拈香时的休息处。新建的介寿堂分前、后2进院落,带东西跨院,建筑形式变动较大。 介寿堂南面入口为一殿一卷式,悬山顶垂花门。正殿介寿堂,面阔5间。带东西耳房。殿前悬挂“介寿堂”匾,堂内对联“寿永山河升恒日月,祥临斗极景庆星云”和“介三岛十州特开胜境,愿千秋万岁长驻韶光。”也都是祝寿之意。殿的东、西各连接1座耳房。正殿东、西面各有5间配殿。 介寿堂后院北殿面阔5间。带东、西耳房2间。北殿的东西各有3间配殿。西跨院中有北房3间。东跨院中有西房13间。介寿堂外东面还有九间建筑,坐西朝东。 介寿堂前有著名的人字柏。
清华轩是与东侧介寿堂相对的一组建筑。清漪园时这里原为仿杭州云林、净慈寺修建的一座佛寺,名五百罗汉堂。堂的平面作田字式,有南、东、西三门,堂前有八角形小池,堂东有亭。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时改建为双四合院形式的居住建筑。轩的形式和功能与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前院中的圆形水池和白石拱桥,及东院内记录五百罗汉堂的形制和乾隆平定准噶尔叛乱的石卧碑,仍然是乾隆时期的原物,未有移动。轩名出自谢混《游西池》“水木湛清华”的诗句,院落精致的垂花门两侧,镶有形态各异的什锦花窗,散发出浓郁的园林气息。 清华轩的垂花门,紧邻长廊的北侧,坐北朝南。进入垂花门,是一小小的四合院落,院落中心有圆形的水池,池上南北向坐落着1座单孔拱桥,花岗岩桥体,云头望柱,平(瓶)安如意雕空心栏板。从桥上穿过,即到达正殿清华轩,清华轩坐北朝南,面阔5间。殿的东、西两侧各有耳房2间。匾额“清华轩”。正殿前东、西各有配殿5间,院内各处建筑有廊相连。 后四合院较前院稍小,北殿5间,北殿有东、西耳房各两间,东、西配殿各3间。东跨院内有北房3间。院中石碑亭坐西朝东,面阔3间,歇山顶。亭内卧一石碑,记录了乾隆平定准噶尔叛乱的经过,是中苏北部边界的有力见证。清华轩外西侧另有9间建筑,坐东朝西,现为快餐厅。
佛香阁众香界智慧海耸立在万寿山前山中心部位的一组佛教建筑。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佛香”二字源于佛教对佛的歌颂。佛香阁坐落在20米高的石造台基上,8面3层四重檐,以八根坚硬的大铁梨木为擎天柱,结构繁复,气势宏伟,巍然耸立,高入云霄,是颐和园的建筑标志。 佛香阁的南山门坐北朝南,面阔3间,黄色琉璃瓦绿剪边屋面,歇山顶,悬有“导养正性”匾。佛香阁的北山门坐南朝北,面阔3间,黄琉璃瓦绿剪边,歇山顶,悬有匾额“征莹心神”。 主体建筑佛香阁,坐北朝南,汉白玉须弥座台基高1.75米。佛香阁高3层,周围有廊,黄、绿色琉璃瓦屋面,八脊攒尖顶,面南悬有匾额“佛香阁”。阁下台座,平面呈方形,边长45米,地面高程约42米,台南壁高23米。阁内佛龛,为汉白玉须弥座。1层有匾“云外天香”,2层有匾“气象昭回”,3层有匾“式扬风教”。佛香阁石台四面周边修建70间游廊,包括东、西面38间,南、北面28间,转角4间。
众香界位于佛香阁北面,始建于乾隆年间,是一座黄色琉璃瓦歇山顶牌楼。牌楼坐北朝南,4柱7楼,面阔3间,有3个拱形门洞,高5.13米,汉白玉台基,有须弥座。前檐石匾“众香界”,后檐石匾“柢树林”。琉璃牌楼与排云门南北遥遥相对,有红墙相连,排云殿、佛香阁与上述建筑一概被红墙圈入其内。
智慧海位于众香界之北的万寿山山顶,始建于乾隆年间,是一座2层的宗教建筑。智慧海仿木结构建筑造型朴重,全部用砖石发券砌成,不用枋梁承重,又称“无梁殿”。坐北朝南,面阔7间,五色琉璃瓦屋面,歇山式顶,正脊上有5个塔囊。外墙全部用黄、绿两色琉璃瓦装饰,顶部则间以紫、蓝诸色,形成富丽而又和谐的建筑色彩。前檐明间门洞上方有石匾“智慧海”,后檐有石匾“吉祥云”。须弥座式围墙,墙面上嵌有一排排精致的琉璃小佛像。殿内第一进为门通道,第二进中间为观音大士佛像,东侧为韦驮,西侧为天王。第三进明间为石拱门,东次间供奉文殊菩萨,西次间供奉普贤菩萨。大殿东侧有硬山顶北值房3间,后改为2间。 众香界、智慧海由于其砖石结构在1860年兵火中幸免于难,但殿内的木制佛龛全部被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新修缮众香界琉璃牌楼和智慧海琉璃殿。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时,将智慧海墙外壁上所嵌琉璃小佛的佛头敲下不少。
转轮藏万寿山昆明湖碑转轮藏位于佛香阁东敷华亭的东南侧,始建于乾隆年间,是一组佛教建筑。坐北朝南,由一座正殿和以飞廊连接的两座配亭组成。建筑仿照宋代杭州法云寺藏经阁的样式,殿顶作琉璃瓦三勾连搭攒尖顶,配亭各上下2层,有木制彩油4层木塔转轮藏经架,转动木架可代替诵经。在正殿和两翼环抱而成的庭院中心,耸立着颐和园中最大的一块石碑—万寿山昆明湖碑。建筑群的南面围墙处建有一座棂星门,北面穿行假山洞道可通达佛香阁。 从棂星门进入,上行74步带扶手墙的台阶,是1座巨大的青石须弥座,座高2米,上面坐落着全部用石块雕制而成的万寿山昆明湖石碑,石碑通高9.87米。碑座为6层束腰式,中间腰身浮雕佛像,四周浮雕龙纹,碑帽浮雕卷草龙纹,正中有宝顶,造型雄伟,雕刻精美。这座石碑建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碑文四面阴刻,皆为乾隆帝御笔。碑阳正书“万寿山昆明湖”六个大字,碑阴为记述疏浚昆明湖始末的“万寿山昆明湖记”,两侧为“乾隆御制诗”。 转轮藏正殿在昆明湖碑的北面,面阔3间,高2层,三重檐,绿色琉璃瓦顶上有彩色琉璃福禄寿三星。殿左右与爬山廊相接。 正殿的两翼各以4间飞廊连接东、西2座配亭。配亭为八面阁形,八角脊攒尖圆宝顶,各为上下2层。内有木制彩油4层木塔贯穿其中。木塔八面可以贮藏经书和佛像,中间有轴,地下设机关,转动木塔可以代替诵经,形似法器“转经桶”,转轮藏由此而得名。 转轮藏是颐和园中现存为数不多的乾隆年建筑,1860年“英法联军”焚烧清漪园时幸免于难。
五方阁宝云阁五方阁位于佛香阁西侧的高大台基上,与转轮藏对称,始建于乾隆年间,五方阁咸丰十年(1860年)被毁,宝云阁幸存,光绪时重修五方阁。五方阁是一组宗教建筑,平面布置是佛教密宗“曼荼罗”的象征。“曼荼罗”在佛经中本义为“万德圆满”的境地,众神聚集的坛城。五方标示佛界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庭院中及4个方位的各座建筑,分别代表曼荼罗上的佛、菩萨所居的分位。清漪园时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五方佛等众多佛像,院内北面6丈多高的石筑峭壁上,巨大的莲花框中悬挂“威德金刚护法变相”巨幅绣像。每逢冬至季节,喇嘛绕殿咏经,为帝后祈福。 五方阁建筑群坐北朝南,前俯绿水,后倚青山,地势高敞,环境清幽,是一组方正的院落。整个建筑随山就势从南至北逐步升起,宫门南向,门前有一座汉白玉影壁。影壁北面是一座4柱3楼的石牌楼,高3.83米,上额枋为八仙,下额枋为3幅云。正楼北侧有横额“侧峰横岭尽来参”,南侧有横额“暮霭朝岚常自写”,次楼北侧横额东曰“天地不言工”,西曰“川岩独锺秀”,南侧横额东曰:“山色因心远”,西曰“泉声入目凉”。石牌楼上镌刻的额、联,均为乾隆帝御笔。牌楼前面,还有1座4米多高的石壁,原为利用大理石的花纹镶成的一幅天然山水画,今已漫漶不清。 主体建筑五方阁,坐北朝南,面阔3间。坐落在高达11.26米的台上。东、西配殿2座,均面阔3间。主、配殿皆为绿色琉璃瓦歇山顶。院内四角,各有1座重檐方亭,院内有24间回廊连接各座建筑。
宝云阁为一座铜殿,是我国佛教建筑中四大铜殿之一(其余三座为湖北武当山铜殿、四川鸣凤山铜殿、山西五台山铜殿)坐落于五方阁正殿、配殿、角亭及游廊围合而成的方整庭院中,坐落着——宝云阁。宝云阁始建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乃运用中国传统的拨蜡法铸造而成,通高7.5米,重207000千克,是中国目前尚存的工艺最精巧、体量巨大的青铜铸品之一。阁的平面呈四方形,四面各显3间,进深4.5米。重檐歇山式屋顶上有佛塔形宝顶,北侧上层悬挂“宝云阁”铜匾。四面装修菱花窗、门,四角各有1个铜铃。宝云阁的梁、柱、枋、椽、斗拱、顶瓦、宝顶、门窗以及匾额皆为铜铸,但其式样、尺寸和工艺精细程度与木结构完全相同。殿内坎墙壁上镌刻了当时监工大臣和所有工匠的名字:“奉旨开列督理万寿山铜殿工程大臣官员职名:太子少保、户部尚书管理户部三库事务总管内务府大臣海望,工部左侍郎、总管内务府大臣三和,总管内务府大臣、副都统苏赫纳,乾清门行走、副都统鄂实,正卿职衔傅岩,正卿职衔和尔径额。监督:郎中迪福寿,员外郎兼佐领海福,骑冬射佟起。管事:舒善。总领:育麟,副总领职衔:衡伦。笔帖式:阿尔金。柏唐阿:福金、拴柱,领催二达塞。铸匠:郭文炳、李元麟、王永贵、苏佩鸣、张文成、方玉么。凿匠:纪会、李国栋、方海绍、王定礼、王之忠、良玉、金瑶章、陈文彩、赵天禄、张永盛。拨腊匠:杨国柱、张成、韩忠、高永固。碹匠:周光禄、王震坤、朱成禄、王良玉。锉匠:张国良、牛汉臣、姜得玉、缪德臣、张圣如、张喜鸣、王天福、王进孝、张九龄、邓文英、李德、刘忠。木匠:赵承生、胡以忠、王瑞、孙有功。乾隆二十年岁次乙亥夏六月镌刻”。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火焚清漪园,宝云阁因其铜铸的材质幸免于难。200余年来,宝云阁经历了风雨的侵蚀和帝国主义的入侵,可谓历尽世变,阅尽沧桑。
(3)前山西部景点 云松巢邵窝殿位于排云殿外红墙西部,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邵窝殿以厅、亭、廊穿插组成,布置自由,以斜廊顺山势曲折迤逦上达东北角的高处。云松巢由曲垣斜廊围合成院落,垂花门入口处向南面突出。两者在总体上彼此衬托,相对成景。 邵窝,本指北宋哲学家邵雍的隐居之所“安乐窝”,原址在河南辉县苏门山百源上。乾隆帝仿邵雍的“安乐窝”命名这座建筑为邵窝殿,并着诗云“邵窝本以肖苏门,佳处曾经识百源。”邵窝殿所处地势高,在厅前建有宽敞的平台供南眺湖景,它的西侧接曲折的爬山廊与云松巢相连,曲廊中部又穿插一座绿畦亭为两座建筑中间的过渡,使整组建筑群更加丰富。为适应总体建筑群的气氛,建筑物的尺度较小,色彩清淡素雅。 由于建筑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坡上,云松巢院落高出南部的入口道路约10米,庭院因坡顺势建成2层的台地。主体建筑云松巢面阔5间,南面正中凸出3间敞厅供休憩之用,庭院两侧以爬山廊上下贯通,组合成一个空间内聚的院落。沿廊的外墙上饰以什锦窗可以观赏周围景色。面南有歇山顶垂花门一座,门外利用假山石堆叠成高起近五米的蹬道,外墙的转角处也以山石包嵌使建筑与自然环境更好的结合起来。
贵寿无极听鹂馆贵寿无极小院位于云松巢以西,始建于光绪年间。院落的垂花门坐西朝东,一殿一卷式顶。院内南殿3间,硬山式顶。殿东、西各有硬山顶耳房1间。北殿3间,歇山顶。院内西侧有歇山顶敞厅1间,北侧有硬山顶建筑3间,坐北朝南。 听鹂馆位于贵寿无极以西,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听鹂馆的入口金支秀华殿是戏楼的后台,面阔5间。面南悬匾“金枝秀华”。屋顶和戏楼勾连搭相接。戏楼面北,2层。下层匾额“来云依日”;上层匾额“凤翔云应”。戏楼后檐接抱厦1间。戏楼内有很小的天井和地井,只能饰演一般的戏曲和杂耍。戏楼的东、西面各有12间配房。 戏楼的北面是正殿听鹂馆,听鹂馆坐北朝南,面阔5间,歇山顶,。正殿外檐悬匾“听鹂馆”,内檐悬匾“函蒙祉福”。两侧有东、西顺山殿各3间。东、西配殿均面阔3间。听鹂馆正殿东面还有6间硬山顶建筑,坐北朝南。 清漪园时听鹂馆戏楼居北,殿座在南,与现存建筑正好相反。这组建筑1860年全部被毁,光绪十八年虽按原样重建了这座戏台,但是改变了戏台的朝向。并在听鹂馆的东面新建了一组建筑—“贵寿无极”。
画中游位于听鹂馆北面,西向遥对着宝云阁的位置。画中游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建筑高低错落,风景如画。画中游由画中游楼、澄辉阁、爱山楼、借秋楼及石牌坊组成,它位于前山西南坡的转折处,占地面积约为0.5公顷。此处地势高敞,视野宽广,既可观景,又可得景。建筑群以楼阁为重点,陪衬亭台,以爬山游廊连通上下,布局对称,互不遮挡,景观空间层次变化较大。景区大量堆叠山石,围植松柏,构成山地小园林特色。 画中游建筑群共有4座主要建筑物,突出于群组中轴线的最南端的2层亭式敞阁名澄辉阁,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建筑坐北朝南,造型为平面八方阁形式,重檐八脊攒尖顶,修建在陡峭的山坡上,前、后高差约4米,下层的柱子顺着山石的起伏而长、短不一。澄辉阁面南悬挂“画中游”匾(注:澄辉阁的匾额在民国时修缮后错挂为画中游,延续至今)。这里空透开敞,东西南三面都可以凭栏眺望:青山塔影,堤岛湖泊,深远迷朦;立柱与楣子木栏杆构成一幅幅精致的画框,宛若画境。 澄辉阁后部是在天然裸露山石上堆叠而成的一组假山,巧妙布置的山石与阁、游廊紧密相连,构成上下穿插的曲径,增加了这组山地建筑的情趣。经假山北面的石牌坊,可到达一组由爬山游廊环抱而成的庭院,庭院的主体即是小巧别致的画中游,它位于整组建筑的最北端。画中游面阔3间,坐北朝南,歇山顶。西接耳房2间。画中游东、西各有18间爬山廊,东连接爱山楼,西接借秋楼。石牌坊庑殿式顶,高3.19米,南面有额“山川映发使人应接不暇”,配联“幽籁静中观水动,尘心息后觉凉来。”北面有额“身所履历自欣得此奇观。”配联“闲云归岫连峰暗,飞瀑垂空漱石凉”。额联点出了人们在画中游的感受:身处画中游,目光所及,山水如画,美不胜收,令人感到清凉高爽,飘然若仙。 画中游后院东墙上有一座“二郎担山”式垂花门,很有特色。
湖山真意西四所寄澜堂为前山西部画中游和听鹂馆附近的几所院落。 湖山真意位于画中游西北部,始建于乾隆年间,原称清音山馆,光绪时重修,是一座带有落地罩的敞轩。轩坐北朝南,面阔3间,歇山顶。面南悬“湖山真意”匾。此轩地处万寿山前山山脊西部端头的地形转折点处,西面的梁柱正好将远处的西山、玉泉山框成一幅绝妙的风景画,湖山真意即在于此。
西四所位于听鹂馆西侧,是4所院落的统称。乾隆二十四年,此地原建蕴古室,光绪十六年改建成现存形式,为妃嫔的住所。西四所房均为硬山顶,西一所东房3间现为食品店。北房5间现为商品部。西二所北房五间带耳房一间现为餐厅。另有东、西房各三间。西三所南房五间,北房三间,东、西房各三间。西四所北房五间。1953年,因西二所迤西与湖岸之间通道狭窄,游人拥挤,现已拆除西二所西房三间。
寄澜堂位于西四所西侧,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是一组水榭形式的院落。主体建筑寄澜堂面阔3间,坐北朝南,前后有廊,悬山顶。院落东面3间配房,坐东朝西,北面硬山顶,南面歇山顶。
清晏舫荇桥位于寄澜堂西北侧,昆明湖的西北角,始建于乾隆年间,原名石舫,造型仿自江南园林中的“舫”式建筑,全长36米,船体用巨大石块雕砌而成,上建有中国传统式样的木构舱楼,分前、中、后舱,后舱为2层。光绪十八年(1890年)重修时,将中式舱楼改建成西洋式的舱楼,更名清晏舫。清晏舫南北向坐落,船头向北,船尾高翘。2层,共16间房。舫上洋式楼房,绘有西洋彩画。南、北各接抱厦1间。北面船头抱厦2层处为平台,船尾抱厦通2层。1层南4间和2层北4间有彩色花玻璃窗,其余为拱形窗。2层坐凳外侧有美人靠。舫的北侧有一座穿堂门。
荇桥位于石舫北侧,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是一座三孔石桥。桥以水中荇藻命名,东西向跨越在万字河上。桥亭面阔3间,重檐攒尖方顶。花岗岩石桥基,亭柱下脚各有石狮2个。桥两端各有一座4柱3楼冲天牌楼。东牌楼题额:蔚翠、霏香,西牌楼题额:烟屿、云岩。牌楼为1992年11月复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