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后山景区 (1)东部景点 寅辉城关位于万寿山后山中御路上,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城关西邻一座石平桥,下有水门。寅辉城关左控山谷,右临后湖,关前石桥横跨深涧,俨然一处雄关要塞。城关上檐3层(中层为菱形),前后12个垛口,城墙上1层城楼。城关上建筑东西向坐落。歇山顶,东面券门上石额“寅辉”,西面券门上石额“挹爽”。
花承阁遗址位于寅辉城关以东的中御路南山坡上,始建于乾隆年间,咸丰十年(1860年被毁),是一组庭院和佛寺混合的建筑群。花承阁原由莲座盘云佛殿、多宝琉璃塔、花承阁及六兼斋组成,全部建筑坐落在直径约60米、高约7米倚山势筑成的半月形砖砌高台上。院落依万寿山后山的坡势分做2层台地,北面建有2柱牌楼山门,院中置太湖石及石座。高台的中轴部位为佛殿莲座盘云,坐南朝北,面阔3间,前后有廊,硬山顶。东西配殿坐落在下层台地上,均面阔3间。高台的外缘建37间半月形弧形游廊。弧廊的东端接六兼斋,西端接花承阁。六兼斋坐落在洞壑穿插的叠石平台上,地势高旷,视野开阔,是欣赏良辰美景的佳处。唐朝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曾慨叹滕王阁“四美具,二难并”,乾隆自诩此处兼具“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和“贤主、佳宾”二难,故延其意名建筑曰六兼斋,并赋诗曰:“湖山雅号赏心主,风月堪称乐事宾。若问六兼斋好处,率逢美景与良辰。”花承阁面阔3间,依东高西低的陡坡而建,面东为1层,面西为2层。花承阁的南面是一个长方形的小院,院中有南北2层台地,上层台地上耸立着八面七级的多宝琉璃塔。下层台地上竖立着一座御碑,上镌用满、蒙、汉、藏四种文字镌刻的乾隆御制多宝塔颂。多宝塔高17.6米,八脊攒尖七重檐,汉白玉台基,塔身用浮雕着596个佛像的彩色琉璃砖镶砌而成,配以白色的须弥座,平安如意雕花汉白玉石栏,镀金的宝顶,斑斓彩错,极为绚丽。塔前牌楼为2柱1楼,面阔2.9米。塔建在这组建筑的最高处,造型挺拔秀丽,修长的塔身在绿树丛中显得光彩夺目,成为后山东区风景构图的核心。 花承阁选址在一个从山坳里突出来的其状如舌的小山包上,建造高台更强调了这个局部地貌的典型特征。高台前沿与地面的高差达7米,台与后山干道之间留下一片宽约30米的缓坡地种植松林,西面山谷里一片桃花,建筑群隐藏在这道翠屏之后,加大了景深感。路人只能通过树隙隐约窥见高台,正面无由通达。这样就自然而然的渲染了建筑的神秘气氛。从高台上眺望远山近景,耳闻梵铃钟磬之声,有飘然欲仙的浪漫感觉。这组建筑于乾隆十九年时(1754年)已经建成,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破坏后残存殿址、砖墙、石雕、假山。多宝琉璃塔和石碑亦因是砖石结构,得以完整保存至今。
益寿堂乐农轩永寿斋平安室紫气东来城关益寿堂位于花承阁以东中御路南面的山腰间,始建于光绪年间,是一座的幽静的院落。益寿堂由正殿松春斋、东西配殿、垂花门及游廊组成。垂花门为建筑群的入口,南向。正殿松春斋,坐北朝南,前5间后3间。悬山式勾连搭双卷屋顶。正殿的东、西各有硬山顶耳房3间。院落东、西各有3间硬山顶配殿,东配殿有南耳房2间。 乐农轩位于益寿堂东面,隔墙紧邻。始建于光绪年间。乐农轩面阔5间,坐西面东,轩南为平安室、轩北名永寿斋,均面阔3间。它是慈禧太后因“八国联军”入侵西逃西安返回北京后,仿民间房屋所建。整组建筑使用石片为瓦,油饰仿民间建筑,不施彩画。轩的斜对面,有一座坐东朝西的草亭。 紫气东来关位于益寿堂东南、万寿山东麓折向后山的山路上,始建于乾隆年间,关上原为双层阁,光绪时重修改为单层。城关南北向坐落,石镌关额南曰“紫气东来”,北曰“赤城霞起”。建筑名称源自道家的一个故事。古代老子游经函谷关,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降临,果见老子骑青牛而过,便请他写下了《道德经》。后人遂紫气东来表示吉祥降临。城关上有面阔1间的长方形城楼。 (2)后山中部景点 后大庙后大庙与承德的普宁寺是乾隆时期分别在两地同时建造的同一形制的汉藏混合式佛寺,佛寺以西藏地区一座著名的喇嘛寺院桑鸢寺作为规划设计的蓝本,坐南朝北。巍峨的殿宇在万寿山的北坡略呈丁字形的平面,沿山坡的纵深自北向南逐层台地迭起,形成一条长达200米的后山中轴线。19座古刹、碉房,尖塔平台,红基白壁,色彩绚丽,错落有致。这组融合了汉、藏民族风格的特殊建筑在乾隆时期被统称为后大庙,由南北两部分组成。北半部为汉式,进深115米,东西宽20米。它的殿堂布局按照中国七堂伽兰的传统规制,建筑始建时受地形的限制而省去山门、钟鼓楼和天王殿,仅有正殿和东、西配殿。南半部建筑的藏式部分,南北全长85米,东西宽130米。整组建筑的布置以香岩宗印之阁为中心,周围环列着许多藏式碉房建筑物和喇嘛塔,分别在若干层的台地上随坡式而交错布置,具有浓厚的藏族色彩。1860年,后大庙全部木构建筑毁于英法联军大火。光绪时,没有全部恢复这组建筑,仅将原为方形三重檐庑殿顶的2层佛楼香岩宗印之阁改建成单层的佛殿,内供奉从前山大报恩延寿寺移来的三世佛和十八罗汉,将位于长方形碉房式平台上的单檐庑殿顶南瞻部洲改建成山门殿,内塑哼哈二将。“文革”中,十八罗汉又被红卫兵在“扫四旧”中坼毁。
须弥灵境遗址后山中部有座古松参天的大庭院曰松堂。始建于乾隆年间。清漪园时,松堂的北、东、南三面各有1座牌楼,东牌楼题额:旃林(面东)、莲界(面西),北牌楼题额慈福(面北)、慧因(面南),西牌楼题额宝地(面东)、梵天(面西)。1860年被八国联军焚毁。现除北面的慈福牌楼已经恢复外,其它2座仅存雕刻精美的夹杆石。慈福牌楼坐北朝南。黄色琉璃瓦顶。 松堂往南的第二层台地高出前者约2.8米,原有东配殿宝华楼,西配殿法藏楼,均为面阔5间的2层楼房,现遗址上新建服务用房。第三层台地高出第二层4.6米,原为正殿须弥灵境,已毁。原建筑面阔9间,通面阔47.7米,进深6间,通进深29.4米,重檐歇山黄色琉璃瓦顶,殿式做法。殿内北面石造神台上安木胎金背光莲花座,上供镌胎三世佛三尊、菩萨两尊。须弥灵境是一座体量巨大的木构建筑物,它的开间尺寸和梁柱用材仅次于紫禁城的太和殿,是清漪圆内最大的建筑。须弥灵境遗址现有经幢2个,三重檐八角形塔式,四重三束腰汉白玉基座,八面均镌有佛经,是前山大报恩延寿寺中的遗物。经幢间有2个石兽,其风格特异,有着典型的藏族文化特征。石兽两侧有4个圆形须弥石座,上面原摆放着4只专供帝后拜佛燃香用的大香炉。
四大部洲建筑群位于万寿山后山中部须弥灵境以南,它是颐和园内最壮观的一组建筑群,占地2万平方米。始建于乾隆年间,咸丰十年(1860年)烧毁后,光绪时将原为3层的香岩宗印之阁改建为单层的佛殿,南瞻部洲改建成山门殿。1981年重建了四大部洲、八小部洲和4座梵塔。重建的四大部洲基本上保持了原建筑的形式和风格,但8座小部洲的平顶使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面换成了水泥砖。 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排列在象征世界中心弥勒山的香岩宗印之阁的周围四方向。在阁的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建设有代表佛经“四智”的红、白、黑、绿四座喇嘛塔是一组典型的藏传佛教建筑。根据佛经里的描述:在佛所居住的须弥山四周是咸海,海上四方有四个大部洲—北俱卢洲、南瞻部洲、东胜身洲、西牛贺洲,依次为方形、三角形、半月形、圆形。这四种不同的形状,又对应着佛家称为“四大”的地(方形)、火(三角形)、风(半月形)、水(圆形)。四大部洲正是这种宇宙世界的现实形象。香岩宗印之阁象征须弥山,阁的前、后、左、右环建着四大部洲,每一大部洲旁分建2个小部洲。日台在东、月台在西,分列阁后。阁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建绿、红、白、黑四座不同颜色的梵塔。 南瞻部洲改建的山门位于须弥灵境北面高出地平约10米的金刚墙上,清漪园时是一座坐落在三角形碉房式平台上的佛殿。1981年改建后建筑平面呈长方形,面阔3间,坐北朝南。歇山黄色琉璃瓦顶,内有哼哈二将泥塑像。山门东、西各有1个六角形小部洲。东小部洲旁有1座绿色梵塔。 山门南面的香岩宗印之阁清漪园时是一座3层高阁,光绪时改建为单层佛殿。殿坐北朝南,面阔5间。前后有廊。正脊歇山黄色琉璃瓦顶。殿内正中供奉三世佛,两侧供奉十八罗汉。阁东、西各有3间硬山顶建筑,坐南朝北。 香岩宗印之阁南面山顶处为北拘庐洲,清漪园时是一座坐落在正方形碉房式平台上的单檐攒尖LU顶佛殿,1981年改建后,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坐落在正方形碉房式平台上,2层,坐南朝北。黄色琉璃瓦庑殿顶。它的东、西各有1个六边形小部洲。西北侧有1座黑色梵塔。 西牛贺洲位于香岩宗印之阁东侧,清漪园时是一座坐落在椭圆形碉房式平台上的佛殿,1981年改建后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坐落在椭圆形碉房式平台上,2层,坐东朝西。黄色琉璃瓦庑殿顶。它的南、北各有1个六边形小部洲。西南侧有1座白色梵塔。 东胜神州位于香岩宗印之阁西侧,清漪园时是一座坐落在月牙形碉房式平台上的佛殿,1981年改建后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坐落在月牙形碉房式平台上,坐南朝北。黄色琉璃瓦庑殿顶。它的南、北两侧各有1个长方形小部洲。东北侧有1座红色梵塔。 西牛贺洲与东胜神州的北侧,对应着日台和月台,均为坐落在长方形碉房式平台上的庑殿顶小佛殿。日台坐西朝东。月台坐东朝西。均高4.63米,黄色琉璃瓦庑殿顶。
云会寺位于四大部洲西面山坡上,香岩宗印之阁西侧,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是一组佛教建筑。整个建筑矗立在自然形成辅以人工堆叠的陡峭山石上,山门坐北朝南,正脊歇山绿色琉璃瓦顶。正殿“香海真源”坐南朝北,是一座四角攒尖重檐亭式殿,为1860年遭英法联军火焚后园残存的木构建筑之一。内供毗卢佛铜像,为清漪园原物。香海真源两侧的山石上各有一座六角形小亭殿,坐北朝南,八脊重檐攒尖绿琉璃瓦圆宝顶。寺院周围有红色院墙,墙东为圆门,西为长方形门。寺院内松柏参天,坡路曲折,幽雅清静。 昔日与云会寺隔四大部洲相对的还有善现寺,位于四大部洲东面山坡上,构筑在跌落起伏的山石上。始建于乾隆年间,咸丰十年(1860年)被毁,原正殿与东、西配殿均为面阔3间的2层硬山顶佛楼。现仅存东配楼。
(3)后山西部景点 构虚轩遗址位于须弥灵境西北侧由人工堆起的山峦上,始建于乾隆年间,咸丰十年(1860年)被毁,今惟存建筑基址。此处地势高敞,四望皆景。轩的主体是一座坐东面西的3层高阁,重檐9开间,以蹬道下通袖岚书屋,轩西北以折廊随山势下达静佳斋。乾隆帝在御制诗中对轩名的由来以及此地的状貌和视野都有描绘:“峰顶芸轩四望舒,天光物色总如如。斯时点笔欲成句,会以无形构以虚。”“崇岭降且止,别冈势复抬。北瞻极空阔,南眺耸崔嵬。漫惜三春远,应知万景该。兴言何以构,原是自虚来。” 赅春园遗址位于构虚轩南侧、四大部洲西部,始建于乾隆年间,原为清漪园中著名的园中之园,占地面积500余平方米,由赅春园、味闲斋两组独立院落组成,咸丰十年(1860年)惨遭英法联军焚毁,今仅存建筑残基和一座钟亭。赅春园院中的蕴真赏惬、竹籞、清可轩、香岩室、留云、等建筑景观,充分利用了万寿山后山西部天然的岩石沟壑,因地制宜,依山就势而建且步步递高,风格独特,景色绮丽,尤以满壁的岩石镌刻著名。乾隆帝非常喜爱这座园林,以其御制诗中“春意此间赅”的诗意,命名此园为“赅春园”。 赅春园、味闲斋之间的西桃花沟上,横跨一座四方攒尖顶小亭――钟亭(今存)。赅春园东边建有一座面阔2间的小巧敞厅――竹籞,竹籞内原设梅花竹三屏文塌,幽雅玲珑,深为乾隆所爱。竹籞和钟亭均以爬山廊与蕴真赏惬殿相连。蕴真赏惬殿位于赅春园内2层山地上,面阔3间,是园中的主体建筑。此殿有爬山廊与上面的香嵒室相接,香嵒室乃是依岩所筑的一个洞室,洞内陈设石桌,供奉石佛,洞壁满刻乾隆诗文。香嵒室西部的山腰上,仿南京永济寺内悬阁倚壁建有留云阁,阁阔2间,其旁山岩上镌有十八罗汉与释迦牟尼石像。阁迤东建爬山廊,廊接“翠壁一房清可乐”的清可轩。轩乃三楹,以满壁巉岩为后墙,上镌数十首乾隆描写清可轩的诗句。正中镌有乾隆帝手书的“清可轩”三个大字。清可轩是乾隆最喜爱的一处景观,乾隆帝每次游后山必在此休憩,“山阴或不来,来必憩斯轩。四季皆致佳,九夏尤宜盘。入户心目爽,据床衣袂寒。峭石为墙壁,青青滋兰荪。钟气旱犹润,况甫雨倾盆。泐崖多擘窠,个个垂珠痕。” 味闲斋院落内的主体建筑是正殿味闲斋,殿坐南朝北,面阔5间,前接抱厦3间。殿南有净房1间。院落北墙中部有垂花门1座。 味闲斋遗址西侧为悦欣庄遗址,悦欣庄始建于乾隆年间,是一座独立的小院,院内有南房3间。院门为绿色圆光门,院墙为图案别致的花墙。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