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出版的《李鸿章家书》家书中给母亲的手笔 禀父母书 【原文】 月之初八接诵手谕(1),命儿为官清正,毋作贪想,临事尤宜谨慎,敢不遵命!当儿来此接篆(2)之时,一般谋缺者纷来道贺,户为之穿(3)。彼等有愿以巨金为寿。儿弗论财物,却而璧之(4)。盖不义之财,不取为是也。 (1) 接诵手谕 :收到父母亲的亲笔信。诵:诵读;手谕:上级或尊长亲手写的指示。 (2)接篆:官员接任。篆:官印。过去新官到任要与前任举行“接篆”仪式。 (3)户为之穿:房子都快挤破了。 (4)却而璧之:原封不动退还。却:推却;璧之:完整归还。用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典故。 此信写于同治元年(1862年),李鸿章作为淮军统帅,奉命进驻上海,并升任江苏巡抚之时。此前,父母曾有家书,要他担任一省最高行政长官(巡抚)时要“为官清正、毋作贪想”,另外“临事尤宜谨慎”。李鸿章此信是回复父母。着重是第一点“为官清正”,至于“临事尤宜谨慎”,此信未触及。从信中谈到的情况看,拉关系、搞贿赂在晚清时代很盛行。有些做法与今日的官场也很相近。“彼等有愿以巨金为寿”与今日一些商人为谋取利益给官员行贿也很相似。而李鸿章能够原封不动退还,并且认识到“不义之财,不取为是也”,在晚清官场是相当难能可贵的。李鸿章能成为晚清政坛的中流砥柱,被慈禧太后赞为“再造玄黄”,被西方列强称为“东方的卑斯麦”不为无因。 李鸿章能够为官清正,对不义之财“却而璧之”自然是本身的操守和修养所决定的,但这种操守的形成,与父母的家教、家风也不无关系。他的父亲李文安是一位遵循儒家道德规范的士大夫。据说他“内行尤笃,事亲至孝”,“为人刚方厚重,然诺不欺,所至皆敬慕之”(《清史稿·李鸿章传》)。自幼苦读,道光十四年(1834)考中举人,4年后又成了戊戌科进士,是这个家族有家谱记载的前七代人中惟一的一名进士。中进士后分发在刑部任职,曾任主管广西、奉天、山西的司员,当过提牢厅和秋审处的主管,掌管着犯人的生杀大权,还亲自管理过两个监狱。照理说,这可是个肥水大得可撑船的差事,哪个犯人家属不有求于典狱长呢?但他能秉公办事,官、私居然毫无闲言。他在掌管提牢厅期间,严禁吏卒虐待囚犯,“捐置衣被药饵,夏席冬粥,躬白监视,狱无瘐毙”。著有《贯垣纪事诗》一卷,后为“刑官刊布之以为法。审理案件认真负责,公正不阿,“庭诤面折,人有包老再世之目”。因“倔强不苟合”,得不到上司赏识和提拔,在刑部一直干了18年执法官。直到太平军起,按朝命回乡与儿子一同组织团练剿匪。 李鸿章的母亲李氏,系合肥名士李洪漠(字腾霄)之女,出身书香门第,“秉性淑慎,教子有方”,是位贤妻良母。她生育6男2女,经常教导儿子“致事报国”,女儿勤俭持家。自己更是身为表率:“尺布寸缕,拮据经营”。有人担心她家人口众多,生活艰难,而她却坦然以对,声称:“吾教诸子发愤读书,皆嶷嶷有立,岂忧贫哉!”她克服经济上的种种困难,让诸子“发愤读书”,沿着“学而优则仕”的道路走下去。结果兄弟六人皆有成就:李鸿章不必再介绍。至于李瀚章,李文安说他“性本敦笃”,“幼弥精勤”。因父亲在京任职,他作为长子挑起家庭重担,侍奉祖父,照顾弟妹。他既“百口荷一身”,“日日役米薪”;又秉持庭训,专攻举业,也是进士出身,也做到湖广总督、云贵总督等封疆大吏。老三鹤章,廪贡生出身。据说他“生而英毅,自幼读书,颖迈不群”,博通经史。在屡试不第后,应父命兴办团练,在与太平军作战中屡建战功,赐黄马褂,授甘肃甘凉道,死后朝廷在立功地建专祠。其子李经羲,官至云贵总督。老四蕴章“年十二病目已而盲”,被迫放弃通过科举门径登上仕途的打算。据说,他“性孝友”,能够“先意承志”,深得双亲的欢心。他“以残废之身”留在家中,照料一切,免除了做官在外的兄弟们的内顾之忧。并按李鸿章嘱咐创立宗祠家庙,置义田千数百亩,除祭扫外,赡养族中鳏寡孤独,残废,并资助贫不能嫁娶丧葬,或子弟无力读书者。又以衰病之身率子经世主持修《庐州府志》,书成而病故。老五凤章,“究心于经世有用之书”,帮助其父办过团练,总理过霆军营务,还在江南制造总局做过事。他后来“乞假引退,侨居芜湖”专心经营土地、商业和高利贷事业,成为鸿章兄弟中的首富。老六昭庆监生出身。“少通经史,博学能文,持躬端正,文字得雄直气” 曾国藩曾称赞他“胆识均优,堪膺大任”。时人谓其“沉毅英练不亚诸兄,海内人才萃一门”。可惜英年早逝,卒年三十九。著有《从戎日记》五卷、《小琅环馆试贴诗》二卷、《补拙斋诗文学》等。李氏兄弟发达后,母亲亦“时时以盈满为诫”。其大女儿玉英“静正有须眉丈夫风”,嫁给桐城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的后人、一代名医张绍棠。张绍棠亦是合肥团练早期首领,后为李鸿章幕府、记名提督。张绍棠夫妇在李家困难的时候,曾屡番接济李家,令李鸿章数年后还感激不尽,玉英诰封一品夫人(见李鸿章《诰封一品夫人亡妹张夫人家传》及其给鹤章的信)。此女玉娥嫁给同邑费日启。喜读《刚鉴》,“通群书,喜吟咏”,著有《养性斋全集》。 在民间传说中,李鸿章母亲更是“寒门典范”。在合肥李鸿章的家乡磨店有这样的传说:有一年,李鸿章的祖父李殿华从路边抱回一个正在出天花的被遗弃的女孩。回家调治后居然治愈了。李家本不富裕,这位姑娘长大后要报答李老太爷的养育之恩,既然整天跑进跑出地干活,也就没有必要像当时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那样裹脚了,同时也没有亲生母亲在旁监督她裹脚,于是,那双自由自在的大脚就成了她生活中的好帮手。这位姑娘就是李鸿章的母亲李老太太。李老太太共生了六子二女,生计窘迫的李文安为此曾大感烦恼,写诗发牢骚:“难得多累怨丁添,烦碎高堂问米盐。”她听了以后把眼一瞪:“我教孩子发奋读书,长大后都能成为栋梁之材,哪还怕什么贫穷?”鸿章兄弟显达后,这双大脚也闹出不少笑话。李鸿章在当上直隶总督,将母亲接来天津同住,各级官吏纷纷设家宴迎请,以示巴结。每当出门坐上八抬大轿,老太太总要将一双大脚伸出帘外,招摇过市,引得路人纷纷驻足围观,成为街议笑料。李鸿章面子上下不来,于是苦苦哀求老妈将脚收敛一点。老太太勃然大怒:“你老爸当年也不敢说这般话,没有老娘这双大脚,谁供你们读书做官?”说罢倒头便睡,绝食三天,以示抗议。李只好连跪三天赔罪告饶,从此任凭老妈为所欲为。这个民间传说可能是将李鸿章妻子周氏某些特征误植到其母身上。李鸿章妻子是李鸿章祖母的堂兄、也是李家恩人周菊初的侄孙女。周菊初一直很看中李鸿章的才学,断定他将来一定会大有作为,还在李鸿章赶考前,就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了他。周氏李鸿章大两岁,是一双大脚。是个传统的女人,侍奉公婆,照顾孩子,勤勤恳恳。后来,李鸿章回家办团练,生活中充满了不安定因素,她跟随李鸿章到处奔波。1861年,病死在南昌曾国藩湘军大营中。李鸿章对这位长姐式的贤妻一直很尊重。有的学者认为,在李元度事件之后,李鸿章之所以离开曾国藩,乃是因为此时周氏病重,他是想回去调理、照料病重的妻子。 李鸿章从湖广总督的位子上北调京畿去任直隶总督,留下的湖广总督的职位恰好由他的哥哥李瀚章接任。当时李老太太正跟儿子住在总督署内。总督要掉换了,而老母亲则是同一个,不需要“挪窝”的,民间传说是“李家是总督换防,老太太不换防”。此后两个总督又有过几次这样的“换防”,老太太仍是安之若素:“他们换他们的防,不关我事”。李老夫人教子有方也获得当时朝廷的尊重。做八十大寿时,曾御书“松筠益寿匾额一面,紫檀三,镶玉如意一柄,大卷江绸袍褂料二匹,大卷八丝锻袍褂料二匹”;同治八年(1882)久病不愈,皇上又下谕旨,赏李鸿章一个月假期去湖北(李瀚章的督署)探望,并赏其母人参8两,以资调理。圣旨下达的当日老太太就去世。于是清廷再下一道谕旨:“内阁奉上谕:大学士直隶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李瀚章之母,秉性淑慎,教子有方,今以疾终,深堪轸恻,朝廷优礼大臣,推恩贤母,灵柩回籍时,着沿途地方官,妥为照料,到籍后,赐祭一坛,以昭恩眷”。甚至在她去世二十多年以后,清政府还追封她为一品夫人,晋封为一品伯夫人,晋赠一品侯夫人。那时她所有的儿子都已去世了,清政府仍念记着她,可知她的身价在晚清历代皇帝眼里,都是不低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