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库 > 医家类 > 考证病源
考证病源

考证病源

作者:[明]刘全德

类型:医家类

简介
    《考证病源》重点对七十四种病源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阐述,是一本较好的中医病因病机学专书。此外对药物的主治功效、药物引经、切脉主病、临床用药、方剂等方面也予以阐述,可谓是一本较全面的中医入门书。本书特点:歌赋形式,易读易记;病因分析,综汇诸家;考证病源,一统法方。
    《儒医心镜》一书,原抄本中未见撰者与抄写者,书中每篇后,有“田氏考之曰”之语,田氏当为整理补充与抄写之人,然其事迹无法考。从此书引用书目看,下至明代,又不避“常”、“玄”等明末及清代之讳,因此,成书年代疑为明朝中期以前。
    此书开篇以歌诀形式记述了二陈汤、四物汤及小柴胡汤的加减法,基本涵盖了此三张方剂在临床上常见的兼症及用药变化,言简意赅,便于记诵,有很强的实用性。其后记载了二十六种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机、用药治法,其编写体例与宋代以来的内科重要方书大致相同。每篇先综合医经及前代诸医之论,叙述本病的分类、代表症状、辨证规律、治疗大法及预后,下列代表方剂及具体煎服法,然后再由田氏对此疾病的辨证治疗进行补充。
    《王乐亭指要》为黄乐亭临证病案,录于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春。黄氏生平已不可考,正史无传,地方志不载,疑为清代中后叶江苏苏南一带人氏。书中以病为纲,分为时邪、咳血、吐血、淋浊等53门,计录病案972则。每病下先列所治病案,其末大多附医论。内容以内科杂病为主,间有妇人科与外科治案。每案先列病情,后载方药。书中病案,颇多连续治疗,有利于读者领会病情及治疗的变迁。
目录
前言
提要
考证病源总目录
一-九
一、治病主药决
二、引经药
三、七方之法
四、十剂之法
五、诊脉传心诀
六、七表主病
七、九道主病
八、诊脉总要
九、脏腑定位论
十、考证通病源七十四种
简介
病因赋
百病皆因乎六气
诸症莫逃乎四因
伤寒症传遍六经必须熟认
直中三阴经真寒症
瘟疫病感冒四气务要先明
内伤脾胃者辨有余与不足
外感热病者知夏热与春温
卒中风因有四端治分三中
破伤风原有二种治别三经
中暑有动静之异
受湿有内外之分
火有七说
痰有十因
气有九论
郁有六名
疟犯暑风更兼痰食
痢因湿热及受积停
呕吐者胃气逆而不下
泄泻者脾气伤而不平
霍乱脾寒伤食所致
痞满脾倦积湿而成
咳逆者胃气之不顺
咳嗽者肺气之不清
嗳气皆由于疾火
咽酸尽为乎食停
中满臌胀者脾虚不运
附:水肿
噎肠翻胃者气食相凝
喘急有虚有实
痉症有阴有阳
五积六聚总是气凝其痰血
五劳六极皆缘火烁乎天真
诸血
惊悸痰迷恐惧所致
健忘血少忧郁而成
颠狂者分心肝之热极
痫症者寻痰火之轻重
便浊者有赤浊白浊之异
汗出者有自汗盗汗之名
九种心疼痛在胃院
七般疝气病在厥阴
胁痛有两边之别
头风有左右之分
腰痛者肾虚而或闪挫
腹痛者寒气而或食停
痿症不足与湿热
痹症寒湿与风乘
四种遗精心肾不能既济
五般黄应湿热熏蒸而成
眩晕者无痰不作
消渴者无火不生
不寐者痰火旺而血少
多睡者脾胃倦而神昏
二便闭
痔疾肠风湿热所致
发癍瘾疹风热所乘
耳聋者肾虚之故
目疾者肝火之因
齿痛乃胃热虫蛀
喉痹乃火动痰升
口疮者脾火之游行
女科杂症
产后发热原有七因
真中风
类中风
伤寒
伤暑
十一-十三
十一、二陈汤加减歌(凡二十条)
十二、四物汤加减歌(凡二十六条)
十三、方诗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