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我家过去很贫穷,但父母兄弟对我很宽容,同意我辞去官府小吏差事,去周、秦的故都西安、咸阳一带去游学,行走在幽、并、兖、豫等地,希望能拜在职位上学识渊博通达的人,在野的大儒为师,达到对方的允准后,皆很恭敬地从这些通人大儒那里获得教益。于是我广泛地了解了儒家的“六艺”,大略阅读了儒家经书的注释。时时还能看到一些秘藏典籍和探索纬书中的奥秘。四十岁以后,为了供养父母,回到家乡种田维持生计,整天过得很快活。后又遇到宦官专权,发布“党锢”之令,牵连到我,被禁锢十四年才被赦免。被推举“贤良方正有道”科,大将军何进征辟我入朝为官,三司府曾先后两次征辟郑玄,第二年,又以公车再征入朝为博士。(如果我愿意)我的名字列在朝廷名牒上,位置早同宰相差不多。那些大将军、三司这类公卿,富有美德,学识渊博,胜任作为皇上大臣,因而适合依次处此高位。我自己反思一下,是不适合担任这类高官的。我的志向在于祖述周公、孔子这些古代圣贤的本意,整理比较诸子百家学术思想不一致之处,为此竭尽我的全部才智,所以听到任命我为大司农的朝命,我并没有服从。但是,黄巾军作乱祸害,我只好到处躲避,又回到故土。到今年已经七十岁了。过去从事的儒学今已衰落,我仍感到过去的注疏中仍有失误之处。我打算根据典籍做一些订正,然后传给你。 现在我告诉你:我年纪大了,家事要靠你掌管。我将安静度日,不受打扰,在深思熟虑中完成我的学术事业。只要不是国君征召,前去探望安慰亲属忧伤,或上坟祭祀,考察野外物体,你见过我柱着拐杖出过门吗?家务事无论大小,你都要一人承担:可叹你独自一人,无兄弟互相依靠。你应努力寻求立身行事君子之道,钻研学问,不要间断。对那些起居动作皆有威德有仪则之人,要恭敬谨慎;接近那些道德高尚的人。因为声誉靠同事朋友宣扬,而德行却靠自己立志树立。如果能得到别人的称赞,这一生也就感到荣幸了。你能不深思吗?你能不深思吗? 我虽然没有身为高官留下的政绩,却有不愿为官、辞掉爵位的高尚风格。自己很满意学术上的成就,大概不会给后人带来羞耻。最后让我牵肠挂肚的,就是去世了的父母的墓地尚未修好。我所喜爱的书籍,大部分都破烂了,不能在太学中定稿,传给应传的人。我已经年老,像快下山的太阳,还有时间补救吗?现在家境与过去相比,要好一些,只要勤劳,不误农时,就不会为饥寒担忧。节衣缩食,做到这两点,就能让我减少忧虑。假如你不听我这番话,那也就作罢。 此信写于献帝建安三年(198)黄巾之乱后。 建安二年,朝廷征郑玄为大司农,位列三公,并派特使,“安车蒲轮”接郑玄进京。并令所过郡县长吏送迎。这在古代为最隆重的礼节。但郑玄不慕富贵,也不羡虚荣,他一心只想整理儒家典籍,安心在家做学问。因此车至许昌,便借口有病返回故乡山东高密。但黄巾起义又骚扰山东,郑玄为避祸,南北飘泊。好在黄巾军也佩服郑玄道德文章,不但“道遇黄巾贼数万人,见玄皆拜”,而且“相约不敢入县境”(《后汉书·张曹郑列传》),连家乡也未被受到侵扰。因此郑玄回到家中准备修整父母坟茔,整理已经破旧的儒家典籍。此时郑玄已年过七十,来日无多。就在这个背景下,给唯一儿子郑益恩写下这封千叮咛万嘱咐的《诫子书》。据《后汉书·张曹郑列传》,郑玄之子名益,字益恩,生卒年不详,是郑玄唯一的独自。孔融为北海相时,举荐郑益为孝廉。郑玄在这封家书中追述平生,交托家事,并对儿子的志向、道德、学业、家政等方面提出殷切嘱托和希望,父子之情充溢满纸。 《诫子书》虽然是向儿子传承治学与为人的经验,但也是他一生为学与修身的回顾:首先是“勖求君子之道,研钻勿替,敬慎威仪,以近有德”,他的一生都是遵循君子之道,不断完善自己的德行,最终成为有德之人。其次是“勤力务时,无恤饥寒。菲饮食,薄衣服”,这从郑玄一生不辍耕作,生活俭朴,不难见出。郑玄即使学成归乡仍然“假田播殖”,供养父母;而黄巾乱中也仍然“客耕东莱”,并在病逝前还“遗令薄葬”。信中还表达一位暮年学者对文化遗产的念念不忘与拳拳期待之情。 这封家书的最大价值有二:一是郑玄在信中回顾了自己求学、治学的一生经历,以及不慕富贵、不羡虚荣,自甘淡泊、一心治学、心无旁骛的高尚人品操守。他一生被州郡举贤良方正、茂才等共有14次,皆拒不受。公车征左中郎、博士、赵相、侍中、大司农,也都没有就职。直到临终前,让他牵挂于心的,除了修父母坟茔外,唯一的一件事,就是“所好群书,率皆腐敝,不得于礼堂写定,传与其人”。如此拒绝名利,潜心学术,惦念文化传承,即使在历代学术大师中也是极少见的。二是他教育子女的方式,完全通过现身说法,以言衬行,或以行衬言,为子女竖立一根学习、追求的标杆。读其信,听其言,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一位古稀老人的舐犊之情和学术抱负溢于言表,历历在目,对读者都感人至深,何况自己的爱子?史实证明,郑玄这位唯一的儿子并未辜负他的期望。就在写此信后不久,黄巾军围攻北海(今山东潍坊市)郑益恩率众前往救援时任北海相的孔融,战死于北海。此时妻子已怀孕。后生下遗腹子。郑玄见其手纹似自己,就给孙子取名叫“小同”。郑益恩墓在山东省高密市双羊镇后店村西郑玄墓东北里许,父子永远相伴。 山东省高密市双羊镇后店村西郑公祠和郑玄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