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一见能医》一书共分十卷。卷一之“运气司天”取之《医林金镜》,“经论总抄”取之《明医指掌》,“望闻问切”取之《治法汇辨》,“八门看病诀”及卷二之“医门八法”均取之《医学心悟》。其中《医林金镜》及《治法汇辨》两书均已亡佚,本书保存了其部分佚文。卷三、卷四为“辨证”。卷五、卷六、卷七为“病因赋”,内有刘一仁之注文。卷入“用药须知”、“四言脉诀”。卷九、卷十为“类方”。其中“辨证”及“用药须知”为朱氏家秘,颇具特色,为本书要点。
《济世珍宝》一书,由明代王泳汇集、沈震校录,现珍藏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系明代抄本。其中主要内容均涉及生育之道。
目录
卷之三 辨症上
- 简介
- 医药辨
- 证有疑似辨
- 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辨
- 直中传经辨
- 伤寒无脉辨
- 痞满结胸辨
- 下利清水漏底辨
- 如狂发狂辨
- 谵语狂言辨
- 合病并病辨
- 哕与干呕辨
- 短气发喘辨
- 蚊蜴发斑辨
- 腑病经病辨
- 温疟风疟辨
- 疫痢漏底辨
- 发黄辨
- 中湿风湿辨
- 燥症湿症辨
- 表热里热辨
- 里寒表寒辨
- 女劳复阴阳易辨
- 阴症有三辨
- 阳厥阴厥辨
- 阳症似阴辨
- 阴症似阳辨
- 中风辨
- 真中类中辨
- 闭证脱证辨
- 中风不语辨
- 伤风伤暖辨
- 伤风伤寒辨
- 外感阴毒辨
- 内伤真阴辨
- 夏月杂症辨
- 虚火实火辨
- 火升有三辨
- 虚火有五辨
- 郁火有三辨
- 痰病分辨
- 饮与痰辨
- 失精脱营辨
- 脾胃受病辨
- 脾胃变病辨
- 劳倦症似阳明辨
- 劳倦症似伤风辨
- 内伤外感辨
- 虚损辨
- 虚损辨症
- 劳有阴阳辨
- 虚分脾肾辨
- 发热作止辨
- 昼热夜热辨
- 三焦发热辨
- 虚热实热辨
- 表热里热辨
- 气热血热辨
- 真热假热辨
- 假热有二辨
- 疸兼杂症辨
- 痓痫有别辨
- 头风分辨
- 咽喉虚实辨
- 喘分虚实辨
- 短气分辨
- 哮喘分辨
- 血分浮沉辨(有三种)
- 吐衄咳咯血辨(有四种)
- 呃逆虚实辨
- 呕吐哕辨
- 噎膈翻胃辨
- 反胃分辨
- 吞吐各别辨
- 恶心分辨
- 癎与卒中止痤病辨
- 腹痛分辨
- 腹痛各别辨
- 霍乱寒热分辨
- 癥瘕各别辨
- 痃癖痞异辨
- 胀分虚实辨
- 水分血分辨
- 疝病分辨
- 肠鸣分辨
- 完谷分辨
- 痢疾虚实辨
- 里急分辨
- 后重分辨
- 浊分虚实辨
- 浊分精溺辨
卷之五 病因赋上
卷之六 病因赋中
- 简介
- 霍乱脾家伤食所致
- 痞满脾倦积湿而成
- 咳逆者胃气之不顺
- 咳嗽者肺气之不清 (治以二陈汤加减)
- 嗳气皆由于痰火(有三等 治以二陈汤加减)
- 咽酸尽属乎食停 (有二种 治以平胃散加减)
- 中满臌胀者脾虚不运
- 噎膈翻胃者气食相凝
- 喘急有虚有实(有六种)
- 痉痓有阳有阴 (有二种)
- 五积六聚总是气凝其痰血 (有二种)
- 五劳六极皆缘火烁乎天真
- 吐血出于胃腑 (五种)
- 衄血出于肺经
- 痰涎血属于脾脏
- 咯血吐血属于肾经
- 牙宣者阳明之热极
- 肠红者大便之下血
- 腹内窄狭兮痰火各别 (有二种)
- 胸中烦热兮虚实可分 (有二种)
- 惊悸痰迷心窍所致
- 健忘血少忧郁而成
- 癫狂者分心肝之热极
- 痫症者寻痰火之重轻 (三种)
- 便浊者有赤白之异(二种)
- 汗出者有自盗之名(名疑为‘别’之误)(二种)
- 九种心疼痛在胃脘
- 七般疝气病在厥阴 (肝经)
- 胁痛有两边之别 (四种)
- 头风有左右之分 (三种)
卷之七 病因赋下
卷之八 用药须知
医家五戒
医家十要
一见能医
作者:[清]朱时进
类型:医家类